Workflow
《危机曙光》
icon
搜索文档
2025再出征:国产游戏不再怂了
36氪· 2025-08-26 11:49
行业趋势 - 全球游戏行业仍处下行周期 但中国游戏厂商呈现强劲上升势头 国产游戏在科隆展存在感显著提升[1][3][4] - 科隆展总面积23.3万平方米 吸引72个国家超1500家展商 成为全球最大规模游戏展[4] - 海外厂商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首次对国区首发降价 《战地风云6》将国区设为低价区[35] 产品表现 - 《黑神话:钟馗》作为压轴作品亮相开幕夜 体现全球行业认可度[4] - 《穿越火线:虹》在开幕夜获得海外观众好评 《恋与深空》获2025科隆展最佳移动游戏奖[6] - 《影之刃零》试玩展台达500平方米 开放10分钟即停止排队 《三角洲行动》实现三端互通 DAU达2000万[6][20] - 米哈游《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 网易《燕云十六声》《七日世界》 叠纸《无限暖暖》等国产游戏形成集体展示矩阵[12] 企业战略 - 腾讯通过天美工作室群和Level Infinite发行品牌多维度布局 展出《PUBGM》《沙丘:觉醒》《消逝的光芒:困兽》《Exoborne》等产品[8][10] - 腾讯投资关联企业广泛参与 包括《影之刃零》《命运扳机》《流放之路:降临》《雾锁王国》等作品[12] - 中国厂商采用"冲动+科学主义"开发模式 结合文化洞察与数据驱动 平衡创作表达与商业风险[19][20] 创新突破 - 国产游戏从模仿转向原创定义 《影之刃零》融合武侠电影元素 无法用传统游戏类型归类[22][24] - 《明日方舟:终末地》创新推出"集成工业系统"玩法 鹰角工作室获科隆官方两次推荐[29] - 爪印工作室《伊莫》在宠物捕捉基础上创新加入变身解谜机制 开辟全新体验方向[27] 文化影响 - 中国游戏实现文化反向输出 《黑神话:钟馗》促使海外玩家主动研究中国神话背景[26] - 海外知名制作人包括小岛秀夫、宫崎英高、金亨泰等纷纷来华交流 寻求中国市场合作[32] - 中国厂商成为行业"节奏发动机" 推动全球厂商提升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和服务水平[37]
国内大厂新作实机首曝,玩家:我靠,太像大表哥2了吧
36氪· 2025-08-21 20:10
游戏产品表现 - 《危机曙光》在科隆展公开PC版本试玩 展示跨平台扩张效率 游戏已登陆Steam心愿单并计划覆盖移动 PC及主机平台[3][4] - 游戏现场试玩反响热烈 试玩队伍排起长龙 玩家投入度极高 甚至因游戏内容产生情绪波动[3][6] - 国内外玩家社区将游戏画面 场景建模和光影质感与《荒野大镖客2》对比 用"一模一样""至少八九分相似"等词汇描述其品质[8][10] - 海外玩家在评论区频繁要求本地化版本 包括巴西葡萄牙语 土耳其语等 并表达对游戏上线的急切期待[11][12] - 有海外玩家质疑游戏真实性 被测试玩家直接反驳 强调游戏确实存在且已完成测试[12] 研发进展与技术特点 - 游戏研发效率显著 一年内从移动端测试包发展到完整PC版本 Steam页面显示预计2026年上线[14] - 游戏采用U3D引擎开发 通过引擎调优实现高品质表现 同时兼顾向下兼容以扩大受众面[54] - 地图规模达30kmx40km 支持单服务器5000人同时在线 为SOC品类中首个实现此规格的无缝大世界[20][62] - 游戏使用专门地形生成工具 分析《荒野大镖客2》地貌生态逻辑 实现高合理性生态分布 避免人工铺草的人力消耗[37][40] - 研发组已制作1000多个地标和奇观 计划在正式发布前增加至2000-3000个 极大丰富探索内容[31][33] 游戏设计策略 - 游戏刻意弱化强制引导 将教学嵌入剧情 减少突兀UI 增强前期沉浸感 吸引轻度玩家[16][18] - 设计30kmx40km超大地图 资源点分布广泛 玩家相遇概率低 降低对抗压力[20][22] - 引入掉落保护机制 在非PVP区全面保护玩家 在PVP区提供死亡掉落减免 防止贵重品损失[22] - 游戏提供自动采集设备 解放玩家时间 支持摆烂式玩法 同时保留硬核玩家所需的公会 跨服及稀有资源争夺玩法[25][27] - 采用丧尸灾后重建题材 融合欧美西部风格 与传统丧尸SOC形成差异化 同时具备普适性用户基础[60][62] 市场定位与发行规划 - 游戏瞄准大DAU路线 通过温和前期体验和皮肤 月卡等轻度付费模式留住广泛用户[27] - 计划覆盖全球多端市场 包括PC 移动和主机 以实现用户生态的良性发展[4][66] - 英雄游戏在沙盒赛道有长期积累 2016年即布局该领域 并已推出多款沙盒及大DAU产品[70] - 公司对研发保持耐心 《危机曙光》为多年沉淀成果 同时储备《Titanite》《二重螺旋》等不同风格新项目[70] - 游戏试图填补SOC市场空白 兼容轻中重度玩家 解决传统SOC抛弃轻度用户的核心问题[58][59]
7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态势,游戏ETF(159869)连续11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达21.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14
游戏ETF市场表现 - 游戏ETF(159869)早盘窄幅震荡现涨0 5% 持仓股中游族网络涨停 冰川网络 名臣健康 光线传媒 北纬科技 掌趣科技等均涨超1% 迅游科技 电魂网络等跌幅居前 [1] - 游戏ETF(159869)连续11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达21 95亿元 [1] 游戏版号发放情况 - 7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127款 较6月减少20款 但仍维持高位 年初至今累计通过884款 涵盖点点互动《奔奔王国》 雷霆游戏《大荒有妖兽》 恺英网络《荒野守则》 巨人网络《名将杀》 冰川网络《奇迹建造师》等 [1] - 7月进口游戏版号发放7款 年初至今累计通过62款 包括腾讯《终极角逐》 网易《暗黑破坏神4》《漫威秘法狂潮》等 [1] -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供给端延续释放 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 行业修复节奏持续推进 [1] 游戏行业催化因素 - 游戏板块具备AI 内容 商业化模式变革多点催化 [2]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反映动漫游戏产业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 ChinaJoy即将举办 关注游戏ETF(159869)布局机会 [2]
传媒行业快评报告:7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点点互动《奔奔王国(Kingshot)》获批
万联证券· 2025-07-25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结构覆盖多类型产品,多款头部大作获批,供给端延续释放,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行业修复节奏持续推进,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储备、研发能力及题材多样化布局能力的头部厂商[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事件 - 202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告7月份国产游戏版号及进口游戏版号,127款国产游戏和7款进口游戏过审[1] 投资要点 - 7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年初至今国产游戏合计通过审批884款,7月通过审批127款,较6月减少20款;年初至今进口游戏合计通过审批62款,7月通过审批7款,多款头部大作获批[2] - 《奔奔王国》是点点互动海外爆款新品《Kingshot》的国内版本,玩法为“塔防开局+模拟经营过渡+SLG”,将融入中国叙事元素、强化社交功能,有望成为国内SLG现象级产品[2] - 《终极角逐》是《THE FINALS》国服版本,由腾讯代理,将进行三方面适配国服玩家体验的升级,或将成为腾讯FPS赛道黑马[3] - 《暗黑破坏神4》是经典ARPG游戏续作,在海外表现优异,国内市场表现可期;《漫威秘法狂潮》是“策略卡牌+战棋”融合的轻量化RPG手游,有望在卡牌类游戏赛道占据一席之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