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影视
搜索文档
AI漫剧深度汇报:供需双轮驱动,产业爆发在即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AI漫剧行业 该行业是短视频、漫画、网文和AI技术融合的细分领域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具有内容优势的荣信文化、阅文集团、中文在线、华瑞世纪、掌阅科技、中信出版 [17] 以及具有技术布局和平台优势的快手、B站、芒果超媒、华数传媒、捷成股份 [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增长驱动力与市场前景 * 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为行业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1] * 预计2025年漫剧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026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 * 各大短视频和中长视频平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漫剧创作和内容供给 [3] * 短剧用户规模达6亿 教育了市场 使得用户对漫剧类内容接受度提高 漫剧发展速度可能赶上甚至超过短剧 [12][15] * 行业目前处于流量红利期 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抖音前十播放量增长但占比下降 表明行业参与者增多且供给加大 [13] 平台数据与增长趋势 * 抖音平台漫剧播放量自2024年10月起显著增加 从2025年5月的6.6亿次跃升至6月的19.2亿次 到9月份达到36.5亿次 [1][5] * 2025年4月至7月间 抖音平台相关供给量以83%的月度复合增长率扩容 点赞量以105%的复合增长率增加 [5] * 自2025年10月起 旅评向内容逐渐加码 女频向内容也有发展机会 [12] AI技术的影响与成本效益 * AI技术显著降低漫剧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效益 Sora two等技术的应用预示AI漫剧将成为主流 [1][3][7] * AI工具使漫剧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 生产成本从纯人工数万元每分钟压缩到约600-700元每分钟 [14] * OpenAI Sora Two的API调用价格从2024年的0.75美元每秒降至0.1美元每秒 [14] * AI生成内容连贯性一致性提升 使得AI漫剧可看度与落地度大幅提升 [11] 产业链与盈利模式 * 产业链上游为版权方(IP拥有者) 中游为制作方和运营方 下游为平台及用户 [6] * 主要IP来源包括漫画、网文小说和真人短剧 其中漫画改编质量相对最优 [6] * 变现模式成熟 包括会员付费、单集付费和全集付费 通过抖音小程序端原生及星图进行转换 变现方式包括IAP和IA [1][8] * 全域营销ROI可达1.8倍 显示出较高盈利潜力 [6] * 具体案例显示 投入约30万元的内容成本 在投放周期内可产生至少50万元利润 [9] 且漫剧生命周期较长 流量贡献持续 [10] 内容分类与发展阶段 * 漫剧内容分为表情包漫剧(制作成本约2000元一部 充值回报可超10万)、传统漫剧和AI漫剧 [11] * 当前题材以南平题材为主(占比超99%) AI技术增加了玄幻、奇幻、科幻等题材供给 [12] * 未来漫剧将进入精品时代 形成分层供给 并有可能沉淀成为IP [13] 其他重要内容 * 漫剧并非全新形态 其发展可追溯至动态漫画及2021年快看漫画发布的150部漫剧作品 [4] * 2025年8月以来 有山林等AI漫剧成为爆款 展现出显著增长潜力 [14] * 投资者应积极拥抱AI漫剧产业趋势 关注具有内容优势和技术布局的平台公司 [2][16]
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成都高新区一年来做了啥
第一财经· 2025-09-24 19:41
政府服务机制与企业支持 - 成都启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全覆盖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从“企业找政府”转变为“政府找企业”[3] - 天府新谷园区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都华沃顺通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减免租金30万元,并在3天内对接专业律所资源以满足其出海需求[4] -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快速响应育碧成都的集中办公需求,三天内达成十年期长租合同并提供一站式服务[5][7] - 针对康诺亚生物的新药入院需求,多部门联动出台《优化药品进院流程工作指引》,推动药品快速进入医院并纳入“惠蓉保”2025年度保障范围[7][9] - 成都高新区发布《创新药械品种入院一件事手册》,构建覆盖从需求收集到推广应用的创新药械全链条服务体系[9] 产业园区发展与生态构建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60余家企业,形成从IP开发到特效制作和运营发行的“百米产业链”,从业人员约6000人[1][13][15] - 园区内企业地理集聚催生高效协作模式,如可可豆动画与墨境天合成都公司距离仅100米,可实现“硬盘直传”的5分钟文件传输[13][15] - “梧桐计划”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项目、人才、平台、金融等9大类99项专业服务体系,打通从研发到出海的关键节点[10][11] -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为睿健医药精准对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团队,助力其iPSC衍生帕金森细胞治疗产品Ⅱ期临床试验[10] 经济发展与产业成果 - 2025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GDP达到1809.1亿元,增长6.2%,占成都市比重近15%[3] -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9%,工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超过90%[3]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30亿元,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16] - 莱普科技全国总部及集成电路装备基地总投资16.6亿元正式投运,沃格光电、高投梅塞尔等配套项目全速推进[17] -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国产首颗4通道12位40GSPS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
建设文明城市 繁荣城市文化(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样建·文明)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09
北京东城—— 守护老城底蕴绘就一城新景 秋日上午,阳光洒进胡同里,温暖惬意。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27号院内,传出一阵阵欢笑。循声而入, 老街坊们正排练戏剧。9年前,这座四合院经过腾退、修缮和改造,成为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方便 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文物 资源富集,有着12处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14片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 片。"我们坚持系统性推进文物修缮腾退、城市有机更新、文物活化利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品 质提升与公众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智勇说。 晨曦微露,位于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片区也热闹起来。家住北京钟鼓楼旁的老人范来友早早起床,来 到钟鼓楼下踢毽会友。 9月,福建福州林则徐故居刚刚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白墙黛瓦,木窗飞檐,展板上,林则徐的光辉事 迹陈列其上,厅堂里,从新疆前来福州参访的旅行团朗读名言名句。 自2020年起,东城区对钟鼓楼片区实施保护更新,钟鼓楼建筑本体、室内外空间环境、周边围墙得到保 护与修缮,钟鼓楼广场铺装、绿化、照明等设施完成整治与提升,中轴线上再现 ...
“成都高新造”《哪吒2》获“金熊猫”大奖!
第一财经· 2025-09-14 12:08
公司表现 -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主创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获第二届金熊猫奖动画片单元最佳动画片奖 [1] - 电影国内累计票房达154.46亿元,观影人次达3.24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及人次双冠军 [5] - 电影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位 [7] - 电影包含近2000个特效镜头及超1万个特效元素,吸引超百家国内动画团队参与制作 [7] 行业生态 - 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形成游戏电竞、动漫影视为主导,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聚集相关企业超6000家 [7] - 区域内形成"十分钟路程组合制作团队"的高效协同生态,支撑产业链紧密协作 [7]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可可豆动画、艾尔平方、墨境天合等头部企业,孵化《十万个冷笑话》《遮天》等全国性IP [7] 战略规划 - 成都高新区计划围绕金沙、三星堆、三国等文化元素孵化天府文创IP,并依托交子大道、锦江夜游等场景落地衍生应用 [9] - 区域将通过设立产业专项基金、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及畅通发行渠道,打造世界级数字文创产业集群 [9] - 政策聚焦培育行业领军IP孵化企业,强化产业链条完善与产业聚集加速 [9]
(活力中国调研行)“哪吒”降世、游戏“出海” 成都打造千亿级数字文创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0:39
行业规模与集群效应 - 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其中高新区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1] - 高新区聚集超12万名从业人员和6000余家数字文创企业 形成动漫影视、游戏电竞等产业集群[1] - 天府长岛园区64家企业通过"步行可达"协作网络串联产业链上下游[1]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 腾讯新文创总部带动50余家生态主体落地 包括成都葡萄腾科技和穿越火线职业电竞联盟[2]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达159亿元 联动100余家上下游企业进行IP衍生开发[2] - 法国育碧在成都独资建企 参与《刺客信条》等全球知名游戏制作[4] 政策支持与出海成果 - 高新区"数字经济26条"对游戏版号取得方奖励50万元 出海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4] - 2024年园区游戏产业出海营收超4亿美元 《万国觉醒》全球玩家超1亿名[4] - AG电竞在海外设立14个分部 全球粉丝达3.5亿人 获2025年沙特电竞世界杯冠军[4] 文化输出与国际化 - 《匠木》游戏通过中国文博创意欧洲巡展 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展示[5] -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亚军决赛将于2025年11月在成都举办[4] - 四川省计划引进国际赛事 培育自主赛事品牌并开发衍生周边产品[4]
去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首次突破6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4:15
行业整体表现 - 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6040.80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4% [1] - 行业形成游戏、动漫影视、网络直播、创意设计、演艺演出及文旅消费多元化格局 [1] 游戏产业 - 游戏产业2024年全球总营收约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力量 [1] 动漫影视产业 - 2024年动画片备案48部,占广东省50.3%、全国8.76% [1] - 动画片总时长1.38万分钟,占全国总量7.63% [1] - 电影票房达13.01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票房第四名 [1] - 2022-2024年动画影视年均票房维持在1.5亿元至2.5亿元区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1] 技术发展与业态创新 - 建议加快体感互动、数字影像、灯光设备、装置艺术等新技术应用 [2] - 加速打造世界电竞名城,支持电竞与文旅融合场景建设 [2] - 培育沉浸互动文娱潮玩新业态,提升泛文娱产品体验度 [2]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LABUBU要出动画了?
第一财经· 2025-06-20 19:15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 - 公司正式成立电影工作室 将推出《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 后续计划制作电影 [1] - 公司已登记《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第一季剧本V1作品著作权 作品类别为文字 [1] - 作品登记日期为2025年3月18日 创作完成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 [1]
聚焦文博会丨前沿与温度兼具 穗企文化产业“火”出圈
广州日报· 2025-05-25 23:30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 广州力天文化科技集团展示"动感单车"穿越体验,运用UE虚幻引擎技术结合实景画卷和虚拟骑行系统,让观众运动时了解广州历史故事[2] - 力天文化科技推出"珠水映像"MR幻境光影秀,为华南首个城市水上夜游MR项目,2025年1月运营,游客通过MR眼镜欣赏广州千年商都等虚拟场景[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展示AR眼镜XranyX1与Space1智能终端,使博物馆文物讲解更互动,突破物理展厅限制[3] - 宸境科技专注空间计算技术,链接物理与虚拟世界,已合作无锡梁溪文旅打造全国首个水上VR体验项目及"低空飞行+文旅"融合体验[3] 传统工艺与文创创新 - 广州市指尖力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示手工钩针编织永生花和中国娃娃,通过"技能培训-生产-销售"链条带动灵活就业[4] - 指尖力量将钩针编织与传统服饰融合,推出娃娃屋产品,创造沉浸式"过家家"体验[5] - 原仓文化聚合多元IP开发文创产品,卡皮巴拉、哈小浪等IP成为爆款,平台聚合超20000条IP商业数据,与3000家IP深度合作[5][6] - 原仓文化构建IP数字生态服务平台,提供"IP+柔性供应链"模式,小批量测试市场后快速占领,并推动"广州礼物"等文旅数字资产化项目[6][7] 动漫IP与短剧出海 - 独角兽动漫文化围绕《咖宝车神》等IP全产业链运营,玩具累计零售额超10亿元,卖出超1000万个产品,储备16季超5000分钟动画[8] - 《寻梦泡泡岛》瞄准全球发行,2024年开拓11国30个核心客户,走访8国108个卖场[8][9] - 广州光盒动力文化聚焦短剧出海,全球短剧应用累计内购收入达23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已覆盖170多国,自制数十部原创剧,发行超百部短剧[10] - 短剧盈利路径多元,包括平台收益、版权收益和广告植入,光盒动力提供从市场前策到营销发行的全链路服务[10]
扬起政策之帆 奋楫文化之舟
广州日报· 2025-05-24 09:48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支持广州""鼓励广州""发挥广州作用"成为高频词 [2] - 政策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 [4] - 六大政策包括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国际演艺之都、动漫影视"双核"高地、"电竞双核"、网络游戏出海服务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 [2] 文化产业规模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760家,营业收入6040.80亿元,同比增长4.0% [3] - 16个文化新业态营收2780.88亿元,同比增长6.9% [3] - 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6.5% [3] - 打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影视产业 - 广州影视相关企业近万家,活跃电影企业近100家,电影院255家,屏幕1862块 [6] - 2024年89部电影备案,票房13.02亿元全国第4,观影人次2950万 [7] - 举办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商220家,签约150项,交易额超60亿元 [7] 演艺市场 - 2024年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2024年1-4月同比增长11% [9] - 演艺装备产业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9] - 2024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 [10] 动漫影视产业 - 广州动漫企业约400家,原创漫画发行占全国30%,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1/5 [11] - 形成完整动漫产业链,拥有"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平台 [11] 网络游戏与电竞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43%,占全市文化产业1/5 [14] - 2024年游戏市场规模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 [14] - 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 [14] 网络视听产业 - 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30亿元 [17] - 以"4K/8K+智慧广电"为特色方向,引进超高清、文化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知名企业 [17]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 广东“政策包”87项举措推动6大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 这个“政策包”满满含金量“含穗量”
广州日报· 2025-05-23 03:24
行业概况 - 广东是我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 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 5万亿元 约占全国1/6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 同比增长10 5% [1] - 在数字创意 动漫游戏 网络视听 数字文化创作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1] 政策内容 - 广东省发布87条政策措施 覆盖影视 演艺市场 动漫影视 网络游戏 电子竞技 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 [1] - 政策包包含7大创新方向 包括扶持精品生产 全产业链扶持 大湾区协同联动 前沿技术应用 文化出海 人才引进培养 营造良好环境 [2][3] - 全产业链扶持政策覆盖原创IP孵化 剧本创作 前沿技术应用 发行放映 衍生开发等环节 [2] - 大湾区协同联动政策强调发挥广州 深圳双核引领作用 强化与港澳产业协调 [2] - 前沿技术应用政策探索机器人技术在表演艺术 舞台道具 幕后制作等场景的创新 [2] - 文化出海政策鼓励粤产演艺精品海外巡演 支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游戏创作 [2] - 人才政策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 多渠道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 [3] 区域发展 - 政策多次提及广州 赋予广州文化产业一系列新定位和利好 [1] - 广州 深圳等地市将出台配套政策 [1] - 演艺政策明确促进粤港澳三地演艺资源互通 演艺活动巡回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