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利率互换
icon
搜索文档
增660%!互换通5月成交额达3800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7-08 12:17
交易规模远超预期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启航,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自债券通以来进一步扩展至衍生品领域。彼时,参与的 离岸投资者仅有22家,启动当月的月成交金额也不过500亿元。 转眼两年时间过去,随着各项机制不断优化和创新,互换通交易量平稳增长,海外投资者不断扩容。根据中国 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国际投资者持有的在岸固定收益产品总值达人民币4.4万亿元,较一年 前增加了10%。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参与互换通的离岸投资者数目已超过80家,2025年5月的月成交金额高达3800亿元,相 比两年前增长660%,日均结算金额现在也达到250亿元,"远超最初预期"。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互换通成交金额约占中国境内利率互换产品市场的8%。 7月7日晚间,港交所在最新的观点中透露,自2023年启动以来,互换通持续优化,每月成交金额也由2023 年5月的5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升至2025年5月的3800亿元,增长660%。"互换通开通后这两年来持续优 化升级,充分体现国际投资者对互换通这一重要投资渠道的认可和强劲需求。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 快,市场需求预计将增长。"港交所称 ...
【财经分析】债券通八周年:超三十倍日均成交“搭配”工具升级 为多层次债券市场注入活力
新华财经· 2025-07-03 13:15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启动,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上线,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 [2] - 2025年2月"北向通"参与者开始使用合格在岸债券在香港进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2025年5月15日拓展"互换通"期限至30年并推出LPR利率互换合约 [2] - 2025年6月30日"互换通"超长期限利率互换合约首日上线 [2] - 债券通交易规模从初期日均15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的日均482亿元,增长约32倍 [3] - 2025年5月"北向通"成交915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2.79倍,1-5月累计交易量4.66万亿元 [3]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835家入市投资者,较2018年5月的315家翻倍有余 [3] 市场结构与产品创新 - 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57%和23% [3]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2.6%,其中国债占比48.5%,同业存单28.0%,政策性金融债19.3% [7] - 境外机构累计发行熊猫债超过9500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互换通"成交额环比增长18%,市场参与者涵盖央行类、商业银行、资管公司等多元化机构 [5] - 中国银行与境外投资者达成多笔30年期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浦发银行达成8笔"互换通"超长期限交易 [5] 国际化进程与指数纳入 -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罗素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均为10%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 [6]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605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 [7]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期待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如"北向通"项下的债券远期、债券借贷、总收益互换等产品 [5]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比例有望逐步提升至5% [5] - "南向通"扩容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 [7] - 需要优化协议文本、结算机制和税收安排,简化交割流程,完善多元化风险对冲工具 [6][7]
截至4月末“互换通”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2万多笔
快讯· 2025-05-15 20:02
互换通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末,"互换通"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2万多笔 [1] - 业务量持续上升,显示市场活跃度较高 [1] 市场互联互通进展 - 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上线以来运行顺利 [1] - 该机制促进了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的跨境交易 [1]
“互换通”上线两周年运行平稳 交易量稳定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5-15 00:09
2025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迎来运行两周年。作为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一个新里程碑,"互换通"上线两年来运行平稳,交易量稳定增长。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换通"机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便捷 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这不仅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价值,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 程。 投资者地域分布多元化 两年来,"互换通"的机制安排也在不断优化。 2024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互换通"机制进行 三大优化,包括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完善配套功 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 惠措施。 去年12月份,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港交所旗下香港场外结算公司自2025年1月13日起,接受境外投 资者以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北向互换通"抵押品。 根据公告,新增的合资格抵押品可用于支付"北向互换通"交易的初始保证金,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大的 灵活性,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