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医药大佬蒲忠杰财富缩水,乐普医疗押注“医美”是出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8-10 20:43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达Finance ,作者X编辑 雷达Finance . 遨游广袤的财富世界。 来源|雷达财经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近日,乐普医疗发布公告称,由子公司乐普健糖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LPJT-099/DP)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乐普医疗便是其中之一。以当日收盘价计算,乐普医疗创始人之一的蒲忠杰以38.32亿元的账面财 富,成为创业板"第一富豪"。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作为乐普医疗实际控制人的蒲忠杰,和妻子张月娥是医药圈知名的夫妻档之一。两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也都有美国留学经 历。 夫妻二人的创业生涯始于1998年,两人在佛罗里达州创立了第一家公司WP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次年参与创立了乐普医疗。 天眼查App显示,乐普医疗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目前注册资本约18.81亿元。 资料显示,肉毒毒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面颈部除皱、轮廓塑形等领域的神经毒素,可以引起肌肉松弛、抑制腺体分泌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乐普医 疗称,公司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的顺利推进标志着公司在皮肤科领域具有优异且高效的研发实力,丰富了公 ...
【公告全知道】PCB+PET铜箔+固态电池!公司HVLP1-2主要终端应用于英伟达项目及400G/800G光模块领域
财联社· 2025-07-29 23:1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PCB+PET铜箔+固态电池+存储芯片+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HVLP1-2主要终端应用于英伟达项目及400G/800G光模块领域 [1] - 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算力+AI芯片领域公司签订人形机器人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创新药+生物疫苗+中药+医美领域公司已有24款重点产品共28个适应症进入临床阶段且其中包括9款1类创新药 [1]
【公告全知道】PCB概念+光刻机+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公司是中国直写光刻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财联社· 2025-07-28 22:58
公司公告摘要 - 每周日至每周四推送明日股市重大公告 包括停复牌、增减持、投资中标、收购、业绩、解禁、高送转等个股利好利空公告 [1] - 重要公告以红色标注 帮助投资者提前寻找投资热点并防范黑天鹅事件 [1] 重点公司分析 公司1 - 业务覆盖PCB概念、光刻机、先进封装和第三代半导体 [1] - 中国直写光刻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1] 公司2 - 业务涉及铜缆高速连接、机器人、数据中心、华为和光伏 [1] - 高频高速铜缆连接线主要供应安费诺 [1] 公司3 - 业务涵盖创新药、减肥药、医美和人工智能 [1] - 今年多个创新药适应症管线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1]
普洛药业(000739):深度研究报告:厚积薄发,已处于国内CDMO领军梯队
华创证券· 2025-07-24 13: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普洛药业“强推”评级 [1][6][10][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普洛药业CDMO业务逐渐进入爆发期,叠加制剂和原料药业务重回中长期增长轨道,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6][8][22][23] 各部分总结 普洛药业:厚积薄发,已处于国内CDMO领军梯队 - 普洛药业1989年成立,经30余载积淀,在原料药、CDMO和制剂业务上有较强全球竞争力,是国内医药先进制造领域代表性企业之一 [14] - 2017年底公司调整战略和管理架构,2024年升级战略为“做精原料、做强CDMO、做好药品、拓展医美” [14]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24年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和毛利占比不同 [14][15] CDMO业务:厚积薄发,国内业务有望进入爆发阶段 国内业务:即将步入爆发期 - 公司CDMO项目结构形成漏斗模型,研发人员数量快速扩张,预计未来两年达1000人左右 [30] - 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良好,公司与国内客户合作紧密,未来三年有望每年商业化10个以上CDMO项目 [40][54] - 公司与多家药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为未来发展提供基础 [63] 海外业务: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 公司与海外大药企合作久,人用药和兽药业务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和利润增量 [28][65][67] - 公司强化项目研发能力,具备承接海外Biotech订单能力,虽当前订单金额小,但可提升国际知名度 [71] 制剂业务:多产品、多渠道,2026年进入成长快车道 一体化战略下成本优势明显,制剂获批有望进一步加速 - 制剂业务2024年营收略增,毛利率提升,公司发挥一体化优势,通过集采实现部分制剂放量 [72] - 院内和OTC端有主要品种,未来制剂获批数量有望加速,且有制剂出口布局 [73][84][85] 三大药品技术平台助力研发升级 - 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开展临床试验并获批临床,建成三个技术平台助力改良型新药研发 [87][90] - 缓控释制剂平台有已上市和申请上市产品,掩味技术平台可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颗粒流体数字化平台可提升研发效率 [92][94][96] 原料药业务:先进制造优势显著,稳中向好 抗生素类:价格或将探底,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 抗生素类是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最大品类,价格或于2025H2 - 26年探底后企稳回升,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提升市占率 [99][102][103] 慢病类: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能力兼具,持续扩充管线 - 公司在慢病领域有丰富原料药品种,国内获批数量增长,海外有批文,份额有望提升 [105][107] 兽药类:氟苯尼考处于出清尾声,有望贡献较大弹性 - 公司兽药管线丰富,部分品种通过欧美认证,氟苯尼考价格接近低点,未来有望回升 [109][112] 医美类:技术奠基,快速拓展 - 全球及中国医美肽市场增长,公司具备技术和产能优势,有望切入赛道并抢占份额 [115][120] 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给予“强推”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12.56和16.08亿元,同比-6.9%、+30.8%和28.1% [6][10][124] - 给予2026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22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6][10][125]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09亿元 净值增长率5.88%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57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09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826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88%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16%,同类排名45/54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87%,同类排名38/54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6.93%,同类排名41/53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65%,同类排名26/46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674,同类排名25/46 [9]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6.8%,同类排名30/46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4.01% [11]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7.97亿元 [2][1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8.71%,同类平均为88.19% [14] - 2020年末最高仓位93.28%,2020年上半年最低仓位79.59% [14] - 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济神州、海思科、新诺威、艾力斯、华东医药、药明康德、泽璟制药、迈瑞医疗 [19]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 [2] - 二季度超额收益主要来自超配创新药板块 [2] - 长期看好屈光手术技术迭代、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种植牙放量和医美等趋势 [2] - 医疗设备板块2024年业绩普遍较差,2024年四季度招投标数据已现拐点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医疗设备公司可能迎来拐点 [2]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类型为标准股票型基金 [2] - 基金经理为赵蓓和丁洋 [2]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2.875元 [2]
【公告全知道】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公司终端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
财联社· 2025-07-20 22:14
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 - 公司精密减速器实现技术突破 终端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 傅利叶等 [1] 光模块+数据中心+算力 - 公司拟收购AI智算中心核心基础设施供应商 [1] 创新药+减肥药+医美+合成生物 - 公司创新药管线已突破80项 [1]
420亿杭州医药龙头,董事长连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1:5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华东医药新一届董事会选举吕梁为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 吕梁同时担任战略委员会召集人[1] - 50岁的吕梁将开启第三个董事长任期[2] - 吕梁连任董事获得98%得票率 尤其获得大股东远大集团控股的支持[15] 公司战略转型与研发进展 - 公司以子公司中美华东为旗舰 全力转向创新药研发 聚焦肿瘤 内分泌和自身免疫三大核心领域[3][6] - 截至2025年4月 公司创新药管线已超80项 其中自研项目50项[9]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4.26亿元 同比增长12.19% 采用自主研发 外部引进和项目合作相结合的研发策略[18][19] - 研发策略强调稳扎稳打 注重投入产出比和成功率 形成差异化布局[21] 产品获批与商业化进展 - 全球首款靶向FRα的ADC药物爱拉赫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10] - 赛乐信和利纳西普炎朵两款创新药获批 后者为全球首创新药[11] - 2024年有注射用HDM202等两款药品获FDA批准在美开展I期临床试验[12] - CAR-T产品赛恺泽已实现收益3940万元 覆盖200多家医疗机构[25][26] 财务表现与市值变化 - 2024年净利润35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0% 主要由创新药带动[13] - 截至公告日市值达770亿元 年初以来上涨约28%[4] - 公司整体规模超过400亿元 上市24年间多数年份净利润增长在20%以上[6] 业务板块布局 - 公司设立四大板块:医药工业 医药商业 医美业务和工业微生物[29] - 医美板块已运营40款高端产品 在海内外上市26款 年营收约23亿元[33] - 医药商业板块年营收达270亿元 正面临支付端控费和消费端偏弱的挑战[35] - 工业微生物领域布局麦角硫因等新材料及动物保健产品管线[35] 国际化战略 - 公司与海外企业就创新产品授权保持交流 目标是具备可持续License-out能力[32] - 推动创新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加速研发进度和上市速度[29] - 高端玻尿酸产品国内获批 正推进全球研发和注册[35]
港股收评:恒指涨0.26%,药品、加密货币概念大涨
格隆汇· 2025-07-14 16: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67%,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26%及0.52%,但大市成交额较上周五萎缩严重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快手涨3.33%,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涨幅在1%以内 [2] - 南向资金净买入82.4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1.0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1.41亿港元 [14] 领涨行业及个股 加密货币概念股 - 欧科云链涨46.24%,雄岸科技涨35%,蓝港互动涨13.13%,新火科技控股涨7.02% [4][5] 电力股 - 北京能源国际涨9.32%,大唐发电涨6.37%,哈尔滨电气涨3%,中广核电力涨2.53% [6] 煤炭股 - 中国秦发涨6.21%,易大宗涨6.06%,中国神华涨5.81%,金马能源涨5.21% [7] - 信达证券指出,未来10天我国黄淮等地持续高温,电厂日耗或将维持高位,煤炭价格仍具上涨动能 [7] 药品股 - 泰德医药涨18.24%,四环医药涨15%,开拓药业-B涨12.71%,三生制药涨12.13% [8][9] 黄金及贵金属概念 - 中国白银集团涨14.29%,招金矿业涨5.71%,山东黄金涨4.05% [10] - 三菱日联分析师表示,市场不确定性提升避险资产吸引力,美联储鸽派预期支撑黄金需求 [10] 建材水泥股 - 中国建材涨7.4%,海螺水泥涨6.35%,华润建材科技涨4.28% [11][12] -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建材行业加入"反内卷"号召,水泥行业供给有序可控,玻璃纤维企业盈利稳中向好 [12] 领跌行业及个股 酒店及度假村概念 - 古兜控股跌7.41%,激成投资跌4.07%,华住集团跌3.18% [13] 后市展望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6]
医美成为“高考奖励”,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瘦脸针”受学生追捧,这些风险要注意→
新浪财经· 2025-07-06 08:14
医美行业高考后热潮 - 高考后医美需求激增,浙江部分医院整形美容科号源3秒抢空,医生单日微整形手术量达7-8台[3]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学生患者增长10%-30%,整形中心暑期月均手术量增加100+台[3] - 全国医院暑期整形科业务量普遍增长30%,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增量群体[3] 热门医美项目分析 - 双眼皮手术、去痣、腋臭治疗为高中毕业生常规需求项目[3] - 瘦脸针(肉毒素注射)成为近三年最热门项目,主要用于改善脸型不对称问题[3] - 玻尿酸注射项目同样受到高中毕业生追捧[3] 医美消费行为特征 - 医美被部分家长视为"高考奖励",认为外貌优势有助于社交求职[5] - 社交平台出现"高中毕业生微整形"话题讨论,形成群体效应[5] - 存在家长主动催促子女进行微整形的现象[5] 医美技术分类与风险 - 手术类医美包括双眼皮/隆鼻/吸脂等,非手术类包含光电疗法/注射/线雕[14] - 光电治疗可能导致红斑/结痂/色素沉着等并发症[14] - 注射填充存在血管栓塞风险,严重可致失明或脑梗[14] - 线技术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皮肤不对称等问题[14] 未成年人医美特殊性 - 未成年人面部发育未成熟,审美观尚未定型[9] - 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手术失败易造成心理创伤[10] - 专家建议仅对影响视力的功能性缺陷(如倒睫)进行必要矫正[10]
高考后做“医美”要注意什么?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央视网· 2025-07-04 18:29
医美行业现状 - 高考后出现医美热潮,年轻人选择双眼皮手术现象普遍[1][2] 未成年人医美限制 - 不建议未成年人接受医美手术,因其生理未成熟且审美观未定型[1] - 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弱,手术效果不理想易造成心理创伤[1] - 家长需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审美观,避免外貌焦虑[1] - 功能性矫正(如倒睫、上睑下垂)需在有资质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1] 双眼皮手术风险 - 术后可能出现效果不理想、出血、血肿、感染、瘢痕增生等问题[2] - 严重情况可能影响眼部功能[2] - 恢复期较长(3-6个月),3个月内为瘢痕增生高峰期[2] - 术后可能出现线条不对称、肉条感、紧绷感、线条分叉等情况[2] 医疗机构要求 - 强调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治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