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
icon
搜索文档
贝莱德CEO谈资产代币化:未来的金融革命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11:26
公司战略与愿景 -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将资产代币化定位为金融市场的下一场革命,目标是“将所有传统金融资产装入数字钱包” [1] - 公司未来关键方向是通过将交易所交易基金等传统投资工具代币化,在传统资本市场与精通加密技术的新一代投资者之间架起桥梁 [1] - 这一战略被视为贝莱德未来几十年的下一波机遇,并已通过其iShares比特币信托的成功得到初步验证,该产品在不到450天内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ETF [1] - 贝莱德寻求将传统资产代币化,作为连接传统资本市场和数字资产的桥梁,目标是将当今传统金融中的所有东西复制到数字钱包中 [6] 市场机遇与规模 - 全球数字钱包中持有的资产规模已达到约4.1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1] - 摩根士丹利估算当前加密资产、稳定币和已代币化资产的总价值已超过4.5万亿美元,这些资金目前无法获得长期投资产品 [2] -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研究预测,2025年代币化资产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飙升至13万亿美元以上 [3] - 贝莱德的战略核心是触达目前游离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庞大资金池,并将习惯使用代币化资产的年轻投资者引入股票、债券等更多传统资产类别 [2][7] 业务进展与市场反馈 - 贝莱德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资产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亿美元 [1] - 公司已通过其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进行试验,该基金自2024年3月推出以来,资产管理规模已增长至近30亿美元 [6] -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贝莱德股票的“增持”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上调至1486美元,指出“所有资产的代币化”是支撑其看好前景的核心叙事之一 [1][6] - 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贝莱德凭借其行业地位、资源、广泛的业务足迹和客户关系,有能力在代币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未来行业结构 [6] 行业趋势与潜在影响 - 资产代币化被视为全球金融的下一次重大变革,涵盖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传统资产 [3] - 代币化有潜力降低交易成本和中介费用,例如在房地产等领域 [2] - 该技术可将传统资产带入数字钱包原生范式,使投资者无需离开数字钱包就能构建包含股票、债券、加密货币、商品等在内的长期投资组合 [6] - 公司内部团队正积极探索新的代币化策略,以巩固其在数字资产管理领域的领导地位 [3]
全球最大资管CEO:“加密钱包”规模已超4万亿美元,“资产代币化”是下一场“金融革命”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09:47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已将"资产代币化"定位为金融市场的下一场革 命,目标"将所有传统金融资产装入数字钱包。" 10月14日,在公司最新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贝莱德不仅公布了其管理资产规模 (AUM)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亿美元,Fink更明确指出了公司未来的关键方向。据他透露,全球数字钱 包中持有的资产规模已达到约4.1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Fink阐述的愿景是,通过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传统投资工具进行代币化,可以在传统资本市场 与精通加密技术的新一代投资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这是贝莱德未来几十年的下一波机遇,"Fink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一战略已通过其iShares比特 币信托(IBIT)的成功得到初步验证,该产品在不到450天内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增 长最快的ETF。 而摩根士丹利在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中估算,当前加密资产、稳定币和已代币化资产的总价值已超过 4.5万亿美元,而这些资金"目前无法获得长期投资产品"。 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贝莱德的目标是"将当今传统金融中的一切复制到数字钱包中"。 通过实现 ...
全天候交易时代来临?贝莱德探索将ETF“代币化”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1:21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探索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转换为区块链代币的可能性,这一举措可 能彻底改变华尔街最重要投资产品之一的运作方式。 支持者认为,向区块链的迁移可以实现即时结算、股份拆分等功能。货币市场基金已经为这一转型开辟 了道路,而设计灵活的ETF可能成为这一过渡的试验场。 贝莱德一直是数字资产的积极推动者。除了BUIDL基金外,该公司还在摩根大通的Onyx(现称 Kinexys)基础设施上测试了代币化基金股份交易,并将自己定位为数字结算模式的早期采用者。 9月12日,据彭博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将与股票等现实世界资产挂钩的基金进 行代币化。贝莱德此前在数字资产领域已有成功先例。 该公司2024年推出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已增长至超过20亿美元规模,在加密货币平台上颇受 欢迎。此外,其现货比特币ETF的推出也获得巨大成功,迅速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此类基金之一。 报道称,ETF代币化可能带来交易时间延长至华尔街常规时间之外、美国产品更易于海外投资者获取, 以及在加密网络中作为抵押品的新用途等变革。 分析指出,这一创新正在吸引整个行业的关注,被视为市场向区块链迁移的重要一步。 ...
从柏林阁楼到4200亿美元帝国:以太坊十年重塑全球金融底层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0:57
以太坊的起源与发展 - 以太坊最初由Vitalik Buterin与一群开发者在柏林简陋的阁楼中开发,推出首个上线网络"Frontier",功能基础但支持挖矿、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测试 [1] - 以太坊定位为"可编程货币"和"金融操作系统",通过代码实现资金转移和合同自动执行,无需银行或经纪人参与 [1] - 从Alpha阶段发展到价值4200亿美元的平台,重塑华尔街并推动全球去中心化金融、NFT和代币化市场 [1] 以太坊的技术演进 - 2022年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能耗降低99%以上,为提升速度和降低成本铺平道路 [9] - 未来重点是在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可扩展性和速度,采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 [9] - 以太坊经历辉煌与低谷,但比大多数早期竞争对手存活更久,面临速度慢、成本高的批评 [9] 以太坊的金融应用 - 基于以太坊的稳定币支撑数万亿美元的支付、代币化资产和链上资金流动,USDC约65%交易量在以太坊结算 [6] - 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稳定币交易额达28万亿美元,超过万事达卡和Visa总和 [6] - 贝莱德在以太坊上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为合格投资者提供链上收益访问权限 [7] 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 - 德意志银行计划在zkSync上构建代币化平台,帮助发行和管理代币化基金及现实世界资产 [6] - Coinbase和Kraken等交易所竞相抓住传统证券与加密货币的交叉点,推出代币化股票等服务 [7] - 机构选择以太坊因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全球覆盖,尽管存在更快的区块链选项 [7][8] 以太坊的行业地位 - 以太坊占所有稳定币活动的近50%,成为全球金融可信网络 [6] - 行业可能走向整合,以太坊有望成为主导的可编程层,比特币作为补充资产 [8] - 以太坊的全球覆盖、巨额资本流动和极强可编程性是其核心优势 [8] 以太坊的未来展望 - 真正的变革可能是构建新事物并持续发展,而非直接推翻现有体系 [10] - 电汇、股票、房地产等资产正在链上进行,企业可能在未来使用共享基础设施自动执行所有合约 [10] - 以太坊可能成为资金流动的无形但不可阻挡的基础设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