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
搜索文档
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退市 ,*ST广道七年营收超八成来自造假
新浪财经· 2025-09-20 16:19
退市原因与处罚 - 公司因2018年至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成为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 [1] - 公司有权在收到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出听证申请,逾期则视为放弃 [3]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七年财务造假,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比例极高,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虚增营收占比均超过98% [4]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年虚增营业收入具体金额为: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0.72亿元 [4]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金额为: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报告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4] - 造假手段包括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 [4] 主要责任人员处罚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50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3] - 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3] - 北交所认定金文明、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另对宋凯等10名时任高管及核心人员给予公开谴责或市场禁入 [3] 中介机构责任与投资者赔付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有效核查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及业务合同合理性,被指“看门人失守” [1][6][7]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偿适格投资者的损失 [1][7] - 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五矿证券已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相关声明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34人 [8] 公司背景与事件影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数据应用类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5] - 财务造假行为在公司于北交所上市前即已存在,属于“带病上市” [5] - 此案是继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气、紫晶存储之后,先行赔付实践的又一案例 [8]
连续7年财务造假!北交所退市第一股要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8:32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1][4]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 发票 银行回单 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1.43亿元 1.92亿元 2.23亿元 2.49亿元 3.04亿元 2.83亿元 0.72亿元[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7.34% 95.39% 98.96% 85.87% 99.39% 98.14% 88.11%[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成本金额分别为0.65亿元 0.85亿元 1.17亿元 1.33亿元 1.63亿元 1.52亿元 0.39亿元[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成本占比分别为84.53% 91.17% 98.41% 83.30% 99.13% 92.26% 83.81%[4] 信息披露违规与法律后果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12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5] - 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4]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5] 退市处理进程 - 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股票将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2] - 公司股票于2024年4月30日停牌一天 5月6日起复牌后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为*ST广道[5] - 公司将根据北交所相关规定提出听证 陈述和申辩[6] - 北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审议是否终止上市[6] - 公司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首只真正的退市个股[6] 公司背景与上市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5] - 公司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5] - 公司在IPO期间就进行了财务造假 并在上市后持续造假[5] - 公司是首批披星戴帽的北交所股票之一[5]
连续7年财务造假!北交所退市第一股要来了
IPO日报· 2025-09-16 18:23
公司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1] - 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5]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7.34%[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92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5.39%[5]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8.96%[5]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5.87%[5]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3.04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9.39%[5] - 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2.8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8.14%[5] - 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7164.61万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8.11%[5] 行政处罚与退市处理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股票将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2] - 2024年12月4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9] - 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9] - 2024年4月30日停牌一天 5月6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9] - 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首只真正退市个股[10]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7] -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7] - 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7] - 在IPO期间就进行财务造假 上市后持续造假[8]
严重财务造假!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10:25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2][4]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7.34% 虚增营业成本6465.26万元 占84.53%[4]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92亿元 占95.39% 虚增营业成本8541.64万元 占91.17%[4]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占98.96% 虚增营业成本1.17亿元 占98.41%[4]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 占85.87% 虚增营业成本1.33亿元 占83.30%[4]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3.04亿元 占99.39% 虚增营业成本1.63亿元 占99.13%[4] - 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2.83亿元 占98.14% 虚增营业成本1.52亿元 占92.26%[4] - 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7164.6万元 占88.11% 虚增营业成本3863万元 占83.81%[4] 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000万元罚款[11] - 实控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 作为控股股东罚款1000万元[11] - 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12] - 副总经理宋凯被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12] - 监事刘海军和陈友志分别被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12] - 财务部经理邹璧鸿被警告并处以110万元罚款[12] - 采购经理李威被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安秀梅被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王洋、董事杨彬、前董事陈曦、监事会主席周绍鑫分别被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11] - 金文明和赵璐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1] 退市安排 - 公司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2][13] - 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13] -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证券简称变更为"广道退"[13] 公司背景 - 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聚焦数字政务领域[14] -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14]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 市值为6.38亿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