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道数字(839680)
icon
搜索文档
A股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47
退市新规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6] - 截至10月15日,年内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3家 [1][7] - 13家退市公司中,8家已摘牌,5家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7] 涉事券商投行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东吴证券等 [7] - 券商投行是否需为上市公司造假担责,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7] - 第一创业作为ST东通定增的保荐机构,该公司在2019至2022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并构成欺诈发行 [8] - 五矿证券是广道数字的保荐机构,该公司于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8] 投行履职情况分析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长达数年的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2][10] - 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 [2]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券商投行中唯一一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机构 [12] - 持续督导业务因收入较低,导致投行投入精力有限,易出现未能发现上市公司问题的情况 [14] 行业应对与监管趋势 - 随着全面从严监管推进,越来越多投行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对该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 [15] - 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尤其关注此前投入较少的持续督导期间 [15] -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方面也增强精力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010
华宝证券· 2025-10-10 16:27
新股发行与上市 - 新股“奥美森”于2025年10月10日上市,发行价格为8.25元[1] 上市公司重大事件 - “紫天退”处于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仅剩1个交易日[1] - “*ST高鸿”面临可能强制退市风险[4] - “*ST奥维”面临可能终止上市风险[4] - “上纬新材”的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1] - 多只股票(如“品茗科技”、“磁谷科技”等)发布严重异常波动公告[1] 可转债动态 - “福能股份”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10月13日[6] - “伟测转债”转股期限为2025年10月15日至2031年4月8日[6] - “景兴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2日[6] - “浦发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10月22日[8] - “金轮转债”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10月14日[8] 债券市场事件 - 多只债券(如“22电建06”、“21豫峡02”等)进入回售登记期,期限集中在2025年10月中上旬[8] - 多只债券(如“22蓝星02”、“22金投01”等)将提前摘牌,摘牌日集中在2025年10月中下旬[8] 基金相关提示 - “纳指科技ETF”等多只基金发布溢价停牌或风险提示公告[6] - “新材料ETF基金”终止上市日为2025年10月14日[6]
北交所首单*ST广道重大违法将被退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07:15
退市触发事件 - 公司收到北交所《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或将成为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1] - 退市原因为公司2018年至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有权在收到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交听证申请材料逾期视为放弃权利 [4] 财务造假详情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系统性财务造假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等手段虚构业务 [2]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95.39% 1.92亿元95.39% 2.23亿元98.96% 2.49亿元85.87% 3.04亿元99.39% 2.83亿元98.14% 0.72亿元88.11%占当期营收比例极高 [2] - 同期分别虚增营业成本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2] - 财务造假行为在公司2021年北交所上市前即已存在并持续至上市后 [3] 监管处罚措施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罚款1500万元且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 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4] - 北交所对公司给予公开谴责五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并认定金文明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 [4] 中介机构责任与投资者赔付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未对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 [5]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付适格投资者投资损失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34人先行赔付是对受损投资者的一种补偿 [6]
北交所首单!*ST广道重大违法将退市,五矿证券拟先行赔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1 17:26
退市触发与监管处罚 - 北交所拟终止*ST广道股票上市 因其2018年至2023年年报 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连续七年财务造假 [6] - 时任董事长 总经理 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罚款1500万元 且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0] - 时任董事 副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 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 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0] - 北交所对*ST广道予以公开谴责 五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 并认定金文明 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 [10]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 发票 银行回单 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手段 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以虚增营收和成本 [7]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 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1.92亿元 2.23亿元 2.49亿元 3.04亿元 2.83亿元 0.72亿元 [7] - 各期虚增营收占当期报告记载营收比例分别为87.34% 95.39% 98.96% 85.87% 99.39% 98.14% 88.11% [7]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 分别虚增营业成本0.65亿元 0.85亿元 1.17亿元 1.33亿元 1.63亿元 1.52亿元 0.39亿元 [7] - 各期虚增营业成本占当期报告记载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7] 公司背景与影响 - *ST广道成立于2003年 主营业务为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产品的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 于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8] - 财务造假行为在北交所上市前就已存在并在上市后持续 [8]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未对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及业务合同合理性进行有效核查 [11]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用于赔付适格投资者投资损失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ST广道股东人数为6634人 [11]
*ST广道拟被终止股票上市交易,系北交所首例
北京商报· 2025-09-21 10:07
公司退市决定 - 北京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ST广道股票上市交易 [1] - 退市决定基于公司收到北交所送达的《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 退市触发原因 - 公司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 [1] - 前述事实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0.5.1条第(七)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事件特殊性 - *ST广道系北交所首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个股 [1]
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退市 ,*ST广道七年营收超八成来自造假
新浪财经· 2025-09-20 16:19
退市原因与处罚 - 公司因2018年至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成为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 [1] - 公司有权在收到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出听证申请,逾期则视为放弃 [3]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七年财务造假,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比例极高,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虚增营收占比均超过98% [4]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年虚增营业收入具体金额为: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0.72亿元 [4]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金额为: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报告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4] - 造假手段包括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 [4] 主要责任人员处罚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50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3] - 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3] - 北交所认定金文明、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另对宋凯等10名时任高管及核心人员给予公开谴责或市场禁入 [3] 中介机构责任与投资者赔付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有效核查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及业务合同合理性,被指“看门人失守” [1][6][7]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偿适格投资者的损失 [1][7] - 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五矿证券已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相关声明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34人 [8] 公司背景与事件影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数据应用类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5] - 财务造假行为在公司于北交所上市前即已存在,属于“带病上市” [5] - 此案是继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气、紫晶存储之后,先行赔付实践的又一案例 [8]
*ST广道(839680) - 关于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2025-09-19 18:46
重大事件 - 2025年9月19日公司收到北交所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2] - 2025年9月12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 违规情况 - 2018 - 2023年报、2024年半年报及募资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2] 退市情形 - 公司触及北交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2] 权利说明 - 公司有权提出听证等,申请需5个交易日内书面提交[3]
A股停牌提示:8股今日停牌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20
停牌个股概览 - 9月17日共8只个股停牌 涉及沪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多个板块 [1][2] 停牌类型分布 - 5只个股因"重大事项"停牌一天 包括银河磁体(300127 SZ) 新大正(002968 SZ) 向日葵(300111 SZ) *ST天茂(000627 SZ) [2] - 恒为科技(603496 SH)因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今起停牌 [2] - 创远信科(831961 BJ)因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停牌一天 [2] - 天普股份(605255 SH)因重要公告停牌一天 [2] - *ST广道(839680 BJ)因出现强制终止上市情形停牌一天 [2] 交易所分布 - 深交所创业板3只:银河磁体 向日葵 *ST广道 [2] - 深交所主板2只:新大正 *ST天茂 [2] - 上交所主板2只:恒为科技 天普股份 [2] - 北交所2只:创远信科 *ST广道 [2]
连续7年财务造假!北交所退市第一股要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8:32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1][4]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 发票 银行回单 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1.43亿元 1.92亿元 2.23亿元 2.49亿元 3.04亿元 2.83亿元 0.72亿元[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7.34% 95.39% 98.96% 85.87% 99.39% 98.14% 88.11%[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成本金额分别为0.65亿元 0.85亿元 1.17亿元 1.33亿元 1.63亿元 1.52亿元 0.39亿元[4] - 各年度虚增营业成本占比分别为84.53% 91.17% 98.41% 83.30% 99.13% 92.26% 83.81%[4] 信息披露违规与法律后果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12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5] - 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4]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5] 退市处理进程 - 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股票将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2] - 公司股票于2024年4月30日停牌一天 5月6日起复牌后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为*ST广道[5] - 公司将根据北交所相关规定提出听证 陈述和申辩[6] - 北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审议是否终止上市[6] - 公司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首只真正的退市个股[6] 公司背景与上市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5] - 公司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5] - 公司在IPO期间就进行了财务造假 并在上市后持续造假[5] - 公司是首批披星戴帽的北交所股票之一[5]
连续7年财务造假!北交所退市第一股要来了
IPO日报· 2025-09-16 18:23
公司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1] - 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5]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7.34%[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92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5.39%[5]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8.96%[5]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5.87%[5]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3.04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9.39%[5] - 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2.8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98.14%[5] - 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7164.61万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8.11%[5] 行政处罚与退市处理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股票将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2] - 2024年12月4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9] - 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9] - 2024年4月30日停牌一天 5月6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9] - 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首只真正退市个股[10]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7] -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7] - 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7] - 在IPO期间就进行财务造假 上市后持续造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