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伐地那非
icon
搜索文档
揭秘「伟哥」背后,多数人不知道的商业故事
36氪· 2025-10-30 21:37
市场乱象与消费者困境 - 电商平台存在大量混淆产品,消费者易购得假药或三无产品,例如有消费者服用后出现剧烈心悸和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 [5][6] -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涉及“伟哥”的投诉中约28%为虚假宣传,20%为货不对板,近19%为假药或三无产品,另有4.9%的投诉反映商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等成分 [9][45] - 市场混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侵蚀合法企业的市场空间,并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和高维权成本 [47][48] 品牌名称与商标权的演变 - “伟哥”最初是媒体和公众对辉瑞Viagra的俗称,但在中国大陆,“伟哥”商标由国内公司于1998年注册并独立持有,与辉瑞原研药“万艾可”分道扬镳 [22][24][25] - 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伟哥”在医药制剂商品上仍具备商标显著性,不构成通用名称,维持其注册 [38] - 商标权的分化导致品牌混淆,“伟哥”在不同地区命运不同:中国香港使用“偉哥”,中国台湾使用“威尔刚”,中国大陆则为独立品牌 [36][40] 药物发展史与医学意义 - 枸橼酸西地那非(Viagra)于1998年获美国FDA批准,是全球首个口服PDE-5抑制剂,开创了ED治疗的新范式 [15][16][28] - 2003年拜耳推出伐地那非(Levitra)起效更快,礼来推出他达拉非(Cialis)药效更长,三者形成互补格局,使ED治疗可兼顾按需用药与日常管理 [29][31] - PDE-5抑制剂是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的处方药,其“口服、按需、机制明确”的特点颠覆了传统注射、手术等侵入性疗法 [28][52] 消费者识别与安全路径 - 正规药品包装盒上需清晰标注“国药准字H+8位数字”的批准文号,消费者购买时应仔细核对并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核实 [56][57] - 非法产品常打着“保健品”或“天然草本”旗号,实则非法添加处方药成分,其剂量不受控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风险 [59] - 处方药应通过医院药房或合规销售渠道的处方系统购买,消费者需保存处方与发票作为维权证据,避免在直播间、朋友圈等非正规渠道购药 [60][61]
超三成中老年男性受早泄困扰,如何破解“男言之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2:18
疾病患病率与诊疗现状 - 40岁以上中国男性中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达41%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早泄患病率达35% 两者常共病并存并相互加重[1] - 勃起功能障碍诊断率不足10% 早泄就诊率仅7% 近四成患者选择网络自我诊断而非正规医疗[1] - 通过正规医院诊疗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几乎全部满意当前治疗效果[2] 治疗理念与方案 - 勃起功能障碍被归类为慢性疾病 治疗目标为改善症状和恢复自然性生活 推荐基础治疗 口服药物 侵入性治疗及中医治疗相结合[3] - 早泄治疗包括心理和行为治疗 药物联合疗法及外科手术 强调与勃起功能障碍共病共治并重视病因治疗[3] - 指南共识推荐将伴侣纳入治疗过程 通过伴侣参与可改善患者依从性 具体措施包括心理支持 生活方式调整及参与药物选择[2][3][4] 药物市场格局 - 他达拉非在院外市场销售额达29.06亿元 其中城市实体药店12.94亿元 网上药店16.12亿元[6] - 原研药希爱力在2024年全国医院渠道以30%销售占比居首 但受集采政策影响 原研药垄断地位被打破 齐鲁制药 天士力等仿制药企业销量迅速增长[7] - 达泊西汀片2023年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突破13亿元 网上药店销售占比超七成 竞争企业已超过30家[7] 行业发展趋势 - ED和PE治疗领域形成"原研引领 仿制药追赶"竞争格局 网上药店成为核心销售阵地[8] - 药物可及性持续提升 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推动行业向高效普惠方向发展[8] - 长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受医生 男性及伴侣偏好 因具有更小时间压力和更自然性体验[6]
国产“伟哥”递表港股,核心技术依赖外部授权,旺山旺水IPO前夕折价转让存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59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股 7月上市申请失效后4天内再次递表 拟通过第18A章在主板上市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冲刺IPO与C轮融资签署的回购协议相关 若IPO失败将触发高达5124.5万元金融负债的偿付义务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2亿元 2024年暴跌94%至1183.2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1295.8万元 [4] - 2023年利润642.7万元 2024年亏损2.18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1.12亿元 报告期合计亏损近3.3亿元 [4] - 研发开支2023年1.31亿元 2024年1.35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0.64亿元 [4]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283.3万元 较2024年末减少4900万元 仅够支撑约一个季度运营支出 [5] - 流动负债包含借款2亿元和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06亿元 非流动负债存在2.57亿元借款 [5] - 2025年前四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4372.9万元 面临严峻流动资金压力 [5] 产品管线 - 拥有九个创新资产管线 两项处于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阶段 四项处于临床阶段 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核心产品VV116已在中乌两国获批治疗COVID-19 但疫情消退后营收急剧萎缩 [3] - 核心产品TPN171(昂伟达)于2025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3] 收入结构 - 收入来源包括对外授权抗新冠药VV116、提供CRO服务及销售药品 [4] - 2024年营收暴跌94%主因VV116研发里程碑付款终止导致对外授权收入大幅减少 [4] - CRO服务收入2024年增长86%至525万元 药品销售收入不足150万元 [4] - 存在大客户依赖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6.6%/91.2%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1.1%/65.1%/77.2% [4] 市场竞争 - 中国ED药物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批准辉瑞西地那非、拜耳伐地那非、礼他达拉非、Metuchen阿伐那非及悦康爱地那非 [3] - 2024年西地那非及他达拉非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传统龙头白云山"金戈"销量下滑逾1300万片 [3] - ED药物因集采陷入深度价格战 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保持竞争地位 [3] 融资与估值 - 获得多轮融资涉及中财奇虎、君实生物、苏州产投等机构 2024年完成最后一笔融资后估值44.5亿元 [5] - 2025年1月首次递表前以6元/股向高管转让股权 较2024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价格29.67元折价近80% [8] 研发与技术 - 核心产品均来自外部技术引进 尚无自主研发上市产品 [6] - 2017年通过山东特琺曼获得TPN171全球授权 2021-2023年获得上海特化LV232全球授权 [7] - 2023年关联技术采购占研发成本31% 2025年前四个月向第四大供应商山东特琺曼采购109.4万元(占比1.3%) [7] 公司治理 - 创始人沈敬山直接持股54.97% 其配偶金洁持股1.52% 合计控制56.49%股权 董事长田广辉持股9.54% [7] - 报告期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1730万元/1750万元/1390万元 其中田广辉薪酬分别为1550万元/1550万元/824万元 [8] - 截至2025年末应付董事及监事薪酬总额预计约3680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约110% [8]
国产ED仿制药突围战打响,高质量竞争正当时
搜狐网· 2025-06-18 14:53
市场格局与趋势 - 国产ED仿制药正从低价替代走向价值竞争,产业空间加速打开 [1] - ED患者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31-40岁、21-30岁人群患病比例显著提升 [2] - ED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规模,与慢病高度相关的需求持续扩容 [2] 消费认知与价格变化 - 进口原研药终端售价常在百元以上,国产药价格已大幅拉低至2-5元/片 [3] - 消费者对"国产药=低质低价"的认知误区正被真实世界数据和品牌建设打破 [3] - 领先国产药品牌西地那非年营收接近10亿元,线上销量在多个渠道超越原研药 [3] 政策与质量升级 - 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国产ED药质量标准升级 [7] -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国产药质效一致性和全周期质量管理 [7] - 国产品牌对标ICH标准进行原料药开发,强化杂质谱控制和工艺优化 [7] 品牌建设与数字化 - 惯爱等品牌通过F2C模式+电商直供打破渠道壁垒,配套在线咨询提升用户粘性 [8] - 部分品牌探索"医教协同"推广模式,联合医生力量强化ED健康管理认知 [8] - 数字化与AI技术加速渗透研发、生产环节,提升质量控制与品牌透明度 [8] 产品与价格对比 - 国产西地那非价格仅3元/50mg,远低于原研药40元/50mg [10] - 国产他达拉菲价格5元/20mg,原研药价格为128元/20mg [10] - 国产药在起效时间、半衰期等参数上接近原研药,但价格优势显著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国产ED药未来核心竞争力将依托系统性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能力 [9] - 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具备"出海"潜力 [12] - AI、大数据将深度赋能产业链,推动技术与品牌双轮驱动 [12]
神药滞销,谁偷走了中年男人的“快乐”?
商业洞察· 2025-06-04 17:25
国产"伟哥"市场现状 - 国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抗ED药物)曾凭借价格优势和需求快速崛起,但当前面临严重滞销困境 [1][3] - 龙头企业白云山2024年"金戈"销量8785万片,日均24.07万片,较2023年减少3.6万片/日,库存激增50%至2420.11万片 [4] - 2024年一季度白云山营收同比下滑2.06%(减少4.7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增转降 [6] 行业整体业绩下滑 - 含西地那非的上市公司集体业绩失速:科伦药业2025年Q1营收同比暴跌29.42%至43.9亿元,净利润骤降43.07%至6.6亿元 [6] - 泰恩康2024年净利润下滑32.45%至1.08亿元,2025年Q1再降30.62%至3154万元,存货激增25.41% [6] - 拓新药业2024年营收腰斩至4.22亿元,亏损1988万元;常山药业2025年Q1营收下滑12.10%至2.59亿元 [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内获批西地那非类药物达91款,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等药企扎堆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 [8][9] - 价格战加剧:齐鲁制药"千威"2018年定价9.9元/片,2020年集采中标价2.08元/片,2023年公立医院份额接近万艾可两倍 [10] - 原研药万艾可电商平台降价超50%至29.8元/片(50mg),虽仍比金戈贵60%,但品牌优势冲击国产药基本盘 [10][12] 需求端结构性变化 - 他达拉非等新一代抗ED药物凭借药效持久、安全性高等优势挤压西地那非市场 [14] - 消费者转向运动、饮食等非药物方式改善机能,北大和复旦调查显示95后仅50%每周有性生活 [14] - 行业从专利红利期进入充分竞争时代,技术迭代与消费观念变迁共同重构市场容量 [14]
神药滞销,谁偷走了中年男人的“快乐”?
虎嗅APP· 2025-06-01 11:00
国产"伟哥"市场现状 - 国产抗ED药物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曾凭借价格优势和需求迅速崛起,但当前面临严峻挑战,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失速,龙头企业白云山营收净利双下滑且库存高企 [3][4] - 白云山2024年"金戈"销量8785万片,日均24.07万片,较2023年日均减少3.6万片,库存激增50%至2420.11万片,相当于一个多季度销量 [6][7] - 2025年一季度白云山营收同比下滑2.06%(减少4.7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增转降,科伦药业同期营收暴跌29.42%至43.9亿元,净利润骤降43.07%至6.6亿元 [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内西地那非类药物获批数量达91款,涵盖不同规格和剂型,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等药企密集进场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 [10] - 价格战加剧:齐鲁制药"千威"2018年定价9.9元/片,2020年集采中标价2.08元/片,2023年在公立医院份额接近原研药万艾可的两倍 [11] - 原研药万艾可电商平台价格降幅超50%(50mg规格约29.8元),虽仍比金戈高60%,但品牌优势冲击国产药基本盘 [12] 市场需求结构性转变 - 他达拉非等新一代抗ED药物因药效持久、安全性高抢占市场,其半衰期长、不受饮食影响等特性挤压西地那非空间 [13] - 消费者转向运动、饮食调节等非药物方式改善机能,且年轻群体性生活频率下降(调查显示95后仅50%每周有性生活),直接冲击市场需求 [13] - 行业从专利红利期进入充分竞争阶段,技术迭代、消费观念变迁和社会趋势共同重构市场容量,传统产品优势被颠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