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兰德酷路泽
icon
搜索文档
丰田新车投入周期将从7年延长至9年
日经中文网· 2025-11-18 11:05
借助可追加和更新车辆软件的"软件定义汽车(SDV)",无需安装新设备也可提升汽车性能。在短期内 进行包括外观在内的全面改进来配备新功能的汽车商业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考虑到2024年曝光的认证 违规问题,丰田还调整了开发日程和认证体系,这也为此次调整新车周期提供了助力。 在日本国内厂商中,本田的全面改进周期大多为6至7年,日产汽车有时会接近10年。美国特斯拉为3至5 年左右,中国新兴汽车厂商甚至1年左右就会进行改款。虽然丰田打算延长主力车型的周期,但仅在中 国等地区提供的车型将根据当地的市场环境推进开发。 "RAV4"约7年来首次更新 本田的全面改进周期大多为6至7年,美国特斯拉为3至5年左右,中国新兴汽车厂商甚至1年左右就会进 行改款。丰田将把重点放在电动化开发上,通过更新软件来保持车辆价值…… 丰田将延长主力车型的新车销售周期。打算将车辆的平均全面改进周期从以往的7年延长至9年,持续销 售受欢迎的车型。丰田将把重点放在电动化开发上,通过更新软件来保持车辆价值。如果新车周期延 长,就能轻松避免因短期内推出新款车而导致价格迅速下跌。 平均长达9年的新车周期对丰田而言前所未有。主力车型的全面改进周期过去约为5年, ...
丰田将旗舰车型生命周期延长至9年,未来专注于软件更新
观察者网· 2025-11-17 18:40
商业模式转变 - 公司将旗舰车型销售周期从7年延长至平均9年[1] - 商业模式转向软件定义车辆 通过软件更新提供新功能以保持产品价值 无需新硬件即可提升性能[1] - 公司仍会对重要车型进行功能和外观更改[1] 销售周期历史与规划 - 公司旗舰车型换代周期从最初约5年逐渐延长至7年 现计划延长至9年[3] - 具体车型RAV4将在约7年内首次换代 并于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内发布[3] 定价策略调整 - 公司将重新审视为经销商设定的批发价格 根据车型和销售情况更灵活设定[3] - 公司解释称9年内平均批发价格将保持不变 以应对部分经销商对利润压力的担忧[3] 市场现状与影响 - 公司面临大量订单导致交货时间延长 如兰德酷路泽从订购到交付需数年时间[3] - 较长销售周期使车主有更多机会购买热销车型 且车辆更不容易贬值[3] 行业对比 - 对于仅在中国提供的车型 公司将继续维持开发效率以适应当地市场条件[4] - 行业对比显示 本田汽车通常每6至7年进行一次完整换代 日产汽车有时几乎每10年换代一次[4] - 特斯拉大约每3至5年进行一次换代 而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时每年都会进行换代[4]
丰田,快不行了?
36氪· 2025-09-04 07:50
丰田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公司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降幅44%[4] - 利润缩水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及日元汇率变动影响[4] 全球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大众汽车集团以440.53万辆销量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1.3%[8]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增速显著[8]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混合动力车型占全球总销量43% 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24][26] - 计划为Supra跑车装载5.0升V8发动机 坚持传统燃油技术[8][9] - 第六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与混动版本 北美市场保留燃油版[30] 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 - 2024年销量超1000万辆 摊薄研发、制造及管理费用[23] - 全球化生产销售网络实现技术共享与规模经济效益[23][24] - 混动车型凭借低油耗和高保值率成为销量增长引擎[26]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北美市场贡献全球销量23% 但受27.5%关税影响[4][15] - 中东市场以大排量SUV为主 兰德酷路泽系列占据品牌影响力高位[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9] 产业格局与竞争对比 - 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足800亿元 相当于丰田1/3[20] - 丰田单车利润约2.3万元 中国自主品牌不足其一半[20] - 燃油车预计2030年占全球市场份额30%-40%[31] 品牌优势与长期竞争力 - 燃油车保有量支撑成熟二手车交易与维修体系[27][36] - 高保值率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品牌议价能力[36] - 多元化能源战略涵盖混动、氢能及燃油技术[33]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用户画像解析
36氪· 2025-05-29 16:23
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1%,标志着汽车市场进入"油电并行"新纪元 [1] - 充电桩建设加速与补贴政策落地推动下沉市场渗透,如内蒙古东部县域新能源皮卡通过"柴油加热包"技术解决冬季续航问题 [2] - 北京五环内新能源网约车占比达72%,充电网络密度支撑高频次使用 [6] 消费群体差异 收入与地域 - 上海高端车主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将高端新能源车视为科技品味与环保理念表达 [2] - 山东乡镇个体商户选择五菱宏光MINI EV,电费比燃油车节省85%,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成为下沉市场"生产力工具" [2] - 深圳中心城区充电桩密度达200台/平方公里,内蒙古东部县域38%消费者因"找不到快充桩"放弃电车 [2] 年龄与性别 - 25-35岁新能源车主占比61%,其中87%认为"车机系统比发动机参数更重要" [3] - 45-55岁男性偏好日系燃油车,车龄超10年的二手车溢价12% [3] - 女性车主在硬派越野领域占比从2020年8%升至2025年23% [3] 职业与价值观 - 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商使用新能源车后议价空间平均多出2%,临沂商贸城新能源渗透率达40% [3] - 高知高收入群体将新能源车减碳数据视为"ESG投资圈层的社交货币" [4] - 医生等职业因专业顾虑选择燃油车,形成"保守阵营" [4] 市场生态 - 极端环境下燃油车仍占主导:西藏阿里地区兰德酷路泽为无人区首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驳大巴98%为燃油车 [6] - 家庭车库出现代际调和现象,如北京家庭同时拥有燃油奥迪A6L和电车极氪001 [6] - 短视频平台"油电之争"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反映社会关注度 [6] 社会价值观映射 - 年轻群体将汽车视为"可移动智能终端",体现技术乐观主义 [7] - 传统消费者将燃油车视为"工业时代的浪漫遗产" [7] - 下沉市场用户关注"每公里使用成本",体现实用主义哲学 [7] 行业启示 - 汽车工业竞争核心是满足不同群体真实需求,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细分市场各自深耕 [7] - 市场多元共存是成熟标志,如北京望京车库同时停放理想L9、宝马X5、五菱宏光MINI EV等不同定位车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