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经济效益
icon
搜索文档
重生的瑞幸
新财富· 2025-09-16 16:17
本文约 4 0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1 2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格林沃尔德在《Competition Demystified》提到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规模经济效益与客户锁定的结合。 规模经济效益很容易理解,规模经济可以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的低成本,在茶饮/连锁咖啡行业里广告营销成本、仓储费用、折旧费用,都是属于可以被 均摊的固定成本。而客户锁定是一个很抽象很容易被错判的壁垒。 在很多年前的香烟广告里,烟民宣称他们"宁可抗争也决不换牌子"。这是客户锁定。每个企业都希望拥有这么忠诚的客户。2017年新氧是医美行业绝对 的平台老大,在医美市场在线预订支付总额占比33.1%,前后三百公里看不见对手。后面的故事很惨烈,2018年阿里、美团、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 躬身入局,新氧几乎已经退出医美平台竞争。而2017年新氧8亿美金估值讲的就是客户锁定的叙事,不仅小非投资者看错了,TX等大机构也看错了。 客户锁定的故事不是演说出来的,是在一次次在竞争中守住阵地,最终让新进入者望而却步。瑞幸用了三次战争告诉市场,我可以获得竞争对手无法企 及的客户。 0 1 星巴克平替 在2013年限制三公消费之前,很多餐饮企业 ...
丰田,快不行了?
36氪· 2025-09-04 07:50
丰田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公司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降幅44%[4] - 利润缩水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及日元汇率变动影响[4] 全球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大众汽车集团以440.53万辆销量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1.3%[8]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增速显著[8]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混合动力车型占全球总销量43% 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24][26] - 计划为Supra跑车装载5.0升V8发动机 坚持传统燃油技术[8][9] - 第六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与混动版本 北美市场保留燃油版[30] 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 - 2024年销量超1000万辆 摊薄研发、制造及管理费用[23] - 全球化生产销售网络实现技术共享与规模经济效益[23][24] - 混动车型凭借低油耗和高保值率成为销量增长引擎[26]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北美市场贡献全球销量23% 但受27.5%关税影响[4][15] - 中东市场以大排量SUV为主 兰德酷路泽系列占据品牌影响力高位[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9] 产业格局与竞争对比 - 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足800亿元 相当于丰田1/3[20] - 丰田单车利润约2.3万元 中国自主品牌不足其一半[20] - 燃油车预计2030年占全球市场份额30%-40%[31] 品牌优势与长期竞争力 - 燃油车保有量支撑成熟二手车交易与维修体系[27][36] - 高保值率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品牌议价能力[36] - 多元化能源战略涵盖混动、氢能及燃油技术[33]
中国铁钛(00893.HK)预期上半年纯利不多于约150万元
格隆汇· 2025-08-18 19:2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纯利不多于约人民币150万元 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2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源于其他收入增加 包括担保费收入增长及终止确认若干应付款项 [1] - 其他开支减少因未再现2024年同期的出售固定资产亏损及非经常性开支 [1] - 财务成本下降得益于中国平均资金成本降低 [1] 业务运营影响 - 设施管理服务分部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支持担保费收入增长 [1] - 高品位铁矿场业务因持续升级及逐步扩展工程导致产量下降 [1] - 环保合规成本上升及产量下降造成规模经济效益减弱 部分抵消业绩改善 [1]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耐世特目标价至8.7港元 上调2025至27年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08-14 10: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8%至22亿美元[1] -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1570万美元大幅提升至6350万美元[1] - EBITDA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9.4%扩张至10.3%[1] 区域表现 - 中国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6%[1] - 欧洲、中东、非洲与南亚地区(EMEASA)收入同比增长9.4%[1] 订单情况 - 上半年获得15亿美元新订单[1] - 其中39%新订单来自中国车企[1] - 公司目标全年新订单量达50亿美元[1] 技术发展 - 预期下半年将获取更多线控技术相关订单[1] 机构观点 - 2025至27年盈利预测上调2%至9%[1] - 目标价由7.8港元上调至8.7港元[1] - 评级维持"买入"[1]
信星集团(01170.HK)预期年度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0%
格隆汇· 2025-06-13 18: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预计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33,000,000港元至38,000,000港元 而上年度为溢利 [1] - 亏损主因包括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0% 劳工成本显著上升 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投资物业公平估值亏损 [1] 经营环境 - 客户采购审慎 零售环境低迷 宏观经济不明朗导致订单管道疲软 [1] - 美国对越南及柬埔寨制鞋类产品关税政策演变将加剧2026财年挑战与不确定性 [2] 战略举措 - 保留技术劳工队伍以展示营运可靠性 聚焦平均售价较高产品推进价值增长策略 [1] - 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恪守资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纲领维持财务韧性 [1] - 策略性投资导致短期成本上升 但预期将强化长远优势与复苏应对能力 [2]
华菱钢铁: 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5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HUNAN VALIN STEEL CO., LTD,注册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222号华菱园主楼 [4] - 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最初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变更为内资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于1999年8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亿股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69.086亿元,营业期限为永久存续 [6][7]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营钢坯、无缝钢管、线材、棒材、螺纹钢、热轧超薄带钢卷、冷轧板卷、涂镀钢板、中小型材、热轧中板等黑色和有色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14] - 兼营获准开展的相关附属产品及咨询服务业务 [14] 公司股份结构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集中存管 [18] - 公司发起人为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张家界冶金宾馆、湖南冶金投资公司、中国冶金进出口湖南公司 [19] - 公司股份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种类股份具有同等权利 [16]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权、表决权、监督权、股份转让权、查阅权等权利 [32] - 股东承担遵守法律法规、缴纳股金、不得滥用股东权利等义务 [38]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需遵守严格的行为规范,包括不得占用公司资金、不得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等 [41] 股东会运作机制 - 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行使选举董事、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增减注册资本等职权 [44] - 股东会分为年度股东会和临时股东会,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 [47] - 股东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普通决议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经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80][82] 董事会构成与职责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不少于1/3,设董事长1人 [110] - 董事会行使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决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职权 [111]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134] 独立董事制度 - 独立董事需保持独立性,不得与公司存在特定关联关系 [128] - 独立董事需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 [129][130] - 独立董事行使特别职权需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 [131] 公司治理特色 - 公司建立了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的机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38] - 公司禁止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特殊情况需经股东会或董事会特别决议 [20] - 公司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转让设置严格限制,防止短期套利行为 [28][29]
采埃孚CEO回应独立拆分电驱动业务:希望与合作伙伴产生协同效应,不断将业务重心向中国转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5 22:01
业务拆分与重组 - 公司正在评估将电驱动技术事业部独立拆分的可行性,以提高竞争力并寻求合作伙伴将其排名提升至行业前一二名 [1] - 公司产品线总体策略要求在各经营领域排名前三,否则难以实现盈利 [1] - 此前已对车桥、中间件和被动安全系统等业务进行重组,例如与富士康合作推动车轴总成业务发展,并将被动安全系统剥离为ZF LIFETEC [3] - 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年销售额超过115亿欧元,全球拥有25个生产基地,中国占6家工厂 [5] - 公司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控制成本、节约开支、优化机构等方式改善财务状况 [9] 市场战略与协同效应 - 独立拆分电驱业务旨在与合作伙伴协同合作,获得灵活性、投资和发展机会,而非简单出售 [3] - 协作可应对地缘政治挑战,在不同生态圈找到合适合作伙伴有助于分散风险 [7] - 电驱动领域产能过剩,合作可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摊薄一半成本以提升竞争力 [9] - 公司整合乘用车底盘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事业部,成立全新底盘解决方案事业部,成为全球最大底盘零部件供应商 [9] 中国市场重心转移 - 公司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市场份额增加,正将业务重心向中国转移 [10] - 中国成为多项新技术首发地,例如蔚来ET9配备的线控转向技术首次在中国量产 [13] - 中国团队主导核心研发,产品反向推向全球,利用高度竞争环境反推集团增长 [13] - 2024年多项尖端技术将在中国全球首发和本土化生产,例如沈阳、杭州工厂的新一代电驱系统配套国际豪华品牌 [13] - 中国供应链体系完备,采购职能向中国倾斜,本土化成果可推广至其他区域(如低成本机器人应用) [14]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销售额414亿欧元,受车桥总成拆分(26亿欧元)影响,名义销售额下降11%,有机销售额下降3%,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3 6% [3] - 过去十年因收购天合汽车和威伯科推高债务水平,当前行业压力促使业务调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