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AV4
icon
搜索文档
Toyota to manufacture EV SUVs at US Kentucky plant, source says
Yahoo Finance· 2025-09-09 17:43
TOKYO (Reuters) - Toyota Motor will start making two battery-powered sport utility vehicles at its U.S. Kentucky plant and will end production of a luxury Lexus brand model at the site,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id. The electric vehicles the Japanese automaker plans to build in Kentucky will be based on the RAV4 and the Land Cruiser, according to the person, speaking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because they were not authorised to speak publicly. Toyota declined to comment on its future product pl ...
丰田和松下在中美对立中寻找商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9-07 08:32
丰田战略转型与软件平台发展 - 公司为2025年度上市的新款SUV RAV4配备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Arene 可通过软件控制车辆行驶相关的安全功能和性能 [4] - 公司自动驾驶技术此前倾向于自主开发 但自动驾驶负责人表示技术领域广泛无法全部自主开发 将利用其他企业技术创造乘积效应 [6] - 公司认为美国企业拥有的丰富行驶数据将成为自动驾驶开发的关键 推动公司变化的是人工智能进步和数据利用 [6] 日企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的合作布局 - 丰田与Alphabet旗下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达成基本协议 将联合开发用于打车服务的车辆平台 在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中引进丰田车辆 [6] - 丰田从英伟达采购适合自动驾驶开发的最新半导体 [6] - 松下汽车系统2023年与亚马逊AWS合作推动新一代汽车软件开发 通过云平台实现无硬件软件开发 提高开发效率并向美国汽车厂商提出建议 [8] 美国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政策环境 - 高盛研究预测北美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将达73亿美元 是2025年的20倍 其中8%网约车市场将采用自动驾驶汽车 [9] - 美国推行关税和数据限制等"内向"政策成为东风 自动驾驶涉及面部识别和位置信息等机密数据 在美国国内增加开发成为趋势 [12] - 数据管制日益严格 开发策略倾向于不将数据带出地区 在数据集中地区进行开发 [12] 日本汽车产业技术现状与挑战 - 日本汽车产业在发动机等车辆技术领先 但在软件方面落后 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数据与车辆数据融合难以推进 [12] - 在AI开发竞争主导的美国自动驾驶市场 能否转换以日本式技术开发为核心的思路成为课题 [12] - 日本企业将中美对立导致中国企业影响力减弱视为商机 摆脱闭门主义并从企业合作中寻找活路 [2]
Toyota Surprises 1 Millionth SmartPath Customer With Free RAV4
Prnewswire· 2025-09-06 00:00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PLANO, Texas, Sept. 5, 2025 /PRNewswire/ -- Toyota's SmartPath digital retail solution reached a milestone moment when Dorianne Malone, a Philadelphia-area mom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 became the 1 millionth customer to purchase a Toyota using the innovative retail technology. Â On Aug. 19, Malone arrived at Ardmore Toyota in suburban Philadelphia to purchase her brand-new RAV4 through SmartPath. What she didn't know was that Toyota representatives were waiting with a ...
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日本企业在美寻求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9-01 16:36
日本企业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的战略动向 - 丰田、松下等日本企业正寻求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重新崛起 主要受美国对中国技术和企业的排斥以及市场内向化趋势影响 [1] - 在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上 由于中国企业缺席 日本企业展示活跃 包括丰田、本田、电装、爱信、松下等均设有独立展台 [1] 丰田公司的技术开发与合作策略 - 丰田推出自主软件平台"Arene" 应用于RAV4车型 整合AI智能体、V2X等物联网通讯技术 [1] - 丰田2025年在美国加强企业合作 包括1月从英伟达采购自动驾驶芯片 4月与Waymo联合开发打车服务平台 [3] - 丰田转变自动驾驶开发策略 从自主开发转向利用外部技术 因技术领域广泛且需应对AI技术进步 [3] 日本供应商的技术转型与合作 - 日本零部件供应商如松下改变研发模式 与亚马逊AWS合作转向云平台软件开发 提升效率 [6] - 多家日本企业展示V2X相关技术 包括日立中间件平台、富士通AI智能体与数字孪生、三菱V2X系统等 [6] - 供应商以往高度绑定车企导致技术滞后 现通过合作突破研发标准限制 [4] 美国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数据环境 - 高盛预测北美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到2030年达73亿美元 较2025年增长20倍 占网约车市场8%份额 [8] - 美国联邦与州政府放宽自动驾驶限制 为企业提供更丰富行驶数据开发环境 [3] - 数据管制趋严 区域化开发成为主流 日本企业依赖本地数据融合应对技术落后 [8] 日系企业的市场选择与竞争挑战 - 日本企业因技术落后在中国市场直接与当地供应商合作 避开正面竞争 [9] - 美国市场因监管放开成为日本企业技术追赶的理想环境 [9] - 日本企业在美国面临Waymo、特斯拉、Cruise等本土企业竞争 技术融入与市场接纳存在难题 [11] - 特朗普贸易战政策可能影响日本企业在美数据获取与研发开放性 [11]
上半年销量创4年来新高!丰田上调2025年产量目标至约1000万辆,丰田中国:在华销量目标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8:24
全球产量目标调整 - 丰田汽车将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上调至约1000万辆 [1] - 中国市场销量目标未作调整 丰田中国管理层明确表示无变化 [1] - 按照当前生产进度 公司已完成全年产量目标的49.2% 下半年需生产508万辆 月均产量需提升至约84万辆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财年营收达48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6.4% [1] - 2025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0.4%至4.795万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3.6%至4.765万亿日元 [1] - 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至12.4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微增0.3%达1.116万亿日元 [1] 区域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15.9万辆 同比增长5% 创4年同期新高 [4] - 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至439.08万辆 日本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3%至76.84万辆 [2] - 中国市场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8%至83.77万辆 其中一汽丰田销量增长16.3%至37.78万辆 广汽丰田微增0.6%至36.42万辆 [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 [2] - 高盛报告显示日本7家大型车企合计关税影响从3.47万亿日元缩小至1.89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降幅从47%收窄至25% [2] - 丰田受关税影响金额从1.6万亿日元压缩至8720亿日元 本田从5600亿日元减至3052亿日元 日产从4700亿日元减至2561亿日元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在北美市场采取深度本地化战略 加拿大工厂新增电池组生产线以支持混合动力及电动车型 [3] - 雷克萨斯首个海外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落户上海金山区 [4] - 在中国市场实施RCE体制 由中国工程师担任首席工程师以强化本土化竞争力 [4] 历史产销数据对比 - 2023财年全球销量达1030.95万辆(含雷克萨斯) 产量达997万辆 均创历史新高 [1] - 2024财年全球销量小幅下滑0.3%至1027万辆(含雷克萨斯) 产量下滑2.9%至968万辆 [1]
炮轰电动化、年薪19亿!公司利润暴跌,董事长凭啥涨薪20%?
电动车公社· 2025-07-28 23:14
丰田汽车2024财年业绩与高管薪酬 - 2024财年综合营业利润下滑10%至4 8万亿日元(约2320亿元人民币)[1] - 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暴跌34 9%至3 1万亿日元[2] - 董事长丰田章男逆势涨薪20%至19 49亿日元(约9425万元人民币)[3] - 2023财年因造假丑闻仍创下16 22亿日元年薪纪录(涨幅62%)[5] 丰田章男的权力构建路径 - 通过交叉持股模式使个人持股不足1%,实际控制权绑定三井等财阀[10][11] - 基层历练路线:27岁隐姓入职,历经销售/工人/课长等岗位,40岁进入管理层[13][14] - 2009年借"刹车门"危机接任社长,初期受副社长集体制衡[19][22] - 通过研发跑车/豪华车(86/Supra/世纪)和打造Gazoo Racing子品牌重塑形象[28] - 建立亲民IP:参与赛车/校园活动,早于马斯克运用网红策略[30][31] - 2017年后清洗管理层,七大决策席位中掌控五席[39][40] 电动化战略与技术路线 - 2010年与特斯拉合作被副社长团队叫停,出售2 4%股份[23][50] - 电气化三步走:HEV混合动力→PHEV插混→氢燃料/固态电池[54][55][57] - HEV车型累计销量超2000万辆,与燃油车平分秋色[59] - 硫化物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试产,2027-2028年商业化[57] - 主张多技术路线并行,强调"真正的敌人是二氧化碳"[65][66] 组织变革与战略布局 - 2019年废除终身雇佣制,推行绩效薪酬改革[72][73][74] - 收购母公司丰田织机,形成1800亿日元+7000亿日元的控股架构[83][84] - 雷克萨斯2026年中国国产化,规划10万辆新能源车年产能[85] - 参照通用CEO 2950万美元年薪,推动职业经理人薪酬对标[79] 行业竞争与跨界合作 - 2017年后连续投资Uber/Grab/滴滴,与比亚迪深度合作[42]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智能化/电动化挑战传统优势[69] - 高管薪酬改革意图吸引全球化人才应对行业变革[77][78]
越野越聪明,2025的汽车新风口?
虎嗅APP· 2025-07-23 18:25
行业背景与痛点 - 传统越野车存在"周末5%的极致快乐,换来95%的日常折磨"的使用矛盾,90%使用场景在城区但设计偏重10%越野场景[5][7] - 非承载式车身导致三大痛点:车身笨重(质量普遍超2.5吨)、铺装路面稳定性差(悬挂行程过长)、操控灵敏度仅为轿车60%水平[7] - 行业长期存在两难选择:硬派越野车牺牲城市体验(舒适性下降40%)或普通SUV阉割越野性能(通过性降低50%)[1][3] 技术解决方案 - 东风猛士M817采用四大核心技术:磐石底盘(抗扭刚度提升35%)、智能全地形系统(10种驾驶模式)、极猛动力(超1000马力)、战甲车身(军工级防护)[7] - 全栈华为乾崑方案包含:ADS 4智驾(支持160种车位泊入)、鸿蒙座舱5(任务流转延迟<50ms)、鲸鳍通信(信号强度达行业2.8倍)[7][11][17] - 安全技术突破:GAEB异形障碍识别(覆盖200+障碍类型)、eAES边刹边避(135km/h生效)、哨兵增强模式(远程监控响应时间<2秒)[9][11] 市场趋势与定位 - 中国越野车市场将迎爆发:2025年硬派越野预计35.4万辆(占广义越野39.6%),2030年达51.7万辆(复合增长率8.2%)[23] - 2022-2024年超19款新品涌入赛道,但智能化渗透率不足20%,M817是首款"含华量"达95%的智能越野车型[15][23] - 消费场景迁移:露营/自驾游带动需求,用户期待"可城可野"全能车型(城区场景占比85%+越野场景15%)[22][23] 产品差异化 - 鸿蒙座舱实现三大体验升级:MoLA架构支持原子化车控(指令响应<100ms)、超级桌面覆盖50+越野专属APP、手车互联传输速率达1.2Gbps[11][16] - 智驾系统突破行业瓶颈:跨城通勤0干预(已实现高速ETC自动通行)、复杂路况通过率提升60%(对比传统AEB)[7][9] - 通信技术解决行业盲点:双网双待+离线地图(弱网流畅度提升25%),彻底改变传统越野依赖纸质地图的痛点[16][17] 行业变革意义 - 开创智能越野新品类:首次实现硬派越野车城区NPS值达80+(传统车型普遍<50),重新定义"移动智能空间"[13][20] - 华为乾崑成为行业标杆:装机量突破50万(2024年预计200万),覆盖全品类车型(15万-80万价格带)[17][19] - 复制历史性创新路径:类似丰田RAV4开创城市SUV(1994年)、特斯拉定义智能电动(2012年),M817引领第三代越野革命[1][24]
马自达“CX-5”时隔7年升级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4:52
产品升级与上市计划 - 马自达宣布SUV车型CX-5将时隔7年全面升级 预计2025年底在欧洲上市 2026年陆续进入日本和美国市场 [1][2] - 新款车型为第三代 车长4.69米 宽1.86米 尺寸与丰田RAV4和本田CR-V接近 [1][3] - 计划2027年内推出搭载新型4缸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 目标兼顾环保性能与行驶性能 符合欧美新排放标准 [3] 技术配置创新 - 首次采用触摸式车内显示屏 提升操作性 [2] - 首次整合谷歌汽车服务 支持语音AI"Google Assistant"和地图软件"Google Maps" [1][2] 市场定位与历史表现 - CX-5是马自达主力车型 2024年全球销量占公司总销量近30% 为各车型中最高 [3] - 第一代车型(2012年发售)因"魂动"设计、"SKYACTIV"环保技术及行驶性能获得市场认可 [3] 战略背景与挑战 - 美国汽车关税导致经营环境严峻 公司希望通过CX-5升级扩大营业收入 [1][3] - 行业分析师指出 马自达历史上曾通过适时推出新车型改善困境 CX-5销售表现受重点关注 [3]
Toyota to Hike Vehicle Prices by More Than $200 in the United States
ZACKS· 2025-06-23 22:56
价格调整 - 丰田汽车将从7月起在美国市场对部分车型提价 丰田品牌平均涨价270美元 雷克萨斯品牌平均涨价208美元 [1][2] - RAV4跨界车作为最畅销车型 起售价从29250美元上调至29520美元 凯美瑞起售价维持28700美元 [3] - 三菱汽车本月已对三款美国车型提价 归因于通胀和常规价格评估 [4] 销售表现 - 2024年丰田北美销量达2332623辆 同比增长3.7% 其中电气化车型销量创1006461辆纪录 占比43.1% [5] - 丰田品牌电气化车型销量883426辆 同比增56.1% 雷克萨斯电气化车型销量123035辆 同比增34.4% [5] 财务展望 - 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3.8万亿日元 同比收缩20.8% 主因包括美国关税 材料成本及人力资源投资 [6] - 计划2026财年投资1万亿日元用于人力资源和增长领域 税前利润预估4.41万亿日元 较2025财年6.41万亿日元下降 [6] 行业动态 - 日本汽车制造商依赖进口供应美国市场 近期受车辆及零部件关税影响显著 [4] - 丰田强调本次调价是常规市场策略 与关税无直接关联 [1][2][10]
丰田即将涨价,美国不打价格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3 05:45
丰田在美涨价策略 - 丰田宣布2025年7月起在美国市场对部分车型提价,丰田品牌平均涨幅270美元,雷克萨斯平均涨幅208美元 [2] - 公司称此次调价为"例行价格审查"结果,否认与25%进口汽车关税直接关联 [3] - 这是两年内第二次大范围调价,2023年北美车型零售价已上调3%-5%以应对物流、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涨 [4] 成本压力与外部环境 - 美国新关税政策预计导致丰田2025财年额外成本12.5亿美元,关键零部件如电子控制系统、混动模块仍需从日本和泰国进口 [6][7][8] - 美国通胀虽回落,但汽车行业原材料、能源及物流成本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9] - 高利率政策推高消费者贷款购车成本,迫使车企调整定价策略 [10] 车型价格影响与消费者反应 - 基础版RAV4售价将从29250美元涨至近29500美元,叠加税费后总支出增加500-800美元 [12][13][14] - 美国新车平均售价两年内从35000美元升至47000美元,消费者对涨价疲态显现 [21][22] 财务表现与战略应对 - 2025财年Q1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超30%,主因关税、原材料涨价及日元汇兑损失 [16] - 加快美国本土混动车型投产(如凯美瑞混动版)并投资电池工厂以规避关税风险 [19] - CFO强调将"保障利润基础上深耕北美市场",但需平衡经销商定价与促销策略 [18][20] 行业竞争与市场挑战 - 通用、福特等车企酝酿跟风调价,行业面临提价与销量平衡难题 [20][22] - 公司需在关税、成本压力与消费阻力间寻找新平衡点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