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家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中国乡村)清凉秦岭藏商机 “熊猫经济”激活山水价值
中国新闻网· 2025-08-10 15:23
中新社陕西佛坪8月10日电 题:清凉秦岭藏商机 "熊猫经济"激活山水价值 作者 李一璠 从炎热的关中平原一路向南,穿越秦岭,抵达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沿途的竹林沙沙作响,渐觉凉爽。 几辆车身绘有熊猫图案的出租车穿梭其间,为静谧小城添上一抹生动的色彩。 森林覆盖率超91%的佛坪县不仅是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的自在家园,更以"熊猫IP"为匙,解锁生态宝藏 的经济密码,"熊猫经济"与"清凉经济"成为县域发展双引擎。 佛坪县拥有130余只野生大熊猫,"偶遇熊猫"在当地是寻常事。连日来,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 基地、熊猫谷等地游人如织,采风团、研学团络绎不绝,秦岭大熊猫或悠闲地躺着吃竹笋,或灵活地攀 爬树木,憨态可掬。 记者漫步佛坪街头巷尾看到,熊猫元素点缀全城。可爱的发箍、软萌的玩具公仔、个性的文化衫、造型 别致的熊猫雪糕、巨型的熊猫雕塑,秦岭大熊猫的身影无处不在,"萌力"全开的创意不断丰富,点燃消 费热情。 佛坪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旅游体验注入新活力,"玩转佛坪"等线上平台整合吃住行游等要素。佛坪县还携 手一科技公司,用VR技术为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等建立1:1复刻的数字空间,游客通过云 端即可穿越时空,来一场 ...
好日子有了“源头活水”——探寻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南京高淳的“致富密码”
南京日报· 2025-07-22 12:46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 高淳区游子山森林覆盖率达88.3%,近十年累计新增成片造林30483亩 [1] - 固城湖通过退圩还湖工程扩容6.1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相当于增加一个西湖 [3] - 高淳每年将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和不少于3%的GDP投入生态建设,2021年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5.51% [5] - 全区6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多年稳定达标,固城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5] 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 - 高淳桠溪慢城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48公里生态之旅串联6个行政村 [6] - 蓝溪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33万人,户均收入15万元 [6] - 2024年高淳累计接待游客1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9.05亿元 [7] - 2024年1-6月旅游总收入121.81亿元同比增长13.52%,接待游客1009.5万人次同比增长9.9%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高淳主导起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建立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 [8] - 和睦涧村130.67吨农业碳减排量以每吨75元成交,成为江苏首张交易成功的农业碳票 [9] - 石墙围民宿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纳入定价,节假日供不应求 [8]
毕业季消费清单“扎堆上线”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21
高考后旅游市场 - 高考结束后各平台密集发布旅行攻略和避暑信息,推动"拥抱清凉"和"释放压力"的双向奔赴[1] - 贵州遵义桐梓县文旅机构推出"毕业福利",考生凭准考证可享景区项目、餐饮住宿五折优惠[2] - 水银河大峡谷景区因凉爽气候和升级设施成为避暑热点,夏季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尤其重庆游客占比高[2][3] 避暑旅游目的地表现 - 贵州避暑旅游市场火热,贵阳2024年7-8月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27%,六盘水热度暴涨255%[4] - 六盘水2024年1-9月接待过夜游客4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7%[4] - 六盘水2024年1-8月文旅消费达4592万人次,金额4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从业农户达900多户,山堡村占500户,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9][10] - 九坝镇"候鸟式"旅居人群占比超70%,2023年游客9万人次,2024年增至12万人次[9][10] - 农户经营"农家乐"月收益率约50%,食宿费用约2000元/月[12] 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 桐梓农商银行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亿多元,2025年上半年发放1859.23万元[11] - 九坝镇现有小额贷款用户420余户,贷款金额1.35亿元[12] 毕业旅行新趋势 - 毕业旅行被赋予"考察城市"功能,建议关注物价、房价及产业发展情况[6][7] - 社交平台出现"旅游考察两不误"建议,鼓励考生实地调研目标城市产业链[6][7]
河南省淅川县: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3:18
旅游产业发展 - 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依托丹江口水库景观和人文遗址资源,打造"大景区"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1] - 整合旅游、交通项目,改造10公里"彩虹路"旅游观光专线,串联多个村庄和景点[2] - 建成沿江休闲长廊、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108户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2] - 2024年淅川县接待游客9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43.9%[4] 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 - 苏庄村发展900亩软籽石榴种植,金竹河村形成1000亩艾草种植加工产业链[3] - 孙庄、张岭种植3000亩金银花,黄庄村种植600亩益母草,多个村集中发展5000亩黄姜[3] - 打造"网红村"主题IP,如"悠悠艾香金竹河"、"中秋月儿圆,苏庄石榴甜"等特色文旅项目[3] - "五一"黄金周期间沿线村庄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3] 基础设施建设 - 对农家乐进行立面改造和硬件提升,统一规划建设[2] - 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2] - 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景观装饰,打造特色书画墙等乡村景观[3] 县域旅游规划 - 淅川县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推动"旅游+"融合发展[3] - 统筹谋划县域民宿、农家乐,建成环山环水精品民宿[3] - 全县已建成8家星级酒店和700余家农家乐,带动3万余人就业[4]
长城在村中,村伴长城边(文化中国行·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05-08 07:00
锥子山长城与西沟村概况 - 西沟村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与河北省相邻,背倚燕山,长城巍峨,山、海、湖、田等风光尽收眼底 [2] - 西沟村内的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代,长城从三个方向在此汇聚,形成"三龙聚首"的壮观场面,从空中俯瞰呈"丁"字形布局 [5] - 锥子山长城全长20多公里,有砖、石、山险三种建筑形式,敌楼、烽燧、关隘、堡城俱全,堪称"天然的长城博物馆" [5] 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 - 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戚家军义乌兵北上驻守于此,并对这段长城进行大规模修筑 [5] - 西沟村居民中的"叶、曹、胡、金、王"五大姓多为当年戚家军义乌兵后裔,村民保留了一些义乌人的特质 [6] - 村里留存下来的传统民居有170间左右,大多采用人字架形屋顶或稍显圆形的屋顶,带有南方建筑特色 [7] 旅游开发与经济效益 - 西沟村农家乐有14家,从业人员达到近百人,旅游旺季时农产品销售火爆,民宿、农家院需提前预订 [9] - 村民王彩霞的"彩霞农家院"周末常被订满,好年景一年收入10万 [9] - 村民叶德岐2007年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长城第一家",如今已有44间客房,生意红火 [9] 基础设施与保护措施 - 去往锥子山长城的盘山路平坦干净,路旁立着指示牌,陡坡路段砌筑了长城风格的护墙,山腰处设置了多个观景平台 [10] - 山下设有锥子山长城综合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 [10] - 绥中县对锥子山长城部分段落及敌楼、烽燧实施了保护维修工程,划定了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9] 未来发展规划 - 绥中县正在将九门口水上长城、锥子山长城等资源有效整合,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带,吸引更多游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