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籽石榴

搜索文档
千年关隘黑石关: 从烽火硝烟到山河新语
河南日报· 2025-08-23 07:33
如今的黑石关已成为一处红色教育场所。记者 康亚飞 摄 从巩义城区出发,沿巩城大道驾车西行至东黑石关村,只见洛河穿城而过,黑石山依河而立,陇海铁路桥横 跨两岸,岸边一座高大的景观台上,有四个醒目大字:黑石通津。 81年前,八路军夜袭黑石关的战斗在这里打响。8月18日,记者来到黑石关,探访这座经历抗日烽烟的千年关 隘。 同行的巩义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何永红介绍,黑石关为古代"山河四塞"中的西部门户,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03年,清政府开工修建一条连接开封和洛阳的铁路,即今天陇海铁路线前身—— 汴洛铁路,其中一项关键工程就是架设黑石关大桥。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河南守军大溃败,郑州、洛阳大片国土沦陷。5月9日,日军占领巩 县(今巩义市)县城。国民党军撤退时,炸毁黑石关大桥,以阻止日军快速西进。为尽快打通陇海铁路,日 伪军在黑石关设置据点,强征民夫2000余人抢修桥梁。 "日军一旦修好桥梁,就能利用陇海铁路快速运送兵力和物资。"何永红介绍,1944年10月上旬,八路军豫西 抗日独立支队从偃师进入巩县,支队司令员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命令三团连夜奔袭黑石关,阻止日军修桥, 解救民 ...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石缝“绣”绿成金山
河南日报· 2025-08-17 07:33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小草峪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提升至58%,宜林宜草面积占比70%以上 [7][8] - 年侵蚀模数从4000吨每平方公里降至年拦蓄泥沙3.2万吨,有效减少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量 [4][8] - 10余年累计建成80多处小型水保工程,包括蓄水池、拦沙坝、谷坊坝等,形成8800亩水保林和3000亩经济林 [5][7] 生态经济转化成果 - 2024年完成河南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1万吨碳汇以30万元成交,2013-2020年累计碳汇量达33706吨 [6][8] - 石榴产业带动周边3个村子300人就业,建档立卡户50户,务工家庭年均增收超2万元 [6] - 近五年水源涵养、旅游康养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达186万元,村民人均来自水保产业收入超800元 [6][7] 产业联动发展 - 生态改善催生农家乐产业,丹栖云畔度假村从4间房扩展到30多间,节假日入住率超80%,带动村里四五十家农家乐兴起 [7] - 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水土条件种植软籽石榴,单果最大可达2斤7两,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 [6] - 马蹬镇通过"蓄、排、灌"工程发展经济林,实现生态治理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步改善 [5]
河南省淅川县驻村第一书记:产业振兴当先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1:16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 武店村通过"1+2"产业模式实现转型,包括生态种植、饮用水加工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1] - 穆洪竹推动1800亩软籽石榴种植,新建鱼塘和渠首庄园等旅游设施[1] - 产业链延伸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包括蝴蝶兰基地80个技术岗位和美食苑凉粉摊等[1] - 武店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25年超过70万元[2] - 九重镇邹庄村和老城镇冢子坪村分别发展西瓜甜瓜和杏李产业[2] 生态农业规模 - 淅川县已发展生态林果23万亩、食用菌3500万袋、中药材14.7万亩[2] - 当地建成精品民宿12家和农家乐700余家[2] - 生态农业带动就业人数达3万余人[2] 乡村旅游发展 - 渠首庄园农家乐暑期月营业额突破3万元[1] - 石榴剪枝成为持证上岗的技术岗位[1] - 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和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2]
河南省淅川县: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3:18
旅游产业发展 - 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依托丹江口水库景观和人文遗址资源,打造"大景区"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1] - 整合旅游、交通项目,改造10公里"彩虹路"旅游观光专线,串联多个村庄和景点[2] - 建成沿江休闲长廊、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108户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2] - 2024年淅川县接待游客9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43.9%[4] 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 - 苏庄村发展900亩软籽石榴种植,金竹河村形成1000亩艾草种植加工产业链[3] - 孙庄、张岭种植3000亩金银花,黄庄村种植600亩益母草,多个村集中发展5000亩黄姜[3] - 打造"网红村"主题IP,如"悠悠艾香金竹河"、"中秋月儿圆,苏庄石榴甜"等特色文旅项目[3] - "五一"黄金周期间沿线村庄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3] 基础设施建设 - 对农家乐进行立面改造和硬件提升,统一规划建设[2] - 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2] - 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景观装饰,打造特色书画墙等乡村景观[3] 县域旅游规划 - 淅川县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推动"旅游+"融合发展[3] - 统筹谋划县域民宿、农家乐,建成环山环水精品民宿[3] - 全县已建成8家星级酒店和700余家农家乐,带动3万余人就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