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糖葫芦
icon
搜索文档
小小冰糖葫芦变成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 2025-09-11 06:58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河北省冰糖葫芦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 [1] - 龙头企业喜识冰糖葫芦年销售量突破1亿串 [4] - 专业村大树刘庄村3000多人从事冰糖葫芦制作销售 经营1500多家门店或摊位 [1] 企业经营数据 - 喜识冰糖葫芦全球旗舰店年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为700多家门店中货品最全门店 [1] - 喜识首月门店营业收入达7.5万元 纯利润超2万元 [3] - 籽呈食品迷你小串出货量占六成以上 产品种类达40多种 [2][4]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迷你小串萌趣套盒 含5小串不同口味冰糖葫芦 [3] - 针对南方市场开发榴莲桂花香芋馅料 针对内蒙古市场添加奶皮子干噎酸奶 [4] - 创新推出乌梅荔枝柠檬口味 使用油柑波罗蜜等非传统原料 开发鸡内金陈皮黑芝麻等药食同源馅料 [4] 供应链与生产升级 - 喜识在山东承包数千亩山坡作为供应基地 [3] - 定制机器设备实现自动去核 改尖竹签为扁签 [3] - 引进山楂清洗消毒烘干一体化设备 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4] 渠道扩张与布局 - 喜识自营店和加盟店扩展至700多家 覆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 [4] - 海外门店在韩国首尔等地开张 [4] - 计划年底门店扩展至900多家 在石家庄建设加工物流一体化园区 [4]
食品饮料周观点:白酒珍惜底部,大众品关注创新-20250907
国盛证券· 2025-09-07 16:2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供给持续变革,需求静待改善,估值底部保持乐观,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1] - 大众品行业重点关注优秀成长个股,包括高景气或高成长逻辑及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两类标的[1] - 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呈现底部修复趋势,预计随着政策预期改善和节庆临近,基本面将逐步筑底[2] 白酒行业分析 - 浙江绍兴出台宴席消费补贴政策,对酒店举办宴席且消费满10000元的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元补助,直接拉动宴席消费并有望在区域复制推广[2] - 白酒动销与开瓶环比呈现底部修复趋势,8月以来宴席消费环比回暖,婚宴家宴等大众消费仍是核心支撑[2] - 头部酒企主流单品表现相对更好,行业渠道库存周期持续去化,中报报表加速出清[2] - 水井坊计划于9月推出"井18"新品,定位400-600元价格带,体现产品序列化策略[2] 啤酒饮料行业分析 - 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调任董事会主席,其具备卓越管理和领导能力,行业和公司管理经验丰富[3] - 啤酒行业仍值旺季,今年产品端推出茶啤、"冰糖葫芦"等新品,渠道端与奶茶、甜品、院线跨界合作[3] - 2025年夏季饮料冰柜竞争激烈,可口可乐冷柜与售卖机超1000万台,农夫山泉超80万台,康师傅(含百事)超70万台,东鹏达40万台[3] - 饮料板块延续高景气度,但新品迭出、旺季竞争激烈,建议优选渠道网点领先且具备大单品增长潜力的企业[3] 食品行业分析 - 食品陆续进入中秋旺季备货,山姆、盒马等渠道上新中秋礼盒,包括月饼、滋补、海产等品类[4] - 美团"快乐猴"首店于8月29日开业,定位社区硬折扣业态,以标品打开低价认知,以生鲜烘焙等高频消费产品提升复购率及客群拓展[4] - 量贩、互联网、商超等玩家参与多品类硬折扣业态,小店型、精简SKU、高频刚需品类、自有品牌成为市场共识[4] - 硬折扣业态外延拓展即时零售,奥乐齐约30%订单来自线上即时零售,超盒算NB将于9月上线淘宝闪购,美团具备即时配送能力[4] 行业表现对比 -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对比显示,截至2025年9月,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波动区间在-10%至40%之间[6]
美即正义,K-POP闯美背后的 IP 文化经济学
36氪· 2025-05-14 07:43
K-POP全球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 BLACKPINK成员在2025Met Gala红毯占据媒体一半版面,印证K-POP全球影响力上升[1] - BTS、BLACKPINK等顶尖艺人成为头部时尚、运动、美妆品牌的广告模特[3] - 新生代女团NewJeans获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等国际品牌合作邀约[3] - Lisa与CELINE合作帮助品牌年营收从10亿欧元翻倍至20亿欧元[11] K-Brand的崛起与品牌策略 - 韩国潮牌emis中国首店落地上海淮海路,追随gentle monster等品牌步伐[5][7] - 新式K-Brand如colorgram、Muzigae Mansion、Stimmung通过独特定位确立风格[16] - 明星化妆师创立Rom&nd、LUMMIR等品牌,利用行业经验为产品背书[21][23] - 郑瑄茉品牌JSM Beauty推广"水光肌"概念引领潮流[25] - 2024年韩国化妆品对美国出口增长57%,美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市场[25] 视觉经济与品牌营销方法论 - K-POP产业本质是视觉经济,通过华丽舞台和精心造型吸引粉丝[27] - 社交媒体加速K-POP传播,融合多元文化符号打造普世化产品[30] - 面包品牌B&C凭借荧光绿logo设计在中国4年开店超60家[35] - 潮牌Ader error通过克莱因蓝logo和模糊性别设计突出重围[37] - gentle monster未来科幻风格门店成为上海网红打卡点[39] 品牌IP化与商业空间创新 - 韩国网红街区如圣水洞聚集特色品牌,主理人兼具KOL属性[43][44] - Matin Kim主理人通过ins积累原始受众,品牌设计融合多元文化[43][47] - 品牌通过策展式视觉表现和社交媒体打造高认知度形象[47] 对中国品牌的启示 - 建议中国品牌构建深度交互IP,强化视觉呈现和文化融合[50] - 爱奇艺在泰国推出本土化BL剧,腾讯向日本输出《魔道祖师》IP[50] - "新中式"潮流蕴含机遇,需用通用美学语言结合历史与现代[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