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驱动增长高端风机领域持续进阶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59
公司概况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核电领域风机认证的行业标杆、碳纤维叶轮技术的领航者、永磁直驱能效的欧洲标准践行者 [1] - 公司投资逾5000万元建设现代化研发中心大楼,作为科技创新基地和"智慧引擎" [1] - 2024年公司利润下滑近10%,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大幅增长34%,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提升至5.09%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5.38亿元 [1] 技术实力 - 公司配备半消音室的多功能风洞试验台,可完成风机全工况性能测试,涵盖噪声、振动冲击、高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综合验证 [1] - 2024年研发团队规模同比增长20.8% [1] - 公司是山东省十二家核电持证单位中唯一的核电风机持证企业 [2] - 自主研发的冷却塔用永磁直驱风机是国内同行业唯一满足欧洲ERP327能效标准的产品 [3] 核电业务 - 核电风机运行周期要求长达30年,可靠性是生命线 [2] - 2024年核电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底在手核电订单金额达1.41亿元,而2023年同期仅为440万元 [2] - 成功突破地域限制,接连中标多个省外核电项目 [2] - 2025年又中标核电站循环冷却机组项目 [2] 轨道交通业务 - 在轨道交通领域有30余年的深厚积淀,从内燃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大部分车型动力系统的通风冷却装备都来自克莱特 [2] - 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叶轮柴油机散热风扇已批量应用于动车组"复兴号"及混合动力机车,成为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供应商 [2] - 动力电池热保障系统已率先完成装车及5000公里运营考核,实现国内混合动力机车项目批量交付,并斩获2000多万元订单 [2] 船舶业务 - 新一代智能化船用风机生产线推动2024年船用产品产值同比大增50%以上,月产能达1000台 [3] - 为中国船舶制造的大型集装箱船用货舱风机效率超83%,远超国家一级能效标准 [3] - 成功进入外高桥豪华邮轮国产化供应链,并与国际知名企业阿法拉伐、ABB建立配套合作 [3] 数据中心业务 - 应用于数据中心冷却塔的大型轴流叶轮产品线收入保持稳定 [3] - 主推电机风机一体式产品,并持续开发更大规格型号 [3] 战略布局 - 核能与高端船舶是国家战略方向,也是公司坚定耕耘的领域 [3] - 乘着山东省多个核电项目开工及国家大力推动海工装备升级的东风,手握饱满订单(部分船用项目排产至2027年) [3]
证券代码:603269 证券简称:海鸥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12 12:01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和《关于增加注册资本、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1] - 工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已办理完毕 变更后注册资本为30875 1768万人民币[1] - 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上市) 法定代表人仍为金敖大[1] 经营范围更新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冷却塔 水处理设备的研发 制造 销售及进出口业务[1] - 新增一般项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 气体 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与销售[1] - 环保设备和水质稳定剂业务仍为核心经营范围[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为常州市武进经济开发区祥云路16号 成立日期为1993年11月12日[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保持91320400250842374C不变[1] - 公司名称仍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1]
海鸥股份: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6-11 17: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Jiangsu Seagull Cooling Tower Co., Ltd [4] - 公司注册地址为常州市武进经济开发区祥云路16号,邮编213149 [4]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2017年4月21日获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2,287万股,2017年5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当前注册资本为308,751,768元人民币 [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7]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 [4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 [58]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 [55]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为工业冷却塔、水处理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及销售 [13] - 延伸业务包括环保设备、水质稳定剂的研发与技术服务 [13] - 新增业务涉及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气体/液体分离设备制造等 [13] 股份结构 - 股份总数308,751,768股,均为普通股 [19]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若终止上市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27] - 公司不接受自身股票作为质押标的 [28] 股东大会机制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1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特定情形下2个月内召开 [45] - 单独或合计持股10%以上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1] - 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事项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重大资产重组等,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 [33]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 [49]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5日通知 [53] - 重大关联交易(自然人30万元/法人300万元且净资产0.5%以上)需董事会审议 [50] 财务管理制度 - 年度报告需在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2个月内披露 [61] - 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弥补亏损→提取10%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股东分配 [61] - 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留存部分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 [62]
海鸥股份: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备案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7:20
公司工商变更 - 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和《关于增加注册资本、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1] - 工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已办理完毕并领取新营业执照[1] 公司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冷却塔、水处理设备、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1] - 新增一般项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气体及液体分离设备制造与销售[2] - 业务覆盖国内采购、批发及进出口(需符合国家配额及许可证管理规定)[1]
SPX Technologies (SPX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5 01: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SPX Technologies (SPXC)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独立上市公司,成立近10年,总部位于夏洛特,有两个业务板块,年收入约22亿美元,83%的收入来自北美,在欧美和亚洲也有业务[3] - 两大业务板块为HVAC和检测与测量,HVAC提供工程产品,检测与测量有四个平台,HVAC规模更大,两个板块的部门收入均处于20多亿美元的中间水平[4][6][8] - 约三分之二的收入为替换收入,约90%的收入在所在市场排名第一或第二,拥有知名品牌,如Marley冷却塔、无线电检测等[9] 2. **财务表现与目标** - EBITDA从1.6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4.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32%,目标是长期维持15%以上的EBITDA增长[11][16] - 净债务与EBITDA的目标比例为1.5 - 2.5倍,目前约为1.9倍,预计年底降至1.3倍,业务现金流高,现金转化率高[20][21] 3. **业务板块情况** - **HVAC板块**:主要基于北美,约90 - 91%,冷却业务在欧洲和亚洲有业务,从几年前的约9亿美元增长,利润率约25%,有机增长率目标为5 - 6%,可通过无机方式推动额外增长[17] - **检测与测量板块**:更具全球性,约三分之一业务在北美以外,从约5.5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超7亿美元,有很多替换收入,技术设备多附带软件,竞争地位强[18][19] 4. **并购策略** - 已投入约20亿美元进行并购,带来约8.12亿美元收入,EBITDA利润率约20%,平均交易规模约1.3亿美元,平均倍数约11倍,有1.5 - 2个百分点的协同效应,扩大了潜在市场[22] - 近期收购了Sigma and Omega和TransTech或KTS,前者可提供热泵解决方案,与现有渠道协同性强;后者是数字互操作性技术,有军事和非军事应用,收入达约2亿美元,EBITDA利润率约25%[23][26][27] 5. **市场机遇与挑战** - **工业制造复兴**:工业制造增长对公司是机遇,冷却塔业务在半导体、电池厂、电动汽车等领域有业务,若美国工业制造复兴,公司有望参与并增长,近4 - 8周订单、积压订单和预订率情况良好[32][33] - **关税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关税对公司影响相对较小,约600万美元的部门收入净影响,相当于每股约0.1美元,大部分影响来自从中国购买的组件,周一的关税变化将产生积极影响[36][37] - **数据中心市场**:数据中心业务对公司有重要意义,占公司收入的7%,占HVAC板块的11%,预计会再提高1个百分点,公司在冷却方面全球竞争,专注现有产品如冷却塔和执行器风门,也在创新进入相邻领域,如Building Envelope,还推出了适用于数据中心的Olympus Vmax产品,目标是今年获得数千万美元订单并在明年实现相应预订量[42][43][48][64][65] 6. **产能扩张与业务发展** - 计划扩张美国设施,Tamco和Ingenia业务增长快,Tamco需扩大美国制造业务,Ingenia需求强劲也需扩张[66] - 检测与测量板块第一季度积压订单增加,部分业务受益于基础设施法案的联邦资金,对未来几年业务前景乐观[87][90] 7. **并购市场与资本分配** - 并购市场机会良好,跟踪约300家公司,约一半交易是家族企业,也从私募股权收购资产,近期私募股权作为竞争对手有所退缩,有利于公司[91][93] - 资本分配重点是增长,优先考虑有机项目,其次是通过并购实现增长,目前不考虑通过股息或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94][95] 8. **定价与立法影响** - 有标准价格上涨,针对关税采用价格和附加费两种方式,约三分之二为价格上涨,三分之一为附加费,希望即使关税回调也能保留大部分定价[98][99] - 税收法案变化如加速折旧不会改变公司战略,是现金流的利好因素[10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中,不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对产品设计有不同要求,但公司产品设计和知识产权归自己所有,客户会根据自身需求配置产品,且每个冷却塔都是定制的[60][61][84] - 公司业务模式与大型企业不同,更注重定制化,大型企业多生产标准产品,公司与部分大型企业有商业合作关系[77][79][84] - 检测与测量板块约三分之二业务为短周期业务,三分之一为项目型业务,部分项目为多年项目,收入和利润可能在2026 - 2027年体现[87][88]
SPX Technologies (SPXC)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8 22: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SPX Technologie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有HVAC和检测与测量两大业务板块,年收入约22亿美元 [3] - 约83%的收入来自美洲,11%来自欧洲,亚太地区占比更小 [3] 2. **业务板块详情** - **HVAC板块**:年收入约10亿美元,今年板块利润率约24%,冷却业务占比近三分之二,加热平台有大量替换收入,约60%,业务主要集中在北美,占比超90% [6][19][20] - **检测与测量板块**:有四个平台,年收入约7.1亿美元,利润率约22%,定位与检测平台最大,占比约42%,业务更具全球性,但仍以北美为主,欧洲有一定业务,亚太占比较小 [6][7][21][22] 3. **公司优势** - 大量收入来自替换销售,拥有庞大的安装基础,在多个业务中开创了所在行业,如发明了冷却塔,在约90%的服务市场中处于市场领先地位,通常排名第一或第二 [7][8][9] - 拥有知名的贸易品牌,如冷却塔的Marley、地下定位器的Radio detection、水和废水维护地下机器人的Ques [9][10] 4. **财务表现与战略** - 公司EBITDA接近5亿美元,今年中点约为4.83亿美元,过去几年EBITDA和利润率有所改善,过去五年利润和每股收益呈上升趋势 [10][11][12] - 2024年第一季度提出中期内将2023年的EBITDA翻倍的目标,通过推动数字化、持续改进(CI)、人才发展、新产品开发(NPD)、商业卓越和战略并购来实现,2025年进展良好 [13] - 目标是每年实现15%的EBITDA增长,过去十年已实现这一目标 [18][19] 5. **并购情况** - 过去五年进行了约16次收购,平均交易规模约1.3亿美元,平均交易价格在10.5 - 11倍之间(协同效应前),协同效应后约为9倍,这些收购增加了股东价值,扩大了潜在市场(TAM) [18][26][27][28] - 最近的收购包括Sigma and Omega和KTS,Sigma and Omega可完善公司在多层建筑中的解决方案,与公司现有渠道有协同效应;KTS在Comtech平台有战略契合度,能带来技术和商业协同效应 [29][32][33] 6. **应对市场波动能力** - 公司业务很大一部分是替换收入,非常稳定,许多产品是强制性需求,能缓冲市场波动,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收入持平,而很多工业科技公司收入下降约20% [41][43][44] - 公司业务受益于一些独特的趋势,如数据中心、脱碳、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等,这些趋势有自己的周期,与宏观经济不完全同步 [44][45] 7. **订单情况** - 目前市场未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公司未降低指引,最早周期业务Radio detection需求良好 [48] - 第一季度订单方面,HVAC板块订单出货比大于1,检测与测量板块接近1.5倍,主要受项目机会驱动 [51] 8.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业务在公司层面占比约7 - 8%,在HVAC板块占比11 - 12%且呈增长趋势,主要业务领域为冷却,与大型科技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Marley Everest产品在全球有良好市场地位 [55] - 过去三个月数据中心业务活动增加,推出了两个新产品,干绝热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获得大量订单,2026年实现大量收入;TAMCO进入建筑围护领域,收入从0增长到1000万美元,是一个不错的增长平台 [56][57][58] 9. **美国制造计划** - Tamco和Ingenia业务自收购后业务翻倍,目前产能受限,公司一直计划在美国建立组装业务,关税不确定性加快了这一进程,预计年底在这两个产品类别上能从美国服务美洲市场 [61][62][63] 10. **并购战略** - 公司对今年的两次收购很满意,认为加强了检测与测量和HVAC业务,市场并购交易量大幅下降,但公司约一半的并购是专有交易,有目标跟踪约300家公司,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中小规模交易活动仍很活跃,有信心保持并购势头 [65][66][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之前五年未举办投资者日活动,在该活动中阐述了公司的未来愿景和战略 [12] - 公司目标是将净债务保持在1.5 - 2.5倍之间,目前最近收购后的净债务约为1.9倍 [25] - 自2018年以来,公司已投资约21亿美元用于战略并购,带来约8.12亿美元收入,利润率约20%(协同效应前)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