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转嫁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通胀真没来?瑞银:成本已经开始转嫁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6:48
关税现状与趋势 - 美国有效关税率已升至18%以上[1] - 预计2026年中期稳定在15%左右[1][9] - 对中国商品关税范围30%-40% 对其他国家商品关税范围10%-15%[9] 通胀传导机制 - 关税成本转嫁存在时间滞后性 尚未在官方通胀数据中显著体现[1][6] - 企业开始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费斯托工具8月1日起对轨道砂光机涨价6%[1] - 低频次购买商品比高频次商品更慢反映在CPI中[6] 价格传导案例 - 欧洲制造产品面临15%关税 费斯托通过6%涨价维持利润[2] - 进口电动工具价格因运输仓储零售等成本增加50%-60%[2] - 6%的涨价理论上可覆盖关税成本并保护利润[2] 进口行为变化 - 2025年3月美国进口量激增 企业提前囤积库存规避关税[6] - 消费者在关税生效前进行抢购[6] - 关税影响需数周至数月才能完全显现[6] 汇率影响 - 美元对欧元贬值11% 对日元贬值6% 对英镑贬值7%[6] - 美元贬值与关税提高同时发生 与预期相反[6] - 出口商美元对冲最多维持一年 最终需提高美元报价[7] 宏观经济影响 - 关税预计使美国GDP增速下降约1个百分点[1][9] - 消费者价格指数最终将比无关税情景下高出约1个百分点[1][9] - 美元走弱使进口商更难消化关税成本[7][9]
花旗:宁德锂矿停产未来几天将推动锂价上涨 电池企业或寻求成本转嫁
新浪财经· 2025-08-11 08:11
锂矿停产事件影响 -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 可能为中国政府反内卷举措的一部分 [1] - 供应中断情绪预计推动锂价升至超过8万元人民币/吨 随后回落至7万-8万元/吨交易区间 [1] 锂价波动对宁德时代影响 - 锂价每吨上涨1万元可能导致宁德时代毛利率水平面临约4%下行风险 假设公司完全承担成本压力 [1] - 若锂价继续意外上涨 电池企业预计将寻求成本上涨转嫁给下游客户 [1]
SPX (SPXC) Q2 EPS Up 16 Revenue Up 10
The Motley Fool· 2025-08-02 02: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65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45美元(非GAAP),同比增长16.2% [1][2] - 季度营收5.524亿美元(GAAP),超过预期的5.4669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0.2% [1][2] - 调整后EBITDA达1.2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89亿美元增长16.4% [2]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降至3710万美元,同比下滑35.9% [2][6] 业务板块分析 HVAC业务 - 营收3.76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总营收68% [2][5] - 板块利润率25.4%(非GAAP),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收购Sigma & Omega带来的热泵产品增量 [6] 检测与测量业务 - 营收1.75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1.3%,其中14.9%增长来自收购KTS [2][5] - 板块利润率22.8%(非GAAP),同比略有下滑,因项目结构优化空间减少 [6] 战略与运营重点 - 业务聚焦HVAC与检测测量两大领域,逐步退出传统电力业务 [3] - 通过收购Sigma & Omega(北美建筑能效产品)和KTS(关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强化产品组合 [6] - 重点布局数据中心HVAC解决方案及检测测量领域的数字互操作性工具 [4] - 原材料关税导致年化成本增加约600万美元,短期成本转嫁能力受限 [8] 2025年展望 - 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22.25-22.75亿美元,其中HVAC业务15-15.3亿美元,检测测量业务7.25-7.45亿美元 [9] - 调整后EBITDA目标4.85-5.1亿美元,EPS预期6.35-6.65美元 [9] - 持续投资数据中心HVAC产能及新产品研发,关注KTS整合效果及有机增长恢复 [10]
美国经济研究:关税“博弈”:谁是主要“受害者”?
民生证券· 2025-07-17 17:13
关税收入情况 - 4 - 6月美国关税累计收入约644亿美元,年化接近2600亿美元[2] 出口商情况 - 2 - 5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月均增速约为0%,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数据月均增速约为0.2%,出口商整体未明显分担关税[3] - 日本4 - 6月对美汽车出口价格累计下跌18%,对美纺织、机械等出口价格也明显下行[4][6] - 2 - 5月美国对中国进口价格月均增速为 - 0.4%,中国部分商品出口商或降价换份额[6] - 年初以来美元贬值10%以上,出口商承担美元贬值负担[6] 美国国内进口商情况 - 4月以来美国制造商和批发商承担关税成本,终端价格平稳,成本未大幅转移至零售端[7] - 预计7月前低价库存消化完毕,关税成本向零售端转嫁将加快[7] 美国零售商情况 - 美国多数零售商利润率低于5%,部分为负,转嫁成本诉求强[8] - 若零售商完全吸收关税成本,总体零售利润率将下降2.5个百分点[8] 消费者情况 - 超一半企业倾向将至少50% - 75%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消费端价格压力将提升[9]
2nm来了,台积电面临四大挑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4 09:43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 - 2纳米制程将于2025年下半年如期量产,预计年底月产能达3万片[1][3][4] - 2纳米代工报价上看3万美元,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25%的重要支撑[1][4] - 2纳米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5] - 2纳米量产头两年的tape out数量将超越3纳米同期表现,预计5年内带动全球约2.5兆美元终端产品价值[3] 客户订单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苹果、NVIDIA、英特尔、AMD、高通、联发科和博通等[5] - 苹果iPhone 17 Pro机型将采用2纳米处理器,其他机型仍使用3纳米[5] - NVIDIA的2026年下半年Rubin平台仍将采用3纳米制程[5] - 客户排队下单盛况未减,行业形成"台积电"与"非台积"两个世界[1][4] 产能布局 - 竹科宝山Fab 20厂2024年中月产能3000片,目前已达8000片,预计年底达2.2万片[3] - 高雄Fab 22 P1厂进度提前,已准备开始量产[3] - 两厂合计年底月产能约3万片[3][4] - 美国厂扩产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但原本在产能布局中比重较低[1][2] 面临挑战 - 美国厂研发中心内容及与英特尔合作底线尚在精算中[1] - 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已达6成,年底可能达7成,面临反垄断问题[1] - 美国制造成本高昂,需与客户共体时艰并调涨代工报价[2] - 需平衡"根留台湾"与"美国制造"的地缘政治产能布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