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豪华轿车“神仙打架” 至境L7会否打响合资反攻第一枪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2:08
品牌与产品发布 - 别克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车型至境L7定位30万级大型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竞品锁定理想L7和小米SU7 [2] - 至境L7是品牌第二款车,第一款车"世家"定位百万级智能豪华新能源MPV,于4月品牌发布时亮相 [2] - 至境L7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开发,该架构由泛亚技术研发中心主导,耗时5年投入百亿资源 [2][4] - 至境品牌计划一年内推出6款新能源车,两年内完成市场全覆盖,未来8个月将推出4款新车型 [7] 市场定位与竞争 - 至境L7加入由新势力主导的"7"系车阵营,2024年国内有超过20款"7"系车上市 [4] - 至境品牌战略明确:世家开辟百万级豪华新能源MPV市场,L7主攻新能源豪华轿车主力市场 [4] - 至境L7以"合资新实力"为口号,强调合资技术可靠性对比新势力品牌短板 [7] - 至境L7定位与小米SU7既有交锋又有差异化,增程技术和命名方式直指理想L7 [7] 技术特点 - 至境L7主要卖点: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豪华座舱、增程技术 [6] - 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首款应用基于高通SA8775P芯片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6] - 采用自研增程系统,1.5T混动专属发动机搭配252kW大功率电机 [6] - 增程技术源自泛亚全栈自研,通用汽车18年前已推出全球首款增程车型 [6] 行业背景与意义 - 合资品牌份额缩小背景下,推出新能源子品牌成为共同选择,至境是本土化较彻底的品牌 [5] - 至境L7被视为合资品牌反攻的代表作,检验合资品牌本土开发能力 [2][3]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渐入红海,自主品牌领先,合资品牌转型成果集体入市或改变竞争格局 [7] - 至境品牌发展将验证新合资品牌能否重塑溢价,以及技术定义权本地化能否被消费者接受 [7]
关键技术加速升级 合资合作持续深化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 从上海车展看汽车业转型“中国速度”(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37
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汽车产品定义、价格定义、商业模式上大胆探索,产业链领军企业在研发效率、技术迭代、成本控制等领域持续突破 [1] - 中国年轻消费者对数字化、智能化体验接受度高,推动跨国车企加速创新转型,"在中国、为全球"成为行业共识 [1] - AI+电动化、AI+智能化加速汽车行业颠覆性创新变革,车企需基于AI制定战略并调整组织架构 [10] 电动化技术 - 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瓦时/千克,支持500公里续航,零下40℃仍保持90%电量 [2] -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续航大幅提升 [3] -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受关注,宁德时代在材料、架构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2] 智能化技术 - 广汽埃安与滴滴联合打造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计划2024年底交付,2026年示范运营 [4] - 华为发布乾崑ADS 4,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4] - 地平线发布算力560TOPS的征程6P芯片及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9月将在奇瑞星途首发量产 [4] 跨国车企本土化 - 奔驰纯电CLA长轴距版全球首秀,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由中国团队18个月完成开发 [6] - 上汽通用别克推出"至境"子品牌及"逍遥"架构,18个月完成开发,支持3种车身形式与能源技术 [6] - 奥迪与华为合作开发燃油车智能驾驶系统,5款新车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7] - 丰田将研发决策权转移至中国,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多款新车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 [7] AI应用 - 智己汽车"线控数字底盘"制动距离缩短6%-8%,小鹏AI底盘可预扫描30米路况 [8] - 东风汽车太极大模型使研发周期缩短35%,协同成本降30%,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 [8] - 吉利将AI应用于智能汽车全域及全价值链环节,实现全场景AI体验 [9] - 宝马接入DeepSeek深化AI布局,此前已与阿里合作大语言模型 [8]
摒弃内卷式参数竞赛 上汽通用汽车打响合资2.0时代“突围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23:34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提出"拒绝内卷式参数竞赛,坚持价值和安全导向的技术创新"的技术宣言,强调多元融合的生态韧性和开放包容的研发体系 [2] - 公司通过深度整合母公司资源与28年体系竞争力加速电动化转型,2024年进行人事调整,由卢晓担任总经理,薛海涛负责市场营销 [2] - 公司提出"量利平衡"经营方针,更加注重盈利性,一季度终端销量12.9万辆,3月销量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3] 新能源产品规划 - 公司推出别克"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和"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支持MPV、SUV、轿车3种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能源技术,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驱动方式 [3] - 未来12个月将推出6款基于"逍遥"架构的新能源车型,目标2026年新能源销量占比超50%,2027年达60%,且所有新能源产品必须盈利 [4][5] - 凯迪拉克新能源产品规划密集进行,2025年将推出插混等新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 [6] 技术架构与智能化 - "逍遥"架构具备尺寸灵活性,覆盖多种车身结构,兼容所有能源驱动形式,并为电池预留最大空间以应对续航竞争 [5] - 公司将在所有车型上实施L2城区辅助驾驶,与Momenta合作研发,坚持行业最高安全标准,配备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硬件 [8] - 公司对燃油车部署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推进"油电同智",未来将保留8款燃油车,预计2027年燃油车市场份额仍占25% [7] 市场竞争与定位 - 公司认为合资企业优势在于整合股东双方资源,通用在智能化、软件、硬件积累可为合资企业所用,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解决方案 [3] - 公司强调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核心标准,在辅助驾驶中增加冗余安全设计,坚持不破坏标准的产品打造理念 [6] - 公司认为中国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领先,自身作为"中国内核"有能力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价值产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