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悦心健康:不涉及医美业务
格隆汇· 2025-11-24 15:24
格隆汇11月24日丨悦心健康(002162.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不涉及医美业务。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收购思妍丽,继续巩固高端美容龙头地位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0-20 16: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美丽田园医疗健康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3][6] 核心观点 - 公司以12.5亿元人民币对价战略收购上海思妍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旨在继续巩固其高端美容龙头地位 [1] - 收购思妍丽后,公司拥有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市占率前三的品牌,龙头地位得到巩固 [5] - 收购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并有望通过整合会员资产进一步放大医美及亚健康业务价值 [5] - 公司基于丰富的收并购整合经验,有望推动被收购品牌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5] - 公司内生业务在近期周年庆活动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各项业务表现稳健 [5] 收购事项分析 - 思妍丽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高端美容服务标杆品牌,以2024年收入规模计是中国第三大美容服务品牌 [1] - 思妍丽2024年实现收入8.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100万元人民币 [1] - 收购完成后,思妍丽约6万名直营活跃会员将纳入集团体系,带动集团直营活跃会员规模同比增长44% [5] 市场地位与协同效应 - 按2024年收入计算,美丽田园、奈瑞儿、思妍丽占据中国美容行业前三大席位 [5] - 2024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贡献全国近20%的美容服务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来自四大一线城市的收入占集团和思妍丽收入比重超过60% [5] - 公司2024年收购奈瑞儿后,通过整合赋能,奈瑞儿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率由2023年的6.5%提升至10.4%,为思妍丽的整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5] 内生业务表现 - 美丽田园32周年庆活动期间(8月8日至10月3日)权益金突破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净消费实现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客流达18.8万人次,同比增长9.2% [5] - 分业务看,美容保健业务净消费同比增长8.1%,客流同比增长9.4%;医美业务净消费同比增长4.5%;医疗健康业务净消费同比增长36.6%,客流同比增长17.1% [5] 盈利预测 - 报告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3.7亿元、4.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43%、14%、11% [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91亿元、32.90亿元、35.55亿元人民币 [7] - 按2025年10月17日收盘价计算,公司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1倍、19倍、17倍 [6][7]
乐普医疗:与汉海信息达成战略合作 共拓医美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8:36
战略合作内容 - 乐普医疗与汉海信息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结成长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医美业务板块[1] - 汉海信息获得乐普医疗医美板块旗下品牌市场推广与运营权 并提供线上线下资源在内的运营方案[1] 渠道建设 - 合作将为乐普医疗医美板块销售新增线上合作渠道 与现有线下销售渠道形成互补[1] - 通过合作构建全渠道销售网络[1] 合作方背景 - 汉海信息技术是美团在上海的核心主体公司 为美团网及大众点评网的合法经营者[1] - 汉海信息拥有完整的平台自主经营权益[1]
出资9.8亿,华东医药联手杭州国资设立医药产业基金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1 18:32
基金设立与投资方向 - 华东医药联合上海福广私募基金 杭州产业投资集团 杭州拱墅产业基金共同设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20亿元[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9.8亿元 占比49% 杭州产投与拱墅产业各出资4.9亿元 分别占比24.5% 上海福广出资100万元占首期出资额10%[1] - 基金主要投资创新药 医美 大健康 动保及生物医疗健康相关领域 与公司战略发展和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 同比增长3.39% 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 同比增长7.01% 扣非净利润17.62亿元 同比增长8.40%[2] - 医药工业为核心业务板块 但医美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5%至11.12亿元 主要受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 - 创新药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上半年实现收入10.84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医药工业营收比重升至14.8%[2]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2025年1-6月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3.75%至14.84亿元 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 同比增长54.21%[3] - 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达15.97% 支撑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2][3] - GLP-1系列实现全面布局 中国降糖和减重临床2期推进中 预计第四季度进入减重3期临床 多款肿瘤创新药已进入临床阶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