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刻蚀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设备供应商冲刺IPO!
是说芯语· 2025-06-22 18:02
半导体公司IPO进展 - 近期国内多家半导体公司公布IPO进展,涵盖设备、材料、封装、测试、CPU设计等领域 [1] - 包括中科仪、成都超纯、芯密科技、盛合晶微、朗迅科技、兆芯集成等企业 [1] 中科仪IPO及业务 - 中科仪冲刺北交所IPO,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2] - 公司IPO历程经历多次调整,从科创板转向北交所 [2] - 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光伏等行业 [3] - 技术服务业务覆盖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上海、武汉设立子公司提供维修保养服务 [4] 成都超纯IPO及业务 - 成都超纯开启上市辅导,获比亚迪、TCL创投等投资 [5]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刻蚀器件、高功率激光器件和特种陶瓷的研发生产 [5]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比亚迪独家投资B轮 [6] - 股权结构显示柴杰兄弟合计控制约70%股份 [7] 芯密科技IPO及业务 - 芯密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7.85亿元 [8]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领军企业,打破外资垄断 [9]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前道制程核心工艺设备,在先进制程实现突破 [9] - 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亿元、2.08亿元,净利润3281万元、6309万元 [12] - 募资将用于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 [13] 盛合晶微IPO及业务 - 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进入验收程序 [14] - 公司专注于中段硅片制造和三维集成先进封装技术 [14] - 2023年全球封测企业收入增速榜首,12英寸Bumping加工产能国内第一 [15] - 已完成5轮融资,最新D轮融资超50亿元 [16] 朗迅科技IPO及业务 - 朗迅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股东包含士兰微、博通集成等 [17]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综合服务商 [17] - 控股股东徐振直接持股23.15% [18] 兆芯集成业务及IPO - 兆芯集成是国内领先的x86架构CPU设计企业 [19] - 已量产六代通用处理器,形成"开先"和"开胜"两大产品系列 [2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 [23] - 拟募资41.69亿元投建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等项目 [25] - 募投项目包括服务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先进工艺研发和研发中心 [26][27][28][29]
成都超纯和朗迅科技启动IPO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20:05
又有两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公布IPO新进展。 近日,证监会分别披露了关于成都超纯及朗迅科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两者的上 市辅导机构分别为华泰联合证券和广发证券。 朗迅科技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综合服务商,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研发、高端芯片 全流程测试服务及产业人才生态建设。公司曾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 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设有省企业研究院、省市两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院士工作站。 公司为半导体产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ATE测试服务,包括晶圆测试(Circuit Probe Test)、成品测试(Final Test)、老化测试(Burn-In Test)和系统级测试(System Level Test)等。同时为客户提供ATE软硬件开发、工 程实验室、研发实验室运营科技创新平台。公司已在全国多地建设投产高端测试基地、公共测试服务平 台和实验室及研发中心,自研建设了先进的IT化、自动化的产线体系及严格的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 体系。测试的产品覆盖智能终端、核心算力、人工智能、车载、通讯等主流科技芯片领域。 企查查显示,自成立以来,朗讯科技已完成多 ...
【IPO一线】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成都超纯开启上市辅导 获比亚迪/TCL创投等投资
巨潮资讯· 2025-06-04 16:42
公司上市进展 - 成都超纯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成都双流航空港开发区,研发及厂房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专注于半导体刻蚀器件、高功率激光器件和特种陶瓷领域 [1]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了多类先进工艺技术 [1] 核心技术能力 - 先进表面处理工艺:为半导体刻蚀器件和MOCVD器件提供专业表面处理服务 [1] - 高纯度提纯工艺:可将材料纯度提纯到5N以上 [1] - 先进陶瓷生产工艺:制造高密度碳化物和氮化物陶瓷 [1] - 超光滑表面处理工艺:针对不同基底材料开发,可控制表面疵病,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1] 融资历程 - 2022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诺华资本、正海资本、国投创业 [1]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A轮、B轮、B+轮),参与投资方包括正海资本、鑫芯创投、比亚迪、基石资本等多家机构 [1] - 比亚迪独家投资了公司的B轮融资 [1] 股权结构 - 柴杰控制公司49.11%表决权,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柴林(柴杰之兄)直接持有20.99%股份,为一致行动人 [2] - 两人合计控制公司约70%股份 [2]
一年融资三轮,这家半导体公司获比亚迪、TCL创投青睐,现要IPO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9:56
IPO辅导备案总体情况 - 2025年1-5月新增披露123家企业IPO辅导备案 其中1-4月分别新增32家、29家、23家、22家 5月新增17家 环比前四个月有所减少 [1] - 5月最后一周新增4家企业备案:华鑫新材、天海流体、成都超纯、乘风科技 [1] 华鑫新材 - 全球第4家、国内首家具备批量生产高性能PI膜能力 产品性能达美日同类水平 实现进口替代 [1][2] - 股东包括中车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投创业、达晨财智等知名机构 [1][2] - 2019年成立 注册资本1.05亿元 无控股股东 经历五轮融资:2019天使轮(时代新材参投)、2021A轮(国开行等)、2021A+轮(中车资本等)、2023B轮(达晨领投)、2024C轮(中车资本等) [2][3][4][5][6] 天海流体 - 二次筹备北交所上市 首次申请因股权代持问题未获受理 2024年4月被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 [1][7][8][9]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2亿、2.53亿、2.87亿元 归母净利润3279万、4586万、4697万元 增速显著放缓 [9] - 控股股东铜陵正达持股67.21% 实控人赵敏任董事长 [9] 成都超纯 - 半导体刻蚀器件及高功率激光器件制造商 拥有超1万平米研发厂房 掌握5N材料提纯等核心技术 [10]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比亚迪(B轮独家)、TCL创投、华泰紫金等 [11][12] - 实控人柴杰持股49.11% 其兄柴林持股20.99%为一致行动人 [12] 乘风科技 - 阀门制造商 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 客户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中石化 [14][15] - 2022-2024年营收8.09亿、7.42亿、7.45亿元 净利润9120万、8402万、8377万元 连续两年下滑 [15] - 实控人丁骐通过成都天驹控制93.88%股份 [13]
一年融资三轮,这家半导体公司获比亚迪、TCL创投青睐,现要IPO
IPO日报· 2025-06-03 18:50
IPO辅导备案总体情况 - 2025年1-5月累计新增123家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 其中1-4月分别新增32家、29家、23家、22家 5月单月新增17家呈现下降趋势 [1] - 5月最后一周新增4家企业备案:华鑫新材(高性能PI膜)、天海流体(流体控制设备)、成都超纯(半导体材料)、乘风科技(工业阀门) [1] 华鑫新材(高性能PI膜) - 全球第四家、国内首家实现高性能PI膜批量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性能达到美日水平并实现进口替代 [2] - 股东阵容包括中车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投创业、达晨财智等知名机构 2019-2024年完成五轮融资 最新C轮融资吸引8家投资方参与 [3][4][5] - 无控股股东 注册资本1.05亿元 主营聚酰亚胺薄膜等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位于湖南株洲南洲产业园 [2] 天海流体(阀门管件) - 二次筹备北交所上市 2023年首次申请因股权代持问题未获受理 2024年4月遭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 [6][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2亿、2.53亿、2.87亿元 增速从32.4%降至13.3% 净利润增速从63.8%骤降至2.4% [7] - 控股股东铜陵正达持股67.21% 实控人赵敏兼任董事长 新三板代码832499 [7] 成都超纯(半导体材料)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半导体刻蚀器件/激光器件/特种陶瓷 拥有超万平方米研发基地及自主知识产权工艺 [9]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比亚迪(B轮独家)、TCL创投、华泰紫金等 实控人柴杰持股49.11% [10] - 产品覆盖半导体刻蚀/退火/外延扩散/MOCVD器件 具备5N级材料提纯能力 [9] 乘风科技(工业阀门) - 主营石油化工阀门制造及维保服务 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国家工程 客户含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中石化 [12] - 2022-2024年营收从8.09亿降至7.45亿 净利润从9120万连续下滑至8377万 境内收入占比超80% [12] - 实控人丁骐通过成都天驹间接控制93.88%股份 新三板代码873774 2025年旋塞阀品牌排名第三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