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晶圆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2030年中国大陆有望成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20:09
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格局 - 2024年中国大陆以21%的全球代工产能份额位居第二 仅次于中国台湾(23%)[1] - 韩国以19%的份额排名第三 日本(13%)美国(10%)和欧洲(8%)紧随其后[1] - 东南亚地区占全球6%的晶圆代工产能 完全由外资代工厂主导[1] 各地区供需情况 - 美国半导体企业占全球晶圆需求的57% 但其国内晶圆代工产能仅约10%[1] - 中国大陆晶圆需求占比为5% 晶圆代工产能占比为21%[1] - 中国台湾拥有全球23%的晶圆代工产能 占4%的晶圆需求[1] - 韩国全球产能和晶圆需求份额均达到19%[1] - 欧洲和日本保持稳定的供需平衡 产能很大部分用于满足内部市场需求[1] 中国大陆产能增长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大陆将以30%的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份额超越中国台湾(23%)[2] - 2024年至2030年全球晶圆厂产能将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2] - 中国大陆每年新增4座至5座晶圆厂 新增产能中70%用于28nm及以上节点[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厂产能将同比增长14% 达每月885万片晶圆当量[3] - 2025年将再次增长15% 达每月1010万片晶圆当量 占行业整体约1/3[3] 短期行业动态 - 2024和2025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将分别实现6%和7%的同比增长[2] - 2025年将创下每月3370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的历史新高[2] - 中国大陆将成为近两年全球产能提升的主要推动力[2]
267.3亿美元!半导体晶圆市场势头正盛
半导体芯闻· 2025-06-12 18:04
半导体晶圆市场概况 - 2023年半导体晶圆市场价值为175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673亿美元,2025-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0%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技术创新、消费电子应用扩大及先进制造工艺投资增加 [1] 技术进步驱动因素 - 微电子和纳米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增长,EUV光刻和3D堆叠技术提升芯片性能和生产效率 [2] - 晶圆尺寸从200mm向300mm过渡,450mm晶圆处于探索阶段,可降低单芯片成本并提高良率 [2] 消费电子应用 - 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电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力,5G、AI和IoT普及增加高质量晶圆需求 [3] - 硅晶圆仍是芯片制造主流,砷化镓和碳化硅在高频高功率应用中日益重要 [3] 汽车行业需求 - 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创造新机遇,传感器、微控制器及电源管理系统需求激增 [4] - 碳化硅和氮化镓等宽带隙材料在电动动力总成和充电系统中应用扩大,推动晶圆材料多样化 [4] 区域市场格局 - 亚太地区主导全球半导体晶圆生产和消费,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日本拥有领先制造商和代工厂 [5] - 北美和欧洲正投资本地化供应链,形成更均衡的全球增长格局 [5] 战略投资与合作 - 行业通过并购、产能扩张及新建晶圆厂(如欧美项目)应对需求增长和供应链风险 [6] - 制造商与终端用户合作推动晶圆材料、设计及加工技术创新 [6] 未来展望 - 技术融合、需求多样化及地缘政治战略将维持市场增长,数字化转型依赖高性能晶圆 [7] - 研发投入、材料创新及产能扩张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 [7]
最大的确定性——中国企业关税战生存图景调查
和讯网· 2025-05-27 09:59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2]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将再次与中国进行面对面谈判 未来几周可能达成几项大型贸易协议 [4] - 中美在5月12日达成了一项为期90天的协议 [4] 贸易数据变化 - 中美协议达成后一周 中国到美国集装箱预订量出现"极端现象":玩具和运动用品涨幅280% 家具类产品涨幅358% 钢铁制品涨幅347% 机械设备涨幅385% 塑料制品涨幅497% [5] - 上海至纽约的美西线和上海至长滩的美东线运价 在中美阶段性共识达成后一周内分别大涨31.7%和22.0% [6] - 美国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为51.1% 中国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为32.6% [9] 行业应对措施 - 新加坡港务集团增聘约2500名员工应对激增的作业需求 [6] - 货主为提前锁定舱位 价格翻了一番 [6] - 企业通过提前抢运来规避窗口期结束后的不确定 [6] 宏观经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比2018年美中贸易战爆发前高出15倍以上 [10] -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3] -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称"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表明中国政府与金融稳定站在同一阵线 [13] 企业生存状况 - 中国企业经历了技术封锁、关税壁垒、安全审查、市场限价、外贸账户监管等限制手段 [15] - 有的产业被冲击变形 有的企业突然消失 有的则逆势扩张生机勃勃 [16] - 企业与资本在诸多不确定间摸索穿越周期的路径 [16]
最大的确定性——中国企业关税战生存图景调查
和讯· 2025-05-26 18:52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1]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未来几周可能与中国达成多项大型贸易协议 [1] - 中美5月12日达成90天协议后,高额关税暂缓加征 [2] 贸易数据变化 - 中美协议达成后一周(5月12-18日),中国到美国集装箱预订量激增:玩具和运动用品涨幅280%(3845至14574标准箱),家具类涨幅358%(6695至30728标准箱),钢铁制品涨幅347%,机械设备涨幅385%,塑料制品涨幅497% [2] - 上海至纽约美西线运价大涨31.7%,上海至长滩美东线运价涨22.0%,部分货主锁定舱位价格翻倍 [4]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沿海港口(青岛港、盐田港等)出现货物抢运潮,航运经纪人电话被打爆,集卡车队昼夜不歇 [3] - 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Singapore)增聘2500名员工应对激增的港口作业需求 [4] - 企业通过提前抢运规避90天窗口期后的不确定性 [4] 关税现状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达51.1%(涵盖所有商品),中国对美国商品平均关税为32.6% [5] - 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时,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上升30.4个百分点(涨幅1.5倍),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上升11.4个百分点(涨幅超50%) [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比2018年贸易战前高出15倍以上 [6] 企业战略调整 - 部分企业逆势扩张成为新独角兽,部分因供应链考验被淘汰 [10] - 供应链韧性、多市场选择、多元资产配置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7] - 中国政府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政策提供确定性支持 [8] 长期趋势预测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64%专家预测全球秩序将因大国竞争碎片化,多边主义承压 [7] - 专家认为贸易战不确定状态可能持续,但部分企业期待90天后中美达成新妥协 [6] - 中国企业经历技术封锁、关税壁垒等挑战后,正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9][10]
中芯国际(00981)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9 13:03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2.47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1.8%,同比增长28.4%[5][11] - 毛利率为22.5%,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6][12] - 运营利润为3.10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44.3%,同比增长12,766.6%[7][13] - SMIC归属利润为1.88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74.8%,同比增长161.9%[8][14] - EBITDA为12.92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0.9%,同比增长45.6%[9][15]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晶圆出货量为229.22万片,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15.1%[38] 未来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收入将环比下降4%至6%[40][41] - 毛利率预计在18%至20%之间[40][41] 研发与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49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31.4%[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87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78亿美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债务为112.55亿美元,净债务为负14.47亿美元[19]
中美对立波及全球稀土供应链
日经中文网· 2025-05-06 14:31
稀土行业概况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少量添加就能显著提升材料性能,用途广泛包括EV、风力发电机磁铁、高性能玻璃研磨剂、荧光体和医疗领域等[1][4] - 中国在全球稀土矿石开采中占比约70%,较2010年的90%以上有所下降但仍居主导地位[2] - 中国在稀土冶炼和加工环节的全球份额超过90%,美国等国在这些环节高度依赖中国[2] 中美稀土贸易争端 -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5日签署总统令,对稀土等重要矿物进口展开232条款安全风险调查,批评中国存在价格操控和供应链支配力滥用[1] - 中国作为报复措施,4月4日将镝、铽等7种重稀土列入出口管制对象,这些稀土中国占全球生产大部分份额[2]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出台草案,限制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并将后工序限定在国有大型企业[3] 供应链影响 - 中国稀土出口中日本和美国合计占比53%,加上荷兰则占近三分之二,这些国家可能成为管制主要目标[4] - 稀土流通停滞可能对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高性能磁铁等还用于美军战斗机和导弹[4] - 2010年中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曾促使美国等地发展稀土生产,当前争端可能加速全球减少对中国冶炼加工依赖的努力[4] 行业数据 - 美国从海外进口的稀土中70%依赖中国[2] - 中国加强出口管制后,新出口许可申请程序暂时无法推进[2] - 美国商务部将在270天内提交关于关税、国内生产等建议的最终报告[1]
24座晶圆厂,台积电面临工人短缺挑战
半导体芯闻· 2025-04-25 18:19
台积电全球扩张与劳动力挑战 - 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建设24座半导体晶圆厂,覆盖中国台湾、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地 [2] - 截至2025年底员工总数为83,825人,较2019年底的51,000人大幅增长63%,预计2026年底将突破100,000人 [2] - 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台湾几乎所有可调动团队已停工,影响全球供应链 [2] 劳动力市场具体问题 - 员工流动率过高,每年约2,000-3,000人离职,迫使公司提高工资和奖金 [2] - 日本市场劳动力不足,美国市场面临"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文化适应挑战 [2] - 出生率下降及年轻人不愿从事半导体制造业加剧人才短缺 [2] 行业竞争与文化冲突 - 美国半导体制造业低迷,部分英特尔、格芯和德州仪器员工转投台积电 [2] - 中国台湾与美国企业文化差异导致薪酬和工作内容方面的内部冲突 [2] 技术替代方案 - 公司正采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弥补劳动力缺口 [2] - 技术替代方案目前已在实施中,以支持24座新晶圆厂的建设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