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搜索文档
科技与豪华的优雅交汇——试驾阿维塔06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1:18
产品设计与美学 - 设计灵感源自猎豹的“凝势”姿态,旨在打造视觉革命并营造灵动轻盈的动态张力 [2][3] - 车身尺寸为长4855mm、宽1960mm、高1450mm(带空悬)或1467mm,轴距达2940mm [2][3] - 采用碟翼式前脸设计,飞翼灯组由200余颗LED灯珠组成,具有高辨识度 [3] - 车身侧面采用悬浮车顶与20英寸五辐运动轮毂,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强化运动气息 [3] - 车尾采用无后舷窗设计并配有可升降电动尾翼,优化空气动力学 [3] 智能科技与座舱 - 智能座舱搭载鸿蒙HarmonyOS 4.0系统,支持手机、家电、车机的无缝衔接 [3] - 显示系统由超大的4K远端屏与15.6英寸悬浮中控屏组成,导航及语音功能运行流畅 [3] - 采用近乎方形的方向盘,转向力度适中且方向线性,与运动属性匹配 [3]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具备自动无保护左转、避让加塞车辆等城市道路辅助驾驶功能 [2][5] - 辅助驾驶系统能有效应对横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实现从提醒到迅速制动 [5] 性能与操控 - 基于CNCAP 2024与E-NCAP 2026双五星安全标准开发 [4] - 车身采用八横九纵钢铝混合材料,热成型钢占比34%,B柱嵌入高强度复合材料嵌件CBS [4] - 在100km/h双车对碰测试中,A柱零变形、车门正常开启,乘员舱完整度达99.7% [4] - 采用前虚拟主销双叉臂与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搭配采埃孚CDC电磁阻尼器,可选装空气悬架 [4] - 底盘调校扎实且富有韧性,悬架附着力强,在蛇形绕弯、高速转弯等场景下表现稳定 [4] 动力系统与续航 - 增程版搭载1.5T专用增程器与231kW后置电机 [5] - 标准工况下纯电动续驶里程达650km,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5] - 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驶里程达1190km,具备长距离行驶能力 [5] - 馈电状态下增程器介入时NVH表现优异,发动机运行噪音不易察觉 [6]
ADS 4+WEWA亮相,岚图与华为共建“智驾安全底线”
钛媒体APP· 2025-08-05 08:26
岚图与华为合作进展 - 岚图与华为于2024年1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智能出行体验并加速智能化技术商业化落地 [2] - 合作首款车型岚图梦想家乾崑版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座舱 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 [2] - 第二款合作车型岚图FREE+上市15分钟锁单量超1.15万辆 大订订单突破2万台 [2] - 东风汽车与华为于2024年5月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 覆盖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生态共建领域 [2] 智能化安全技术突破 - 岚图AEB系统支持130km/h刹停(国家高速限速120km/h) 最大起效车速达150km/h [4] - 新增GAEB功能可识别通用障碍物(如滚落柱子/失控车辆/石块)并触发制动或避让 [4] - 后向RAEB系统支持60km/h刹停 识别行人及儿童闯入场景 [4] - UAP防误踩功能可在误踩油门时切断动力并制动 [4] - 华为乾崑ADS主动安全系统累计避免可能碰撞238万次(截至2025年6月底) [5] WEWA云端驾校技术 - 岚图FREE+搭载乾崑智驾ADS 4 采用WEWA架构(世界事件引擎WE+世界行为模型WA) [6] - WEWA架构决策到制动延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冗余率下降30% [7] - WE引擎通过AI生成极端场景训练车辆大模型 每5000公里迭代一次 [7] - WA行为模型具备学习进化能力 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 [7]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在2024年6月高温雨季避免可能碰撞12.32万次 [7] 行业合作模式与影响 - 岚图与华为形成"技术共同体"关系 共研共担智能化深水区挑战 [2][8] - 合作体现车企用户思维与华为AI技术工程化落地能力的双向赋能 [8] - 智能化发展需车企工程体系与合作方协同效率双重支撑 [9]
方程豹汽车媒体体验日,共鉴硬核实力与个性锋芒
中金在线· 2025-06-27 14:29
公司动态 - 方程豹汽车在深圳罗湖4S店举办媒体体验日活动,展示旗下新能源车型的技术实力和驾乘体验[1] - 方程豹区域经理刘杰林介绍家族三款车型:豹5、豹8和钛3,组成产品矩阵并展示技术亮点[3] - 豹5智驾版提供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比亚迪自研天神智驾两种选择,豹8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3] - 豹5和豹8基于比亚迪DMO电驱越野平台和云辇-P液压悬架系统打造,定位智能硬派越野旗舰[3] - 钛3作为紧凑型SUV,4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0,000辆,6月第一周单周销量3,371辆,成为A级纯电SUV周销量冠军[3] 产品表现 - 媒体试乘试驾体验豹5、豹8和钛3,反馈空间大、舒适度高、智能化技术强[5] - 钛3车型深受女性消费者喜爱,展现年度热门爆款潜力[3] - 比亚迪品牌中高端化进程加速,市场反响积极[5] 技术亮点 - 方程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比亚迪自研天神智驾系统[3] - 采用比亚迪自研DMO电驱越野平台和云辇-P液压悬架系统[3] - 产品矩阵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从硬派越野到紧凑型SUV[3]
马斯克: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不能共用!
半导体芯闻· 2025-06-16 18:13
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之争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认为人工智能、数字神经网络与摄像头结合是最适配道路系统的方案[2][6] - 国内新势力如华为、理想则主张激光雷达的必要性,强调其在雨雾天气的安全性优势[6][7] - 小鹏汽车支持视觉+大模型方案,认为激光雷达在远距离探测中存在信息密度低、易受干扰等缺陷[8][9][10] 激光雷达技术局限性 - 激光雷达远距离探测时能量密度呈平方反比衰减,192线激光雷达在200米外的信息获取能力弱于800万像素摄像头[10] - 多径效应导致复杂地形下信号失真,主流激光雷达帧率不足摄像头一半,影响高速移动物体识别[10] - 近红外光波长特性使其易受雨雪雾干扰,几米内形成噪点,穿透性弱于毫米波雷达[11] 视觉方案技术优势 - 高分辨率摄像头可更有效区分远距离目标(如塑料袋与电瓶车)[10] - 摄像头帧率更高,配合大模型能减少高速场景下的识别误差[10] - 特斯拉补充麦克风用于识别紧急车辆声音,增强环境感知维度[6] 行业技术路线对比 - 华为强调激光雷达对安全性的不可替代性,认为摄像头存在致盲风险[6][7] - 小鹏指出激光雷达"看得远"是伪命题,实际应用中受物理定律限制[9][10] - 特斯拉认为多传感器冲突可能导致系统自相矛盾,纯视觉方案更符合道路设计原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