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孢菇
icon
搜索文档
众兴菌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901.99万元 同比增长134.13%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6 12: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8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1.99万元 同比增长134.13% [1] - 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单品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1] - 合资公司天水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1] - 持有的理财产品其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 [1]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聚焦核心业务 以"提质量 控风险"为核心策略 致力于提升双孢菇产品质量 [1] - 金针菇生产基地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1] - 根据"立足西北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的生产基地布局战略 已在甘肃 陕西 山东 江苏 河南 四川 安徽 湖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1] - 实施"以金针菇和双孢菇为主 多品种协同发展"的种植品种发展战略 [1] 新业务拓展 - 积极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生态繁育项目 促进业务多元化 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 [1] - 全资子公司陕西众兴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原金针菇生产线停产改造 投资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2] - 投资设立四川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 重点开展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业务 [2] - 全资子公司天水众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生产品种 改造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 [2] - 全资子公司眉山昌宏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24年5月起实施技改 探索珍稀食药用菌研发与培植 主要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 [2] - 报告期内实现冬虫夏草(仿生)产品营业收入484.51万元 [2]
众兴菌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7亿元,同比微降0.7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1.9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4.13% [2] - 基本每股收益0.1840元/股,同比增长145.3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亿元,同比下降16.76% [2] - 总资产64.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62% [2]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食(药)用菌研发、工厂化培植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金针菇和双孢菇 [3][5] - 金针菇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15.98%;双孢菇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9.10% [16] - 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实现收入484.51万元,占营收0.53% [3] - 积极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生态繁育项目,拓展业务多元化 [14][15] - 在甘肃、陕西、山东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布局合理 [11][12] 经营模式 - 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周年化生产 [7] - 采购模式为集团内部统一谈判,子公司分别签订合同 [7][8] - 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买断式销售,同时探索商超直供等新渠道 [9] - 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拥有独立研发中心 [10] 行业地位 -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3] - 金针菇、双孢菇日产能处于行业前列 [13] - 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 [13] - 2022年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认定为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3] 投资与扩张 - 全资子公司众兴高科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4] - 投资设立四川众兴,实施"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 [4] - 全资子公司众安生物变更生产品种,改造实施冬虫夏草项目 [4] - 在建工程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43% [17]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 [11] - 研发投入559.57万元,同比下降19.77% [15] - 双孢菇事业部引进荷兰生物质秸秆营养成分监测仪及数据分析系统 [10]
众兴菌业半年净利预增超八成 积极扩产双孢菇年入10.79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07: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5500万元—7000万元,同比增长86 57%—137 46%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 73亿元,净利润4820 02万元,同比增长38 7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9 35亿元,同比增长0 21%,净利润1 28亿元,同比下降19 77%,扣非净利润9177万元,同比下降30 07% [2]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食用菌销售量35 90万吨,同比增长9 01%,销售收入19 33亿元,增长0 08% [2] - 双孢菇产品收入10 79亿元,金针菇产品收入8 38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单品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1][3]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3] - 确认合资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3]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3]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3] 战略与投资 - 生产基地布局战略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种植品种发展战略为"以金针菇和双孢菇为主,多品种协同发展" [1][4] - 2024年10月拟投资2 5亿元建设"年产6吨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2 62亿元,年净利润6500万元 [4] - 2024年11月拟投资5 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提升双孢菇市场占有率 [4] - 2025年2月拟投资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4] - 2025年6月拟投资7亿元建设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2亿元 [4] 未来发展 -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建设 [5] - 寻找全新产业以增加盈利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
灌南农商银行金融赋能乡村特色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19
农业设施确权抵押贷款 - 灌南农商银行成功为连云港福康食用菌有限公司发放300万元农业设施确权抵押贷款,支持其智能化改造[1] - 农业设施确权抵押贷款允许涉农企业将工厂化食用菌厂房、标准化葡萄连栋大棚、规模化养殖场畜禽舍等作为抵押物[2] - 该行与灌南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协作,构建农业设施确权一站式服务机制,提供政策解读、确权登记流程指导、个性化融资方案定制等服务[2] 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 灌南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杏鲍菇、双孢菇、金针菇等鲜菇年总产量达60万吨[2] - 灌南农商银行为11家食用菌企业提供5700余万元贷款支持[2] - 江苏丽泽生物科技实现日产杏鲍菇70多吨,年产值近1亿元,产品畅销海内外[3] 农商银行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5月末,灌南农商银行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7.68亿元、99.8亿元[3] - 该行实施"整村授信"工程,农户贷款授信覆盖面达96%,涉农贷款户数2.8万余户,余额59.56亿元[4] - 为全县7个特色产业集群提供贷款支持6.67亿元,赋能特色产业发展[4] 普惠金融举措 - 灌南农商银行委派11名支行长任镇金融助理,100名客户经理任驻村金融专干,开展"百名专干助百村"活动[4] - 加入灌南县食用菌、高粱酒、板材加工三大党建产业联盟,支持特色产业发展[4] - 持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4]
总投资12亿元!华中最大双孢菇全产业链基地在湖北仙桃破土动工
中国发展网· 2025-06-16 22:27
项目概况 - 湖北裕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双孢菇7万吨及果蔬食品加工4万吨项目在彭场镇正式奠基,总投资12亿元[1] - 项目规划新建8栋标准化种植厂房、2栋发酵车间及配套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1] - 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投资6.85亿元,二期计划追加投资6亿元[1] - 建成后预计年产优质双孢菇7万吨、加工果蔬4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1] 产业影响 - 项目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双孢菇全产业链基地[1] - 项目可消化麦秸、鸡粪等农业废弃物各10万吨,构建绿色循环农业生态体系[1] - 全面投产后预计吸纳近1000名劳动力,重点解决大龄低技能群体就业难题[2] - 将带动菇珍园、裕森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 技术与管理 - 项目以科技创新与绿色循环模式为特色[1] - 承建方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将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严密的质量管控体系[2] 政策支持 - 仙桃市委、市政府全程保驾护航,体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服务理念[1] - 各级部门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2]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彭场镇推进"产业牵引、生态循环、三产融合"战略的关键落子[2] - 标志着仙桃现代农业迈向新高度,为全省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鲜活样本[2]
众兴菌业拟斥资7亿投建产业园 降本增效首季扣非4565万增57%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5
业务布局与投资 - 公司拟投资7亿元实施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二期投资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1][2] - 一期项目租赁标准化工业厂房约10.5万平方米和邻里中心建筑约5.4万平方米,重点开展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及其他珍稀食药用菌研发与种植[2] - 二期项目拟购地50亩,围绕一期进行产业完善及配套[2] - 公司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西南总部基地项目[2] -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多元化布局,包括2024年10月投资设立清水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冬虫夏草项目,11月投资设立江苏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3]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生产基地布局战略和"以金针菇和双孢菇为主,多品种协同发展"的种植品种发展战略[1][3] - 目前已在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3] - 此次投资旨在完善业务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综合竞争力[3]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9%至4.7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72%至4820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7.01%至4565万元[1][6] - 2024年营业收入19.35亿元(同比+0.21%),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19.77%),扣非净利润9177万元(同比-30.07%)[5] - 2024年食用菌销售量35.90万吨(同比+9.01%),销售收入19.33亿元(同比+0.08%)[5] - 2024年金针菇产品收入8.38亿元(同比-8.06%),毛利率4.97%(同比-9.14个百分点);双孢菇产品收入10.79亿元(同比+7.39%),毛利率34.81%(同比+2.94个百分点)[5] 费用管控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6319万元,同比减少500万元,期间费用率由14.01%降至13.37%[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1.40%至243.3万元[7] - 2025年一季度整体毛利率23.11%(同比+3.14个百分点),净利率10.13%(同比+3.06个百分点)[7] 行业地位与产品结构 - 公司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 - 2024年双孢菇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55.74%,成为利润主要来源;金针菇产品占比43.29%,因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低迷[5]
第五届全国虫草大会在贵阳举行 产学研界共探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15:13
行业动态 - 第五届全国虫草大会在贵阳召开 聚焦虫草资源保护 人工培育技术突破 精深加工创新及产业标准化建设等议题 [1] - 中国虫草产业正经历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的关键跨越 贵州大学在蛹虫草功能解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虫草新科新属5个 新物种200余种 建立DNA条形码+化学指纹图谱鉴定体系 研发菌素含量达1.8%的蛹虫草培育技术 [1] -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指出 中国虫草产业已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目前具备规模化栽培和明确健康价值的仅冬虫夏草 蛹虫草等4种 人工培育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技术突破 - 贵州大学新增5个工学类博士学位授权点 打造一站式学生创新实践社区及教学实验场 中试车间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 吸引69国留学生参与技术跨境合作 [3] - 众兴菌业全资子公司众安生物建成国内领先的北虫草规模化生产线 实现日产鲜品10吨 攻克小瓶栽培技术难题 [5] - 众兴菌业积极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 通过模拟高原生态环境探索虫草人工培育标准化路径 [5] 产业标准化 - 行业协会提出三大行动方向 制定产品标识规范区分野生与人工培育品类 突破初加工瓶颈推动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强化企业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 [4] - 中国菌物学会虫草产业分会为8家单位颁发产业贡献奖 表彰其在技术攻关 生态保护及国际标准制定中的突出表现 [7] 企业布局 - 众兴菌业深耕食用菌领域20年 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起步 拓展至双孢菇 北虫草 冬虫夏草等多元化品类 形成覆盖全国的产业布局 旗下拥有21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4] - 众兴菌业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希望与业内同仁深化交流合作 共同推动虫草产业标准完善 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5] 行业平台 - 全国虫草大会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 已成为推动政策制定 技术转化与资源整合的核心平台 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对接桥梁 推动中国从虫草资源大国向产业强国跨越 [7]
从银耳到金耳,小镇食用菌产业的迭代与突破
齐鲁晚报· 2025-05-01 05:08
行业发展历程 - 莘县是中国双孢菇之乡 徐庄镇是莘县最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之一 始于上世纪80年代银耳种植 90年代转向双孢菇种植 [1] - 90年代双孢菇售价达4元/斤 当时属于高价产品 带动全镇农户致富 [1] - 后续产业持续调整 新增草菇 鸡腿菇 黑木耳 羊肚菌等品种 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 [1] - 徐庄镇获得"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1] 产业升级转型 - 近年提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思路 金耳成为特色培育品种 [2] - 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 整合乡土人才资源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2] - 实现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栽培 形成培育 加工 销售 土地流转的全产业链服务 [2] - 推广5G智能方舱技术 建立数字生长模型 实现从经验种植向数据化种植转型 [2] 技术创新应用 - 运用"互联网+"技术赋能现代农业 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 [2] - 通过实时监控数据优化种植参数 建立金耳数字化培育体系 [2] - 智能方舱技术实现稀有菌种标准化生产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2] 产业示范效应 - 金耳项目成为可推广复制的农业现代化样板 [2] - 以金耳为突破口带动区域食用菌产业整体升级 [2] - 科技与传统农业结合 形成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
众兴菌业(00277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02 19:43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04月02日下午15:00 - 17:0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 [2] - 参与人员包括全体投资者,公司董事长高博书、财务总监李敏、独立董事党琳及董事会秘书钱晓利 [2] 财务与分红 - 20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48%、43.44%、46.39%;财务费用分别为5776.05万元、4785.72万元、4692.74万元;经营现金净流量分别为49370.24万元、50247.91万元、49451.80万元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7474253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2][4] - 2022 - 2023年度累计现金分红2.36亿元 [6] - 2024年11月14日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截至2025年02月07日,累计回购18498826股,支付总金额1.43亿元 [6]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食用菌、药用菌及其辅料的生产销售等,主要产品为金针菇和双孢菇 [5] - 公司属于“A农、林、牧、渔业”门类下“01农业”中的食用菌种植 [5] - 食用菌行业整体竞争加剧,工厂化栽培龙头企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 产品业绩与策略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9.35亿元,同比增长0.21%;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19.77%,主因是金针菇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双孢菇价格稳中有升 [3] - 公司为应对金针菇价格下行,调整产量、优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 [3] 项目进展 - 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有序推进,2024年合资公司已实现产品销售和盈利 [3][4][5] - 北虫草采取小培养瓶、工厂化种植模式,因成本高、溢价有限导致亏损,后续将优化技术和加大营销 [4]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有息负债达23.7亿元,短期借债6亿多元,后续投资扩张会考虑优势盈利项目,控制财务风险 [2][3] - 公司部分生产线引进自动化机械设备,尚未配有智能机器人采菇 [4] - 第一季度报告预约在2025年4月19日披露 [5] - 公司通过提升经营效益、重视股东回报、实施股份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