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线束
搜索文档
沪光股份(605333):2025 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积极拓展新兴业务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5:2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沪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5] - 给予目标价37.40元 [5] - 当前股价为30.45元 [5]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端稳健增长,但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11] - 公司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有望开辟汽车业务以外的第二成长曲线 [2][11] - 维持“增持”评级是基于对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1/1.87/2.32元的预测,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6年20倍PE [1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38亿元(约5,838百万元),同比增长5.54%,归母净利润4.25亿元(约425百万元),同比下降3.10%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2.09亿元,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5.8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19.10%,环比下降19.08% [11] - 盈利能力指标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59%,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28%,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45%,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72%,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11] - 未来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055/10,640/12,227百万元,同比增长14.4%/17.5%/14.9% [4][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868/1,076百万元,同比增长4.8%/23.6%/23.8% [4][13] 业务分项展望 - 核心业务成套线束: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909.3/9,332.9/10,732.9百万元,同比增长15.0%/18.0%/15.0%;毛利率预计为16.0%/16.0%/16.5% [13] - 其他业务(含新兴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8.9/418.4/564.9百万元,同比增长45.0%/40.0%/35.0%;毛利率预计为11.0%/12.0%/13.0%,呈现快速增长和高增长潜力 [1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成熟线束业务,构建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已具备覆盖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等产品的开发能力 [11] - 2025年公司聚焦核心技术,加大在无人机线束、作业类无人车辆线束与智能机器人线束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并取得突破 [11] - 新兴业务的布局旨在利用线束技术的共通性,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11]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基于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11/16.27/13.14倍 [4] - 近期股价表现疲软:过去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升幅分别为-19%、-15%、-12%,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21%、-25%、-31% [10] - 报告采用的可比公司(科博达、电连技术)2026年预测PE平均为23倍 [15]
沪光股份(605333):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自主汽车线束龙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光大证券· 2025-10-13 17:0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沪光股份,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8.45元(对应18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3][12] 核心观点 - 沪光股份作为自主汽车线束龙头,凭借绑定头部新势力车企、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以及主业横纵向延伸,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实现业绩快速增长[1][2][3]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亿元、11.72亿元和13.8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4.4%、40.6%和18.2%[3][4] - 电动智能化驱动线束行业规模扩张,预计到2027年国内乘用车线束市场规模可达1,659亿元,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9%[1]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沪光股份成立于1997年,二十八年来专注于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产品涵盖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和其他线束,其中成套线束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达87%[1][31] - 公司积极把握汽车新能源转型机遇,拓展高压线束产品,并横向布局无人机、作业类无人车辆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打造“1+N”业务布局[1][2][23]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来自赛力斯的销售收入占比超50%,同时配套蔚来、上汽等客户,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呈下降趋势[2][4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化新增高压线束需求,新能源车线束单车价值有望提升至5,000元以上,800V高压快充技术将进一步带动线束技术和需求升级[1][76] - 智能化导致传感器、ECU和车内用电器件数量增多,增加低压线束用量并带来高速数据传输需求,预计到2027年国内低压线束市场规模可达1,189亿元[1][91] - 下游格局变化为国产线束企业带来替代机遇,线束行业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优化设计可有效降本提效[92][100]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客户优势:绑定赛力斯、蔚来等头部新势力车企,受益于下游爆款车型放量,新能源业务持续开拓[2][105] - 智能制造: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提升人效,2024年直接人工成本占比降至12.5%[2][60] - 产能布局:在江苏、重庆、浙江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并推进德国、罗马尼亚等海外布局,境外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229.4%至2.3亿元[2][115] 业务延伸与增长动力 - 纵向延伸:进军上游连接器领域,实现40A至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研发,已搭载于赛力斯、上汽等客户,连接器业务毛利率高于传统线束,有望提升整体盈利空间[2][121] - 横向拓展:布局无人机、无人车辆和机器人线束,1H25已交付相关产品并获新订单,多元化业务驱动长期增长[2][123] - 关键车型放量:2H25起问界M7、乐道L90、尚界H5等走量车型爬坡上量,将带动公司收入增长[3][8]
沪光股份2024年营收79.14亿元 净利润6.7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08 17: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9.14亿元,同比增长97.7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139.15% [2] - 扣非净利润6.58亿元,同比增长1546.71% [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45.60%,环比增长12.66% [1] - 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01.94%,环比增长26.47% [1] - 2024年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25.91%,环比增长32.20% [1]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17.49%,同比上升4.67个百分点 [3] - 2024年净利率8.47%,同比上升7.12个百分点 [3] - 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率同比增加5.55个百分点 [3] - 成套线束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5.67个百分点 [3] - 发动机线束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4.72个百分点 [3] - 其他线束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3.68个百分点 [3] - 境内收入毛利率同比增加5.64个百分点 [3] - 境外收入毛利率同比增加2.74个百分点 [3] 费用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5.61亿元,同比增加1.30亿元 [3] - 期间费用率7.09%,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8.80% [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8.21%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46%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8% [3] 资产负债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26亿元,较2023年末15.44亿元增长44.17% [1] - 2024年末总资产70.87亿元,较2023年末55.99亿元增长26.58% [1]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7亿元,较2023年2.85亿元增长36.01%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31日,2020年8月18日上市 [3] - 主营业务为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沪光股份(605333):大客户放量驱动2024业绩高增 盈利能力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9.14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 - 4Q24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27% [1] - 1Q25收入15.43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5%,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60% [1] 业务发展 - 2024年成套线束业务收入68.78亿元,同比增长129.5%,发动机线束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他线束业务收入6.58亿元,同比下降9.8% [2] - 大客户赛力斯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264.6%至389,776台,带动公司订单放量 [2] - 2024年境内收入74.80亿元,同比增长96.6%,境外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29.4% [2] - 4Q24收入23.82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 盈利能力 - 4Q24毛利率17.9%,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3] - 1Q25毛利率14.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 [3] - 4Q24期间费用率5.8%,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降低1.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3] - 4Q24归母净利率9.7%,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3.87亿元,同比增长36% [3] 战略布局 - 罗马尼亚工厂获得欧洲车企客户定点,未来将强化本地供应链合作 [3] - 公司具备高压连接器及一体化接插件产品全套解决方案能力,形成新增长点 [3] 盈利预测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下调9.3%至8.06亿元,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预测10.15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7.3倍/13.7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下调9.7%至42.00元,对应2025年22.7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1.4%上行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