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号卫星
搜索文档
官方通报“为人民服务”航标被破坏案:2人分别被罚12000元、8000元
央视新闻· 2025-10-26 15:03
(总台记者 王新宇 周宇) 早前报道:当地文旅局回应博主修复戈壁滩巨型标语:驾车者已认错,将申报文物认定 10月23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的通报,详情如下: 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完毕,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现将有关情况 通报如下: 经查明,2024年当事人张某龙(网名为新疆平头哥)、李某驾驶越野车辆,擅自驶入"为人民服务"航标处进行漂移,对该区域草地地表造成了实质性 破坏。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根据2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相关证据,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六十七条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办法》规定,责令2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张某龙罚款12000元、 李某罚款8000元,2人对处罚结果无异议。 今后,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将进一步加强戈壁生态环境的巡查和保护力度,呼吁越野爱好者不要随意进入戈壁生态保护区域,同时欢迎大家积 极监督举报破坏行为,举报电话:0902-2232277。 ▲图 ...
长光卫星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 张雷当选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0-17 14:50
2025年10月17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改选董事 会议案,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新一届董事会成员9人,平均年龄46岁,在航空航天、光电信息、股 权投资、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领域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背景。 会议选举公司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雷为新任董事长。张雷曾任"吉林一号"宽幅系列卫星总设计师, 在大幅宽、高性能遥感卫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吉林 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原董事长宣明辞任董事长职务。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陈茂胜曾任公司 副总经理、"吉林一号"高分03系列卫星总设计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等荣誉。 长光卫星成立于2014年,是我国第一家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自主建设并运营全球最大的亚米级 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组网卫星数量达141颗,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金 融等领域。 此次董事会改选将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为长光卫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吉林一号 追喜爽晚新 F FFT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
戈壁滩“为人民服务”大字遭破坏 新疆哈密:积极谋划整体保护方案
新京报· 2025-10-15 09:23
哈密戈壁深处的这5组巨型航标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见证了人民空军的"来时路"。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后来先后更名为"空军第八航空学校""第八飞行学 院")。当时,飞行员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中训练,迷失方向是时常面临的危险。在领航主任的带领下,官兵们凭借 最简陋的工具——经纬仪、皮尺、铁锹,通过精准刮除深色砾石层,露出底下浅色碱土,精心刻画出"为人民服 务"等5组巨型地标。其中,"为人民服务"单字长宽各达50米。在那个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这些大字就如同飞行 员的"空中灯塔",而第八航校更是培养出了包括杨利伟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 发布视频的博主陆遥是一位历史地理爱好者,其工作时常与地图打交道。今年9月,当他查看卫星地图时,偶然发 现位于哈密戈壁深处的"为人民服务"巨型大字周围出现异常的圆形痕迹。他将此图与之前的历史图片仔细对比 后,敏锐地认为这里遭到破坏。 陆遥找到了地标文字,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痛心不已:"人"和"民"二字之间布满了越野车辆漂移产生的沟壑。于 是,他决定修复这些"伤痕"。 新京报讯 据"伊州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哈密市东南戈壁深处,"为人民服务""只争朝 ...
从这场蓝天盛会中,看见人民空军的力量!
环球网· 2025-09-23 17:22
活动概况 - 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集中展出百余型空军现役飞机、地面装备以及退役经典装备 [1] - 活动包含飞行表演、空降兵伞降表演、单兵装备展示以及空军现役主战战机等装备的静态展示 [1] - 活动向公众全面呈现了人民空军的力量构成和成长历程 [1] 装备体系化展示 - 活动成体系化展示了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和战斗力生成的成长过程 [3] - 飞行展示体现了模块化的战斗编组和体系化的能力 [12][14] - 运油-20A与歼-16展示空中加油、空警-500与4架歼-20隐身战机战术协同等演示突出装备体系化完善和运用成熟度 [12] 航空工业实力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首次参展,带来大型运输机发动机等多型明星产品 [5] - 人民空军的成长壮大得益于中国航空工业、航发工业、整个军工以及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力支撑 [7] - 飞行表演展示了战机优秀的机动性能,如多机密集编队飞行、小速度平飞等动作 [10] 无人机与智能化发展 - 无人化、智能化航空产品的展示体现了无人自主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7] - 无人机产品包括察打一体、高空长航时侦察、先进电子侦察等类型,将促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提升 [9] - 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由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已推出6大系列产品,产能达3000套,拥有60多项专利技术 [17] 空天产业与商业应用 - 活动吸引70余家国内空天领域企业参展,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15] - “吉林一号”卫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目前有117颗卫星在轨运行 [15] - 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已广泛服务于应急消防、电力巡检、交通管理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 [17] - 航空电磁测量仪可搭载于固定翼飞机,在低于1000米高度飞行时能探测地面600米深的地下矿藏 [19]
“天蓝水清空气好” 卫星视角见证吉林“十四五”生态蝶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6 14:50
生态修复与治理 - 查干湖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与松花江、嫩江连通,水体整体置换周期从10年缩短至3年 [1] - 查干湖水域面积达420平方千米,水质提升至Ⅳ类,渔业资源快速增长 [1] - 吉林省在国家考核断面消除全部Ⅴ类及以下水体,水环境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 [3] - 梨树县关停不达标矿场,完成矿山复绿面积3800亩,移植树木超80万株 [5][7]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从42只增长至80只左右 [9] 生态旅游与城市宜居 - 长春市伊通河畔建设66公里河岸绿道,串联休闲公园与文旅项目 [13] - 伊通河综合治理配套建设塑胶跑道、自行车道,并开放肆季南河景区提供沙滩露营体验 [11][13]
卫星视角见证吉林“十四五”生态蝶变 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画卷
央视网· 2025-09-15 12:24
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战略 - 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践行"两山"理念,通过"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激活沃土、探索低碳路径、赋能绿水青山,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 水生态治理成效 - 全省109个国家考核断面Ⅴ类及以下水体全部消除,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5] - 查干湖水域面积达到420平方千米,水质提升至Ⅳ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与松花江、嫩江连通,水体整体置换周期从10年缩短至3年 [1] - 持续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建设66公里河岸绿道串联休闲公园和文旅项目 [9] 矿山生态修复 - 梨树县孟家岭镇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公园,"十四五"期间矿山复绿面积达到3800亩 [5] - 梨树县关停所有不达标的落后矿场,移植超80万株树木打造生态景观 [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吉林省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逐年提高 [7]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数量从42只增长至80只左右 [7] 生态旅游与城市宜居建设 - 在长春市伊通河畔开放肆季南河景区,配套沙滩和露营设施 [7] - 伊通河畔建设塑胶跑道、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和城市绿色宜居的"生态轴" [9]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瞰见“五色吉林” 白山松水间铺展新答卷
央视网· 2025-09-15 11:58
吉林发展战略 - 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 坚持高质量发展立足点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1] 蓝色吉林: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 - 吉林一号卫星实现技术突破 氢能列车领跑行业前沿[2] - 珲春口岸承担全国70%帝王蟹进口业务 跨境电商助力一带一路北翼发展[2] 金色吉林:农业保障与乡村振兴 - 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800亿斤以上规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 - 实施黑土地保护条例 盐碱地改造取得显著成效[4] 银色吉林:冰雪经济发展 - 建成68座滑雪场 形成规模化白色经济产业[9] - 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赛持续举办23年 查干湖冬捕成为特色文化品牌[9] 绿色吉林:生态保护与清洁能源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通过红外监测技术实现野生动物保护[12] - 331国道串联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个国家森林公园 5个国家湿地公园[12] - 西部区域布局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项目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12] 红色吉林:文化传承 - 依托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 传承英雄精神与民族团结文化[15]
“用卫星给地球拍CT”,长光卫星引领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创新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0:16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2] - 公司引领着全球商业遥感卫星的新纪元 [1] - 公司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已有117颗卫星在轨,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网络 [2]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吉林一号”宽幅01B星是目前国际上幅宽最大的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其幅宽大于150公里,具备高分辨率,可在一秒内高清覆盖90%以上的城市或特大城市 [2] - “吉林一号”卫星重量从最初的420公斤成功迭代降至20公斤级,性能指标只升不降 [3] - 单星成本降至原来的1/20,为卫星批量化生产与星座快速组网奠定基础 [3] 业务应用与市场影响 - “吉林一号”卫星遥感信息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余项类别的精准服务 [2] - 公司的实践证明了商业航天的可行性,其核心前提是卫星组网和批量化生产 [3] - 2015年10月“吉林一号”首组四颗卫星成功发射,创造国内多项第一,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大幕 [2]
把铭记化作行动(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40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杨靖宇烈士陵园的守护与瞻仰案例 强调精神传承对东北地区发展的深远影响 并指出当前东北全面振兴需通过创新与实干突破结构性挑战 [1][2][3][4] 精神传承与基层实践 - 徐振明父子放弃其他工作机会 长期守护陵园并栽种近万棵树 实现精神血脉的代代延续 [1][2][4] - 杨靖宇将军曾孙马铖明大学毕业后选择扎根基层 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起步 在黑土地上践行奋斗精神 [2] - 普通群众如76岁左先生和65岁张先生专程跨夜乘车抵达通化 年均有约45万人次到陵园表达对英烈的缅怀 [1] 东北振兴现状与挑战 - 吉林一号卫星巡游太空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先 高铁网络广泛覆盖 体现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气象 [3] - 体制机制待优化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传统产业需提质增智 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仍有深挖空间 [3] - 年轻人带创新理念返乡 行业将振兴融入日常 通过产业升级 消费提振 生态保护及粮食稳产等方向形成集体发展共识 [3] 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 - 需坚持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锻长板补短板 通过发挥区域优势激发群众智慧实现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 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3] - 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 通过持续行动将铭记化为实际发展动力 在新时代黑土地上实现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