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代建

搜索文档
专题 | “蓝海变红海”,头部代建企业立身之道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04 16:57
行业核心观点 - 代建行业已从"蓝海"进入"红海"阶段,增速放缓至13%(2024年)且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格局趋于稳定[3][5][6] - 行业面临三大矛盾:高质量发展与价格竞争、超额收益承诺与利润收窄、轻资产模式下的信任危机[11] - 未来将呈现"强者恒强"+"特色为王"格局,具备长期主义思维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构筑护城河[1][37]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拓规模达2.15亿平方米(较2020年翻倍),但增速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13%,2025年Q1增速进一步降至5%[6] - 入局企业超100家,市场饱和导致项目获取难度加大,主要受宏观经济修复缓慢、政策不确定性(如"以购代建")、纾困需求减少影响[7][8] - 委托方选择标准升级:从"单服务采购"转向"战略生态共建",更看重风险共担/资源整合/超额收益能力[11] 头部企业竞争力分析 绿城管理 - 规模断层领先:商业代建占比76.19%(95.7百万平方米),一二线项目占比44%+四大城市群占比76.6%[16][17] - 标准化体系支撑品牌溢价,通过示范效应增强委托方粘性[15] 蓝城集团 - 保障房代建专家:累计签约1.36亿方/690个项目,2024年新增1570万方(占行业7.3%)[20][21] - 保障房四次迭代升级,形成"品牌+规模+产品+口碑"护城河,参与省级标准制定[22][23] - "代建+运营"创新模式:打造龙坞茶镇等文旅项目,建立"一城一品"开发范式[24] 金地管理 - 全业态覆盖:商住68%/商办12%/公建20%,政府国企客户占比72%,布局60+城市[26] - 2024年签约面积3831万方(同比+33%),聚焦高能级城市提升盈利韧性[26] 润地管理 - 政府代建龙头:2024年在管7607万方(+19%),新增1016万方,营业额11.8亿元[27] - 深耕"6+2"赛道:文体场馆/保障房等6大公建领域+商办/住宅,完成深圳湾体育中心等标杆项目[29][31] - 央企资源优势:华润集团医疗/教育/商业协同,保障房施工1915万方+管理5.6万间租赁住房[32] 行业发展趋势 - 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需建立标准化服务框架避免价格战[38] - 专业化分工实现多方共赢,头部企业应探索细分领域护城河与复合模式[36][37] - 长期主义是关键:通过全周期价值共创绑定客户,而非单纯追求规模[37]
“代建第一股”绿城管理发布业绩公告 商业代建成最大利润来源
深圳商报· 2025-04-21 00: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1亿元,同比增长4.2% [2] - 毛利17.06亿元,同比下降1.0% [2] - 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下降17.7% [2] - 商业代建收入27.53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总收入80% [2] - 政府代建收入6.26亿元,占总收入18.2% [2] 业务规模 - 代建项目覆盖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30座城市 [2] - 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25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 [2] - 在建面积53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 [2] - 合约项目预估总可售货值7201亿元,占整体可售货值77.3% [2] 新签项目 - 2024年新拓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36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 [3] - 新拓项目代建费预估93.2亿元,同比下降10.1% [3] - 行业整体新签合同面积同比下降5%,公司保持正增长 [3] 业务结构 - 商业代建是公司最大收入和利润来源 [2] - 业务结构有所优化 [2] - 新签项目方面仍存隐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