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外指数基金

搜索文档
易方达基金:以投资者为本,探索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8 09:13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围绕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建设一流投资机构、守牢风险底线等政策举措 [1] - 督促行业机构树牢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恪守信义义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综合能力 [1] - 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1] 浮动费率机制改革 - 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2] - 2023年7月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提出在固定费率产品为主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 [2] - 2023年8月25日首批20只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成立以来均平稳运行 [2] -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根据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2] - 业绩表现符合同期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2]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 [3] - 引导行业机构严谨客观选用业绩比较基准,发挥其在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等方面的功能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约束,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帮助投资者评估基金业绩表现 [3] - 易方达基金将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3] 行业考核评价与权益投资 - 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与投资者利益更紧密绑定,重视中长期价值创造 [4] - 围绕"五篇金融大文章"、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等方向持续布局主动权益基金和各类指数基金 [4] - 创新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4]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推出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基金,完善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谱系 [4] - 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打造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4] - 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实施顾问式客户服务转型,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提升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 [4] 合规风控与金融文化 - 加强合规风控的主动性、前瞻性,保障业务规范稳健运行,守住风险底线 [4] - 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导向,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5] - 发挥功能性,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公募基金行业,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5]
强化利益绑定,让公募基金真正为投资者服务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00:09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证监 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用"基金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等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了这一方 案。向来备受诟病的资管行业"旱涝保收"生态,有望迎来质变。 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股票型、偏股型基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此 前无论基金业绩好坏,甚至不少亏损严重的基金,管理费照收不误,无疑给了投资者"双杀",心理上更 是添堵。毕竟,受人之托得忠人之事,这也是资管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客户不挣钱,自己管理费一毛 钱不少,这个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的方案落地,无疑是正本清源之 举。具体而言,就是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将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的业绩表现来适用差异 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基金公司必须少收管理费。这一举措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 针对当前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行动方案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优化基金 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等。其中强化基 ...
中国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与业绩表现挂钩
搜狐财经· 2025-05-07 19:35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收费模式改革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 [1] - 对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适用差异化管理费率,费率与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直接关联 [1] 利益绑定机制强化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投资者利益相关指标 [1] - 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传统考核权重 [1] - 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及锁定期要求,薪酬管理制度需与投资收益挂钩 [1] - 对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实施绩效薪酬明显下降机制 [1] 服务投资者能力提升 - 引导基金公司及销售机构围绕投资者最佳利益优化资源配置,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2] - 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机构参与基金投资 [2] 权益投资规模与稳定性增强 - 优化基金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力,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以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 [2] - 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发展 [2]
公募重磅改革落地!这三大核心举措重塑行业格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5-07 17:40
行业转型方向 - 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 - 通过《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决行业痛点,勾勒未来发展路线图 [2] 管理费改革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打破"旱涝保收"现象 [3] -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模式:符合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4] - 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5] 业绩比较基准与信息披露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制定监管指引,避免基金"风格漂移" [5] - 修订信息披露模板,新增投资者盈亏情况、换手率、综合费率水平、管理人实际收取管理费等关键数据 [5] 考核机制变革 - 要求基金公司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指标权重 [6]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7]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7] 监管评价调整 - 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7] - 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占"服务投资者能力"评分权重不低于80% [7] 薪酬管理 - 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高管和基金经理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 [8]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明显下降,显著超过基准的可适度提高绩效薪酬 [8] 权益投资提升 - 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权重,制定金融衍生品投资指引 [9] - 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发展各类指数基金和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 [9] - 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10] 销售机制优化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等指标 [10] - 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优先考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