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迎重要改革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方案涉及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改革,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优化,需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 [1] - 提出25条改革措施,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2]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作用,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等机制,强化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7]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4]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准备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 [5] 薪酬考核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6] - 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权重 [6] - 提高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延长跟投锁定期 [7]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发展 - 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费用 [8] - 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 [8] 实施安排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已制定落实时间表 [1][8] - 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 [8] - 适时评估落实情况并进行优化完善 [8]
财经深一度|除了浮动费率,本轮公募基金改革关键点在这
搜狐财经· 2025-05-24 12:26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内容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获批上市 最快下周开售 标志着8亿基民相关的公募基金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1] - 改革重点包括浮动费率机制和考核体系升级 旨在实现基金公司与基民利益深度绑定 [1][5] - 行业面临重塑信任的关键挑战 需通过稳定超额收益改善投资者体验 [7][8]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 - 传统固定费率1.2%改为三档差异化收费 管理费区间0.6%-1.5% 具体取决于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表现 [2] - 持有不足1年维持1.2%费率 满1年后分三种情况:跑赢基准6%+可收1.5% 跑输3%+仅收0.6% 其他情况保持1.2% [2][3] - 首批产品均对标沪深300等宽基指数 未来将扩展至行业指数 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浮动费率产品占比需达60% [4] 考核体系升级要点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5] - 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50% 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80% [5] - 业绩比较基准监管将强化 需确保投资组合与基准一致性 防止"风格漂移" [6][8] 行业背景与影响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年普遍跑输市场 固定费率模式引发"旱涝保收"争议 [7]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占比首超主动权益类基金 倒逼行业改革 [7] - 新机制可能引发基金经理"抱团"宽基指数 需平衡基准一致性与超额收益创造 [7][8] 实施安排与行业反馈 - 改革从新发产品试点开始 存量基金暂不调整 一年后评估完善 [4] - 浮动费率实现"千人千面"差异化收费 但对销售、产品设计等环节提出更高精细化要求 [8] - 头部机构认为这是重塑行业信任的关键 需通过稳定超额收益形成长期共赢 [7][8]
力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基金费率模式再创新
证券日报· 2025-05-22 01:24
公募基金行业创新 -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集中申报首批主动管理权益类浮动管理费率产品 [1] - 新产品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的重要创新,采用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模式 [1] - 费率分三档:符合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1] - 管理费率由投资者持有期间的实际收益水平决定,持有期要求是重要前提 [1] 浮动费率模式的意义 - 推动行业加快创新,提供更灵活的管理策略选择,激发行业活力 [2] - 提升投资者体验,管理成本与收益挂钩更合理,增强投资者信任 [2] -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形成公平透明竞争环境,激励管理人注重业绩和风控 [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行业自律 [3] - 通过创新举措提升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3]
32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迎变:告别规模焦虑 基金公司回归重回报
贝壳财经· 2025-05-12 09:49
公募基金新政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措施,重点解决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和"重规模轻回报"问题,要求业绩差的基金减少管理费,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 - 新政引入净值增长率、基金利润率、盈利客户占比等考核指标,缓解行业过度聚焦规模的短视倾向,增强逆周期调节能力 [3] - 对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强化利益共担机制 [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公募基金总规模从2019年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月底32万亿元,但部分权益类基金近两年因股市波动出现明显亏损,投资者获得感不足 [2][3] - 行业存在过度追求规模扩张的短视行为,需通过考核机制改革引导审慎经营 [3] 新政具体措施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 [3] - 调整高管及基金经理考核标准,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 浮动费率基金规模达714.81亿元(截至2024年底),新政将扩大此类产品发行,激励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 [5] 基金公司响应与行动 - 多家公司表态将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如易方达基金计划增加浮动费率产品发行,加强投资者教育 [9][10] - 中欧基金推动投研模式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转型,输出风格更稳定的产品 [10] - 南方基金认为浮动费率机制可促进长期投资、超额收益和风格明晰 [5] 新政预期影响 - 有望构建更健康的市场生态,稳定股市、吸引资金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8] - 基金经理需持续创造良好收益才能获得职业发展机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7] - 嘉实基金强调投资者获得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新政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6]
公募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50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 [1] - 方案重点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 - 改革涉及六大方面:收入报酬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行业功能发挥、投资机构建设、风险底线、监管执法 [1] 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管理费率与产品业绩表现挂钩 [2] - 头部机构需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产品定位和投资约束作用 [2] 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权重 [2] - 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2] - 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 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 - 首次明确将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3] - 重点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 [3] - 通过费率设计和考核机制寻求破解之道 [3]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 投资者多在牛市中后期追涨买入导致亏损 [3]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利用投资者情绪进行营销 [3] - 赛道型基金通过短期高收益排名诱导投资者 [3] 行业利益链条重构 - 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4] - 新方案将各方利益更好捆绑 [4] - 有望遏制过度营销现象 [4]
从“规模为王”到“业绩说话”,公募基金行业将迎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5-08 21:31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发展27年 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规模超32万亿元 产品数量达1.26万只 [1] - 行业存在"旱涝保收"问题 产品收益与投资者回报脱节现象突出 [1] 费率改革核心措施 - 推行主动权益类基金浮动费率模式 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3] - 新机制由固定管理费 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 与持有时长和收益率挂钩 [5]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 头部机构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产品不低于主动权益类新发数量的60% [4][5] 基金经理薪酬改革 - 考核体系调整 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需降薪 [6] - 当前23.25%产品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类比例达47.83%涉及1136位基金经理 [6][7] - 部分知名百亿基金经理产品近三年跑输基准超20个百分点 如张坤 葛兰等 [7] 业绩基准强化 - 明确每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杜绝风格漂移 已有超60只产品调整基准 [9][10] - 部分产品改用行业指数替代沪深300 使基准更匹配投资策略 [10] - 基准约束延伸至风险控制 持仓偏离时需重新审视策略 [1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浮动费率机制重新定义管理人与投资者关系 是产品供给侧深度优化 [4] - 改革将促进"良币驱逐劣币" 优秀产品更具竞争力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8][11] - 中长期有利于稳定市场风格 增强投资者信心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11]
基金经理薪酬、公募管理费和业绩挂钩,基民获得感能提升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17:33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提出25条政策举措 目标三年内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拐点" [1] - 监管层希望通过方案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强调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 - 方案作为新"国九条"配套文件 旨在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提出四项具体举措要求 [7] 费率改革与利益绑定机制 - 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模式 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将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2] - 推测基准档管理费率为1.2% 实际费率根据业绩表现上下浮动 [3]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不低于60%的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 一年后评估并全面推开 [3] - 同步降低指数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4] 业绩考核与薪酬体系 - 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强化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 [4] - 三年业绩低于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需降薪 显著超越基准可适度提薪 [4] - 行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 中邮基金2024年人均薪酬56.4万元 同比下降17% [5] 投资者保护与服务优化 - 建立三种管理费率模式 对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实施差异化收费 [6] - 设定清晰业绩比较基准 防止"风格漂移" 要求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7] - 将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规定 加快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建设 [6] 行业经营现状与挑战 - 多家基金公司营收承压 交银施罗德2024年净利润8.79亿元 同比下滑26.81% [8] - 万家基金2024年管理规模增长26.81%至4998.63亿元 但营收利润双降 [8][9] - 方案支持头部公司创新发展 鼓励中小公司特色化经营 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 [9]
公募重磅!业绩差的少收管理费、降薪,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大幅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31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条举措直击行业痛点,包括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等[1][4] - 方案重点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等[4] - 方案旨在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引导长期投资,改善"重规模轻回报"现状[1][5] 浮动管理费机制改革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根据业绩比较基准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4] - 业绩符合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4]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4] - 2023年7月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面世,管理费与收益、持有时长、规模等挂钩[5] 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挂钩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6]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基准的基金经理可合理适度提高绩效薪酬[6] - 近三年有2071只基金跑输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占比23.2%,其中42只跑输超过50个百分点[1][6] - 知名基金经理如高兵、郑澄然、施成管理的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6][8] 基金业绩表现数据 - 摩根中小盘A近三年跑输基准115.82%,宏利成长跑输107.07%[7][8] - 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A跑输57.95%,广发高端制造A跑输56.26%[7][8] -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跑输53.94%,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负[7] 考核机制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等经营性指标权重[9] - 对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9]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强化长周期考核[9] - 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浮动费率产品有助于促进形成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协调的良好生态[5] - 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5] - 强调投资者盈亏有助于改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10] - 建立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助于更好绑定投资者利益[10]
这类产品业绩若低于比较基准10个百分点,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52
基金经理薪酬改革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 包括薪酬管理改革 [1]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绩效薪酬须明显下降 [1]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基准的基金经理 可适度提高绩效薪酬 [1] 行业转型方向 -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优化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2] - 推行浮动管理费率 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 [4]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降低规模排名权重 [4] 利益绑定机制 - 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及锁定期要求 [4] - 薪酬制度与投资收益挂钩 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降薪 [4] - 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和基金利润率等投资者利益指标 [4] 权益投资发展 - 优化基金注册安排 推出更多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产品 [4]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力 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4] - 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 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 [4]
业内专家热议公募基金改革:市场投资风格有望更加稳健
经济观察网· 2025-05-08 13:54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行业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 [2][4] - 方案包含7小节25条措施,围绕5个核心方向展开:优化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强监管防风险 [5][6] - 改革突出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将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3][7] 收费模式改革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5] - 首批20只浮动费率产品已于2023年8月获批并平稳运行 [10] - 费率分档标准:符合基准适用基准档,明显低于适用低档,显著超越适用升档 [11] 考核机制优化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权重 [5] - 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短期行为诱导 [13] - 对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实施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5] 权益投资发展 - 优化基金注册安排,推出更多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产品 [6] - 助力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增长,提升市场活跃度 [14] - 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大将增加股市资金供给,促进产业升级 [14] 行业生态重塑 - 提高高管和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及锁定期要求 [5] - 完善基金经理跟投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9] - 弘扬"五要五不"金融文化,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6] 市场影响预期 - 改革有望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股市,增强市场稳定性 [13] - 投资风格将更加稳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3] - 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发展,构建健康市场生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