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模态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汇丰中国研讨会洞见:中国的人工智能-DeepSeek时刻之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7:26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处于时代前沿,具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深厚的人才储备和充足的风险资本供给等竞争优势 [1] - 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截至今年八月份,追踪40家香港上市AI产业链企业的恒生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34.8%,同期恒生指数涨幅为28.9% [1] - 行业参与者正致力于开发能够改变日常生活的AI赋能解决方案 [1] DeepSeek模型的突破性影响 - DeepSeek通用大语言模型于2025年初发布,其性能能与顶尖AI模型竞争,但使用的算力和训练成本远低于后者 [2] - 该模型的成功对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产生巨大鼓舞,提升了行业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2] - DeepSeek的开源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AI从业者之间的共享文化,并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2] - 开源模型使开发者无需从零开始,可直接使用现成的“开箱即用”模型,且开源软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3] - DeepSeek开启了AI创新的长期趋势,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发展 [3] AI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商业化 - 开发可实际应用的AI解决方案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4] - 中国自2021年以来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安装量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 [4] - AI为机器人带来泛化能力,使其能够在陌生环境或面对陌生物体时执行任务,但目前精度和效率尚不及传统机器人 [4] - AI机器人的部署遵循三阶段路径:初期应用于对精度要求较低的服务业,中期扩展至工业领域,最终实现与人类紧密协作 [4] - 中国企业在多模态AI领域进展显著,这类系统能处理并理解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的信息 [5] - 多模态技术能精准高效地解析长视频内容,预计AI将逐步从视频文件中习得空间感知能力,这对机器人领域尤为重要 [5] 行业前景与展望 - 行业创始人相信AI技术能够成为企业实用工具 [6]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乐观,投资者将持续关注这一日益重要的科技主题 [6]
拆盲盒行情来袭:10月每天一个爆点,机构已潜伏这些板块
搜狐财经· 2025-10-03 10:14
流动性与政策环境 - 银行于10月9日进行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覆盖当月800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2] - 该操作被视为明确的数量型政策加码信号,旨在为政府债券发行和企业信贷铺路 [2] - 7月至8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新增超过3万亿元,居民储蓄正成规模流向股市 [2] - 美联储9月降息落地,全球流动性宽松,外资回流A股和港股迹象明显 [2] 科技行业 - OpenAI开发者大会推高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预期,带动国产算力板块从芯片代工到硬件设备全线躁动 [5] - 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制程营收在2025年预计暴涨68%,订单能见度已排到2026年 [5]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20%至30%,在出口管制升级背景下替代进程加速 [5] - 兆易创新在9月股价翻倍,光模块、液冷、PCB等硬件环节因算力需求爆发而订单激增 [5] 高端制造行业 - 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至2030年预计达到200万台,产业正处在从0到1的突破前夜 [5] - 小鹏科技日将亮相第五代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5年进入小批量生产 [5] - 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使高温超导材料、核心设备厂商成为焦点,一个被称为BEST反应堆电源的项目将在9-10月启动招标,金额超过10亿元 [5] 新能源行业 - 储能板块在9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拿下14个涨停 [8] - 10月9日至11日举行SNECES+国际储能大会,光伏装机数据在9月同比增长32.4% [8] - 供给侧改革推动利润修复,鹏辉能源、科华数据等储能系统集成商成为资金围猎对象 [8] 消费行业 - 消费板块押注国庆假期数据,短途高频、长线品质成为旅游新特征 [8] - 西域旅游、中国国航等标的被机构列为弹性品种 [9] 市场事件与预期 - 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当前科创板预喜率仅48%,高估值科技股面临业绩验证压力 [10] - 美联储10月28日议息会议成为全球流动性风向标,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若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可能拉升科技、黄金、人形机器人板块 [11] - 券商判断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但结构性分化加剧,9月芯片、机器人、新能源板块上涨而船舶、银行、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不佳 [12]
报告征集 | 2026年中国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发展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03 08:07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026年是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开端年 金融科技市场将从"业技融合"迈入"数字金融"和"科技场景"建设阶段[2] - 人工智能、稳定币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将改变金融行业生产模式并提升跨境支付效率[2] - 金融科技全球化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受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2] - 报告采用专家深访与B端调研相结合方式 从需求端分析金融机构对前沿技术实用性和科技场景服务能力的观点[2][5] - 报告旨在帮助产业和资本追踪行业前沿实践 前瞻性布局未来市场发展机会[3] 研究内容框架 - 分析新一代政策背景下金融机构对数智化场景建设、前沿技术应用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技术需求[5] - 聚焦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核心领域数智化场景建设 探究前沿技术产品在各场景的实践表现[5] - 研究金融科技厂商海外市场拓展进程 围绕实力为王、合规优先、生态构建、顶层设计四大版块讨论出海模式演进[7] - 选取具备良好实践成效的案例入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卓越服务商" 并向金融客户定向推荐[9] - 通过专家深访形式提炼行业前瞻洞察 以专家名片+专家观点形式呈现[9] 金融业务场景覆盖 - 银行领域包括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数智化运营、数字支付、产品数字化、渠道智慧联动、数字化生态建设等[6] - 保险领域包括数字化营销、全流程风险管理、渠道展业、理赔给付、核保承保、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6] - 证券领域包括投研分析、投资顾问、智能产品推荐、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智能量化交易、办公助手等[7] - 其他综合性场景包括数字支付、技术中台建设、数字化运营管理等[7] 技术应用领域 - 人工智能涵盖金融大模型、多模态技术、AI数字人、开发平台、智能反洗钱/反欺诈、数字员工助手、资管服务等[7] - 大数据包括数据综合治理平台、报表管理、智慧图谱建设、用户画像服务、信用评估、数据治理与开发平台等[7] - 云计算涉及云边端协同、系统上云选择、金融团体云建设等[7] - 区块链应用在跨境支付与汇款、供应链融资、身份验证(KYC)、数字货币等领域[7] 海外市场拓展 - 探讨海外市场选择策略及出海业务的风险与挑战[8][9] - 以"技术底座+场景创新+海外服务"模式展示头部厂商出海案例[7] - 为国内市场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出海业务落地指南[7] 参与价值 - 获得细分市场规模核算、市场需求特征、合规要求分析、业务开展模式与演进情况等研究成果[11] - 入选报告卓越实践案例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12] - 通过艾瑞官方平台及媒体渠道发布报告 并有机会参与行业交流活动[12] 研究对象与时间安排 - 研究对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服务商[13] - 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6年Q1 报告将于2026年Q1正式发布[14][15] - 研究流程包括选题研究、报告大纲制定、厂商征集、企业访谈和市场调研等环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