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市
icon
搜索文档
处暑・避暑经济乘“热”而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1:47
避暑经济规模劲增 - 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预计突破25亿人次 消费规模达1.8万亿元[4] - 长线旅行订单占比同比提升超10% 中东部游客涌向西部及东北地区[4] - 环线自驾游/塞外观星游/亲水娱乐成为热门玩法[4] 热门避暑目的地特征 - 六盘水因高海拔凉爽气候获33%用户提及 形成天然空调[6] - 贵阳黄果树瀑布通过水雾降温获26%用户关注[6] - 青岛崂山因负氧离子含量高获16%用户推荐 被称为天然氧吧[6] -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拥有2800米海岸线 沙质细腻适合海上活动[6] - 昆明滇池通过湖泊调节气候 湖风送爽[6] - 恩施大峡谷云龙地缝深达百米 岩壁形成天然遮阳屏障[6] 避暑形式进化与消费趋势 - 暑运首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同比增长4.3%[9] - 水上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76% 漂流搜索量增幅超247%[9] - 溯溪搜索量环比增50% 桨板搜索量环比增107% 带动设备租赁需求[9] - 天津邮轮口岸查验出入境人员超6.5万人次 邮轮近30艘次[9] - 夜游相关搜索评论量环比均增长约100% 周末现搜索高峰[12] - 重庆玛雅海滩夜场开放至22点 结合灯光秀与DJ表演[12] - 毕节推出非遗主题线路 游客可体验蜡染制作[12] 避暑需求热度与行业挑战 - 小红书"夏日避暑好去处"话题浏览量达8.1亿次[16] - 景区存在检票系统不成熟导致排队 防暑设备不足等问题[19] - 部分区域重流量轻体验 存在虚假宣传与退款难现象[19]
看,夜色下的消费力(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3 06:14
核心观点 - 夜间经济成为城市消费和旅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多元化业态和科技融合显著提升消费潜力 [2][4][7] 夜间消费规模与贡献 - 约60%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 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营业额50% [4] - 2024年夜间旅游总花费达1.91万亿元 夜间消费对旅游人均消费贡献为白天的3倍 [4] - 青海西宁大新街夜市单月接待110万人次 实现收入5500万元 [4] 地方实践与业态创新 - 浙江湖州长兴县打造夜购/夜食/夜娱主题街区 龙之梦太湖古镇开展非遗打铁花/烟花秀活动 [2] - 西宁拥有3条省级示范步行街/4条特色步行街/33条夜间消费步行街 [4] - 北京商圈推出"票根经济" 持演唱会门票可享餐饮娱乐专属折扣 [5] - 上海长宁区夜生活节涵盖夜购/夜食/夜秀/夜动/夜读/夜游/夜娱7大板块 集结45个品牌项目 [5] - 重庆南滨路无人机灯光秀带动重点餐饮满客率超70% 重点酒店入住率超80% [6] - 开封培育2个国家级/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推出数字人互动演出《南衙千秋月》 [7] 科技赋能夜间经济 - 太原小店区推出夜经济AR景观和数字孪生商铺 支持线上预览AR全景及领取消费券 [8] - 武汉"江夏里"街区运用5G/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智能停车系统和客流预警监测 [8] - 专家建议通过"互联网+"提升夜经济科技含量 向智慧经济转型 [8]
“清凉经济”持续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05
夜间消费热度升高 - 各地夜市、啤酒节、音乐节等活动密集推出,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 [2] - 石家庄市正定县小商品夜市游人如织,"夜经济"持续升温 [4] - 开封市推出系列夜间主题活动,景区打造夏日限定文旅项目吸引游客 [5] - 菏泽市郓城古城景区泼水狂欢节采用"日游夜玩"模式拉动夜间经济增长 [5] - 中国60%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50% [7] - 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从2018年22.54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50.25万亿元 [7] 避暑游新业态发展 - 成熟避暑旅游目的地涌现,形成气候、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平台 [8] - 贵州金沙县玉簪花云海景区5万亩花海吸引避暑观光游客 [10] - 重庆武隆芙蓉江"水上森林"成为桨板运动爱好者打卡点 [12] - 云南曲靖麒麟水乡景区千亩荷塘结合龙舟赛、非遗展提升游客体验 [14] - 贵州思南县举办公开水域游泳大赛暨桨板邀请赛,吸引700名参赛者 [15] 清凉经济整体趋势 - 各地通过产品上新、服务更新和场景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1] - 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动避暑旅游产品供给更新及基础设施完善 [17]
解锁文旅新“夜”态 “双向奔赴”点亮粤港澳大湾区不夜天
央视网· 2025-07-29 12:26
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繁荣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游热潮持续升温 港澳居民内地"夜游"和外籍游客体验夏夜活动成为新趋势 [1] - 深圳前海湾畔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和骑行驿站夜间客流密集 海景夜景吸引大量游客排队体验 [1] - 大湾区夜演、夜游、夜市、夜娱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 大型演出活动带动口岸通关客流晚高峰提前至下午3-5点 [3] 夜间消费数据显著增长 - 珠海夏湾夜市客流同比增长20% 港澳游客数量增长明显 港珠澳大桥交通便利性助推夜间消费 [5] - 珠海横琴长隆度假区暑期预订量上涨 七国烟花秀和无人机表演带动住宿餐饮需求 [5] - 港珠澳大桥夜间出入境旅客超540万人次(同比+25%) 车辆超110万辆次(同比+29%) 周末夜间车流达平日1.5倍 [8] 跨境交通与商业联动增强 - 澳门餐馆内地游客同比增长20% 自由行客人推动本地商户营收增长 [10] - 香港启德体育园启用后 跨境巴士班次同比增长数倍 演唱会和国际赛事带动夜间交通需求 [10] - 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 深港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18% 内地居民(+29%)和港澳居民(+14%)增幅均超日间 [12] 文旅消费场景多元化 - 夜市餐车快速集结模式兴起 港澳游客占比超30% 形成15分钟快速开市的夜间消费场景 [7] - 大湾区"夜经济"从餐饮扩展到文旅全链条 演唱会门票、跨境旅游成为新消费载体 [12] - 政策优化(免签名单扩容/离境退税)持续刺激跨境客流 为市场打开新增量空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