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坝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的创新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7-17 15:24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胡美施 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2024—2030年)》,到2030年,深圳将全 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数字能源产业将成为支撑深圳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当前,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进展如何?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 动+电力鸿蒙"示范站、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探寻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 的创新密码。 "一秒一公里"极速充电 超级充电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枪,"1公里超充出行圈"走进市民生活……在深 圳,记者看到了"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充之城新图景。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普 及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深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用全 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给出答案。 首先要满足充电需求。位于城市中心的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共有27台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6辆车充放 电需求。其中4台是具备最大功率600千瓦充放电能力的超级充电桩,最快能以"一 ...
在坦桑尼亚建大坝,开会“拉扯”比施工难题更棘手
虎嗅· 2025-06-11 11:20
行业运营模式 - 海外水电项目采用工序优化策略,通过并行施工将原需100年的工期压缩至10年,同时保持总工时不变但降低人力和设备闲置成本[2][3] - 巨型工程存在设计变更频繁特征,需动态调整年度/月/周计划,中世纪式人工排程仍是核心管理手段[4] - 现场管理依赖中国工长与当地工人建立的独特协作体系,包括安全帽汉字标识、工序分解教学和混合语言沟通[33][34][36] 技术实施难点 -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需连续作业,中断会导致冷缝问题,处理流程繁琐且延误工期10-15天[21][22] - 大规模浇筑时单日消耗3万吨水泥+2万吨火山灰,需维持多条入仓通道并动态调整高位道路[23][25] - 41米高浇筑块需59天连续施工,团队经历紧张-疲惫-麻木的情绪变化周期[26] 跨国合作挑战 - 中方与坦桑尼亚业主存在技术认知差异,当地工程师常质疑已验证的中国方案导致审批延误[10][11] - 与埃及承包商存在合同理念冲突,对方8人文档团队针对中方4人合同部实施消耗战术[16][17] - 商业博弈中让步反遭压制,据理力争反而赢得尊重,形成特殊竞争伦理[19][20] 人力资源体系 - 中国工长月收入2万+元年薪30万,较国内同岗位可支配收入高3-4倍[39] - 坦桑尼亚工人月薪60-120万先令(1100-2200元),达当地普通工地3倍水平[40] - 技术传承形成师徒关系,如灌浆工区徒弟经2年培养可达半工长水平[41] 工程实施规模 - 最大单次浇筑消耗20万立方米混凝土,需协调40+辆自卸车队列及多台碾压设备[24][27] - 施工高峰期形成军事化作业体系,包含拌合站、传送带、推土机、碾车、水炮等多系统协同[27][28] - 5000人跨国团队共同作业,其中中国工长与当地工人配比达1:30[31]
汛期将至,哪些独门绝技确保大坝安全运行?
央广网· 2025-06-01 23:24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记者鹤佳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6月 1日,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强降雨频发、江河水位上涨,考验着水利工程的调度能力,也考验着 一座座高坝大库的安全运行能力,其中,包括它们的抗震性能。 气候变化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也提出了全新挑战。极端降水会导致河流水文条件发生快速变 化,可能超过中小水库的设计标准。金峰教授所在团队正在进行流域整体安全性的研究工作,避免小工 程溃坝引发"链式灾害"。目前,我国的大坝监控水平、下游应对机制等能力建设已经迈上新台阶。 张楚汉院士:奠定高混凝土坝"震不垮"的理论基础 在高混凝土坝抗震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是一位重要的开拓者。金峰教授介绍说,张院士的 工作奠定了我国高坝抗震理论的两大基础: 一是建立了考虑"地基辐射阻尼"的时域分析方法,解决了地震响应分析中长期存在的截断边界误差 问题; 二是将混凝土的非线性破坏、坝体横缝张开、钢筋-混凝土相互作用、水体耦合等多个复杂因素, 统一整合进整体动力分析模型中,实现了高坝地震响应的"真实模拟"。 这些方法已经在全国90%以上的高混凝土坝抗震设计中得到应用,为我国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 ...
我国大坝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
快讯· 2025-05-22 07:14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上了解到,我国已成功建成多座智能大坝,创新成果和实 践经验引发世界关注。目前,我国5.1万座小型水库完成监测设施改造,系统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 感知体系。此外,我国已全面开展12个智能大坝建设试点,带动中国智能大坝建设整体推进。我国大坝 装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央视新闻) ...
全国已有700座水电站大坝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备案!
中国电力报· 2025-05-12 11:46
水电站大坝规模与装机容量 - 全国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备案的水电站大坝数量达到700座 [1][2] - 总装机规模突破3 34亿千瓦 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76% [2] - 总库容超5191亿立方米 占全国水库总库容的52% [2] 大坝安全管理与运维提升 - 国家能源局开展多项安全专项行动 包括隐患排查整治 安全提升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4] - 33座大坝注册等级提升至甲级 全国水电站大坝甲级占比从93%提升至97% [4] - 第五轮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完成 第六轮已启动202座 累计治理较大以上工程隐患12个 [5] 大坝安全技术进展 - 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应建尽建 采用北斗高精度变形监测 卫星遥感 无人机/船等技术 [5] - 水电站大坝北斗安全监测及应急远程控制系统获评"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5] - 小湾电厂"坝肩边坡GNSS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实现软硬件100%国产化 [5] 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 《能源法》发布实施 为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管提供法律支撑 [6] - 出台《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办法》《水电站大坝工程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办法》 [6] - 近五年累计发布大坝安全领域技术标准57项 涵盖安全监测 风险应急 信息化建设等维度 [6] 行业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 - 注册大坝数量从1997年的94座增长至目前的700座 [6] - 大坝中心将持续完善监察体系 强化监察手段 优化监察服务 [6]
中吉乌铁路动脉或将激活南疆水泥溢价优势 青松建化积极回报投资者累计分红已近1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7:11
中吉乌铁路建设进展 - 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多个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 标志项目正线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1] - 铁路全长500多公里 以新疆喀什为起点 连接欧洲和中东经济体 [1] 青松建化基本面 - 2024年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3.6%)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1] - 新疆第二大水泥企业 兵团最大水泥生产商 产能1500万吨 对区域价格有影响力 [2] - 特种水泥主要供应商 完成"南疆支撑 北疆布点"生产线战略布局 [2]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中新建能矿公司(持股22.49%) 实控人为兵团国资委 [2] 铁路建设对水泥需求影响 - 中吉乌铁路中国境内段166公里 预计水泥用量498万吨(按3万吨/公里测算) [3] - 天风证券测算铁路开工后年均新增需求166-213万吨 [3] - 新疆"十四五"公路投资4000亿元 南疆水泥价格显著高于北疆 [3] 区域经济效应 - 铁路开通后中国至欧洲/中东货运距离缩短900公里 时间节省7-8天 [4] - 喀什所在的南疆区域基建需求将显著提升 [4] 资本市场关注度 - 2023-2024年接待30余家机构调研 包括光大证券 天风证券等 累计超200名投资者 [4] - 2024年拟分红1.6亿元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8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8.25%) [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出席率100% 独董勤勉履职 [5] - 被称作"兵团上市公司2025年第一份红利" [5]
宜昌举办主题摄影展致敬“中国筑坝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6:22
白鹤滩水电站。肖佳法 摄 展览共展出11位宜昌摄影师的120余幅作品,分为两大版块。一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历 程》,共展出19幅作品,展现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以及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六座水电站 的全貌,呈现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的辉煌成就;二是《中国筑坝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 档案》系列,共展出101幅作品,包括环境肖像、直立肖像、白背景肖像、工种肖像、班组肖像以及夫 妻肖像,这些作品将钢筋水泥背后筑坝人的坚韧、执着与温情一一展现,作品涵盖了大坝建设的宏大场 景,既有建设者专注工作的环境肖像,也有班组合影所体现的团结力量,还有夫妻筑坝人相互扶持的温 暖瞬间。这些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筑坝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将冰冷的工 程数据,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文故事。 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为水电建设劳动模范、著名水电建设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者、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原主任汪志林赠送图书。 宜昌,被誉为"一座来电的城市",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起点,见证了从葛洲坝、三峡大坝到白鹤 滩的世纪跨越。六座超级水电站宛如六颗璀璨明珠,在1800公里 ...
电科芯片2024年净利同比下降逾70% 六大业务营收全部同比下滑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3: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下降31.47% [1][2] - 2024年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70.67%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81.76%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2.14亿元降至2024年-5700万元 [1][2] - 总资产从2023年30.85亿元降至2024年29.18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六大业务板块营收全线下跌:卫星通信及导航(-43.69%)、蜂窝与短距通信(-11.99%)、能源管理(-50.87%)、安全电子(-21.91%)、消费电子(-12.35%)、智能电源(-62.25%) [3] - 安全电子毛利率最高达47%,智能电源毛利率最低仅9.27% [4] - 消费电子营收占比最高达3.41亿元,但毛利率仅20.97% [4] 业绩下滑原因 - 子公司西南设计收入减少2.62亿元:GNSS大坝监测系统招标不及预期,北斗短报文SoC产品因行业准入推迟影响销售 [4] - 子公司瑞晶实业受低价竞争影响,收入减少1.58亿元 [4] - 安全电子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毛利减少7862万元 [5] - 智能电源技术升级导致毛利减少3217万元 [5] - 应收款项账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615万元 [5] 行业环境与战略 - 半导体行业面临下行压力,消费电子与安全电子市场需求低迷 [1][2] - 芯片国产化渗透率提升,卫星通信/智能网联汽车/5.5G/6G等新兴领域增长迅速 [5] - 2025年战略聚焦"高端芯片设计+特种工艺制造",打造全场景芯片解决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