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行自行车
icon
搜索文档
大行科工在港交所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26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HK:02543 发售792万股H股 每股发行价49.5港元 募资总额3.92亿港元 募资净额3.42亿港元[1] - 基石投资者包括安联环球投资亚太、大湾区基金管理、Harvest及维科香港 认购201.38万股股份 总额约1275.98万美元[3] - 上市首日开盘价67.5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36.36% 盘中最高达69.0港元/股 收盘价56.9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4.95% 市值约18亿港元[3] 公司背景 - 前身为2016年12月设立的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8月更名为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韩德玮 注册资本2374.7841万元[3] - 主要股东为韩德玮 持股类型为普通股 担任受益所有人、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4] - 公司为折叠自行车企业 旗下品牌"大行(Dahon)" 按2024年零售量计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26.3%[4]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00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5] - 同期毛利分别为7793.2万元、1.01亿元和1.49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0万元和5229.9万元人民币[5]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1.8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1.26亿元增长46.8% 同期净利润2152.8万元 较2024年同期1273.0万元增长69.1%[5] 业务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大行自行车销售 2022-2024年自行车收入分别为2.37亿元、2.89亿元和4.42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前4个月自行车销售收入达1.82亿元人民币[6] - 销售成本控制有效 2024年销售成本3.02亿元 对应毛利率33.0%[6]
新消费行业周报:体育产业支持政策落地,国内折叠自行车龙头新股上市-20250907
华源证券· 2025-09-07 20: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体育产业支持政策落地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9月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至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7万亿元 并推出6项20条重点举措 包括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和激发体育消费需求等[5] - 国内折叠自行车龙头大行科工新股上市 2024年公司收入合计4.51亿元 其中折叠自行车占比97.4% 按零售量计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达26.3% 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为36.5%[4][5] - 餐饮板块中报表现分化 百胜中国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7.68亿美元(同比+2.32%) 达势股份营业收入25.93亿元(同比+27.0%) 海底捞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3.7%) 小菜园营业收入27.14亿元(同比+6.5%)[5][6] 板块表现 - 申万纺织服饰指数周涨跌幅+1.37% 申万美容护理周涨跌幅-0.80% 申万商贸零售指数周涨跌幅-0.59% 申万社会服务周涨跌幅+0.02%(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9] 重点行业数据 - 7月中国限额以上纺服类零售额同比+1.8%[12] - 7月中国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4.5%[12] - 7月中国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8.2%[17] - 7月中国限额以上饮料类零售额同比+2.7%[17] - 2025年上半年黄金首饰消费量累计值同比下滑[25] 投资分析意见 - 美护方面建议关注基于较高专业性与创新性的优质国货品牌 如毛戈平 巨子生物 上美股份等[6][22] - 黄金珠宝方面建议关注更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古法黄金赛道头部品牌 如老铺黄金 潮宏基等[6][22] - 潮玩方面建议关注具备IP创造及运营有丰富成功经验的公司 如泡泡玛特[6][22] - 现制茶饮方面建议关注品牌力较强且业务覆盖区域较广的头部茶饮品牌 如蜜雪集团 古茗[6][22]
大行科工港股IPO:生产严重依赖代工质量问题频发 83岁高龄实控人把持九成股权 递表期间突击清仓式分红
新浪证券· 2025-07-30 17:10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行科工")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通知显示,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 过91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联交所")上市。7月22日,大行科工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据招股书披露,大行科工拟将募集资金用于:(1)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2)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3)加强研发能力;(4)营 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近年来,大行科工业绩亮眼,营收、净利润逐年快速增长。然而,大行科工的业务模式却暗藏隐忧。一方面,大行科工销售高度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造成存 货积压,占总资产的四成以上,减值风险较严峻。另一方面,大行科工仅有一家工厂,且常年超负荷运转,自行车主要靠外包生产,质量问题频发。 此外,现年83岁高龄的创始人韩德玮控制大行科工九成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监督及管理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及日常营 运。这种"一言堂"架构,引发市场对大行科工治理水平的质疑。大行科工于今年1月首次递交招股书,3个月后即突击清仓式分红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