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智能眼镜新战事
北京商报· 2025-11-16 23:4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于“双11”期间取得智能眼镜品类全网总销量第一,京东渠道销量同比暴涨10倍(1000%),全平台整体增长800%,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 - 公司产品用户黏性高,激活用户日均佩戴时长超8小时,累计交互次数突破1500万次,81%的用户会主动分享使用体验[3] - 公司销量远超预期,年初对全年销量预判为10万至15万台,但9月新品发售5天销量即破4万台,“双11”期间供不应求导致供应商开启三班倒模式提升产能[4] 行业市场趋势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到2029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8] - 中国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年)将达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8] - 智能眼镜用户结构正从科技圈层向大众市场渗透,互联网与科技从业者占比从早期近50%降至16%,政务、农业、教育、建筑等群体占比最高已接近15%[4]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公司与BOLON眼镜进行跨界合作,旨在结合技术设计与佩戴舒适性,新品专为亚洲脸型定制,采用材料减重与变色镜片等技术[5] - 合作拓展了线下渠道,目前已覆盖千余家线下零售店,布局于商圈与社区,触达职场白领、学生等非科技圈层群体,部分门店智能眼镜相关收入占比已过半[6] - 公司认为当前是创业公司搭建壁垒的窗口期,因大型互联网公司虽已进场但尚未全力投入,公司自成立以来便聚焦智能眼镜领域,未来仍将保持全情投入的姿态[7] 产品定位与前景 - 公司创始人将AI眼镜定位为承接AI时代的下一个标志性终端,并认可2025年是智能眼镜的“iPhone时刻”这一说法[3] - 短期来看,拍照、AI搜索等场景将率先成为智能眼镜的刚需应用,长期则有望逐步取代手机成为核心终端[8] - 公司基于当前市场走势,将明年出货量目标设定在百万台以上,并认为这一量级未来必然会有公司实现[8]
百镜大战新战事:大厂进场,Rokid all in
北京商报· 2025-11-16 11:04
智能眼镜行业拥有一个热闹的冬季。 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大厂新品发布叠加"双11"购物节的消费势能,让本就趋于白热化的赛道竞争在这个11月有了更加具象的表达。 而今年在CES2025、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场合破圈的Rokid乐奇(以下简称"Rokid"),成为此轮竞争中的优胜者——11月13日,在Rokid与 BOLON眼镜的跨界合作发布会上,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向北京商报等媒体分享了"双11"期间的战报:Rokid智能眼镜拿下该品类全网总销量第一,京 东渠道销量同比暴涨10倍(1000%),全平台整体增长800%,销售额突破了"半个小目标"(5000万元)。 "百镜大战"行至新阶段,一纸漂亮的"双11"成绩代表着用户和市场对Rokid的认可,但这种认可前面必须加上一个限定——暂时的认可。 对于成绩,祝铭明将其解读为智能眼镜赛道的重要信号——品类已从技术探索进入落地普及阶段,Rokid深耕该领域11年所押注的"AI时代终端变革"有了令 他兴奋的开端。 而对于竞争,他也并未回避:理性表达对于大厂的敬畏之余,祝铭明悉数亮出了自己的手牌。 对于2025年是智能眼镜"iPhone时刻"这一说法,祝铭 ...
产业之声 | AI+消费:融合共生,驱动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27 15:46
AI对企业的提质增效作用显现 - 微软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并获得近4000亿美元提振 Meta市值近2万亿美元并获得近3000亿美元上涨 增长源自AI对中小企业云服务和智能广告的提质增效作用[2] - 微软 Meta 谷歌 亚马逊四家公司2025年资本投入将提升至3338.49亿美元(约2.40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50% 将当年现金收益中40%以上投入AI基建扩张[2] - AI投资对美国GDP增长贡献率超过消费 高出48% 形成投资-增长-再投资的正向循环[2] 中国AI发展路径与消费市场潜力 - 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为57% 较美国68%存在巨大潜力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成为最主要增长动力[3] - AI+消费呈现两条发展路径:产品叠加服务(智能硬件作为服务载体)和服务包裹产品(AI Agent作为服务入口)[1][4][6] - 中国网民规模大需求多元 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形成需求驱动创新应用反哺技术的正向循环 为发展消费级AI提供范本[3] AI硬件产品与服务消费融合 - 2024年上半年淘天平台AI智能终端销售额达142.2亿元 同比增长131% AI眼镜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706%[4] - IDC预测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 智能硬件从商品消费转向以体验为核心的服务消费[4] - 智能产品通过理解个性化诉求降低交互门槛提升效率 大规模应用降低研发生产边际成本 全局优化提升消费体验[4] AI Agent驱动的服务生态整合 - AI Agent作为服务入口 通过模糊指令即可完成全链路消费决策 打通线上-线下和国内-国际全域生态[6] - 飞猪整合酒店机票零售门票等产品 通过多个专业Agent提供旅行全链路服务 高德Agent动态匹配全国50万POI点位[7] - 服务包裹产品模式降低决策成本 实现精准匹配高效整合 满足长尾需求的同时带动中小商家增长[7] AI与消费的协同发展前景 - 新型服务业电商如闪购有望催生超10万亿元新增消费规模 对应2024年GDP产生7.5%增量空间[11] - 技术探索为服务消费革除痛点驱动增长 服务实践为技术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研发保障[10] - 消费与AI共荣共生 深度融合拉动经济增长 建议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培育新业态发展[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