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及消闲用品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09992):Labubu成为世界级IP,带动公司升维
群益证券· 2025-08-20 14:13
投资评级 - 泡泡玛特(09992 HK)当前投资评级为"买进(BUY)" [6][10] - 目标价325元 较2025/08/19收盘价280 8元存在15 7%上行空间 [1][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38 8亿元(同比+204%) 归母净利润45 7亿元(同比+396 5%) [7] - 毛利率提升6 20pcts至70 34% 主要因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至40 3%(同比+17 5pcts) [10] - 综合费用率下降9 29pcts至28 09% 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6 68pcts/3 98pcts [10] 产品与IP分析 - 产品结构:毛绒玩具占比44 2%(收入61 4亿 同比+1276%) 手办37 3%(51 8亿 +94 8%) [3][10] - 头部IP贡献显著: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亿 MOLLY 13 6亿 SKULLPANDA 12 2亿 CRYBABY 12 2亿 DIMOO 11亿 [10] - Labubu成为全球级IP 带动美洲收入22 6亿(同比+1142 3%) 欧洲4 8亿(同比+729 2%) [10]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区(含港澳台)收入82 8亿(同比+135 2%) 亚太28 5亿(同比+257 8%) [10] - 海外收入占比达40 3% 同比提升17 5个百分点 [10] 未来增长驱动 - 计划推出Labubu迷你版 深挖IP家族潜力 [10] - 拓展城市乐园 饰品 主题门店等新业态强化IP变现 [10] - 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 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增强交付能力 [10]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97亿/147 5亿/209亿(原71 5亿/103 4亿/134 8亿) [10] - 对应EPS 7 22元/10 98元/15 56元 当前股价PE 36x/24x/17x [10][12]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10% 2026-2027年维持52% 42%增速 [12]
【财经分析】2025年上半年港股盘点:估值修复与结构转型下的领跑者
新华财经· 2025-07-01 21:54
全球股票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香港股市以20%涨幅表现最佳,估值洼地效应与资金回流推动股指走高 [1] - 恒生指数上半年收报24072.28点,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涨幅约19% [3] - 港股经历两波冲高走势:第一阶段从1月低位18671.49点升至3月高位24874.39点,受AI+概念推动;第二阶段从4月低位19260.21点升至6月高位24533.39点,受国际资金流入和新股上市支撑 [3] 板块表现与结构变化 - 涨幅靠前的板块:珠宝钟表282%、玩具及消闲用品182%、禽畜肉类112%,银行、科网、通信、保险、生物技术等板块涨幅介于16%至51% [4] - 市值超百亿港元个股中,涨幅前三为老铺黄金321%、三生制药289%、耀才证券金融278%,跌幅前三为迈富时-52%、融创中国-38%、黑芝麻智能-36% [4] - 科技、消费、医疗板块崛起,改变港股结构,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总市值超7200亿港元,带动消费板块上行 [4] 流动性与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超7300亿港元,同比增长90%,港股通日均成交占比达19.3%,南向资金成为定价权主导力量 [5] - 港元流动性充裕,银行体系总结余激增,支撑港股估值与交投活跃度 [9] 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42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集资总额超1050亿港元,位列全球交易所榜首,科技与消费主题募资占比超70% [6] - 新股首日上涨概率约62%,破发率约30%,首日平均涨幅超13%,涨幅前三为映恩生物116.7%、药捷安康78.71%、云知声44.59% [8] - 投资者平均认购倍数超600倍,创近6年新高,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6倍为前三超额认购股票 [8] 后市展望 - 机构认为港股表现是国际资本对中国"新核心资产"的重新定价,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共振成果 [9] - 在政策护航与美元流动性改善背景下,港股有望延续强势,外资低配状态提供巨大回流空间 [9] - 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衰退风险、内地政策效果等因素可能影响港股走势,恒指下半年或触及高位,但可能短暂回落 [10]
港股新消费熄火,“三姐妹”迎强降温,狂热行情暂歇?
格隆汇· 2025-06-17 18:40
港股新消费概念降温 -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老铺黄金、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股价分别下跌6.67%、6.04%、5.85% [2][3] - 布鲁可大跌7.02%,巨子生物跌4.93%,茶百道跌3.80%,达势股份跌2.94% [3][4] - 毛戈平股价下跌但未披露具体跌幅 [4] 新消费板块前期表现 - 4月7日-6月11日港股新消费板块上涨超55%,远超互联网龙头 [9] - 年内南下资金加仓新消费板块183.25亿港元 [9] - 老铺黄金年内累计涨幅276.19%,市值1522.15亿港元 [11][12] - 泡泡玛特年内累计涨幅191.12%,市值3470.17亿港元 [11][12] - 蜜雪集团年内累计涨幅158.52%,市值1987.3亿港元 [11][12] - 三家公司总市值合计超6900亿港元 [12] 新消费崛起原因 - Z世代消费潜力释放推动个性化消费和悦己消费 [15] - 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促使高频、小额、可选消费增加 [15] - 市场曾高喊"茅台跌倒、新消费吃饱"口号 [6][7] 市场担忧 - 泡泡玛特市值超过孩之宝+美泰总和被认为不合理 [16] - 老铺黄金市值超过周大福被认为不合理 [16] - 蜜雪集团市值超过海底捞+百胜中国总和被认为不合理 [16] - 新消费板块因涨幅过高、交易过热可能迎来调整 [16] - 创新药、新消费等热门方向可能已阶段性见顶 [17] - 部分资金开始从高估值板块转向低估值板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