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GLC纯电版
搜索文档
电厂 | BBA的纯电焦虑,中国市场解不了
新浪财经· 2025-09-22 19:02
德系豪华车企电动化转型的紧迫性 - 宝马、奔驰、奥迪在慕尼黑车展密集发布重磅纯电车型,显示其电动化转型的紧迫与焦虑 [1] - 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iX3全球首发,中国版本将于明年推出;奔驰带来主力车型GLC的纯电版,也将于明年国产;奥迪展示2027年量产的概念跑车,且上汽奥迪开发的E5 Sportback已于9月在中国上市 [1] - 奔驰设计总监公开批评竞争对手奥迪Concept C的中控屏“过小”,宝马43.3英寸全景显示屏“太大、太远,分散注意力”,舆论战激烈 [1] 企业战略调整与市场表态 - 奔驰首席技术官驳斥了将与宝马建立战略合作并从其采购动力系统的报道,重申对自身动力总成系列的承诺 [3] - 奔驰计划逐步淘汰EQ品牌,未来电动车将采用更简洁、直接融入主品牌的“Electric”命名策略 [3] - 奔驰宣称已在电动汽车领域跻身顶尖行列,无需惧怕中国;宝马则表示将以敬畏之心造车,倾听中国市场脉搏 [6] 产品设计与市场反响 - 奔驰和宝马的最新纯电产品外观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负面评价,被指“丑陋”、“像愚人节玩笑” [8] - 海外观点认为,此类大尺寸格栅等设计是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产品在长续航、大空间、快充和智能化等中国市场关注的卖点上下功夫 [8] - 中国网友对新车设计也并非全盘接受,例如认为宝马iX3内饰酷但前脸奇怪,对奔驰的大格栅和尾灯设计褒贬不一 [10] 电动化销售业绩与市场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奔驰纯电动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14%,占其总销量比重仅为8.1%;奥迪纯电动车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32%,占比12.9%;宝马新能源车交付31.89万辆,占比26% [10] - 相较于中国市场47%的新能源渗透率,德系车企存在显著的滞后差距 [10] - 2025年8月,宝马(除MINI外)纯电车型在华月销仅为3329辆;奔驰所有纯电车型销量累计未超900辆;奥迪纯电车型累计销量未超400辆,在华纯电销量长期平淡 [10] 核心压力来源与政策环境 - 德系车企真正的焦虑来源并非中国市场,而是欧盟迫近的“2035全面电动化”目标,欧洲市场接受度与基础设施远远落后 [11] - 欧洲车企以“转型时间不足”为由恳请欧盟修改目标,指出2020至2024年欧洲插电式汽车份额仅从11%提升至24%;但欧盟反驳称同期中国份额从5%跃升至47,证明更快转型可能 [11] - 欧洲车企对电动化保留态度的核心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宝马集团主席表示德国需要30到40年扩建电网,大众和Stellantis也称目标“不切实际” [11] - 全球许多地区(如非洲)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电气化,这也是生产成本外车企放缓电动车计划的原因 [12] 中国市场战略与合作深化 - 奥迪与上汽奥迪联合打造的E5 Sportback上市30分钟订单突破10153台,验证了本土化路径的可行性 [13] - 德系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日益密切:奥迪与华为合作智能驾驶与鸿蒙座舱,与宁德时代共创电池;奔驰与吉利推出smart品牌,与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合作;宝马与宁德时代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与华为、阿里巴巴、Momenta等在智能领域合作 [13][14] - 内部决策权向中国团队倾斜:宝马中国团队可自主决定ADAS级别及用户体验;奔驰将2025款长轴距GLE SUV交由中国团队主导;奥迪推出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新品牌“AUDI” [16] 本土化战略的局限性与根本挑战 - 即使深化本土化合作,德系纯电产品在续航、空间、快充等方面未必能超越中国本土品牌,且智能化依赖合作可能稀释自身特色 [16] - 中国市场规模无法解决全球电动化进程放缓及欧洲政策红线迫近这一结构性难题,是德系车企焦虑的根本来源 [16]
中国车企齐聚慕尼黑车展,供应链企业全面出海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13:11
展会概况与转型方向 - 2025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于9月9日至14日举行,以"'动'悉一切"为口号,标志展会向综合性移动出行平台转型,涵盖传统汽车制造、两轮/四轮创新车辆技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及新出行趋势等领域 [1] - 德系车企利用主场优势发布多款搭载最新功能的新车型:宝马集团全球首发新世代首款车型BMW iX3,基于全新智能化平台打造,着重提升智能驾驶体验;奔驰首发全新GLC纯电版,采用大幅度可发光前格栅设计,打破行业封闭式格栅模式;大众汽车正式亮相第二代T-Roc车型,推出燃油、油电混合及纯电动多个版本 [1] 中国企业参展规模与领域 - 中国参展企业数量从2023年70多家增加到今年103家,覆盖整车、三电系统、汽车智能化软硬件领域 [1][2] - 参展中国主机厂包括阿维塔、长安集团、东风柳汽、广汽、红旗、领途汽车、北京212、问界、零跑、比亚迪、奇瑞等;吉利通过欧洲品牌沃尔沃和极星参展 [1] - 中国供应链企业大规模参展,覆盖电气化三电、软件电子、辅助驾驶领域:电池巨头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均参展且均在欧洲建厂;软件电子企业包括思必驰、kika、奥尼电子、车联天下、德赛西威等;辅助驾驶企业包括轻舟、元戎、地平线、知行科技、佑驾创新、速腾聚创、大疆卓驭、禾赛科技、Momenta [2] 新车发布与首秀 - 多款重磅新车全球首发或欧洲首秀:奥迪全球首发奥迪C概念车;中国品牌零跑全球首发Lafa5并欧洲首发海外版B10;深蓝欧洲上市新款S05和S07;红旗欧洲首发EHS5;比亚迪欧洲首发海豹06DM-i旅行版 [2]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慕尼黑车展被视为汽车行业晴雨表,本次展会成为中欧车企同台竞技重要舞台,反映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趋势 [3] - 中国车企从单纯产品出口逐步发展到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推动整条产业链全球落地扎根;欧洲车企通过加速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应对本土市场挑战 [3] - 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合作与竞争并存成为新常态 [3]
IAA慕尼黑车展首发前瞻:宝马、奔驰纯电大决战,零跑B05要给国产长脸了?
36氪· 2025-08-21 07:34
慕尼黑车展IAA2025概况 - 慕尼黑车展是欧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车展活动,被誉为"汽车工业奥运会",宝马、奔驰、奥迪等全球知名车企在此发布最新产品和技术 [1] - 车展将于2025年9月8日启幕,雷科技/电车通团队将进行全方位报道 [1] 宝马iX3产品特性 - 作为新世代平台首款量产车型,搭载第六代电驱系统,自研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 [4] - 能耗表现突出:整车能耗15kWh/100km,CLTC纯电续航达900km [4] - 充电性能卓越:400kW最大充电功率,充电10分钟可补能超350km [4] - 配备视平线全景显示和四个BMW超级大脑,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轴距加长和后排坐垫加厚加长等本土化处理 [4] - 在纯电中型SUV的续航、补能和驾驶乐趣三大核心维度具备标杆潜力 [6] 奔驰GLC纯电版产品特性 - 基于全新MB.EA纯电动平台打造,轴距比燃油版增加80mm,后备厢和后排空间提升,提供128L前备厢 [9] - 配备空气悬架,支持800V技术,充电10分钟最快增加约260km,纯电续航里程超过650km [9] - 提供4.5°后轮转向功能选装,并推出性能更强的AMG版本 [9] - 续航和补能效率不及宝马iX3,空间差距不大 [9] 零跑B05市场策略 - 零跑汽车将在慕尼黑车展推出紧凑型两厢车B05,主打欧洲市场,剑指大众ID.3 [13] - 欧洲市场两厢车需求旺盛:2024年欧洲最畅销10款车中两厢车占5款 [13] - 通过与Stellantis合作切入欧洲市场,前7个月累计出口24,980辆,预计年海外销量达5-8万辆 [15] - 借欧洲两厢车市场热度提升品牌影响力,瞄准当地高需求 [15] 极星5市场表现 - 极星5量产版采用全新模块化铝制平台,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650kW、扭矩900N·m,百英里加速3秒内,纯电续航480km [18] -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上半年三款车型仅售69辆 [18] - 全球市场表现积极:上半年累计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51%,欧洲市场销量占去年总销量75% [20] - 极星5计划在重庆工厂投产,但现阶段以稳住欧洲市场为首要任务 [20] 大众混动战略调整 - 新一代T-Roc搭载大众首款量产1.5T油电混动系统,支持纯电模式行驶 [21] - 混动系统主要应对欧洲市场严苛排放限制,不会全品牌车型搭载 [21][24] - 大众2023年全球销量903.7万辆,同比下降3.5%,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9.3% [23] - 中国混动车市场2023年销量达725.2万辆,同比增长66%,对大众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形成明显冲击 [23] 车展亮点趋势 - 德国本土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加大,最新产品设计和黑科技为自主品牌提供新思考 [25] - 国产品牌成为车展不可或缺的主角,比亚迪、小鹏确认参展,宁德时代、速腾聚创等国产供应商携最新技术亮相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