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X3

搜索文档
谁弯腰了?奔驰宝马还是丰田大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14 07:25
作者 / 张霖郁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这一谈话背景是2025年8月6日奔驰在北京组织"奔驰标准"科技日,马库斯从德国飞到北京,展示奔驰底盘以及驾驶体验的标准。 他说:"我不同意'中国的造车技术包括智能驾驶技术已超过德国'的说法,但中国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这是事实,但并没有比德国更好。" 马库斯表示,奔驰在车型开发上还没有用太多新技术,主要原因是新技术需要时间测试才能确保其安全,他们不想拿品牌的口碑冒险。 "中国市场现在的研发周期缩短,很多车型都是高配但售价却很低,很难想象他们怎么赚钱。"这个德国人补充说,"我们内部也在问自己,要不要跟上 这一做法?但奔驰不太可能这么做,我们还是要对得起用户付的这么多钱。" 《汽车商业评论》在最近两个月采访的数位德系车企高管中,马库斯这番话代表了合资汽车品牌外方高层的普遍想法。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这几年的困境实际上是外方母公司在对消费者用车需求或者说对一辆好车的标准上与当下中国市场产生的严重分歧所造成的,其中 也包括行业本身的转型。 第二种分歧在于中国新能源车的研发、制造流程、上市质量标准以及定价体系某种程度触及了德系车企的造车底线,德国本土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车型 ...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9:20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i3、iX1、i5、i4、i7、iX等多款车型 [2][4][5]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以及高压系统误关闭可能造成动力丢失 [4][7][9] 具体召回情况 进口车型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7] - 召回4609辆进口i4(2020年12月2日-2023年12月12日生产) [8] - 召回91辆进口i5(2023年8月2日-2023年12月13日生产) [8] - 召回3244辆进口i7(2021年9月13日-2024年1月11日生产) [8] - 召回7730辆进口iX(2020年8月20日-2023年12月18日生产) [8] 国产车型 - 召回379辆国产X5(2024年7月20日-2024年12月19日生产) [7] - 召回1012辆国产5系(2024年7月18日-2025年1月6日生产) [7] - 召回95753辆国产i3(2021年3月12日-2025年1月4日生产) [9] - 召回5657辆国产i5(2023年8月3日-2024年12月18日生产) [9] - 召回6022辆国产iX1(2022年4月15日-2025年5月17日生产) [9] - 召回106000辆国产iX3(2020年5月26日-2024年12月5日生产) [9] 解决方案 - 针对起动器发电机问题,将免费检查并更换相关部件 [7] - 针对高压系统问题,将通过软件升级解决 [10] 公司近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13] - 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远低于欧洲8.2%和北美3.4%的增长 [13] - 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新任CEO,将于2025年8月1日上任 [14] -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引擎,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4] 历史召回记录 - 2024年5月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12] - 2024年4月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 [12] - 2024年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 [13]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3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车型 [1]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 召回分类详情 召回编号S2025M0120V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2] 召回编号S2025M0121V - 召回379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的国产X5汽车 [2] - 召回1012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的国产5系汽车 [2]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2] 召回编号S2025M0122V - 召回4609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的进口i4汽车 [3] - 召回91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的进口i5汽车 [3] - 召回3244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的进口i7汽车 [3] - 召回773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的进口iX汽车 [3] 召回编号S2025M0123V - 召回95753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的国产i3汽车 [3] - 召回5657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的国产i5汽车 [3] - 召回6022辆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的国产iX1汽车 [3] - 召回10600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的国产iX3汽车 [3] 召回影响及市场表现 - 国产i3召回数量达95753辆,占总召回量近四成 [4]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4% [4]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83万辆,同比下滑11.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 [4] 公司战略调整 - 宝马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5] - 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5] - 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5]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 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1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多个车型 [1] - 召回分为四个编号,其中编号S2025M0120V涉及1辆进口5系汽车,编号S2025M0121V涉及379辆国产X5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 [1]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3] 召回车型及数量 - 编号S2025M0122V涉及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7730辆进口iX [2] - 编号S2025M0123V涉及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 [2] - 国产i3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近四成,成为受影响最集中的车型 [3] 召回原因及解决方案 - 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1] - 高压系统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出现误关闭,导致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碰撞风险 [3] - 公司将为召回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 宝马市场表现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 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 4%,在"BBA"豪华品牌中跌幅居首 [3]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 83万辆,同比下滑11 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 79万辆,同比下滑15 5% [3] 宝马战略调整 - 公司3月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4] - 4月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4] - 7月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4]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
宝马行驶中安全气囊突然爆开,多方回应
凤凰网· 2025-08-09 08:56
车主陈女士近日驾驶宝马iX3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安全气囊突然爆开,引发了其对该车质量的质疑。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具检测报告称,安全气囊触发的原因为车辆右侧安全气囊传感器检 测到巨大的冲击波,源于并排行驶的大客车爆胎导致。未发现车辆被动安全系统存在相关技术故障。 该检测报告遭车主质疑缺乏数据支撑,4S店坚称车辆无质量问题,建议车主寻求第三方检测。目前, 陈女士拟提起诉讼。 安全气囊及两侧气帘炸开 高速正常行驶,安全气囊弹出 2024年4月,陈女士花费约29万元在上海浦江宝麟宝马4S店购入一辆宝马iX3。据陈女士所述,2025年7 月16日早上11点左右,她们一家从上海出发前往莫干山游玩,驾车行驶至申嘉湖高速公路半途时,安全 气囊突然爆开并伴随白烟,陈女士双手和耳朵都被弹力冲击红肿,坐在副驾驶的女儿也受到波及。 "当时来不及多想,吓得赶紧下车了。"陈女士说,下车后,第一时间呼叫道路救援,等待近40分钟后拖 车到来。当时又遇到拖车升降机无法启动的情况,等待4S店派遣另一辆拖车来处理,前后耽误近四个 小时。 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没有发生刮擦碰撞,是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驶时气囊突然爆开。于是,陈女士于7 月20日 ...
余承东公布享界S9T大五座版;宝马iX3行驶中安全气囊爆开,检测报告称并排客车爆胎导致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8-08 18:17
4.【极氪公布车身后部碰撞保护专利,可提升高速追尾时的安全性能】天眼查App显示,8月8日,浙 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车身后部碰撞保护结构及车辆"专利公 布。摘要显示,车身后部碰撞保护结构包括:后地板总成、电器模块、安装支架、后围板、后防撞梁 及碰撞块,所述后地板总成及所述后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后围板的前后两侧;所述电器模块通过所述安 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地板总成的下方;所述安装支架及所述电器模块的前部均向下倾斜,所述碰撞块 位于所述电器模块的后方。本申请的车身后部碰撞保护结构及车辆能够提升高速追尾时的安全性能。 (金融界) 1.【 余承东公布享界S9T大五座版】 8月8日消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公布享界 S9T大五座版,搭载HUAWEI ADS 4与全新华为途灵平台,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将于9月 上市。(界面新闻) 2.【宝马iX3行驶中安全气囊爆开,检测报告称并排客车爆胎导致】车主陈女士近日驾驶宝马iX3在高 速路上行驶时安全气囊突然爆开,引发了其对该车质量的质疑。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 具检测报告称,安全气囊触发的原因为车辆右侧安全气囊传感器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7日)
乘联分会· 2025-08-07 16:40
国内新闻 - 小鹏汽车设计理念转向颜值优先,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造型设计,在上海为造型团队租用两栋楼 [6] - 蔚来318川藏线已上线11座换电站,计划用15座换电站打通全程 [7] - 零跑汽车与宁德时代深化电池合作,自研电池包已开始对外供应,接到超过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订单 [8] - 理想汽车2025年第31周上线67座理想超充站,覆盖全国多个省份 [9] - 文远知行注册资本由30亿人民币增至35亿人民币,增幅约17% [10] - 华为公布车辆编队专利,可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 [11] - 曹操出行与胜利证券签署虚拟资产战略合作备忘录,探索RWA代币化与稳定币支付 [12] - 一汽红旗飞行汽车首款产品计划2029年面世,2035年实现商业化载人飞行 [13][14] 国外新闻 - 英国7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至140,15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册量增长33%,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9.1% [14] - 通用汽车与现代汽车联手打造五款新车,瞄准中南美市场,预计每年销售超过80万辆 [15] - 佛瑞亚海拉实现12V锂电池管理系统量产,即将登陆欧洲主流豪华品牌乘用车 [16] - 宝马新世代首款车型BMW iX3将于9月上旬全球首发,基于全新智能化平台打造 [17][18] 商用车 - 广汽领程自研重卡电池成功通过"史上最严"新国标认证 [18] - 远程星瀚家族发布"醇氢+电动"系列解决方案,针对中长途运输场景 [19] - 上半年厦门金龙海外市场客车销量近6000辆,同比增长约60%,前5个月客车出口销量居全国行业第一 [20] - 苏州金龙L4级自动驾驶巴士交付杭州临平,已形成智能网联场景应用闭环 [22]
BBA集体失守中国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7:13
核心观点 - 德系豪华车企BBA(宝马、奔驰、奥迪)集体遭遇增长瓶颈,营收下滑、利润腰斩、中国市场溃败,转型进入深水区 [1] - 业绩下滑源于关税政策、内部问题(奥迪重组费用、奔驰高低端市场失守、宝马中低端车型销量崩塌)及中国市场失守 [4] - 电动化成为突围关键,但三家路径分化:宝马领先、奥迪增势强劲、奔驰掉队,战略从"激进目标"转向"务实转型" [9][12][13][14] 财务表现 - 宝马营收676.85亿欧元(同比-8%),净利润40.15亿欧元(同比-29%),为奔驰与奥迪之和 [2][7] - 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8.6%),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55.8%),创最大跌幅 [2][7] - 奥迪营收325.73亿欧元(同比+唯一正增长),净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37.5%),规模不足宝马/奔驰一半 [2][7] - 三家下调全年预期:奥迪营收目标降至650-700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从7%-9%调至5%-7%;宝马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降1.25%至5%-7%;奔驰销售回报率从6%-8%调至4%-6% [4][5] 中国市场表现 - 宝马/奔驰/奥迪中国交付量分别下滑15.5%/14.2%/10.3%,导致全球交付量下滑0.5%/8%/5.9%至120.74万/107.63万/79.41万辆 [4] - 宝马X3/X4、i3/i4交付量分别下滑24.6%/70.8%;iX3、i3、X3销量下滑约五成 [7][8] - 奥迪A4L/Q2L销量下滑25.4%/46%;奔驰全球入门车型销量下滑12.2%,高端车型下滑5.1% [8] 电动化进展 - 奥迪纯电销量10.14万辆(同比+32.3%),渗透率12.8%,推出Q6L e-tron(PPE平台+华为智驾) [12] - 宝马纯电销量22.06万辆(同比+15.7%),为奔驰+奥迪之和,将发布新世代平台首款SUV iX3 [12][13] - 奔驰纯电销量8.73万辆(同比-14%),调整目标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将推纯电GLC(MB-EA平台) [12][14] 战略调整 - 奥迪放弃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2024-2026年推新内燃机/混动系列 [12] - 宝马计划2035年纯电占比达50%,押注新世代平台 [13] - 奔驰暂缓全面电动化,转向混动与纯电并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