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马iX3
icon
搜索文档
荣耀Q2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提升42%,跻身前四;宝马将于下月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启动iX3量产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18 11:09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动态 - 华为三款旗舰手机开启降价促销 Mate X6最高降价2000元 Pura 80系列最高降价1500元 Mate 70系列最高降价1000元[2] - 荣耀第二季度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2% 成为增速最快的中国手机品牌 市场排名进入前四[2] 新能源汽车制造布局 - 宝马集团将于10月下旬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新工厂启动iX3电动车型批量生产 首辆车预计2025年底下线 2026年3月在欧洲市场销售[2] 智能穿戴设备增长预测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84.6万台 同比增长116.4%[2]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220.2万台 同比增长183.2%[2] - AR/VR设备出货量预计64.4万台 同比增长19.8%[2]
于东来回应“力挺西贝”后被攻击;多地蜜雪冰城柠檬断货;迪士尼等好莱坞巨头起诉MiniMax侵权;华为三款旗舰手机降价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9-18 08:09
TikTok禁令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四次延长TikTok禁令执行宽限期至12月16日 [3] 餐饮行业事件 - 西贝餐厅因顾客用公筷喂狗事件回应称已进行全面消杀 涉事餐具全部丢弃 [3]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平台发声支持西贝品牌但反对不符合食品健康的行为 [8] 人工智能与芯片技术 - 阿里自研AI芯片平头哥PPU部分参数比肩英伟达H20并超过A800芯片 [3] - DeepSeek团队论文登上《自然》封面 DeepSeek-R1成为全球首个经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5] - 马斯克称xAI有望通过Grok 5实现人工通用智能(AGI) [11] - OpenAI将推出针对18岁以下用户的专属ChatGPT并配备家长控制功能 [11] - 谷歌计划两年内在英国投资50亿英镑(约485.06亿元人民币)布局AI基础设施及能源、科研等领域 [15] - AI芯片初创公司Groq完成7.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69亿美元 [16]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系统具备手部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22] 影视与版权争议 - 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联合起诉中国公司MiniMax旗下AI产品"海螺AI"侵犯版权 指控其未经授权复制影视及漫画作品 [5] - 电影《731》首日预售票房突破1亿元 为2025年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破亿影片 [20][21] 企业薪酬与人事变动 - 刘强东宣布京东2025年将实现全员平均20薪 强调行业应向上卷品牌、品质和服务 [5] - 匹克被曝全员梯度降薪(总部员工5000-10000元降10%、10000-20000元降20%、20000元以上降30%) 董事长否认称整体降幅不到10% [7][8] - 伯朗特机器人原董事长尹荣造被免职 此前曾提出月薪200万元议案引发争议 [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 - 宝马将于10月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启动iX3电动车型量产 首辆车2025年底下线 [11] -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共建智驾大模型及算力平台 [16] -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1-8月累计销量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 [22] - 极氪9X豪华旗舰SUV定档9月29日上市 预售价47.99万-56.99万元 [18] - 吉利EX5纯电汽车登陆英国市场 售价3.19万英镑起 10月起交付 [16] - 理想汽车CEO李想称理想i6无小订 9月底开始交车并新增原厂拖车钩设计 [8] 消费电子与硬件 - 华为三款旗舰手机降价:Mate X6最高降2000元、Pura 80系列最高降1500元、Mate 70系列最高降1000元 [8] - 胖东来门店表示iPhone 17系列将按官网价销售不溢价 需现场开箱激活 [10]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284.6万台 同比增长116.4% 其中音频类设备增长183.2% [22] 平台监管与合规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携程旅行网 指其违反电子商务法对平台内经营者交易进行不合理限制 [8] 供应链与商品价格 - 蜜雪冰城多地门店柠檬断货 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达15元/公斤 较去年同期7.83元/公斤上涨近一倍 [8] 融资与投资动态 - 弘星相和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由北极光创投领投 [16] - 在线汽车交易平台Carro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 由日本Cool Japan Fund领投 [16] -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用于超材料研发及产能扩张 [16] - 麦麦科技完成超1亿元Pre-A轮融资 投后估值超10亿元 [16] - 清力技术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深圳前海方舟领投 [16] - 微分智飞连续完成PreA及PreA+轮融资 总金额近两亿元人民币 [16] 安全与调查事件 - 特斯拉在美遭调查 涉及17.4万辆汽车可能存在电子门把手失灵问题 [10] - YouTube宣布近4年内向创作者支付超1000亿美元 受连网电视观众增长推动 [10]
用宝马发动机?奔驰:纯属胡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6 07:07
奔驰与宝马的竞争关系 - 奔驰首席技术官谢费尔直接否认采用宝马发动机的传闻 并展示自研FAME模块化发动机系列 [3] - 奔驰强调发动机是品牌核心资产 将保持100%斯图加特制造以维护品牌血统和驾驶体验 [5] - 两大品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竞争 近期在内饰设计上再度较量 奔驰推出超联屏而宝马采用全景视觉技术 [7] 奔驰的技术战略布局 - FAME发动机平台涵盖四缸至十二缸发动机 已符合欧7/国7/美规排放标准 [10] - 公司计划推出符合最严格排放法规的V8发动机 并保留V12产品线 [10] - 通过技术壁垒守住燃油车利润 同时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 [11][12] 行业合作趋势 - 非核心技术领域合作成为行业共识 如德系11家公司共同开发联网汽车软件(含大众/宝马/奔驰) [16] - 奔驰与宝马在华合资成立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 共同构建充电网络 [16] - 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生产电动MINI 福特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电动车等案例涌现 [16] 排放法规影响 - 欧7/国7/美规标准将汽车排放要求从"限制排放"提升至"追求零排放" [10] - 新法规使内燃机研发变得复杂 间接促使车企转向电池技术和电动系统研发 [10] - 奔驰通过宣称能开发合规高性能发动机 展示技术领先优势 [10]
急了?奔驰设计师狂怼奥迪“过时”,CEO嫌“太卷”
凤凰网财经· 2025-09-15 14:25
慕尼黑车展中德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强势登陆慕尼黑车展 参展数量达116家 较上届增长近50% 成为国际展商首位[1][8]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上半年份额达5.1% 近乎翻倍 仅次于奔驰的5.2%[1] - 中国汽车注册量年初以来激增91%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1] 德系车企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BBA在华销量集体下滑 上半年奔驰销量下降14%至29万辆 奥迪降幅达10.2% 三巨头合计减少近30万辆[5] - 奔驰税后净利润大幅下滑55.8% 大众集团营业利润下降32.8%至67亿欧元[5] - 全球销量排名中 比亚迪以33%增速升至第7位 吉利以29%增速升至第8位[7][8] 产品与定价策略对比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5.3% 形成强势竞争格局[6] - 比亚迪汉家族累计交付超100万辆 90后及00后用户占比超64%[7] - 中国车型定价激进 蔚来ET5起价29.8万 比亚迪汉EV创世版26.98万起 部分低于奔驰C级[7] 德系车企战略调整与产品发布 - BBA电动化战略转向油电共存 奥迪撤销2033年停售燃油车目标 奔驰调整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9] - 宝马发布Neue Klasse平台首款量产车iX3 目标2026年欧洲市场[10] - 奔驰推出纯电GLC EV配备39.1英寸Hyperscreen 大众展示ID.CROSS概念车[10][11]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奔驰高管宣称不惧中国电动车竞争 但现场出现产品故障(电动GLC引擎盖卡死)[3] - 欧盟2035年"禁燃令"遭奔驰CEO批评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洲2030年电动化渗透率近60%[11] - 大众集团反对欧盟与美国"不对称"贸易协议 该协议对欧盟汽车进口征收15%关税[11]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网· 2025-09-15 08:31
外贸表现与结构 - 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 月度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2]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2% 占出口比重超六成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3.3% 汽车出口增长11.9% [2] - 对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9.7% 占外贸总值16.7% 对欧盟进出口增长4.3%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 [2] 跨国企业投资与布局 - 截至去年底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近124万家 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 [4] - 去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家 同比增长9.9% 近5年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 位居全球前列 [4] - 宝马集团推出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电动车型iX3 将于2026年在中国推出长轴距版 [4] 国际合作与展会成果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吸引超1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 签约项目1154个 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 [4] - 英国派出投洽会历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 澳大利亚组建服贸会最大规模展团 [5][6] - 超过4万家巴西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 2022年这些企业为巴西创造520万个就业岗位 [3] 市场优势与创新环境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7] - 中国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使其成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 [7] - 跨国公司加大投资中国高端制造、医疗保健、制药等行业 将中国定位为推动创新、消费和增长的全球市场 [7] 政策开放与制度保障 - 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 [8] - 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优化免签入境和过境免签政策 [8]
慕尼黑车展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参展 总数超百家
财经网· 2025-09-14 23:51
作者丨彭鑫 编辑丨安安 为期7天的慕尼黑车展于今日落下帷幕。 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以"It's All About Mobility"(动悉一切)为主题。聚焦创新技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及新兴出行趋势,体现了展会向综合 性出行平台转型的趋势。 图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本届车展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除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本土企业外,国际展商比例超过55%,创历届新高。其中, 中国展商数量延续上届增长势头,达到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 公开资料显示,共有16家中国整车企业以及产业供应链企业集体亮相,覆盖了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等领域,全面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实力和完整生态。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正式启用,作为品牌全球第九大研发中心,与硅谷、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形成协同,以"In Europe, With Europe"为核 心,深度挖掘本地用户需求,加速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落地。 "全球化是 '每十年一个阶梯' 的长期目标,'欲速则不达',当前阶段的核心是做好基础建设,而非追求短期规模。"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道。 阿维塔全球首台情感智能( ...
国际观察丨活力涌动 向东而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社· 2025-09-14 20:41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活力涌动 向东而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社记者邓茜 闫洁 于荣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进程,这一规律被深刻验证。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 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发展活力、展现经济韧性。无论是日前公布 的中国外贸数据,还是近期国际展会上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青睐程度,都充分印证中国经济底气与市场引 力。开放发展的中国,正吸引更多国家携手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应对全球风 险挑战。 本月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 席康林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更深入地扎根中国、"更中国化"是企业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 初心,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车展前夕,德国宝马"新世代"电动车型iX3迎来全球首发,并将于2026年在中国推出长轴距版。宝 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它不仅回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需 求,也释放出宝马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号"。 量增质优 中国外贸"朋友圈"彰显活力 英国《经济 ...
豪华品牌的最后阵地:新能源反击战能否改写格局?
钛媒体APP· 2025-09-11 10:32
中国豪华品牌新能源战略转型 - 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奥迪、沃尔沃加速新能源转型 基于全新平台推出战略车型 包括沃尔沃XC70、奥迪E5 Sportback和宝马新世代iX3 旨在重建新能源时代竞争力并夺回燃油车市场份额 [2] - 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逐年攀升 新势力品牌销量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对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形成持续蚕食 [3] - 传统车企依靠燃油车利润支撑新能源发展 强调不采用油改电或电改油妥协方案 坚持全新原生平台开发以确保技术标准 [4] 产品技术架构创新 - 沃尔沃XC70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 采用P1+P2+P4三电机+3挡DHT变速箱组合 P2电机同轴布局提升系统紧凑性与安全性 [5] - 宝马新世代iX3基于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整合800V平台、第六代eDrive和大圆柱电池 续航达800公里 充电10分钟补充372公里 [9] - 奥迪E5 Sportback搭载579kW双电机、100kWh电池和800V高压平台 采用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方案 [8]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沃尔沃XC70预售价格29.99万-32.99万元 较初始建议零售价44.69万元大幅下探 85分钟内订单突破5000台 [7] - 奥迪E5 Sportback预售价23.59万-31.99万元 打破德系豪华纯电价格从未低于30万元历史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 [8] - 宝马新世代iX3预计售价30万元以上 较现款40.5万-44.5万元指导价更具竞争力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长轴距版并整合阿里、华为解决方案 [9] 品牌差异化优势 - 沃尔沃坚持安全核心价值 辅助驾驶系统基于闭源QNX开发 智能座舱采用线构设计理念强化功能可视化与驾驶专注度 [10][11] - 宝马强调系统整合能力 通过视平线全景显示、超级大脑等技术重塑整体驾驶体验 而非简单堆砌配置 [10] - 奥迪启用全新字母标提升车型辨识度 联合上汽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型 语音交互系统由科大讯飞与火山引擎联合开发 [6][8] 市场前景与挑战 - 三大品牌新能源车型将于2025年9月至2026年上半年密集上市 可能冲击现有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等待年底或明年初购车以获取更高性价比 [12] - 传统豪华品牌拥有品牌底蕴、制造工艺和忠实用户基础 但需持续投入研发加速产品迭代 并在智能化、用户运营方面快速学习新势力优势 [13][14] - 行业进入终局淘汰赛阶段 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策略将成为决定胜负关键因素 [14]
这届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渴望强势回归,中国车企想要“分一杯羹”
新浪财经· 2025-09-11 04:4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中国竞争对手崛起和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成本压力 正借慕尼黑车展推出新车型争夺电动车市场主导权并吸引美国消费者[1] - 欧洲汽车业面临严峻清算 欧洲设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目标而多数车企认为难以完成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凭借低成本车型抢占本地市场份额[3] - 特朗普政府四月对欧洲汽车征收27.5%关税导致德系车企损失数十亿欧元 近期税率降至15%但新税率尚未落实[3] - 德国汽车业已裁员超过5万人 几乎所有主要制造商都在推进架构重组以精简运营应对中国竞争[4] - 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增长超一倍 尽管欧盟征收关税仍保持价格优势[4] 德国车企战略转型 - 德国车企投入数千亿欧元研发新技术与软件 推出具备竞争优势的充电时长 续航里程及客户定制化娱乐系统的新车型[3] -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行业关键在于重新定位 数十年来所庆祝的汽车行业盛宴已以现有形式终结[3] -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形容德国汽车行业正涌动乐观主义精神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面向未来投资[3] - 德系三强通过刻意强调品牌传承实现差异化叙事 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融合1960年代轿车线条与灯组设计[7] - 大众品牌回归传统命名方式推出ID Polo电动车型 瞄准售价低于2.5万欧元的小型车市场并计划明年投产[9] 中国车企欧洲扩张 - 中国参展企业数量从2023年70多家大幅攀升到2025年103家 涉及整车 三电系统及汽车智能化软硬件[6] - 2025年参展的29家汽车制造商中有14家来自中国 超过欧洲阵营的10家车企 中德两国车企正面交锋成为车展最大看点[6] - 比亚迪推出首款欧洲旅行车插电混动版海豹车型并在匈牙利生产 执行副总裁表示立足欧洲的决心不会改变[6] - 零跑汽车推出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新款掀背车 小鹏汽车发布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Next P7车型并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6]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同比增幅超一倍 五月全欧销量占比达5.9% 较去年同期的2.9%显著提升[7] 技术竞争与产品创新 - 欧洲主流车企展品依托人工智能与软件系统 配支持更长续航和更快充电的电池技术 车辆能识别驾驶员身份自动调节灯光 仪表盘和娱乐系统[7] - 梅赛德斯最畅销GLC车型全新纯电版本配备942点阵发光格栅 续航443英里(约713公里) 充电10分钟即可恢复四分之一电量[9] - 智能细节成为德系车型新亮点 iX3拖车钩可通过按键自动伸缩 GLC发动机舱盖上的奔驰星标按压即可弹出前备箱 容积可容纳两个登机箱[9] - 雷诺为中国电动车推出更经济的电池并加快所有车型开发周期 首席执行官直言中国竞争对手是行业标杆和参照对象[11] 市场格局与区域战略 - 大众 雷诺及斯特兰蒂斯集团仍占据欧洲汽车注册量前列 反映当地市场品牌忠诚度[7] - 大众遭受中国市场亏损与美国关税造成数十亿欧元损失的双重压力 在美国畅销的奥迪和保时捷均为进口车型[9] - 大众已在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雇佣5500名员工 正考虑扩大在美投资[9] - 雷诺约五年前退出中国市场 现借中国车企如零跑进行扩张[11]
慕尼黑车展,一场决定未来格局的中德车企对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1:57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慕尼黑上演一场精彩的"中德较量"。 北京时间9月8日,2025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慕尼黑开幕,主题 为"'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聚焦创新技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软件开发以及新兴出行 趋势等,彰显展会正由传统车展向综合性出行平台转型。 据车展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和慕尼黑展览中心的统计数据,世界各地共有748家展商前来 参展,其中57%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几乎占了海外 参展商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11家中国汽车制造商。 这是一届中德车企之间"火药味"最浓的慕尼黑车展。对德国车企来说,从宝马的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亮 相,到奔驰纯电GLC正式全球首发,德系豪华车企在主场正全面展示着其决战未来的技能。而中国车企 则用最具智感的产品,向欧洲市场宣告,其将深耕于此的决心。 公开数据显示,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企业数量已从2023年的70多家增加到今年的116家,涉及整车、 三电系统以及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领域。 尽管中国车企正在经历来自欧盟一系列对外政策的挑战,但它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