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车型

搜索文档
电厂 | BBA的纯电焦虑,中国市场解不了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02
从时间节点来看,宝马历时五年研发的"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在慕尼黑全球首发,中国版本将在明年推出;奔驰则带来了其销量主力GLC的纯 电版,也将于明年实现国产;奥迪一方面展示了将在2027年量产的纯电概念跑车Concept C,另一方面,上汽奥迪开发的奥迪E5 Sportback已于9月16日正 式在中国上市。 各方在舆论场也已经打了好几个回合。梅赛德斯-奔驰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在接受英国杂志《Top Gear》采访时罕见开炮,直指竞争对手内饰设计存在严 重问题。他批评奥迪Concept C的中控屏"过小,缺乏科技感",而宝马43.3英寸的全景iDrive显示屏则"太大、太远,分散注意力"。 在不久前,众多媒体报道称奔驰和宝马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奔驰将从宝马采购动力系统,以满足严格的欧7排放标准,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型。然而没过几天,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技术官兼董事会成员马库斯·谢弗公开驳斥了这些报道,称其不实,同时重申了该品牌对自身动力总成系列的承 诺。 马库斯 谢弗还宣布,奔驰计划逐步淘汰 EQ 品牌,不再采用 "EQA、EQE、EQS" 这类独立命名形式。未来,其电动车将采用更简洁且直接 ...
2025成都车展 主要看什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8 09:17
车展发布会 - 车企通过发布会展示车辆设计理念、开发故事及全方位信息 这些内容通常不包含在车型介绍手册中[1] - 宝马在上海车展亮相新世代车型 展示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变革 搭载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BMW全景iDrive系统、驾控超级大脑及大圆柱电池[3] - 全景iDrive系统由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3D抬头显示和向心中控四大核心组件构成 定位为智能座舱而非简单车机系统 在显示系统和人机交互方式上实现创新[5] 智能化技术演进 - 智能驾驶技术提升AI能力 拓宽车企业务边界 重点突破物体识别与意图博弈算法[5] - 小鹏汽车展示Iron机器人 采用1:1真人比例设计 身高178cm/体重70kg 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和15个手部可动自由度[7] - 机器人搭载3000T算力图灵AI芯片 采用与小鹏汽车同源的鹰眼视觉系统 支持720°无死角感知 通过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自主移动与自由对话能力[7] 汽车设计创新 - 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向兼具情绪价值的产品 外观设计体现空间/造型/工程等不同取向[8] - 理想MEGA采用子弹头造型降低风阻 车身长度5.35米/轴距3300mm条件下实现0.215超低风阻系数 兼顾空间与续航[10] - 小鹏P7以原创未来感设计提升视觉吸引力[10] 动力系统突破 - 电机驱动系统从双电机向三电机/四电机升级 电驱化实现前后轴动力解耦[12] - 比亚迪仰望U8搭载易四方技术 为每个车轮独立配备驱动电机 实现精确控制与原地掉头等创新功能[14] - 腾势Z9GT采用易三方平台 后轴配备2个解耦转向机 后轮转向角度达20° 最小转弯半径仅4.62米 达到A0级车辆水平[14] 车身结构与安全 - 白车身工艺从冲压焊接向压铸演进 体现技术实力与成本平衡策略[15] - 车身刚度通过N·m/deg单位衡量 影响操控性与NVH性能 高强度钢材与结构设计保障碰撞时乘员舱完整性[17][19][21] - 保时捷设计哲学强调"进化而非革命" 911车型历经八代仍保留蛙眼大灯/溜背线条/后置引擎等标志性元素[23] 品牌文化积淀 - 保时捷自1951年起累计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19次总冠军与108次组别冠军 创赛事历史纪录[25] - 通过卡雷拉杯赛事与上海体验中心等平台构建用户社群 强化驾驶体验文化传播[25]
利润集体大幅下滑 BBA上半年交出最“惨”财报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BBA财务表现 - 奔驰2025年上半年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暴跌55.8%,其中Q2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4] - 宝马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4] - 奥迪上半年营收325.7亿欧元增长5.3%,但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下滑37.5% [4] - 三大品牌均创下近年最差财报表现,奔驰利润直接"腰斩" [2] 双重挑战 美国关税冲击 - 美国自2025年4月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奥迪因此损失超6亿欧元并暂停对美交付 [4] - 宝马预计全年因关税损失10亿欧元,奔驰核心业务利润率被拖累1.5个百分点(实际5.1% vs 潜在6.6%) [4]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关税成本达13亿欧元,福特和通用预计全年损失分别为15亿美元和40-50亿美元 [5] 中国市场困境 - 奔驰中国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奥迪28.76万辆降10.2%,宝马31.8万辆降15.5% [5] - 电动化转型缓慢:奔驰全球纯电销量8.73万辆降14%,奥迪中国纯电销量7897辆降23.5%,仅宝马全球电动车销量31.89万辆增18.5% [6] - 中国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且价格战激烈,本土品牌高端化削弱BBA竞争力 [5] 战略调整 应对美国关税 - 奥迪计划投资4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奔驰将在阿拉巴马工厂新增GLC生产线,宝马研究扩大斯帕坦堡工厂产能 [8] - 欧盟关税虽从25%降至15%但仍增加成本压力 [8] 中国本土化战略 - 加速产品投放:宝马2025年推10余款新车,2026-2027年推20余款含新世代车型;奔驰将投产中国专属纯电CLA;奥迪推多款新平台电动车 [9] - 强化智能合作:宝马与华为/Momenta合作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奥迪五款新车搭载华为系统,奔驰牵手Momenta [9] - 调整电动化目标:奔驰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改为新能源车占比最高50%,奥迪取消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宝马下调部分纯电车型销量预期 [10] 行业趋势 - 豪华车市场结束高增长时代,面临中国自主品牌高端化冲击和持续价格战 [11] - 跨国车企需应对供应链本土化、技术迭代加速和盈利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 [11]
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在沈阳成立绿电合资公司
环球网· 2025-07-28 08:52
风电项目合作 - 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陆上风力发电项目,规模相当于中型发电站[1] - 宝马成为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汽车制造商之一[1] - 风电项目将优先保障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绿电供应,并为供应商、经销商及充电服务运营商提供多样化绿电采购方案[3] 供应链减碳 - 约200家宝马本地一级供应商已承诺使用绿电生产,全供应链碳排放较2019年减少约100万吨[3] - 新建绿电平台将推进2025年供应链减排20%目标的实现[3] - 风电项目落地将进一步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4] 新世代车型 - 计划于2026年国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目标提升整车效率20%,充电速度提升30%,续航增加30%[4] - 车型采用再生铝、生物基材料等低碳方案[4] - 风电项目将成为新世代车型生产的核心应用项目[4] 可再生能源覆盖 -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及36个非生产场所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覆盖,太阳能光伏面积达42.4万平方米[4] - 在建深层地热能项目预计2025年投用,年减排量约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4] - 风电并网后,基地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升[4] 绿色产业生态 - 项目将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绿能规模化工业应用[5] - 项目可带动辽沈地区新增超2000个绿电相关岗位,吸引超50亿元新能源配套产业投资[5] - 双方将建立技术协同机制,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在绿色产业链生态构建、绿电认证与碳管理领域展开探索[5] 充电端绿电应用 - 宝马与奔驰合资的"逸安启"超充品牌已实现100%绿电充电[5] - 与国家电网合作计划2027年实现BMW/MINI车型在国网充电桩100%绿电覆盖[5] - 绿电合资公司向供应商和经销商开放绿电采购,使4S店充电桩、零部件工厂等均可接入风电清洁能源[8]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7月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4 08:0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原则上无差别开放 并鼓励与餐饮、娱乐等业态融合以提升服务体验[2] - 政策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同时要求充电运营企业设备可用率不低于98%并鼓励10年以上场站租赁期限[2]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账期承诺问题反映窗口 受理四类问题包括支付期限超过60天、变相延长支付期限、强制非现金支付及落实支付条例不力等情形[12] - 工信部将指导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并推行合同范本 以规范货款支付流程并构建协作共赢生态[12]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宝马发布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聚焦智能交互、操控与驾驶辅助协同 首次搭载于全新iX3车型[3] - 宝马新世代车型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 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5] - 新系统决策链路延时控制在1毫秒以内 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 智能驾驶辅助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5] - 比亚迪宣布对天神之眼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用户无需保险流程可直接联系售后处理[13] - 比亚迪将进行最大规模智驾OTA升级 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 包括新增三速泊车、环岛通行及AEB夜间80km/h对两轮车刹停等[15] 新产品发布与更新 - 享界发布全新车标"寰宇之星" 并宣布秋季上市全新旅行车享界S9T 现款S9车型提供增程版(纯电续航365km/综合1355km)及纯电版(续航816km)[6][8] - 奇瑞风云A9L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14.99-20.79万元(置换价13.99-19.79万元) 标配9气囊、双叉臂+五连杆悬架及260km纯电续航[9][11] - 风云A9L车身尺寸5018/1965/1500mm(轴距3000mm) 搭载鲲鹏超能电混系统 单电机版总功率275kW/扭矩530N·m 四驱版综合功率470kW/扭矩854N·m[11] - 岚图FREE+上市 指导价21.99万元起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5 硬件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和29个传感器[16][18] - 岚图FREE+采用1.5T增程系统 两驱版电机功率215kW 四驱版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135kW和215kW[18]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
齐鲁晚报· 2025-07-08 03:22
宝马新世代智能驾驶战略 - 公司提出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三大核心领域,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体验[1][2] - 核心理念为"车要懂人",强调人车互动与驾驶乐趣,而非单纯展示科技[1] - 基于近3000万全球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及赛事数据开发,覆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演进历程[4] 技术架构创新 - 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超级大脑),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实现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5][9] - 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实现车辆动态高效控制[5]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整合原四个控制单元功能,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精准执行的闭环[8] 交互与操控协同 - 首创全景iDrive系统,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在四大交互界面分层排布驾驶信息,保持人车"对话感"[7] - 智驾辅助介入时底盘仍反馈路况,方向盘/踏板保持一致性,消除操控割裂感[2] -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动态计算,在各种场景下提供顺畅操控体验[5] 历史传承与突破 - 延续2016年提出的"悦驾"(BOOST)与"悦享"(EASE)双轨理念,平衡操控激情与驾驶辅助[2] - 新世代车型代表公司历史上最大技术跨越,涵盖全新设计语言、电力驱动系统及电池技术等突破[7][9] - 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技术被列为三大核心创新之一,支撑下一代电动化发展[9]
宝马持续押注中国市场,新世代将推出中国专属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9:40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坚定押注中国市场并启动2025年系列创新行动 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等四大举措增强新世代车型的"中国味" [1] - 新世代车型将拥有中国市场专属功能 如操作系统X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显示 [1] - 推出首款文创产品"BMW非遗龙泉青瓷旅行茶具" 已在MY BMW APP上线 [1] - 公司强调"家在中国"战略 表示新世代车型的创新将为中国量身定制 [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将中国的前沿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全球创新体系 [1] - 目前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和4处研发中心(北京 上海 沈阳 南京) [1] - 上海研发中心建立了德国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 [1] 合作伙伴关系 - 3月17日与华为终端合作 推出BMW数字钥匙 HUAWEI HiCar和My BMW App等数字化服务 [2] - 3月26日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 斑马智行将与公司共同开发定制AI引擎 [2] 产品规划 - 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新世代车型2025年投产 2026年在沈阳工厂投产后进入中国市场 [2] - 2025年计划在中国推出超10款BMW新车和多款MINI新品 [2] - 2026-2027年将在中国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 [2] 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15 52万辆 同比下降17 2% 成为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2] - 公司仍视中国为核心市场 持续加大投入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4-29 08:37
国内政策动态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强调构建标准体系"四梁八柱" 重点覆盖新能源汽车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芯片及绿色低碳领域 [3] - 商务部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支持新车/二手车/报废车/后市场环节创新 计划建设全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 发改委将定向增发限购城市购车指标 [4]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布局人工智能赋能中心 2025Q2计划认定100家省级数据企业 [5] 基础设施与数据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374.9万台(同比+47.6%) 其中公共充电桩390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98% 乡镇覆盖率达76.91% [6] 新能源车企动态 - 零跑汽车成立浙江凌艾未来科技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 业务涵盖AI基础软件开发及物联网技术研发 [7] - 比亚迪柬埔寨工厂奠基(投资3200万美元) 规划年产能1万辆 系该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 [8] - 小米汽车充电网络接入126万+充电桩 与18家运营商达成合作 [9] - 江汽集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组建合资公司 开展整车地产化组装及销售业务 [10] 国际车企与技术进展 - 宝马未来两年将推6款新世代车型 展示54°爬坡能力的驾趣概念车 2025年推出中国专属iX3L车型 [12] - 东芝与IAV集团合作开发L3+自动驾驶虚拟验证技术 聚焦AI测试场景生成及分布式仿真 [13] - 日本拟调整汽车税制 因44款电动车售价超1000万日元(约7万美元)但税负较低 [14] - 佛瑞亚与Rightware合作整合智能调光技术 提升车载显示屏能效与图像质量 [15] 商用车领域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完成首单绿色银团贷款签约 探索绿色信贷与产业链融合模式 [16] - 全国首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站"上海1号站"落成 采用华为数字能源技术 [17] - 广汽领程发布电动皮卡概念车GAC PICKUP 01 量产版拟2027年主攻海外市场 [18] - 开瑞推出江豚E5/E7升级车型 整合奇瑞乘用车技术强化VAN类产品竞争力 [19][20]
在上海车展,奔驰、宝马发起反击战
36氪· 2025-04-29 05:11
文章核心观点 自主品牌凭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上涨,但智能驾驶事故引发顾虑,政策关注质量与安全,传统豪华品牌"BBA"在上海车展发起反击,奔驰靠变速箱技术、宝马靠驾控革新展示优势,自主品牌与豪华品牌竞争或使豪华车兼具智能化与可靠性 [1][2][12] 行业现状 - 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0%,凭借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快速上涨 [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中搭载率超60%,L2+级高阶辅助驾驶走在前列 [1] - 工信部要求车企开展辅助驾驶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1] - 动力电池新规落地,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五分钟报警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 [1] 奔驰情况 - 车展推出新车,纯电CLA长轴距版是「最智能」产品,与Momenta合作推出高阶智驾功能,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 [3] - 纯电CLA首发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应用中国本土供应商语音识别能力和字节跳动豆包AI大模型,有更通畅丰富中文体验 [4] - 纯电CLA用85kWh三元锂电池实现CLTC工况下866公里续航,车重超2.1吨时百公里电耗10.9kWh,搭载两档变速箱节省成本 [5] - 两档变速箱本身无绝对技术壁垒,但能耗型变速箱研发测试复杂,奔驰擅长系统性工程,后续车型或有迭代进步 [6][7] 宝马情况 - 宝马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国市场新世代车型应用阿里通义大模型,追平AI大模型上车进度 [9] - 新座舱采用视域投影屏代替仪表盘和倾斜异形中控屏幕,智能化策略服务驾驶内核 [9][10] - 新世代概念车搭载分布式四电机系统,有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开发动力+底盘融合驾控大脑,完成极限爬坡挑战 [10] - 概念车传感器可快速扫描地面坡度,系统调校让后轮高速过弯反向偏转,提升整车性能与稳定性 [11]
京东未来三个月将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瑞幸被曝“杀熟”,同杯咖啡差6元;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拟解散,此前已获得财产保险牌照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4-27 23:48
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 - 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3]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功能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三季度起率先搭载于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在售新车[14] 科技与AI战略 -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任命CTO杨传辉为AI战略一号位,新设AI平台与应用部及AI引擎组,推进"DATA×AI"平台搭建,获蚂蚁集团全场景AI支持[6] - 字节跳动启动2026届Top Seed大模型顶尖人才校招,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生成等方向,不限专业背景[26] 电商与本地生活 - 京东计划未来三个月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提供五险一金(月均2000元)、5000元保底工资及晋升通道[8] - TikTok拟进军日本在线购物市场,筹备TikTok Shop卖家招募,此前已拓展至法德意等欧洲市场[19] - 美团辟谣"使用京东软件永久封号"传闻,称系恶意P图造谣,已固定证据并将法律追责[6] 消费与零售动态 - 瑞幸被曝"杀熟":同款咖啡价差达6元,客服称优惠券系统差异化发放,自由卡用户反而更贵[8] -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LABUBU新品全球发售引发抢购[23][24] - 深圳山姆超市4月30日起暂停香港跨境直邮服务,因未达服务标准[23] 企业融资与并购 - Industrial Next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Khosla Ventures领投),提供智能制造产线技术[26] - 智现未来获数亿元A轮融资(国投创业、博华资本),专注半导体制造EDA软件[26] - 改店虎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种子轮融资,聚焦餐饮店铺数字化改造[27] - 康芯威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君盛投资),研发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27]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 - 美的人形机器人5月进入洗衣机工厂运维,下半年落地线下门店用于导览、制作咖啡[23] - 海尔完成并购欧洲PROFROID,引进CO₂冷媒技术并布局中央空调全场景产品[26]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7090万部(同比+5%),小米以1330万部(+40%)重回第一,华为1300万部居次[29] 汽车新品发布 - 郑州日产推出全球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基于"星核"平台搭载AHT电混科技[27] 互联网平台动态 - 微信开通公众号/服务号礼物抽奖功能,通过小蓝包链接小店商品[19] - 抖音严打以违法犯罪噱头博流量,对违规账号无限期禁言并取消营利权限[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