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首个3000万辆级车企诞生 一汽-大众:每年投百亿研发,稳年销200万辆规模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9:19
里程碑事件与行业地位 - 一汽-大众于10月30日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1] - 达成3000万辆产销规模被视作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跑”到“领跑” [3][4] - 公司经过34年发展,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成长为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3][6] 历史贡献与经济效益 - 公司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5万亿元,累计纳税7300亿元 [3][6] - 公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拥有上游供应链1900多家,下游经销商1500多家 [3][6] - 公司以“五地六厂”战略布局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发动机,六大工厂全面建成“无废工厂”,两家跻身近“零碳工厂”行列 [6] 市场表现与运营实力 - 公司连续6年获国内燃油车销量第一,合资车企销量效益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 [4][7] - 公司当前手握33款车型,覆盖燃油与新能源两大赛道 [6] 未来五年战略规划 - 未来五年目标为“两高一新,五个领先,十大任务”,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3][8] - “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包括效益领先、规模领先、科技领先、福祉领先和责任领先 [8] - 公司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重磅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 [3]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 [10] - 自2026年起,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2款插电式混动、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达300公里,百公里馈电油耗低于4升;纯电车续航800公里,覆盖A0级到B+级核心市场 [10] 研发投入与创新目标 - 公司后续将每年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 [10] - 项目研发周期将大幅压缩50%以上,以更快速度响应客户期待 [10] - 目标在2027年—2030年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 [10] 全球化发展与出口规划 - 公司正从“引进来”的受益者转变为“走出去”的推动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学徒”到“导师”的身份蜕变 [7] - 未来五年,旗下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将加速出海,打造20款国际车型,年出口规模将达到10万辆 [6]
汽车保税维修再制造方兴未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0:37
行业新业态的兴起 - 中国汽车业正从“卖全球”向“修全球”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核心是拓展汽车后市场新业态的边界 [2] - 汽车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作为一种新兴外贸业态,近期在多地自贸港保税区蓬勃发展 [2] - 该业态最早出现在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意见中,旨在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检测维修中心 [4] 业务模式与政策支持 - 业务模式为将国外高价值的二手车辆运至国内保税区进行翻新、改装后再复运出口,利润空间可达40%至60% [4][6] - 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企业可享受“境内维修+免担保”便利化措施,维修所需进口零部件免征关税,大幅降低资金压力 [3] - 商务部等部门自2020年起已公布多批维修产品目录,逐步增加如汽车变速器等产品 [5] - 监管持续创新,从仅限于保税区内维修发展到推出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并打通了维修后产品复运出境及销往国内市场的“X”型通道 [7][8] 具体项目与市场拓展 - 海南自贸港完成首单非集团自产汽车变速器保税维修业务,一批价值71万元的进口品牌变速器复运出境 [2] - 全国首家汽车保税维修试点示范项目于2023年在上海落地,维修好的车辆100%返销出口 [5] - 业务来源包括马来西亚、阿联酋、中国香港等市场,企业预计下半年完成2000至3000台汽车变速器保税维修目标 [6] - 目前全国已开展260多个保税维修项目,有23个省份参与,业务处于小规模但趋势良好的阶段 [7] 经济影响与区域发展 - 广东省保税维修进出口额显著增长,今年1至5月增至217.7亿元,海关支持企业打造“全球维修中心” [10] - 该业务有助于企业整合全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生产与维修订单的良性循环,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11] - 上海通过地方规定进一步促进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明确了企业的准入条件和业务管理要求 [10] 发展挑战与未来建议 - 行业面临挑战,包括现有维修中心不足以应对市场加速扩张,以及具备发动机、变速器专业维修技术的从业人员较少 [11] - 建议各地商务和海关部门借鉴海南、广州、上海经验,研究鼓励办法,通过试点推动业务发展 [11]
CCTV5全程直播!多家主流媒体共同聚焦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
北京商报· 2025-08-22 16:10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明湖环线区域举办 作为2025年GT世界挑战赛亚洲杯收官之战 [1] - 赛事采用符合国际汽联三级标准的临时街道赛道 全程4.9千米 设9个弯道 最高设计时速达299千米/时 单圈用时约93.4秒 [1] - 赛道串联信创园现代建筑群 通明湖自然景观及城市商业区 形成独特的移动风景线 [1] 媒体传播覆盖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及其新媒体矩阵将全程直播赛事 新华社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环球网 中国汽车报等主流媒体及美通社 法新社等海外媒体同步多维报道 [1][2] - 新华社将开设专题页面并通过国际传播渠道实现多维传播 光明网等媒体将聚焦赛事背后体育+科技+产业的融合创新 [2] - 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海外媒体+线下大屏+公共场所五位一体传播矩阵 [3] 赛事内容亮点 - 呈现GT3 GT4组别赛事激烈角逐 包括兰博基尼 法拉利 奥迪 保时捷 梅赛德斯等顶级赛车对决及Markus Winkelhock等冠军车手同场竞技 [2] - 同步举办总面积逾5000平方米的汽车主题嘉年华 设置赛车广场 嘉年华游乐区 广场休闲区 自动驾驶互动区等沉浸式体验区 [2] 产业协同效应 - 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尚亦城科技文化集团与SRO Motorsports Group联合主办 [1] - 媒体将解读赛事对北京亦庄打造世界一流智能网联汽车高地的助推作用 展示区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领先实力 [2][3] - 赛事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第22届长春汽博会聚焦未来出行等前沿科技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6:37
展会概况 -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定于7月12日至21日举行,主题为"新质领跑未来",线下展览总面积17万平方米 [1][3] - 展会聚焦汽车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设有未来出行展区、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区等,并举行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等活动 [1][3] - 目标为打造国际一流车展、促进国际汽车城建设,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定位 [1] 参展企业与车型 - 共有118家企业参展,覆盖4个整车展馆 [3] - 中国一汽将携红旗、奔腾、大众、奥迪、丰田等品牌参展,推出约20款全新车型 [3] - 广汽、东风、比亚迪、奇瑞等厂家高规格参展,昊铂HT2025款全球首发,小米、阿维塔等7个品牌首次亮相 [3] - 理想i8、蔚来ET9等12款新车型长春首秀 [3] 技术展示与论坛议题 - 未来出行展区展示低空物流、无人机应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涉及车载智能硬件、电控应用、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 [3] - 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将探讨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中国车企转型机遇、跨国车企在华发展新思路等议题 [3] 配套活动 - 同期举办全国性汽车行业发布活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协会长春商洽路演、中俄汽车经贸交流活动 [3]
一个深圳“拆二代”的十五年:钱来了,又散了
虎嗅· 2025-04-30 21:04
深圳拆迁财富效应 - 2009年深圳福田城中村拆迁案例中,一户家庭获得三套回迁房及800万现金补偿[6] - 2010年前后深圳核心区域拆迁补偿金额可达数千万元,南山区白石洲村部分住户获上亿元补偿款[9] - 拆迁补偿推动深圳社会结构剧变,形成"拆二代"群体,短期内实现阶层跃迁[3][9][10] 影视行业投资特征 - 2015年影视圈投资狂热,小成本电影项目50-200万投资额可能获得十倍回报[15] - 行业存在PPT融资现象,项目成功率与艺人履约、平台播出等强相关[17][18] - 2020年影视项目集中爆雷,涉及艺人负面、资金链断裂等系统性风险[18] 深圳房地产市场变化 - 拆迁补偿房产在2010-2015年间持续升值[14] - 2022年二手房市场流动性恶化,降价20%仍难成交,需额外投入装修成本促进交易[19] - 90平米住房经装修后成交价约500万,反映核心区域资产价值韧性[19] 居民负债结构 - 2024年中国居民部门负债总额超百亿元,含非银行渠道借贷[25] - 典型负债构成:影视项目投资亏损占比超50%,股市亏损近100万[23] - 网贷及信用卡分期加剧现金流压力,催收频率与负债规模正相关[20] 消费行为变迁 - 财富积累期消费特征:购置保时捷、iPhone4等奢侈品,单次宿舍出国游支出超10万[8][12] - 消费降级表现为变卖潮鞋/手表等二手奢侈品,社交频率显著降低[21] - 医疗支出成为主要现金流出口,ICU治疗40天消耗大部分积蓄[22] 职业转型路径 - 从影视投资人转型为香港影视公司剪辑师,收入结构转为固定薪资[28] - 关闭亏损咖啡厅止损,反映实体经营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27] - 家庭成员从事保险经纪补充收入,显示家庭财务策略转向稳健[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