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产品

搜索文档
信安世纪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安世纪(文档中存在“新安世纪”“西安世纪”表述错误,实际均指信安世纪)[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信安世纪在稳定币和跨境支付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未来有望受益于业务量增长并推动海外布局 [2][3][17] - **论据** - **技术积累**:公司自2011年研究区块链技术,掌握底层原理,搭建区块链平台进行商用密码集成验证,具备支持稳定币技术架构发展能力 [2][10] - **业务地位**:在二代支付、数字货币和跨境支付等领域处于中心节点,参与数据集中和分发结算工作 [2][3] - **市场机会**:香港金融布局关注稳定币和跨境支付通,公司已具备相关技术并与香港金管局探讨业务,未来业务量或大幅增长 [2][3] - **产品费用**:跨境支付业务中,加密企业提供产品单元起步价至少60万,高等银行单次采购可达1000万,大部分银行采购费用为两三百万 [2][12] - **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区块链及智能合约领域经验丰富,在金融行业应用及稳定币未来技术发展方面有领先优势,密码产品与金融结合程度高 [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特点**:国外稳定币基于区块链实现,中国数字货币采用部分区块链技术但整体为中心化架构,二者底层架构存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区别 [5] - **系统建设难点**:若央行发行人民币稳定币,需新建交易清算系统,发行端、银行端和用户侧均需单独建设系统,技术架构建设规模庞大且复杂 [2][6] - **钱包对接情况**:稳定币钱包和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对接方式及底层技术供应目前尚未开始年检工作 [7][8] - **资质牌照要求**:离岸人民币交易需遵从各国密码安全要求,海外业务拓展需满足各地合规性要求 [9][11] - **海外布局计划**:公司已在国内27个省设立子公司和办事处,未来将随市场需求增加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产品出海及国际化发展 [18][19]
三未信安跌2.49% 2022年上市募15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7:0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今日收报32 16元 跌幅2 49%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公开发行新股1914万股 发行价格为78 89元/股[1] - 募集资金总额150995 46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为137086 41万元[1]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96743 2万元[1] - 原拟募资40343 21万元 用于密码产品研发升级 密码安全芯片研发升级 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相关费用 - 公开发行新股的发行费用合计13909 05万元(不含增值税)[1] - 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11022 67万元[1] 战略配售 - 保荐机构安排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发行战略配售 跟投比例为公开发行股份的3 97% 即76 0552万股 获配金额5999 99万元[1] - 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承诺获得配售的股票限售期限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24个月[1] 分红送转 - 2023年5月9日 公司实施每10股转增4 8股并税前派息4 29元[2] -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16日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15日[2]
电科网安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19.71%,净利润腰斩,新业务布局能否扭转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5-05 22:3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4.67亿元 同比下降19 71% 连续第二年下滑 2023年同比下降10 62% [1][4] - 归属净利润1 58亿元 同比下降54 65% 扣非净利润1 02亿元 同比下降66 23%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 86亿元 同比增加3 3亿元但仍为负值 [7]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11 67%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7] 核心业务分析 - 密码业务国内领先但增长放缓 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业务未形成规模效应 [4] - 车联网 卫星互联网等新业务处于初期布局阶段 短期收入贡献有限 [4][6] - 商用密码 安全保密 安全服务 安全应用 数据安全和安全芯片为重点发展领域 [5] 研发与新业务进展 - 2024年新申请发明专利130余件 涉及AI 车联网 工业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 5G等领域 [5] - 新获授权专利近30件 [5] - 车联网安全通过AEC-Q100 Grade3认证 进入一汽 东风等车企白名单 [6] - 卫星互联网安全支撑国家低轨星座密码体系 开发地面端数据密码机 星端安全组件等产品 [6] 经营挑战 - 市场环境变化与客户需求波动导致销售效率提升有限 [7] - 新业务布局长期战略意义显著但短期加剧经营压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