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导线
icon
搜索文档
通达股份半年净利大增68.24% 核心业务发力出口营收2.61亿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37.28% [1][2] - 归母净利润6187.33万元,同比增长68.24% [1][2] - 扣非净利润6045.44万元,同比增长89.08% [2] - 2025年全年目标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利税总额10亿元 [4] 业务板块 - 电线电缆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9%,新签订单同比增长80.17% [3] - 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与装配业务同比增长43.51% [3] - 两网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32.84%,海外出口新签订单同比增长92.08%,新能源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3.03% [3] 市场拓展 - 电线电缆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 - 2025年上半年出口业务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62.12% [2][6] - 子公司成都航飞引进德国DST智能化航空器零部件柔性加工生产线 [6][7] 研发创新 - 已授权95项专利,其中10项为发明专利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0.94亿元,同比增长25.37% [6] - 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6] 战略规划 - 深化电力线缆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竞争力 [7] - 持续拓展全球化布局,聚焦研发创新 [5][6]
40余家“首批”签约第九届进博会,多领域新品首秀在即
国际金融报· 2025-07-25 21:35
进博会招展与筹备进展 - 第九届进博会招展工作启动,40余家企业完成首批签约,签约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包括GE医疗、纽仕兰、诺华等20余家九年"全勤生"企业 [1] - 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已签约展览面积超33万平方米,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成为八届"全勤生",40国60个海外展团确认参展 [2] - 本届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和"跨境电商甄选平台",技术装备展区吸引80余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医疗展区汇聚10家世界500强药企 [2] - 汽车展区升级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创新孵化专区规模创新高,将展示500余项全球前沿创新项目 [2] 参展企业动态与新品发布 - 欧莱雅连续八年参展并提前锁定第九届席位,今年以三馆联动亮相,首发规模创历届之最,将展示中国研发中心20周年成果 [6] - 纽仕兰乳业将全球首发三大品类新品,包括"4.0A2草饲纯牛奶"等,产品指标超越新西兰标准,并计划布局中老年健康市场 [9] - 鑫荣懋集团将携佳沃黄金车厘子(占全球优质出口总量1%)和佳沃椰子蛋两款全球首发新品亮相 [13] - 美敦力将展出百余款创新医疗产品,包括6款首发首展产品和10余款"明星产品",其中Inceptiv脊髓神经刺激系统为亚太首展 [17][20] - 西门子医疗展位面积达1000平方米,将首发全球首款生命感知PET/MR等产品,并与瓦里安医疗首次联合参展 [20] - 雅培将带来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等新品,强生展台扩容至700平方米,展示VARIPULSE消融导管等已落地产品 [21][24] - 波士顿科学将展出80余款创新产品,包括5款首展产品如Intera 3000肝动脉灌注泵(亚洲首秀)和Orbera365胃内球囊 [24] 医疗科技领域创新 - 医疗企业加速创新成果临床转化,美敦力已有近30款进博会展品实现"展品变商品",本届首发数量创历届之最 [20] - 西门子医疗将展示全球首款2.5秒极速成像能谱血管造影系统等产品,重点呈现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领域技术突破 [20] - 雅培HeartMate 3™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已在中国开展首批手术,开启"人工心脏"临床应用 [21] - 强生打造沉浸式治愈空间,展示医疗科技与创新制药综合实力,实现"展品-商品-投资"良性循环 [24]
珠峰脚下的红色之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17:47
抗震救灾行动 - 国网定日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2025年1月7日深夜零下15℃环境下坚持抢修断裂电杆为灾区安置点送电 [3] - 队员们在废墟中寻找断点、结冰地面接线并克服手部冻伤持续工作 [3] - 服务队从1月7日至6月30日累计完成800余次抢修和1400余次延伸服务 [5] 灾后重建进展 - 定日县7月启动总投资2亿元的重建项目并储备60余吨应急物资 [5] - 队员在平均海拔4300米线路上背负20多斤工具包进行巡查检测每基电杆和接头 [5] - 重建过程中重点关注线路架设高度等安全隐患点并详细记录 [5] 用电安全保障 - 服务队制作藏汉双语安全用电海报并张贴于安置点板房进行宣传 [7] - 队员入户检查插线板等电器使用情况并讲解手机充电等安全知识 [7] - 发现独居老人不当使用电暖器时及时纠正并重新安装 [7] 基础设施维护 - 对灾区高低压线路配电箱进行全面"地毯式"排查和更换老化导线 [9] - 在强风预警情况下仍坚持巡查确保新民居用电安全 [9] - 服务队持续在盘山路进行巡查工作保障电力供应稳定 [9]
一图看懂 | 聚变能源公司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3 18:14
核聚变产业投资背景 - 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口期 [1][7] - 可控核聚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投资主体涵盖科研机构、国企和民企 [1][7][8] - 中国核电(601985)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6.65%),浙能电力(600023)投资7.51亿元(持股5%),标志着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4][7] 直接参股企业 中国核电(601985) - 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5%,作为中核集团旗下核心核电企业深度参与聚变技术工程化 [9][11] - 战略意义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要求,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巩固央企在聚变产业的核心地位 [12] 浙能电力(600023) - 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依托电力国企背景推动聚变技术商业化 [13] - 战略意义为发挥传统电力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资本协同优势,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 [14] 核心部件供应商 西部超导(688122) - ITER低温超导线材国内唯一供应商,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15] - 超导材料是核聚变装置磁约束系统的核心材料,技术壁垒极高 [16][17] 安泰科技(000969) - 全系列涉钨产品覆盖聚变装置核心需求,累计为ITER项目提供数万件钨铜零部件 [17] - 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中子屏蔽材料等产品在极端环境下具有不可替代性 [17][18] 国光电气 - ITER项目偏滤器独家供应商,真空室及热氦检漏设备技术全球领先,屏蔽模块打破国际垄断 [19] - 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负责排除聚变反应中的氦灰和高热负荷,技术要求极高 [20][21] 旭光电子(600353/688776) - 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磁约束核聚变中回旋加热等离子体的核心器件,单件价值200-300万元 [23] - 产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属于消耗品,单堆用量8-16个,市场空间广阔,技术门槛高 [23] 关键技术企业 东方电气(600875) - 牵头国内首个聚变发电示范项目设备供应,磁体线圈技术覆盖核聚变与裂变领域 [25] - 在聚变堆热交换系统、发电机设备领域拥有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 [26] 弘讯科技(603015) - 核聚变电源系统供应商,意大利子公司EEI为国际项目提供高动态电源定制方案 [27] - 与欧洲CERN保持多年技术合作,在核聚变电源器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29] 英杰电气(300820) - 为核聚变行业提供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包括磁场电源、加热电源等 [31] - 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安徽、河北、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 [32] 合锻智能(603011) - 聚变堆真空室构件研制,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在聚变堆真空室制造技术领域深度合作 [34] - 核聚变产业联盟成员,在偏滤器材料验证与制造领域协同研发能力突出 [35] 材料与设备企业 永鼎股份(600105) - 国内唯一高温超导带材量产企业,产品适配聚变装置磁约束与能源传输需求 [38] - 高温超导带材(YBCO类)是实现强磁场约束的关键材料,技术壁垒高 [39] 兰石重装(603169) - 新型高效紧凑型焊接式热交换器应用于CEFTRIA-12 [39] - 在氦冷固态包层热工设备领域具有独特技术积累,满足聚变装置极端工况要求 [40] 四创电子(600990) - 积极开拓上海、成都等各地聚变项目资源,参与聚变装置建设与配套 [40] - 在电子系统工程领域经验丰富,具备大型科研装置配套能力 [41] 百利电气(600468) - 为ITER计划提供电力无功补偿设备,在能源控制系统有深厚积累 [43] - 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确保聚变装置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技术成熟可靠 [43]
799亿!雅培发布最新财报
思宇MedTech· 2025-07-21 18:0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1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9亿),同比增长7.4%,有机增长6.9%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56.7亿美元,有机增长13.4%,为所有业务板块中表现最强劲者 [4] - 诊断业务销售额21.7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基础诊断业务保持增长 [8] - 营养品业务收入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成人营养产品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 [10] - 制药业务营收13.8亿美元,有机增长6.9%,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 [12] 业务亮点 - 医疗器械板块中,糖尿病护理收入1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FreeStyle Libre系列产品表现突出 [6] - 心律管理板块销售额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CRT产品持续带动复苏 [5] - 电生理业务实现7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6]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MitraClip与TriClip两大产品保持高增速 [6] - 成人营养产品(如Glucerna、Ensure)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婴幼儿营养线在北美市场恢复稳定 [10] 研发与战略进展 - TactiFlex™ Duo脉冲场消融系统已完成美国IDE研究患者入组工作,目标适应症为心房颤动患者 [15] - AVEIR™ CSP可行性研究显示设备可模拟生理性心脏传导路径,有望成为下一代无导线起搏解决方案 [17] - Tendyne™ TMVR系统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专为无需开胸置换二尖瓣设计的经导管系统 [22] - 公司启动新心血管设备制造中心建设,选址美国佐治亚州,预计2028年投产,支持TAVR、TMVR等植入器械生产 [22] 管理层展望 - 公司维持全年营收中单位数增长预期,下半年将优化供应链管理,重点提升诊断业务毛利率与Libre业务运营效率 [20] - 公司表示下一阶段将重回结构性增长主线,强调在无创干预、远程慢病管理与快速诊断方面的长期竞争力 [20]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来了吗?瀚海聚能点亮聚变装置,沪市已涌现一批产业链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9:00
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 - 瀚海聚能HHMAX-901主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着中国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1] - 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前列,环流3号、EAST等国家科学装置运行参数屡创纪录,CFETR工程稳步推进 [3]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发展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超过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交流,涵盖材料、主机、系统、应用等环节 [1][4] - 中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在高温超导带材、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4] - 中国核电深度参与CFETR项目,中国核建承担ITER核心部件制造与安装,技术壁垒显著 [4] - 科创板公司国光电气为ITER研制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达到核工业技术要求,爱科赛博的磁体电源、辅助加热电源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4] 材料端进展与挑战 - 西部超导是中国唯一承担ITER项目超导线材生产任务的单位,2024年完成国内核聚变项目相关超导线材交付 [5] - 高温超导带材被视为降本增效的关键材料,中国低温超导材料积累了大量实践数据 [5] - 核聚变商业化仍需上游材料降本、中游主机技术突破及技术路线验证,距离确定性商业化落地还需较长周期 [5] 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的优势 - 可控核聚变具有燃料丰富、安全可靠、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经济性明显等优点 [2] - 1升海水提取的氘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以D-T为燃料可供人类使用3000万年 [2] - 核聚变能按需提供,不受天气影响,可靠性强,且反应堆具有内在安全性 [2]
拟重组!微创医疗心律管理业务
思宇MedTech· 2025-07-18 14:22
重组公告 - 微创医疗计划将其CRM业务与微创心通医疗科技的业务进行合并 [1] - 该重组建议目前不具约束力,未构成任何具约束力的要约、协议或承诺 [6] 重组背景 - 微创医疗是领先的医疗器械集团,业务涵盖心血管介入、骨科、CRM、神经介入等十二大领域 [4][10] - CRM业务专注于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产品,包括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 [4] - 微创心通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的经导管解决方案 [4] 重组理由 - 合并后将形成强大的心脏病产品平台,提供从CRM到结构性心脏病的全面产品组合 [6] - 共享国际营销及销售渠道,产生协同效应,扩大全球市场影响力 [8] - 扩大业务规模及增长潜力,提升收益、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8] - 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对两项业务价值及增长潜力的认可 [8] 公司概况 - 微创医疗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全球化的高端医疗器械集团 [10] -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逾2万家医院,平均每5秒有一个产品被使用 [10]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15%提升至2023年28% [10] - 全球专利申请超6000项,其中PCT国际专利超1500项 [10] - 2024年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火鹮"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评 [10]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收入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 [11] - 2024年自有品牌出海营收0.96亿美元,同比增长84.7% [11] - 2024年净利润亏损2.69亿美元,同比收窄58.6% [11] - 2024年EBITDA转正,从去年亏损3.70亿美元改善至盈利0.60亿美元 [11] - CRM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21.4% [11] 产品与技术 - CRM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 [4][11] - 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火鹮"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评 [10] 市场布局 - 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布局,避开欧美巨头主战场,性价比优势明显 [10] - 欧洲CE、美国FDA认证加速 [10] 行业活动 - 2025年9月4-5日将召开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1]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河南日报· 2025-07-18 07:18
今年二季度,我省出台促进外贸稳量提质若干措施,健全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机制,支持拓展国内市场和 非洲美洲市场。 河南外贸"半年报"出炉,成绩单亮眼。 郑州海关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外贸进出口额4125.3亿元,同比增长26.2%,高于同期全 国增速23.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省进出口各月增速均达两位数,带动上半年河南外贸规模首次超过 41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在世界经济风高浪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河南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动力。这份成绩单不 仅是一份经济数据,更是河南外贸在逆境中前行、于激流中勇进的生动注脚。 外贸企业更加活跃 河南外贸能够在压力中前行,在于培育了一批有拼劲、有闯劲的外贸企业。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 国际局势,我省以更精准的政策、更有力的支撑和更加开放的平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更多外贸 豫企想出海、敢出海、能出海—— 春节期间,钢美家具、华邦等外贸企业海外销售团队马不停蹄,辗转往来于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推销自家产品。 今年春季广交会恰逢美国关税战起,我省广大外贸企业并没有慌乱,而是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化展会平台 接触更多客户。展会期间,绿 ...
【外企在中国——链博系列】GE医疗陈和强:驭“链”前行,构筑中国高端医械产业生态新高地
环球网· 2025-07-17 13:12
公司动态 - GE医疗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十余台覆盖CT、磁共振、核医学等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如CT轴承、磁共振超导线 [1] - 公司强调其在中国供应链中扮演产业链共建者角色而非简单采购者 [3] - GE医疗中国本土研发比例突破50%,年带动近100亿元采购规模,培育1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4] 可持续发展 - GE医疗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北京"灯塔工厂"光伏项目年减排超2000吨二氧化碳,无锡基地入选首批"零碳"工厂试点 [3] - 公司整体碳排放较2022年下降23%,聚焦低碳制造、资源循环等关键环节 [3] - 通过跨企业协同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供应链绿色化 [3] 产业链布局 - GE医疗在中国构建京津冀精密加工集群、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基地、大湾区创新孵化中心等区域产业链 [4] - 公司与超千家供应商建立"研、产、销、服"体系,深化全面国产化战略 [4] - 创中心模式为中国高端医械供应链增强韧性并注入动能 [4]
微创医疗(00853.HK)正考虑一项策略重组集团CRM业务的建议
格隆汇· 2025-07-16 22:53
公司战略重组 - 公司正考虑一项不具约束力的策略重组建议 旨在整合CRM业务与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创造长远价值 [1] - 重组涉及微创心通(02160 HK) 该公司为微创医疗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商业化 [1][2] 业务板块整合 - CRM业务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心脏节律管理(CRM)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起搏器 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等 [1]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通过微创心通开展 专注于经导管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商业化 为结构性心脏病提供先进治疗方案 [2] 公司背景 - 微创医疗(00853 HK)为开曼群岛注册的医疗器械集团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业务涵盖心血管介入 骨科医疗器械 CRM等八大领域 [1] - 公司专注于全球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 制造及销售 各业务分部包括神经介入 手术机器人等多元化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