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竹无人车T8
icon
搜索文档
获湘江智能100台无人车订单,佑驾创新:将持续深耕无人驾驶核心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08:36
合作概况 - 佑驾创新与湖南湘江智芯云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聚焦无人物流车技术应用深化和商业场景规模化落地[1] - 合作期限至2026年底 佑驾创新将交付100台无人物流车及配套软件系统[1] - 产品涵盖小竹无人车T5 T8及合作期内全新上市的迭代产品[1] 合作方角色与资源 - 智芯云途将依托湖南本地优质场景资源 产业整合能力及政策支持优势 为小竹无人车规模化运营提供保障[1] - 佑驾创新此前已与湖南湘江新区在V2X技术应用 无人小巴运营等领域有深度合作[1] - 公司在2024年9月获得"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典型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巴士"奖项[1] 商业与战略意义 - 100台订单标志着公司L4级自动驾驶业务在规模化商业落地迈出关键一步[2] - 验证了公司"根据地"打法 即以核心城市为支点联动本地资源实现场景深耕再辐射周边区域[2] - 合作契合湖南湘江新区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的区域发展战略[2] 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 - 通过"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的优势互补 加速"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场景落地"的价值闭环[2] - 小竹无人车已与中国邮政深圳分公司 深圳东部公交等行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快递行业首批客户交付[2] - 公司作为深圳市福田区"AI+无人物流车"首线试运行项目技术支持者 项目涉及深圳巴士集团 韵达 顺丰等企业[2]
佑驾创新获湘江智能100台订单,小竹无人车规模化布局再深化
格隆汇· 2025-11-03 10:02
合作核心内容 - 佑驾创新与湖南湘江智芯云途达成合作,聚焦无人物流车技术应用深化与商业场景规模化落地[1] - 公司将在2026年底前向智芯云途交付100台无人物流车及配套软件系统,产品涵盖小竹无人车T5、T8及迭代产品[1] - 智芯云途将提供本地场景资源、产业整合能力及政策支持,保障小竹无人车在湖南的规模化运营[1] 业务进展与战略意义 - 此次100台订单标志着公司L4级自动驾驶业务在规模化商业落地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3] - 验证了公司以核心城市为支点,联动本地资源实现场景深耕的"根据地"打法的可行性与复制性[3] - 小竹无人车此前已与中国邮政深圳分公司、深圳东部公交等行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首批客户交付[3] 合作背景与区域协同 - 合作基于双方深厚的信任基础与前期合作积淀,公司此前已与湖南湘江新区在V2X技术应用、无人小巴运营领域深度合作[1] - 公司于今年9月凭借技术实力与场景落地成果,荣获"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典型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巴士"奖项[1] - 此次合作契合湖南湘江新区全力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优势互补为当地建设注入实践动能[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深耕无人驾驶核心技术,推动无人物流场景的广度覆盖与深度渗透[3] - 目标是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勾勒智能、高效、绿色的城市运输与交通新蓝图[3]
自动驾驶供应商瞄上这一千亿级新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30 20:38
公司业务动态 - 佑驾创新进入无人物流车领域,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及T5、T8车型,主要应用于“最后一公里”运输场景[3] - 公司预计2025年底前交付400至500辆无人物流车,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1万辆的交付水平[3]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多种无人车产品矩阵,并以数倍资源投入品牌、渠道、路权,在局部区域形成优势[3] - 公司近期获得约1.5亿元人民币的定增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包括无人物流方向[3] 公司商业模式与战略 - 无人物流车业务有三种盈利模式:销售模式(为降低B端小公司购车门槛提供金融租赁方案)、租赁模式(面向B端大公司实现轻资产运营)、为B端大公司提供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4] - 公司希望借助其在商用车和乘用车前装领域积累的能力,如智能驾驶系统、软件算法、硬件供应链体系,产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吸引大型集成公司[5] - 公司正在探索与当地公司进行运营合作的新模式,例如与深圳邮政、东部公交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公交基础设施、路权等资源,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并加速区域规模化[6] - 公司主要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实现成本控制,通过让无人车业务与乘用车、商用车前装业务共用物料,并提升关键模块采购量来优化成本[6] 行业市场前景 -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基于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约为4680亿元人民币[3] - 无人物流车赛道已吸引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入,包括文远知行、德赛西威、Momenta等[3] - 行业在技术和政策支持下规模壮大,国家邮政局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无人车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推广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设备[5] - 随着无人物流进入“深水区”,行业的强监管属性将愈发明显[6]
自动驾驶供应商瞄上这一千亿级新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30 19:2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佑驾创新进入无人物流车领域,推出品牌“小竹无人车”及T5、T8车型,应用于“最后一公里”运输 [1]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多种无人车产品矩阵,投入数倍资源于品牌、渠道、路权,以在局部区域形成优势 [1] - 公司近期获得约1.5亿元定增,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包括无人物流方向 [1] - 公司希望借助其在智能驾驶系统、软算法、硬供应链体系方面的优势,产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2] - 公司预计在2027年实现盈利,但无人物流车业务若能提升销量,或可提早盈利时间 [2] - 公司正探索与当地公司(如深圳邮政、东部公交)在运营层面合作的新模式,以集中管理资源和路权,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3]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无人配送车市场空间约为4680亿元 [1] - 2025年被视为智能驾驶元年,无人物流车等自动驾驶产物正扩大规模 [1] - 行业中存在多家竞争者,包括文远知行、德赛西威、Momenta等 [1] - 顺丰、京东等大型物流公司虽自研无人物流车,但因需求巨大仍需第三方合作伙伴 [2] - 国家政策支持行业规模化应用,如国家邮政局推动无人车应用,商务部等八部门推广无人配送车 [2] 运营与财务数据 - 佑驾创新预计2024年底前交付400至500辆无人物流车,2025年交付量有望达到1万辆 [1] - 公司无人物流车的盈利模式包括销售模式(提供金融租赁方案)、租赁模式(面向大公司轻资产运营)以及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公司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策略降低成本,例如与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共用物料,通过提升采购规模(如月产两三万辆)来优化供应商价格 [3] 技术与成本策略 - 公司降本的关键在于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第二代产品的部分关键模块与前装业务共用,以提升采购量、有效降低成本 [3] - 未来行业监管将加强,无人物流对公共资源占用明显 [3] - 公司通过与地方公交或国资合作的新模式,利用当地未充分配置的资源,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加速区域规模化 [3]
国证国际:佑驾创新无人车产品落地 L4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维持目标价31.4港元及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5 11:12
业务拓展 - 公司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及两款产品T5和T8 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赛道 [2] - 产品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 实现360°无盲区视角和精准路况识别 [2] - T5货箱空间5.5立方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 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场景 [2] - T8货箱空间8.5立方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 工业物流及矿区港口等专业场景 [2] 运营规划 - 小竹无人车采用直接销售 租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三种运营方式覆盖不同客户需求 [3] - 预计2026年交付量达1万台 在深圳 成都 西安 江阴等重点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 [3] 技术突破 - 公司L4无人车业务实现从无人巴士到无人物流车的场景拓展 将自动驾驶技术从载人复制到载货场景 [1] - 业务覆盖无人物流 干线运输 机场及矿山等特定场景专用车 [1] 政策环境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4] - 政策明确L2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 涵盖三十多个强检项目 细化变道 人机交互及极端天气等场景安全验证 [4] - 政策将规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宣传界限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高行业安全标准 [4] 投资观点 - 国证国际维持公司目标价31.4港元 买入评级 相当于2026年8.1倍预测市销率 [1] - 政策严管辅助驾驶系统背景下 公司作为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预计获得更多订单 [4]
国证国际:佑驾创新(02431)无人车产品落地 L4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维持目标价31.4港元及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0:54
业务拓展与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及两款产品T5和T8 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赛道 [1] - T5核心零部件100%车规级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 实现360°无盲区视角和精准路况识别 [1] - T5货箱空间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场景 [1] - T8货箱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工业物流及矿区港口等专业场景 [1] 商业化进展与交付计划 - 无人物流车采用直接销售、租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三种运营模式 [2] - 预计2026年交付量达1万台 在深圳、成都、西安和江阴等重点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 [2] 政策环境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明确L2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 [3] - 新标准涵盖三十多个强检项目 细化变道、人机交互及极端天气等复杂场景的安全验证 [3] - 政策将规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宣传界限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高行业安全标准 [3] 机构评价与估值 - 国证国际维持公司目标价31.4港元 对应2026年8.1倍预测市销率 给予买入评级 [1] - L4无人车业务实现从无人巴士到无人物流车的场景拓展 自动驾驶技术成功复制至载货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