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奶粉

搜索文档
光明乳业上半年营利双降:现金流靠“卖地”增长82%,境外资产占比三成
搜狐财经· 2025-09-05 2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72亿元 同比减少1.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 同比减少22.5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亿元 同比减少27.79%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7亿元 同比增长82.28% 主要由于收到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578号、580号两地块的搬迁奖励款 [2] 地区收入分布 - 上海地区收入34.88亿元 同比下滑6.93% [3][5] - 外地地区收入49.86亿元 同比下滑1.52% [3][5] - 境外地区收入39.36亿元 同比增长1.92% [3][5] 境外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资产71.37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31.49% [5] - 境外资产主要来源于2010年投资入股的新西兰新莱特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生产和销售 [5][6] - 2025年上半年新西兰新莱特实现营业收入39.50亿元 净亏损6345.58万元 [5][6] 资产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8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42% [2] - 总资产226.66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1.16% [2]
乳制品原料价格大跌,伊利蒙牛们为何却陷入营收低谷?|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8-13 17:35
中国乳制品市场格局 - 伊利与蒙牛合计占据中国乳制品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液态奶业务占公司营收超八成 奶粉、冰淇淋、奶酪等品类占比仍较小 [3][4] - 1997年后灭菌包装技术普及 常温奶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推动双寡头全国市场扩张 [4] 行业增长转折与困境 - 2023年行业龙头伊利、蒙牛营收和利润双双缩水 原奶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持续下跌 跌破牧场盈亏平衡线 [4][5] - 2023年牛奶终端零售价下滑超5% 85%常温奶包装规格变大 产品单价降低 销售费用率上涨抵消成本端红利 [6] - 近5年国内液态乳制品销售额年均复合下滑1.3% 价格下降未带来销量显著增长 [7] 供需失衡与产能调整 - 2016年二孩政策与2020年疫情催化产能扩张 原奶产量增速持续高于消费量增速 [4] - 2023年龙头乳企日均喷粉处理生鲜乳2万吨 占收奶量25% 每吨喷粉亏损超1万元 [5] - 奶牛存栏数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预计2024年继续减少约20万头 [7] 市场新趋势与转型方向 - 低温鲜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 常温纯牛奶持续下滑 伊利蒙牛加大低温领域投入 [8] - 头部乳企为商超自有品牌代工基础款产品 中国乳制品B端市场规模达千亿 70%-80%被进口品牌占据 [9] - 乳企积极与咖啡、新茶饮品牌合作 开发定制化乳品原料如芝士风味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