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温鲜奶
icon
搜索文档
奶皮子糖葫芦爆火,三元股份4连板后跌停
深圳商报· 2025-11-14 15:38
公司股价异动 - 三元股份股价在11月10日至13日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后,于11月14日跌停,收盘报6.55元/股,单日跌幅为10.03%,总市值为98.39亿元 [1] - 市场分析认为股价前期大涨与子公司三元梅园推出的季节性产品“奶皮子糖葫芦”在社交媒体走红有关 [1] - 公司发布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并指出奶皮子糖葫芦销售周期仅几个月,收入规模占比极小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同比下滑:2022年下降10.16%,2023年下降1.20%,2024年下降10.73% [2] - 公司毛利率持续走低:2022年为26.01%,2023年为23.11%,2024年为22.9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8.71亿元,同比减少10.06%,但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24.84% [2] 公司业务概况 -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产品系列包括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奶酪、冰淇淋、中式奶酪等 [1]
奶皮子糖葫芦推动4天4板?连续澄清后,这一公司再涨停!
证券日报网· 2025-11-13 10:54
11月13日开盘,三元股份(600429)(600429)股价再次涨停,股价走出"4连板"。在9时37分,其涨停被短暂打开,随即快速封住涨停。 | 贸同花顺 App 09:38 % | | | | | --- | --- | --- | --- | | 三元股份 | | | | | 600429 沪股通 L1 | | | | | 7.28 市值 109.35亿 回 7.28 | | | 量比 | | 7.10 流通 109.02亿 ਜ਼ਿੰ | | | 换 | | 0.66 9.97% 7.28 市盈 58.83 チ | | | 额 | | 同花顺 异动解读: 奶皮子糖葫芦 +乳业 + 三季报增长 + 北京 博弟 | | | | | 分时 日K 月K | 周K | 五日 | 自 | | 均线 ▼ 日线 MA5:6.07 10:5.51 20:5.18 30:5.03 | | | 目 | | 7.45 | | | 7.2 | | 6.74 | | | | | 6.03 | | | | | 533 | | | | 面对股价的连续异动,11月11日晚间,三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 ...
3连板三元股份:奶皮子糖葫芦旗下季节性产品收入规模占比极小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21:40
公司股价与市场反应 - A股相关概念股走强,三元股份(600429)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三连板),庄园牧场(002910)、天润乳业(600419)、西部牧业(300106)近期也纷纷跟涨 [1] - 三元股份股票在2025年11月7日、11月10日和11月11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产品与业务影响 - 引发市场关注的产品为三元股份子公司北京三元梅园食品有限公司(三元梅园)推出的季节性产品“奶皮子糖葫芦”,销售周期仅几个月,收入规模占比极小 [1] - 三元梅园是公司重点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围绕商场、景区、社区、交通枢纽四类店型优化打造创新单店模型,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 [2] - 三元梅园主要生产宫廷奶制品,其“宫廷奶品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以奶酪、双皮奶、奶卷为主,并根据“三时四季”特点推出限定产品 [2] - 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生产、销售,旗下拥有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奶酪、冰淇淋、中式奶酪等产品系列,2025年上半年乳制品加工业务实际产能33.86万吨 [1] 产品市场热度 - 奶皮子糖葫芦近期在社交平台意外走红,迅速席卷多个城市,相关话题登顶热搜,观看量过万的帖子刷屏首页 [2] - 常规糖葫芦价格大多在3元到5元一串,加入奶皮子后产品售价涨至18元到25元/串不等,且热度可观 [2] - 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网友晒出北京及外地糖葫芦门店前大排长龙的景象,奶皮子糖葫芦的图片成为流量密码,让这一小吃成为互联网新晋顶流 [2]
从“喝好奶”到“喝开心”!乳业复苏背后 情绪价值正在逆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7:17
行业复苏 - 2025年1至9月中国进口各类乳制品约200万吨,同比增长3.3%,进口额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4] - 2022至2024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量连续三年下降,2025年重新实现正增长 [1][2] - 9月奶业主产省份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3.03元,环比上涨0.3%,价格企稳运行 [4][5] 进口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干乳制品进口量占全部乳制品超70%,进口量同比增长6.7%,进口额同比增长17.8% [6][7] - 奶油、奶酪、婴配粉进口额分别增长36.3%、17.8%、14.3% [8] - 液态奶进口量同比减少6.1%,进口额同比增长2.6% [6] 行业转型与挑战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面临需求分层、市场结构优化、竞争加剧等挑战 [7] -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通过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满足消费需求 [7] - 目前仅低温鲜奶实现量价齐升,消费者对奶酪等产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场景认知不足 [7] 新兴趋势与机遇 - 奶酪行业触底反弹,餐饮渠道增速快,受新式茶饮、咖啡、披萨及冷冻烘焙业务带动 [8] - 妙可蓝多餐饮工业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超36% [8] - 消费端更注重产品功能性和情绪价值,情绪价值重要性从五名开外升至第二名 [10] 外资企业动态 - 达能集团目标未来五年使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 [1] - 进博会期间外资乳企如阿拉福兹、达能重点展示干酪制品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产品 [9] - 达能首发三款健康老龄创新产品,瞄准调节肠道微生态、减缓记忆力下降等功能性赛道 [10]
新乳业(002946):低温趋势延续,25Q3利润率超预期增长
华西证券· 2025-10-29 23:2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三季报业绩超过市场预期,25Q1-3实现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31.5%,25Q3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7.7% [2] - 25Q3净利率和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8.0%和8.1%,同比分别提升1.4和1.2个百分点,延续高质量增长 [4] - 看好低温业务带动收入及结构增长的成长逻辑,预计全年在低温业务带动下有望实现超预期的高质量增长 [4] 财务业绩表现 - 25Q1-3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5% [2] - 25Q3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4.4% [2] - 25Q3毛利率为28.4%,同比微降0.4个百分点,但经回测调整后预计同比维持正增长 [4] - 25Q3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5.1%和2.9%,同比分别下降0.2和1.1个百分点,费用效率提高 [4] 业务分析 - 25Q3低温业务预计延续同比双位数以上增长态势,其中低温酸奶增长快于低温鲜奶,全年有望维持低温领跑 [3] - 25Q3常温业务同比中个位数下滑,与行业趋势基本相仿,供需矛盾下竞争仍然激烈 [3] 盈利预测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6亿元、115.6亿元、121.4亿元 [5]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8.4亿元、9.8亿元 [5] - 预计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0.97元、1.14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倍、17倍、15倍 [5] - 预计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5年的28.8%提升至27年的29.9% [7][10]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5年的20.4%提升至27年的22.8% [7][10]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1016
艾瑞咨询· 2025-10-16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消费趋势变革,核心驱动力是健康化、功能化与便捷化 [1][4][5][8] - 年轻消费群体(Z世代)的“轻养生”、“朋克养生”需求催生了新的百亿级赛道,如中式养生水、健康化传统食品 [1][4][16][17] - 行业竞争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产品创新、供应链效率、品牌年轻化与数字化运营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5][10][13][16][18] - 预制菜、蛋白饮料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依赖于明确的行业标准、食品安全管控和技术创新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1][4][8] 行业趋势 - **健康养生潮流**:年轻人推崇“轻养生”,以灵活、碎片化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如自制养生饮品,18-35岁人群占健康消费的83.7% [1][4] - **产品中医化**:月饼市场呈现“健康化”趋势,低糖、药膳月饼受追捧,“五行学说”与“药食同源”理念契合年轻人对中医文化的追求 [1][4] - **预制菜发展启示**:日本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超60%,其成功基于明确的定义、严格的添加剂控制(禁用防腐剂)和完善的法规体系,为中国市场提供借鉴 [1][4] - **蛋白饮料市场增长**:2023年中国蛋白饮料市场规模达1586亿元,未来将向高端化、功能化发展,注重低糖低脂及特定人群定制 [8] - **方便面行业挑战**:行业面临“不促不销”困境,受替代品增多、外卖冲击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亟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8] - **袋装饮料新蓝海**:袋装饮料市场销量暴增,被视为饮品行业新蓝海,竞争焦点集中在需求洞察、供应链实力和品牌心智占位 [5] 头部品牌动态 - **瓶装水市场格局生变**: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22%,茶饮料业务首破百亿;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传统包装水收入下滑24.1%,竞争转向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 [5] - **三元股份聚焦低温鲜奶**:三元重启“北京鲜牛奶”品牌,强调72度巴氏杀菌工艺和100%自有奶源,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3%,在北京鲜奶市场占有率达58.3% [10] - **IP联名驱动增长**:TATA与IP“黄油小熊”联名,线上销售增长53%,新增粉丝提升343%,Z世代占比显著增加,通过情感共鸣实现品牌年轻化 [10] - **足力健跨界饮料成功**:足力健跨界卖饮料,吸引9万付费会员,饮品销量近60万瓶,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捕捉老年人健康需求及高性价比策略 [11] - **康师傅方便面高端化**:康师傅推出“特别特鲜泡面”,通过技术突破提升品质,旨在将产品从“快餐饱腹”升级为“品质正餐” [14] - **洽洽食品智能制造**:洽洽入选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体系 [15] - **绝味鸭脖供应链优势**:绝味构建覆盖全国的24小时高效运营体系,冷链网络配送半径达500-800公里,通过数智化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 [16] - **李子园甜牛奶细分市场领先**:李子园2023年营收达14.12亿元,甜牛奶单品贡献97.78%的收入,市占率高达49.6%,全国终端网点超50万个 [18] 产品技术与创新 - **新品聚焦健康与跨界**:近期新品包括盒马HPP益生元果汁饮料、喜茶联名牛肝菌冰淇淋、海河月饼味酸奶等,聚焦健康、地域特色和跨界创新 [9] - **肯德基科技赋能体验**:苏州肯德基“车速取”车道餐厅突破100家,通过环形车道设计和与理想汽车A2A智能点餐合作,提升“车行生活”便捷性 [13] - **中式养生水赛道崛起**:中式养生水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88%,2028年规模将突破百亿元,以药食同源食材满足“朋克养生”需求 [16][17]
北大荒完达山液奶营销事业部召开年中会议:以“量利双驱”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25 16:00
核心战略调整 - 下半年核心战略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 以量利并行 以利为先为核心 全力冲刺全年目标 [1][3] - 建立销量-利润动态平衡模型 优化产品结构 聚焦高毛利产品推广 [3] 产品结构优化 - 确保高毛利产品(如低温鲜奶 有机纯牛奶)销量占比提升至40%以上 [3] - 针对下沉市场推出高性价比基础款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3] 渠道策略升级 - 深化经销商战略合作 推出千商赋能计划 为头部经销商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 定制化动销方案及金融支持 [4] - 拓展新兴渠道 联合社区团购平台 直播电商开展鲜奶到家 限时秒杀活动 计划下半年新增社区网点5000个 [4] 服务体系升级 - 建立72小时响应机制 组建市场 物流 售后铁三角服务团队 确保经销商订单处理 配送时效提升30% [5] - 将经销商满意度纳入区域经理考核 权重占比达20% [5] 终端营销创新 - 推行一品一策精准营销 针对儿童奶 中老年奶粉等细分品类开展健康饮奶科普直播 单场目标转化率超5% [6] - 在重点商超设置完达山鲜奶体验站 通过免费试饮 买赠活动提升复购率 试点区域动销增长25% [6] 管理体系精细化 - 实施目标-过程-结果全链条管控 分解利润目标至各省区 产品线 建立日监测 周复盘 月考核机制 [7] - 严控费用投放 将市场费用与动销效果挂钩 [7] 组织效能提升 - 各省区负责人签署下半年目标责任书 立军令状 聚焦利润产品攻坚 [9] - 通过一区一策深挖市场潜力 确保全年利润增长超行业平均水平 [9]
蒙牛乳业(02319):需求压力仍存,内生利润率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9-04 22:32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25H1公司收入同比-6.95%至415.6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16.37%至20.46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3] - 收入下降主要因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乳制品行业供需矛盾仍存 [3] - 若不考虑现代牧业投资亏损 公司H1内生利润基本同比持平 内生利润率改善 [1][3] - 公司持续精细化运营 带动核心经营利润增长好于预期 经营现金流同比提升 [1][3][4] - 调整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1.04元 1.17元 对应25年估值13X [1][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41.7% 同比+1.4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 [3] - 销售及经销费用率27.9% 同比-0.5个百分点 广告费用44.8亿元 同比-0.4% [3] - 行政费用率4.7%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EBITDA同比-4.1%至45.97亿元 EBITDA率11.1%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经营利润率8.5% 同比+1.5个百分点 持续改善 [3] - 其他收入及收益4.0亿元 同比-45.6% 因去年H1存在2.7亿元一次性子公司处置收益 [3] - 其他支出5.7亿元 同比下降24.5% 因汇兑收益及存货减值同比下降至2.2亿元 [3] - 投资收益-5.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主要来自现代牧业等持股公司亏损 [3] 业务分部表现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2亿元 同比-11.22% 其中常温业务承压 [3] - 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 同比+2.46% [3]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9亿元 同比+15.04% [3] - 奶酪业务收入23.74亿元 同比+12.28% [3] - 其他业务(大包粉等)15.1亿元 同比+16.9% [3] - 除液奶外 其他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3] - 鲜奶业务取得双位数增长 高端品牌每日鲜语继续高速增长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推出超百款新品 覆盖全品类矩阵 包括常温奶 低温酸奶 鲜奶 冰淇淋 功能牛奶 婴儿配方奶粉 [3] - 加速品类多元化升级 在低温酸奶 鲜奶 奶粉 奶酪 冰品细分赛道均呈增长趋势 [3] - 品牌创新层面携手国内外经典大IP 联手热门影视剧扩大品牌影响力 [3] - 5月主动调整常温白奶价格寻求增长抢占份额 [3] - 继续提升产品覆盖面及品牌影响力 期待需求复苏业绩改善 [3] 估值与预测 - 总股本3911百万股 总市值58.2十亿港元 当前股价14.88港元 [2] - 预测25年营业收入822.40亿元 同比-7.3% 26年844.55亿元 同比+2.7% [4][12] - 预测25年归母净利润41.21亿元 同比+3842.7% 26年46.00亿元 同比+11.6% [4][12] - 预测25年每股收益1.04元 26年1.17元 [4][12] - 预测25年PE 12.8倍 26年11.5倍 [4][13]
乳业大转向:常温奶失宠,乳企“卷”鲜奶、拼奶粉
36氪· 2025-09-03 19:29
行业整体格局 - 中国乳制品市场处于复苏进程中 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竞争格局 [1][2] - 行业前五名企业总市值分别为伊利股份1791亿元 蒙牛乳业585亿元 中国飞鹤401亿元 新乳业159亿元 光明乳业120亿元 [1] - 营收超百亿的四家企业中 伊利股份613亿元居首 蒙牛乳业416亿元次之 光明乳业125亿元和中国飞鹤91亿元紧随其后 [2] 财务表现 - 多数企业营收同比下滑 中国飞鹤下降9.98% 蒙牛乳业下降7.20% 光明乳业下降1.90% [3] - 净利润普遍承压 伊利股份72亿元下降4.39% 蒙牛乳业20.46亿元下降16.37% 光明乳业2.17亿元下降22.53% 中国飞鹤10亿元下降46.66% [3] - 新乳业表现亮眼 净利润3.97亿元实现33.76%的正增长 [4] 市场压力与挑战 - 面临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与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 [4] - 国内奶牛存栏量自2024年起持续下降 2025年始终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4] - 价格战不可避免 区域乳企通过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8] 产品结构变化 - 液态奶收入占比呈现分化 伊利58.33%下降3.24% 蒙牛77.4%下降3.77% 光明53%下降4.15% 新乳业91.7%上升1.39% [14] - 低温鲜奶业务快速增长 蒙牛低温鲜奶业务同比增长超20% 伊利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逾20% [20] - 高端产品线表现突出 新乳业高端鲜奶实现双位数增长 "活润"系列增长超40% [11] 奶粉市场竞争 - 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受益于育儿扶持政策 中央与地方层面提供生育补贴 [4][27] - 伊利婴幼儿奶粉全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提升1.3个百分点 飞鹤声称全渠道市场份额和销量第一 [23] - 奶粉业务收入分化明显 伊利165.78亿元增长14.26% 蒙牛16.76亿元略有提升 新乳业4601.41万元增长32.29% [26] 高端化趋势 - 超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合计占比超过64% 高端市场占24.2% [30] - 企业聚焦产品功能升级 伊利强调母乳成分 飞鹤主打OPO和乳铁蛋白 蒙牛聚焦有机+A2蛋白 [28] B端市场拓展 - 乳企积极布局B端赛道 餐饮 烘焙及奶茶行业带动奶油 原料奶粉 乳清粉进口量快速增加 [31] - 蒙牛推出餐饮纯牛奶 稀奶油和厚乳奶基底三款核心产品 [32] - 伊利专门打造"伊利索非蜜斯"B端品牌并升级应用创新中心 [34] - 新乳业成为盒马 山姆等零售渠道的OEM供应商 [34] 合作与创新模式 - 与会员店共创新品 伊利与山姆合作推出"生牛乳绿豆雪糕" 与永辉推出950ml鲜牛奶 [35] - 蒙牛与山姆推出"冠益乳早8吨吨桶" 联合沃尔玛 华润推出特仑苏小包装新品 月销售突破1亿元 [36] - 与茶饮咖啡品牌战略合作 蒙牛与星巴克 霸王茶姬合作 新乳业与喜茶 Manner等品牌建立合作 [37] 市场机遇 - 咖啡赛道预计为乳业带来265亿元市场扩容 新茶饮对厚乳 奶基底需求年增速超20% [37] - 妙可蓝多B端奶酪销量占比达22.9% [38] - 国产乳企凭借供应链优势加快替代国际品牌 反倾销政策提供有利环境 [40]
三元股份上半年营收33.31亿元 持续深化改革效果显著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19: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 同比下滑13.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66% [1] - 直营渠道销售收入13.51亿元 同比增长14.1% [5] 业务结构分析 - 液奶收入19.93亿元 占整体收入比重约60% [2] - 固奶收入4.53亿元 [2] - 冰淇淋收入7.8亿元 [2] - 北京地区收入14.06亿元 北京以外地区收入18.21亿元 [2] 战略举措与改革成效 - 聚焦主责主业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 - 持续深化组织改革、人才布局、机制优化 [1] - 成立公司级KA团队赋能终端运营 [5] - 成立北京学生奶业务专班深耕细分市场 [5] - 重启"北京市牛奶公司"IP开设茶饮店创新业态 [5] - 三元梅园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 [5]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乳制品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 市场呈现理性消费态势 [2] - 消费场景多元化 近场化、便捷化渠道成为新增长极 [2] - 19家上市乳企中11家营收同比下降 9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2] - 消费需求从基础营养向功能营养全面转型 [7]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方向 - 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创新平台 [7] - 具备完整的优质供应链体系 [7] - 产品品质口碑在行业名列前茅 [5] - 研发费用投入3756万元保持较高水平 [6] - 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有效衔接 [3] - 聚焦低温产品与大单品策略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