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废水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山公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19亿元 同比增长29.5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1 18:3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1.21亿元 同比下滑1.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9亿元 同比增长29.55% [1] 战略发展 - 实施"双核双轮"战略框架 践行"价值回归 链主企业 行业一流"战略目标 [1] - 推动改革深化提升 谋求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模式升级 [1] - 完成小榄水务及旗下润丰水业 小榄水质检测公司整合 [1] - 供水范围覆盖除坦洲镇外中山市全域 占全市供水规模94% [1] 业务拓展 - 2月通过大涌公辅中心项目切入工业废水处理赛道 [1] - 6月承接中山港街道 民众街道厂网一体化项目 扩大水污染治理版图 [1] - 抢抓"双碳"机遇 布局中山本地新能源业务 [1] -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人工智能+虚拟电厂"示范标杆 [1] 数字化建设 - 公用云 财务共享中心赋能效果初显 [2] - 数字排水 数字工程等8大模块持续落地 打通人财物业务数据壁垒 [2] - 完善"数字公用"建设 以数字化赋能业务提升 [2] 技术创新 - 上半年新增知识产权23项 荣获科创类奖项6项 [2] - "虚拟电厂暨电网友好型电站及车网互动建设项目"获2025年"北极星杯"优秀案例奖 [2]
菲达环保: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90亿元,同比增长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67%,主要受益于项目毛利率提升和科技创新 [2][3][12] - 大气污染治理和环保水务双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紧抓政策红利窗口期,在超低排放、污水处理及CCUS等新兴领域强化布局 [3][4][5][6][7] - 通过收购菲达保盛95%股权及宁波禹成51%股权解决同业竞争,优化产业链结构,股权投资项目总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1,121.74% [17][18][2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90亿元(YoY +5.13%),营业成本11.56亿元(YoY -1.28%),毛利率提升主要因项目执行优化及降本增效 [2][16] - 研发费用5,900万元(YoY +51.96%),销售费用3,045万元(YoY +53.62%),反映公司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投入 [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41万元(YoY -85.76%),主要因保函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支付增加 [16] - 总资产121.49亿元,资产负债率61.12%(较年初+1.10pct),因子公司浦江水资源新增长期借款12亿元 [12][17] 行业动态 - 大气治理行业受益于钢铁/水泥节能降碳专项行动,目标吨钢能耗降2%以上、节能量2,000万吨标煤,超低排放改造需求扩容 [3][4] - 环保水务行业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政策推动2025年建成100座污水处理绿色标杆厂,智慧水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 [5] - 固废处理行业资源化率目标60%,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达80万吨,CCUS技术获金融创新支持加速商业化 [6] - 能源设备更新政策要求2027年煤电节能改造占比超60%,新增碳捕集技术改造要求 [3][4] 业务进展 - 大气治理业务采用"EPC+装备制造"模式,落地三峡蒙能东胜智慧碳管项目,开拓船舶降碳新赛道 [7][8] - 环保水务业务深化"投资+运维"模式,打造浦江水资源项目水权交易样板,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 [7][12] - 成立菲达澜创拓展船舶降碳装备,投资建设真空热管自动化生产线推动产品迭代 [8] - 子公司紫光环保运营项目覆盖浙江、江苏等省份,襄阳/浦江污水处理项目净利润超600万元 [20] 技术创新 - 新增授权专利81件,发布行标7项/团标4项,智慧环保及碳足迹技术获国际先进水平认定 [9][10] -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7项 [15] - 与浙工大共建环保数智化联合实验室,推进CCUS系统联合调试及"领雁"项目检测 [10] - 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平台11个,包括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14] 战略与管理 - 完成"战略-专业-业务"三级管控体系重构,整合科发与海外事业部,强化市值管理并获万得ESG"AAA"评级 [10] - 制定合规管理"1234N"体系,梳理92个风险防范点及255条管控措施,通过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认证 [11] - 2024年度分红每10股派1元,收购菲达保盛及宁波禹成股权解决同业竞争 [10][18] - 人才队伍拥有正高职称8人、高级职称121人,引进"国千人才"1人及硕士10人 [11][16]
中国光大水务(01857.HK)上半年纯利跌3%至5.64亿港元 中期息每股6.09港仙
格隆汇· 2025-08-12 12:4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 公司录得收入32 8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3 53亿港元降低2% [1] - 除利息 税项 折旧及摊销前盈利11 94亿港元 与去年同期11 96亿港元基本持平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5 64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 81亿港元降低3% [1] - 每股基本盈利19 71港仙 较去年同期20 31港仙减少3%或0 6港仙 [1] - 整体毛利率为42% 较去年同期38%增加4个百分点 [1]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 09港仙 等值0 99新分 [1] - 公司融资渠道多元畅通 资产质量良好 财务状况健康 [1] 市场拓展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 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推进 轻重资产业务模式不断深化 [2] - 轻资产业务多点布局 涵盖工业废水处理 设备供货 工艺包等 新承接业务分布于中国湖北 江苏 浙江等省份及泰国市场 [2] - 公司聚焦市场化需求 探索多渠道服务方案 积极跟进企业端 ToB 业务机会 研判产业链延伸机会 [2] - 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 公司承接多项轻资产项目与服务 涉及合同总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 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规模10000立方米/日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投资并持有170个环保项目 涉及总投资约316 3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承接委托运营 工程总包 EPC EPCO 设计-采购-施工-运营 设备供货 技术服务等各类轻资产项目及服务 [2] - 业务遍及中国国内13个省 市 自治区的60多个区县市 海外布局毛里求斯等国家 [2] 运营管理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双轮驱动 深入落实智慧运营管理举措 提升运营管理质效 [3] - 降本增效方面 持续推进药剂种类优化 精准加药 设备合同能源管理等精细化管理举措 降低存量项目运营成本 [3] - 初步建立高效 优质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3] - 开源增效方面 推动工业废水 中水处理等开源拓展 优化存量项目产能利用率 签订十余个存量项目开源业务合同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旗下12个项目的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 位于中国山东 江苏 天津等省市 总装机容量约20兆瓦 预计每年可提供电力约2000万千瓦时 [3] - 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 公司新获各类资金补贴合共约2750万元人民币 [3] - 累计处理污水约8 35亿立方米 供应中水约2000万立方米 [3]
创业集团控股(02221)上涨17.39%,报0.081元/股
金融界· 2025-07-30 13:30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17.39%至0.081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737.72万港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为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环保与建筑领域 [1] - 专注于餐厨垃圾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业务 市场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外地区 [1] - 战略定位是成为环保细分市场领先企业 通过先进技术与高质量项目提升竞争力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8.58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度净亏损达7447.88万元人民币 [2]
中山公用召开业绩说明会:2024年营收规模创新高 净利润创佳绩
证券日报· 2025-05-09 13:12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6.78亿元,同比增长9.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24.02%,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 - 水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43%,固废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2.00%,新能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7.13%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优化业务布局,聚焦供水、固废、新能源三大主业,完成"供水一盘棋"战略,构建固废平台公司,快速拓展新能源业务,形成多元协同发展格局 [2] - 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板块深度融合,构建"强链补链、资源共享"的生态服务体系 [3] - 水务板块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统一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与区域集约化优势 [3] - 固废板块协同环卫前端收集与后端焚烧发电,形成资源循环闭环 [3] - 新能源板块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联动Pre-REITs基金与资本运作,为技术转化和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3] 新能源板块发展 - 新能源板块重点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光储充一体化业务,聚焦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景,落地"低碳工业园""低碳政区""低碳校园"等示范项目 [3] -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已投建光伏电站覆盖全国18个城市,累计投运分布式光伏项目60余个,并网及在建光储充合同容量累计约500MWp [3] 2025年发展重点 - 持续完善全市供水保障服务,深挖水治理领域,拓展工业废水处理业务 [4] - 提升固废板块运营管理水平,推动投资并购,提高盈利能力 [4] - 加快新能源板块全面布局,以分布式光伏为先导,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培育新业务增长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