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
搜索文档
凯龙高科:11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9:05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1月21日召开第四届第二十七次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了《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9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大气污染治理业务,占比达99.93% [1]
同兴科技:欧盟通过环保法案对公司未来经营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16:41
公司战略与政策契合度 - 欧盟环保法案聚焦减碳、污染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与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布局相契合,对公司未来经营具有积极影响 [1]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 - 公司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建材等20多个行业 [1]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超长寿命Tx-1碳捕集吸收剂,其抗氧化能力对比竞品提高20-300倍 [1] - 公司创新TXio碳捕集工艺,将碳捕集效率提升至90%以上,且能耗降至2.0-2.2GJ/tCO2,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万吨级船用装置 [1] 钠离子电池业务 - 公司钠离子电池在-40℃环境下可保持近90%容量,适配欧洲户用储能等应用场景 [1] - 钠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无需钴、少用或不用镍,钠资源丰富易提取,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具备显著低碳优势 [1] - 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和高安全性,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可有效存储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促进电力系统脱碳 [1]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持续关注欧盟环保政策动态,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积极把握政策红利,推动相关业务拓展 [1]
同兴科技:公司钠离子电池在-40℃环境下保持近90%容量,适配欧洲户用储能等应用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9:18
公司战略与政策影响 - 欧盟环保法案聚焦减碳、污染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与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契合,对公司未来经营具有积极影响 [2] - 公司将持续关注欧盟环保政策动态,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积极把握政策红利,推动相关业务拓展 [2]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 - 公司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建材等20多个行业 [2]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超长寿命Tx-1碳捕集吸收剂,抗氧化能力对比竞品提高20~300倍 [2] - 公司创新TXio碳捕集工艺,将碳捕集效率提升至90%以上,且能耗降至2.0-2.2GJ/tCO2,已成功应用于万吨级船用装置 [2] 钠离子电池业务 - 公司钠离子电池在-40℃环境下保持近90%容量,适配欧洲户用储能等应用场景 [2] - 钠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无需钴、少用或不用镍,钠资源丰富且易于提取,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具备显著低碳优势 [2] -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之一,可有效存储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促进电力系统脱碳 [2]
同兴科技:11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7:48
公司治理与财务 - 公司于2025年11月4日召开第五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审议包括《关于聘任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等文件[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5亿元[1] 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占比达99.7%[1] -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0.3%[1]
将PM10和NO2削减任务纳入计划 成都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川日报· 2025-10-31 14:37
成都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核心观点 - 成都启动全面升级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将PM10和NO2的削减任务纳入攻坚计划并制定各县市区目标分解表[1] - 攻坚战从治理思路、治理手段、治理格局三方面重点发力 旨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截至10月28日 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1天 同比增加15天[1] - PM2.5浓度为28微克每立方米 同比下降6.7% PM10浓度为44微克每立方米 同比下降6.4%[1] - NO2浓度为24微克每立方米 同比上升9.1%[1] 治理思路:源头防控 - 做好移动源管控、工业源治理、扬尘源管控三方面工作[1] - 移动源管控采取疏堵结合方式 分阶段分区域对国三及以下小客车实施限行 推动运输结构绿色转型[1] - 倡导绕城高速内工地全面使用新能源建筑垃圾运输车 三环路内全面使用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1] - 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油品专项行动 遏制使用非法油品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1] 治理手段:智慧精准 - 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企业安装电力监控设备 强化非现场监管[2] - 依托颗粒物组分和氮氧化物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 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精准溯源污染高值区域[2] 治理格局:社会共治 - 以美丽社区建设为抓手 将人盯源机制与美丽社区建设深度融合 把责任压实到最小社会单元[2] - 治理重心从普遍约束转向精准服务 完善用车大户企业清单[2] - 通过政策手段帮助环保绩效先进企业享受更多红利和发展机遇 同时加强曝光典型违法行为[2]
清新环境:公司将持续发挥在火电烟气治理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6: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将持续发挥在火电烟气治理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 [1] - 公司积极把握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领域,密切关注前沿能源技术发展趋势,稳步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战略转型升级 [1]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润水务在四川省多地试点实施"水务+光伏"发电项目 [1] - "水务+光伏"发电项目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25 |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最佳实践》——记录大气污染防治典型,分享减污降碳领先经验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9:56
论坛与报告发布 -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举办2025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并发布年度报告《大气中国2025》[1] - 报告聚焦城市和区域层面治理行动 精选代表性实践案例 旨在为更多地区提供参考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 - 报告记录并分享重点城市与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领先实践案例 希望通过经验分享助力构建更高水平治理体系[1]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 自2013年实施清洁空气行动以来 全国PM2 5浓度水平大幅下降 2024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59% 重污染天气减少九成以上[3] - 城市多元探索及区域协同治理不仅改善本地及周边空气质量 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1][3]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构建多层级协同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治理体系[6] 重点城市治理案例 - 上海是全国最早探索工业源VOCs治理的城市之一 形成"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稳步推开"的推进模式 治理模式从"一厂一策"升级为"一行一表照表施治"[7][8] - 上海搭建重型柴油车排放智慧监管系统 通过多源融合数据底座实现车辆全天候实时监管 建立算法驱动的全链条智慧化监管[8] - 成都打造"近零碳施工工地"试点 通过新能源设备替代与应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第三方核证的协同推进机制[9] 未来挑战与展望 - 大气污染防治将步入深度攻坚和转型升级新阶段 对地方治理能力技术支撑和精细化管理提出更大挑战[4] - 专家建议进一步提升PM2 5及其主要组分浓度的精准预报能力 完善减排清单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期间措施落实情况跟踪评估[11] - 未来需持续深挖行业减排潜力 坚持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全链条思路 提升VOCs治理水平[18]
专家建议加严空气质量标准,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财经· 2025-10-24 19:49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自2013年实施清洁空气行动以来,全国PM2.5浓度水平大幅下降,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整体PM2.5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59% [3] - 重污染天气减少九成以上,重点区域及部分城市实现空气质量历史性改善 [1][3] 地方治理最佳实践 - 上海市工业源VOCs治理从2007年起步,历经试点探索到2020年开启深化治理新阶段,形成“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稳步推开”的推进模式 [2] - 上海大气污染治理模式从“一厂一策”升级为“一行一表、照表施治”,实现从个性化方案向标准化管理的跨越 [2] - 上海通过搭建多源融合数据信息底座,形成重型柴油车全天候实时监管,建立算法驱动的全链条智慧化监管,构建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 [3] - 成都市开展近零碳施工工地试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推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2] 未来政策与标准导向 - 多位专家建议尽早加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25微克/立方米作为目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 - 实施更严格标准将驱动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电力部门向清洁能源转型,表现为煤电占比下降、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增长 [5] - 标准加严会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污染行业产出下降,低污染行业产出提升 [5] 深度攻坚挑战与方向 - 大气污染防治步入深度攻坚新阶段,面临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交通等综合措施同步推进的挑战 [4] - 跨区域污染传输问题对区域协作提出更高要求 [4] - 下一步需提升PM2.5及其主要组分浓度精准预报能力,完善减排清单,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监管效能 [4] 结构性调整核心领域 - 专家建议聚焦能源、产业与交通三大领域的结构性调整措施 [6] -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能源结构优化、优化供热与终端用能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以交通结构优化和清洁化终端为抓手 [6]
同兴科技:10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8:27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五届第十九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包括《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占比达99.7%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0.3% [1] - 公司当前市值约为26亿元,收盘价为19.77元 [1]
龙净环保: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4.99%
格隆汇· 2025-10-17 17:37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60.1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54.99%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65.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8.58亿元,同比增长18.0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长20.53%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26.19% [1]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32亿元,较期初增长4.51% [1] - 资产负债率62.01%,有息负债率16.90%,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1] 业务订单与市场地位 - 年初至报告期末新增环保设备工程合同76.26亿元,电力行业占比61.51%,非电行业占比38.49% [2] - 报告期末在手环保设备工程合同197.41亿元,订单储备充足 [2] - 得益于新一轮煤电项目建设和现役机组环保改造需求,公司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持续巩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龙头地位 [2] 绿电与储能业务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绿电业务贡献净利润近1.7亿元,规划项目储备充足,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2] - 公司与亿纬锂能深度合作,储能电芯呈现满产满销态势 [2] - 公司现有储能电芯产能约8.5GWh,1-9月累计交付电芯5.9GWh,其中95%以上外销,生产良率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积极布局新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于2025年9月成功获得福建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支持 [2] - 公司已完成钠离子电池样品开发,并通过潜在客户端测试认证,核心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