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服务

搜索文档
北控水务集团(0371.HK):全国性水务龙头 分红保障稳健收益
格隆汇· 2025-07-18 03:01
公司概况 - 北控水务集团成立于2008年,业务涵盖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供水服务、水环境治理建造、技术及咨询服务、设备销售和城市资源服务 [1] - 公司积极拓展轻资产运营模式,工程业务持续收缩,2024年毛利占比降至6.4% [1] - 截至2024年末,北京控股持有公司41.1%股份,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三峡系公司合计持股15.81% [1] - 公司资本开支2024年降低至41.1亿元(同比减少28.9亿元),20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达6.22% [1] 行业分析 - 水务行业增速放缓,呈现区域垄断和全国性龙头并存的竞争格局 [2] - 预计2025-2027年供水、污水处理规模CAGR分别为0.37%、1.2% [2] - 2023年公司自来水/污水市占率分别为1.8%/8.2% [2] 公司业务 水务运营 - 截至2024年末投运产能3,384万吨/日,产能弹性降至29.2% [2] - 2015-2024年污水及再生水处理量、供水量复合增速分别为10.2%、14.7% [2] - 自来水价格自2017年来稳定在2.14元/吨,有望受益于本轮调价周期(平均涨幅21.3%) [2] 其他业务 - 2024年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股东应占溢利占比降至7.8%/4.6% [2] - 水环境治理技术及设备销售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占比8.0%,智慧水务或贡献增量 [2] - 城市资源业务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占比1.7%,待执行订单总额78.5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08.5亿元,其中75.8%服务特许权应收款项和65.1%应收账款账龄在一年以内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17.0/17.1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股息率分别为6.4%/6.6%/6.8% [3]
北控水务集团(00371):全国性水务龙头,分红保障稳健收益
长江证券· 2025-07-17 19: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北控水务集团“买入”评级 [1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控水务集团为全国性水务龙头,分红保障稳健收益 水务运营板块产能利用率爬坡,供水及污水处理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业绩增速压力已逐步释放 公司资本开支下行,自由现金流转正,2021年以来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0.157港元,持续稳健分红能力值得看好 [4]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北控水务集团2008年成立,业务从水务运营向环保全领域延伸 包括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供水服务等业务 积极拓展轻资产运营模式,工程业务收缩,2024年毛利占比降至6.4% [7][17] - 截至2024年末,北京控股持有公司41.1%股份,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三峡系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香港、三峡资本香港、长电国际分别持有公司8.68%、5.14%、1.99%股权 [7] - 公司已过项目建设高峰期,2024年资本开支降至41.1亿元 2021年以来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0.157港元,20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达6.22% [7] 水务板块 行业情况 - 2014 - 2023年城市供水总量、污水处理量平稳增长 2022 - 2023年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速放缓 行业投资高峰期已过,2022年公司自由现金流转正 推算2025 - 2027年供水、污水处理规模CAGR达0.37%、1.2% [47][52] - 竞争格局呈现区域垄断和全国性龙头并存趋势 2023年公司自来水/污水市占率分别为1.8%/8.2% [8][59] 产能情况 - 公司2022年开始缩减未投资产能 截至2024年末投运产能3384万吨/日,产能弹性降至29.2% 2015 - 2024年污水及再生水处理量、供水量复合增速达10.2%、14.7% 产能利用率有爬坡空间,预计水务业务稳健增长 [8] 价格情况 - 公司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调整及时,呈上升态势 自来水价格自201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2.14元/吨 统计自2023年11月以来部分城市自来水调价案例,居民用水第一阶梯基本水价平均增加0.36元/吨,平均涨幅为21.3% 公司有望受益于本轮调价周期 [8][91] 其他业务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 - 2024年综合治理项目/建设BOT水务项目的股东应占溢利占比降至7.8%/4.6%,对利润影响相对可控 公司已停止新增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相关业务收入下降 [9][97] 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 - 2024年在公司应占股东溢利中占比8.0% 包括水厂设备总包、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设备等业务 考虑到水处理行业步入成熟期,传统水厂技术服务与设备销售增速有限 智慧水务在上行期,或贡献增量 [10][100] 城市资源 - 2024年在公司应占股东溢利中占比1.7% 截至2024年底,待执行订单总额78.5亿元,年化金额15.0亿元 城市服务收入稳健增长,危废处理业务收入下降、毛利率下滑 [9][105] 财务分析 盈利及成长能力 - 近3年因出售联营公司、计提减值等,业绩出现波动 运营占比提升,后续业绩稳定性有望提升 2015 - 2019年公司收入快速增长,复合增速达29.1% 2021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达3.3% [10][111]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4%,同比下降0.9pct 资产规模1666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50.9% 负债规模1106亿元,长期借款占比54.6% [125][129]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谨慎口径的应收账款为208.5亿元 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75.8%在一年以内,应收账款65.1%账龄在一年以内 期待化债政策下应收账款改善 [10][13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6.6/17.0/1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0%、2.2%、1.0% 假设分红在2024年基础上以3%的绝对值增长,分别为16.7/17.2/17.7亿港币,对应2025/7/16股价股息率分别为6.4%/6.6%/6.8% [142]
粤海投资20250508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粤海投资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业绩平稳**:一季度营业额下降小于1%,可视为平手;税前利润增加2%,股东应占利润增加2.5% [2] 2. **拆分资地减亏**:1月21日通过实物分派将资地拆出,今年可减约9.4亿亏损,解决了房地产相关风险 [3] 3. **财务费用下降**:一季度财务费用下降7700万,因本金和利率下降,今年财务费用有望继续下降 [3][6] 4. **收租有增长但投资物业供应值下降**:天河城一季度收租有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不好,投资物业供应值下降,今年一季度减少1000万,幅度小于去年 [4] 5. **水价调整正常**:水价调整根据回报、经营和利润情况而定,去年调水价时间幅度正常,如深圳、东莞东江水部分未提价,政府可通过增加水资源费调节 [7][8] 6. **其他业务发展情况** - **天河城**:租金收入增长,中低端项目有空间,写字楼有压力,今年有增长机会但幅度可能不高 [12][13][15] - **酒店**:高端有压力,收入增加但利润下降,预计全年情况类似 [16][17] - **高速公路**:受新高速路分离影响,路费收入下降,预计今年影响减小,希望全年维持去年水平,有三个多亿税前利润 [18] - **火电**:煤价和电价均下降,依赖市场电比例减小,职工电安排可增加,一季度总体与去年持平 [18][19][20] 7. **东江水续约情况**:还有5年续期,目前无具体消息,省政府愿意可提前安排,否则按合同2030年8月18日处理 [20][21] 8. **资本开支预计**:去年资本开支主要是水务,19亿,较2023年的77亿已大幅减少;今年预计20亿以内,明年预计20亿,均为水务,若无新增项目每年20亿足够 [22] 9.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去年剔除粤海之地后,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近20亿,主要因经营业务提升和营销账回收,预计今年维持在九十多亿水平 [23][24] 10. **资金统筹规划**:预计分红比例不变,维持65%;参考2024年经营现金流,扣除20亿资本开支和30亿分红后,有40亿空间,优先安排分红,会考虑内部贷款替代外部贷款降低财务费用 [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希望寻找有特别原因、条件好一点的内地水务项目,而非像过去那样 [22] - 公司内部有财务费用下降的预算,但暂未公布具体情况 [28]
瀚蓝环境20250714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瀚蓝环境、汉缆公司、粤丰环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瀚蓝环境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9.67 亿元,同比增长 9%;剔除一次性收益,同比增速 27.71%;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内生业务增长 15.5%,高于 Q1 的 10%[3] - 2024 年第二季度确认山东济宁项目 43 个月电费收入使去年同期利润增约 1.17 亿元,2025 年仅确认三个月正常收入;2025 年 5 月底完成岳峰环保私有化并表,新增经营性利润约 5000 万元;江西燃气业务追回业绩补偿款影响利润约 4000 万元[3] 主要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固废处理**:2014 年并购创冠中国进入快车道,处理量从 3000 吨增至 14000 多吨;2019 年收购生运环保和国元环境扩展能力;2024 - 2025 年私有化粤丰环保;2014 - 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29%和 20%;2023 年营收略降但归母净利润增 24.7%,因垃圾焚烧发电资本开支下行致建设收入减少,长期影响将减弱[2][4][6] - **燃气业务**:1994 年成立子公司,通过股权收购拓展至江西,供气量稳定在 10 亿方左右;2023 年扭亏为盈,得益于顺价调整修复盈利能力;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1.17 亿元,全年约 2 亿元[2][7][19] - **水务业务**:1995 年通过资产置换转向自来水生产等公用事业,拥有完整产业链,覆盖南海区所有街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供排水业务相对稳定,2015 年供水方式改为直收使售水量略有提升,漏损率下降带动售水量增长,2021 年以来供水产能 150 万吨无显著增长[2][8][21] 未来发展重点 - 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精细化管理,探索垃圾焚烧与供热结合提升利润率 - 优化燃气与固废处理等核心板块,加强全国布局与整合,关注新兴市场机会[2][9] 固废业务相关情况 - 在手订单或产能约 3.6 万吨,3.1 万吨已投运;2024 年新增 800 吨产能,2025 年 Q1 新增 650 吨;在建和未建项目分别为 750 吨和 3750 吨;在建 750 吨对应总投资不超 5 亿元[2][12] - 2018 - 2023 年垃圾焚烧发电量复合增长率约 20.3%,2023 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量 1256 万吨,预计 2024 年略增至 1279 万吨;单位垃圾上网电量和发电量均提升,上网电量达 326 度/吨[14] - 预计 2025 年底供热体量从 140 多万吨增至 200 万吨,新增 50 多万吨供热,一吨蒸汽从发电转供热可带来每吨 50 - 80 元收入增幅[4][15] 公司其他情况 - 2014 年并购垃圾发电项目影响毛利率,2014 - 2016 年毛利率上升,2021 年因会计确认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下降,2023 年顺价完成后恢复[10] - 管理层业绩和并购表现出色,由南海区国资委实际控制,采用职业经理人模式,较早实施市场化股权激励机制[11]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 112%,位居行业第二,全行业产能利用率 70% - 80%,上市公司大多在 90%以上[17] - 2024 年底开始调整南海区环卫服务作业强度,改善现金流,2025 年 Q2 增速未受明显影响,稳定固废处理业务[18] - 燃气业务 2021 - 2022 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毛利率下降,2023 年顺价后回升;响应号召建设餐厨垃圾制氢项目,预计年收入超 5000 万元[19][20] - 供排水业务单价可能提升,如佛山跟进广州提价,将提高每股收益;污水处理项目无新增建设计划[21] - 2024 年 7 月宣布私有化粤丰环保,2025 年 6 月完成,总并购规模接近 120 亿港币,过程控制良好[22] - 净利润率 2020 - 2022 年下降,2023 年恢复,2025 年 Q1 进一步提升;费用率波动小,负债率因并表岳峰升至 71%,预计未来回落[28][29] - 过去两年回笼大量应收账款,2024 年回笼 24 亿元;现金流状况改善,筹资活动现金流因并购岳峰今年提升,未来变化不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缩窄[30] - 分红比例自 2022 年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将继续提高,承诺每股股息增速不低于 10%,今年股息率约 3.8%[31] 粤丰环保相关情况 - 成立于 2003 年,从东莞扩展至全国,2014 年在港交所上市,拓展产业链;截至 2024 年底,已投运产能 4.37 万吨,在建和规划规模接近 1 万吨,总规模约 5 万吨[23] - 股权结构:原实际控制人家族持有 6.3%股权,瀚蓝环境和约 50%,高质量发展基金持有 40%多[24] - 项目质量:吨垃圾上网电量 330 度高于瀚蓝环境,产能利用率 110%左右,常用电力比例 14%低于行业平均[25]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业收入 42 亿港币,同比增长 4.3%;净利润 9.24 亿港币,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毛利增长 4.7%,占比 83%[25] - 行业地位:私有化后与瀚蓝合并体量接近 8 万吨,有望成行业第二;55%产能集中在广东省,垃圾处理单价高[26] - 收购对价:瀚蓝以 115 亿港币收购 100%股权,对应 2024 年利润估值超 10 倍,因会计确认、利润挖潜和供热业务预期,收购合理[27] 未来业绩增长预期 未来两到三年业绩增长来自供热端、自来水业务单价提升;资本开支下行改善现金流,提高分红比例;谨慎布局海外项目[32] 环保行业投资机会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理及水务板块投资收益趋势明显,高分红比例公司估值中枢提升;看好相关企业稳定增长,获险资青睐;推荐关注瀚蓝环境等企业[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汉缆公司问题可能为口误,实际指瀚蓝环境 - 上市公司在项目和订单获取方面表现优异,所在城市层级较高,不存在“抢垃圾”问题[17] - 南海区供水收入体量约 10 亿元,如单价提升 30%,每年新增收入约 3 亿元[21]
绿城水务: 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20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00万元到3,100万元,同比减少3,682万元到4,682万元,降幅54.29%到69.04%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0万元到2,000万元,同比减少3,777万元到4,377万元,降幅65.38%到75.77% [2] 上年同期业绩数据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782.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77.40万元 [2] - 2024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768元/股 [2] 业绩预减原因 - 外币借款汇兑净损失同比增加,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 [2] - 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增长导致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增加 [2]
枣庄|枣庄构建全市供水“一张网”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1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展 - 枣庄市累计投资51亿余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构建"1+3"全域供水格局 其中中心城区项目新建日供水能力22万吨地表水厂 配套建设135公里骨干输配水管网 覆盖约165万人 [2] - 山亭区创新"2+6+N"供水模式 农村规模化供水率从2.49%大幅提升至97%以上 [2] - 全市累计实施34处引调水 规模化供水和水质提升项目 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压减至93处 [1] 供水系统转型升级 - 供水方式实现三大转变: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由达标向优质转变 由传统向智能转变 [1] - 滕州市和台儿庄区新建东沙河 顿庄地表水厂 山亭区采取"多源调度 一网互通 集中供水"策略 [2] - 推行"1+N"县域统管模式 1家县级水务公司直管到户 设立N个镇级服务网点 实现全过程全流程管理 [3] 供水服务质量提升 - 建立农村供水风险动态监测和水质抽检机制 实现水质全覆盖巡检 [3] - 通过"枣解决·枣满意"平台和农村水管员 建立分级受理机制 快速响应群众诉求 [3] - 计划打造"设施良好 管理规范 供水达标 水价合理 运行可靠"的供水运管服务体系 服务422万人口 [3]
中国水务:2025财年净利润约11亿港元 同比降29.9%
快讯· 2025-06-30 17:12
公司业绩 - 2025财年收入约116.57亿港元,同比下降9.4% [1] - 2025财年净利润约10.75亿港元,同比下降29.9% [1]
拧紧思想之弦 筑牢安全之堤——武陟国源水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中国食品网· 2025-06-27 15:06
安全生产培训 - 武陟国源水务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观看《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警示教育片 [1][6] - 培训旨在筑牢全员安全防线,深入贯彻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 [1][6] 警示教育内容 - 警示教育片以真实案例为镜,深度剖析因安全意识淡薄、隐患排查疏漏引发的严重后果 [6] - 影片直观展现安全隐患的破坏力,深刻诠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 [6] 供水企业安全措施 - 公司从水源到管网输送,从设备运行到水质检测,严格把控每一个供水环节 [6] - 通过层层安全监管筑牢防线,全力以赴保障水质安全,让群众用水更安心、更放心 [6] 培训效果与后续行动 - 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是公司发展的保障,更是对员工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6] - 公司领导强调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各部门立即开展岗位风险再辨识、操作规范再学习、应急预案再演练 [6] - 公司将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大检查、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活动 [7] - 全体员工将把警示转化为行动,让"安全"扎根于每一次巡检、每一项操作中 [7] 公司长期安全目标 - 武陟国源水务矢志不渝守护万家清泉,让安全与责任成为润泽城市的永恒底色 [7] - 公司以思想为弦紧绷安全之责,以行动为堤筑牢民生之基 [7]
中山公用: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16
公司评级与财务概况 - 中诚信国际维持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5][32] - 公司2024年总资产达324.11亿元,同比增长11.7%,所有者权益178.24亿元,负债合计145.87亿元 [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6.78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12.11亿元,EBITDA 20.97亿元 [8][22] 水务业务运营 - 公司拥有中山市约94%的供水特许经营权,服务人口约146万户,区域市场优势显著 [7][12] - 2024年供水能力提升至265万吨/日,供水量同比增长11.6%至52,756.48万吨,漏损率8.32% [14][15] - 污水处理能力125.51万吨/日,2024年实际处理量2.92亿吨,业务收入6.33亿元 [14][15] 业务板块表现 - 水务板块2024年收入14.38亿元,占比25.3%,毛利率25.05% [22] - 固废板块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环卫服务收入增长63.48% [17][22] - 工程板块收入30.08亿元,但在手订单降至10.38亿元,对未来收入支撑减弱 [17][22] 投资与资本支出 - 持有广发证券股权带来稳定投资收益,2024年达10.08亿元,占利润总额78.7% [21][23] - 在建水务项目总投资51.08亿元,未来尚需投入30.05亿元,资本支出压力较大 [18][19] - 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基金已实缴14.49亿元,尚需投资8.43亿元,收益回收存在不确定性 [17] 财务风险与流动性 - 总债务从2022年60.46亿元增至2024年86.86亿元,总资本化比率32.77% [8][26] - 应收账款从2022年8.13亿元增至2024年17.50亿元,工程款回收周期拉长 [23][26] - 截至2025年3月末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93.06亿元,货币资金16.96亿元,流动性充足 [30]
市政环保类红利资产梳理:现金流改善+分红率提升建议关注港股固废水务公司-20250616
华源证券· 2025-06-16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垃圾焚烧发电、水务公司遵循准许收益率模型,盈利稳定性远超其他行业,且行业步入存量运营期,资本开支大幅收缩,企业自由现金流陆续转正,若应收账款回款加速,将进一步改善现金流 [5] - 香港利率大幅下降,港股红利资产有望迎来重估,建议关注公用事业资产(电力、市政环保) [5] - 建议以现金流改善预期、分红表现、股息率作为筛选原则,推荐光大环境,建议关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绿色动力环保、中国水务、北控水务集团、粤海投资、海螺创业,同时推荐 A 股固废标杆企业永兴股份 [5] 各公司情况总结 光大环境 - 全国最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24 年分红率 42%,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5.9% [5] 绿色动力环保 - 纯垃圾焚烧发电企业,24 年分红率 71.4%,预计 25 年 H 股股息率 8.4%,A 股股息率 4.9% [5] 北控水务集团 - 污水处理 + 供水企业,当前分红总额保持稳定,预计 25 年股息率 6.8% [5] 粤海投资 - 纯供水企业,核心资产为东深供水,承诺分红率 65%,预计 25 年股息率 6.4% [5]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 - 天津市国资委旗下供水 + 污水处理企业,当前分红率 33%,未来分红有望提高,危废减值有望下降,预计 25 年 H 股股息率 5.6%,A 股创业环保股息率 3.3% [5] 海螺创业 -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当前分红率 32%,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4.8% [5] 永兴股份 - 广州市唯一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陈腐垃圾复挖 + IDC 供电推进,预计 25 年股息率 4.2% [5] 中国水务 - 供水企业,当前分红率 30%,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4.3% [5] 各公司估值及股息率情况 - 报告列出主要电力、环保、燃气公司 2024 - 2026E 的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分红率、股息率等数据,如北控水务集团 2025E 股息率 6.8%,粤海投资 2025E 股息率 6.4%等 [6][7] 利率及应收账款情况 - 5 月以来香港利率持续下降,同业拆息隔夜 HIBOR 降至 0.02%,1 个月 HIBOR 降至 0.54%,12 个月 HIBOR 降至 3.01% [5] - 统计当前应收账款占市值比例较高的包括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武汉控股、光大环境、首创环保、北控水务集团、长青集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