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漯周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大吨位“高铁跨高铁” 河南平漯周高铁近万吨“巨梁”成功转体
中国新闻网· 2025-11-25 15:23
大吨位"高铁跨高铁" 河南平漯周高铁近万吨"巨梁"成功转体 中新网郑州11月25日电 (刘鹏 杨震)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25日消息,当日凌晨2时30分,随着平 漯周高铁商周特大桥关键桥梁结构历经140分钟施工完成转体,标志着平漯周高铁全线首个跨越在运营 高铁线路转体工程顺利完成,为后续桥梁架设施工及全线贯通奠定了基础。 平漯周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郑渝高铁河南平顶山西站,东至郑阜高铁河南周口 东站,正线长度近200公里。 平漯周高铁商周特大桥由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中铁七局承担施工,是目前河 南省内首个采用"无边跨"设计的转体桥,关键桥段全长161.5米、重量约9925吨,是国内同类高铁跨高 铁的大吨位、大长度转体工程,也是高铁建设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中铁七局平漯周项目部二工区项目副书记曾庆钿介绍,平漯周高铁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呼南高铁豫西通 道、郑渝高铁、京广高铁、郑阜高铁等南北大动脉的"便捷联络线",兼具跨区域长途运输与本地城际通 勤功能,为西北地区经中原腹地直达长三角地区开辟全新高速通道,对优化区域铁路运输格局、促进沿 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来源: ...
平漯周高铁首个近万吨“巨梁”成功转体
新华财经· 2025-11-25 15:19
据了解,平漯周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东至郑阜高铁周口 东站,正线长度199.679公里。此次建设的商周特大桥由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 设、中铁七局承担施工,是目前河南省内首个采用"无边跨"设计的转体桥,关键桥段全长161.5米、重 量约9925吨。 "为克服横跨高铁运营线路的难题,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先在郑阜高铁侧方沿线路方向完成桥梁主体结 构浇筑,再利用铁路'天窗'作业时段,操控桥梁原地旋转并完成对接。"中铁七局平漯周项目部二工区 项目总工王文科介绍。 新华财经郑州11月25日电(记者李文哲)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5日凌晨,平漯周 高铁商周特大桥关键桥梁结构历经140分钟"天窗"施工完成转体,标志着平漯周高铁全线首个跨越已运 营高铁线路转体工程顺利完成,为后续桥梁架设施工及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铁路部门将会同建设单位,有序推进平漯周高 铁建设工作,确保线路早日开通运营,进一步服务旅客便捷出行,助力沿线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假日里,走近坚守一线的交通建设者
新华社· 2025-10-04 09:47
项目建设规模与施工进展 - 中铁二十五局在江西瑞梅铁路项目投入1200余名建设者,同步推进56个工作面[2] - 中建交通在广西林宁高速三标项目部署415名施工人员,配备41台冲击钻、45台挖掘机和5台压路机进行多专业同步施工[3] - 中铁十五局在河南平漯周高铁项目安排3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3] - 中铁十四局在江苏海太长江隧道项目使用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以日均16米速度掘进,负责右线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施工[5] - 中铁十六局在合湛高铁项目投入200余名作业人员,重点攻坚呼北高速特大桥工程[6] 重点工程项目与技术挑战 - 神瓦铁路关键区段包含窟野河特大桥和草垛山一号隧道等控制性工程,桥墩施工高度达42.5米,施工难度大任务重[2] - 宜涪高铁月亮山大桥需跨越深谷,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团队对桩基成孔高墩浇筑等技术难点逐一攻关[4] - 合湛高铁呼北高速特大桥地处岩溶发育密集区,桩基成孔面临极大挑战,专项技术攻坚小组通过地质雷达探测钻孔原位测试等方式开展精准勘察[6] - 海太长江隧道项目9月初进入长江江底水域穿越关键施工阶段[5] 项目战略意义与交通效益 - 平漯周高铁建成后周口至平顶山通行时间将由两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3] - 宜涪高铁建成通车后将连接湖北宜昌与重庆涪陵,成为区域交通重要纽带[4] - 海太长江隧道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5] - 合湛高铁建成后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6]
城市24小时 | 高铁“成环” 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53
高铁建设进展 - 洛阳市委书记带队赴京与国家铁路集团对接,推进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建设和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提升,该项目是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南省"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于今年6月实现控制性工程开工[1] - 平漯周高铁新建三座高铁站效果图公布,线路全长199.7公里,设平顶山西站、平顶山南站、舞阳北站、漯河西站、周口西站、周口东站,南进北出引入京广高铁漯河西站[1] - 河南2022年6月已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成为全国第7个达成此目标的省份[1] 区域高铁网络优化 - 豫西地区虽有多条铁路线路但尚未形成网格化布局,缺失纵向高铁线路,焦洛平高铁建设将突破豫西山区交通屏障,串联济源、汝州等资源型城市[2][3] - 焦洛平高铁通车后洛阳至平顶山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促进豫西"同城时代"发展,激活太行山、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3] - 焦洛平高铁与平漯周高铁建设将打通郑太、郑西、郑万、京广、郑合等国家干线通道,潜在形成串联郑州、焦作、济源、洛阳等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环线高铁"[3] 高铁环线发展模式 - 环线高铁可减少换乘、均衡输送客流,促进沿线城市融合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类似地铁环形线路的优化效果[3]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2023年6月开通,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4座枢纽城市及苏州、黄山、嘉兴等旅游城市[4] - 湖北计划2025年建成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形成高铁环线打造"一小时"出行圈,武汉环线高铁最快2024年底具备开通条件[6] 民航运输数据 - 2024年7月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11]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创历史新高,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预订覆盖国内百余城市[11] - 国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0.8%,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1] 区域政策动向 - 广东印发商业航天发展措施,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和基础设施共享,开展专利导航及数据库建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协同[7] - 上海出台"AI+制造"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目标三年内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形成创新成果[8] - 云南出台低空经济措施,以制造业为重点打造高原无人机制造集聚地、低空应用基地和装备出口基地,划设重点发展区域并探索示范场景[9] - 海南优化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将"航空、航运、海洋油气勘探"行业范围调整为"航空航天、航运、海洋油气勘探",强化对航天产业人才支撑[10] 区域生态价值评估 - 中国GEP百强县/区榜单发布,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位居全国县域GEP百强榜首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位列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首位[16][17] - GEP核算体系包含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3大维度和17项指标,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区域分布在大小兴安岭、西藏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沿海等地[12][13]
城市24小时 | 高铁“成环”,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49
高铁建设进展 - 呼南高铁焦洛平段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已实现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将提升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1] - 平漯周高铁新建项目全长199.7公里 设6座高铁站 连接郑万高铁 京广高铁和郑阜高铁[1] - 河南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 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成为全国第7个达成该目标的省份[1] 区域高铁网络发展 - 豫西地区缺乏纵向高铁线路 焦洛平高铁将突破交通屏障 使洛阳至平顶山车程缩短至40分钟[2][3] - 焦洛平高铁与平漯周高铁建设将打通郑太 郑西 郑万 京广 郑合等国家干线通道[5] - 两条高铁线路可能形成串联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环线高铁 但实际运营需综合考虑运力 客流和成本因素[5] 高铁环线效应 - 环线高铁可促进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使生产要素更充分流动 类似地铁环线的均衡发展效应[5]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2023年6月开通 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 连接4座枢纽城市及多个旅游城市[5] - 武汉环线高铁预计2024年底具备运营条件 将形成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6] 民航运输数据 - 2024年7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 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11]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 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11] -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11] GEP百强榜单 - 2025全国县域GEP百强榜前三为浙江淳安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江苏宜兴市[15][17] - 2025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前三为江苏吴中区 山东黄岛区和江苏大丰区[16][17] - GEP评价体系包含物质产品 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大维度17项指标 长三角地区在县域和市辖区榜单均居首位[12][13][17]
“五一”假期全国多地铁路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新华社· 2025-05-02 19:25
铁路工程建设进展 - 天陇铁路白杨里隧道正洞全长约6.1公里,穿越复杂地层,围岩破碎,部分地段涌水量大,目前掘进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 天陇铁路是甘肃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正线全长约208公里,建成后将成陇东南至川渝地区新客货运输便捷通道 [1] - 津潍高铁滨东黄河特大桥全长超42公里,是津潍高铁控制性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箱梁架设 [2] - 津潍高铁正线全长约348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完善环渤海地区路网结构 [2] - 雄忻高铁河北段已完成箱梁架设超1700孔,完成总架梁任务的70% [2] - 雄忻高铁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铁网重要横向通道,建成后将结束阜平县不通铁路历史 [2] 重点工程项目 - 平漯周高铁舞漯特大桥全长超33公里,上跨多条既有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5] - 平漯周高铁正线全长约200公里,建成后将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5] - 康渝高铁安康汉江大桥主拱拱肋吊装已完成超40%,是国内时速350公里高铁单孔跨度最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5] - 康渝高铁余家梁隧道全长约14.5公里,累计掘进突破5000米,实现7个工作面同步推进 [6] - 宜涪高铁长岭隧道全长超1.1万米,最大埋深达1049米,穿越多条断层,是一级高风险隧道 [6] - 衢丽铁路衢江特大桥全长约10.59公里,跨衢江连续梁全长600米,上跨繁忙衢江航道 [6] 物流枢纽建设 - 深圳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项目二期工程预计5月底完成全部钢结构施工 [8] - 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1万平方米,是全国首批23个国家级物流枢纽之一 [8] 施工技术创新 - 安康汉江大桥项目团队打造数字化工程管控智能建造平台,整合多项监控系统,大幅提高拱肋安装效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