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深第二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城记 | 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第二高铁”建设背后的“三把标尺”考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21:16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9月5日电 (谷青竹) 交通干线是基础设施的"骨架",更是撬动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联动发展的"杠杆",直接决定城市群与都市圈融通共进的 效率。日前,《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将"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列为关键任务,进一步为未来城市擘画了发展 路线图。在此背景下,交通基建当如何规划,以精准适配区域协同发展目标?带着这一问题,新华财经专访了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陈小鸿,以长三角为样 本,解码区域交通规划的底层逻辑与未来路径。 新线路:"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今年7月,国家交通运输部表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 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陈小鸿认为,随着高铁网络整体框架基本成形,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的核心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以加密网络覆盖、丰富出行选项来提升交通 服务质量与能力,成为现阶段补短板的关键。 这一判断,正体现在超大城市纷纷布局的"第二高铁"建设中:除了已全线动工的京沪第二高铁、成渝中线高铁,7月30日广深第二高 ...
超大特大城市,正在拼命建“第二高铁”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51
高铁建设新趋势 - 超大城市间第二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广深第二高铁启动规划研究并计划南延至香港[1] 京沪第二高铁和成渝中线高铁已全线动工[2] 沪杭第二高铁预计年底开工[2] - 现有高铁网络运力饱和 京沪高铁作为全球客流密度最大线路最快4分钟一班车仍供不应求[7][10] 广深间仅有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10] - 新技术标准提升 成渝中线高铁将实现时速400公里运营[10] 高铁技术从200公里向350-400公里时速升级[10] 线路规划特征 - 第二高铁采用"绕弯"设计覆盖更多地区 京沪第二高铁覆盖山东东部德州/滨州/东营/潍坊/日照/临沂等市[14] 广深第二高铁连接广州白云机场与深圳机场并延伸至香港[14][16] - 强化区域枢纽地位 沪乍杭高铁强化嘉兴铁路枢纽地位并覆盖平湖/临平等县域[18] 成渝中线高铁改变川渝中部交通格局[18] - 填补高铁服务空白 第二高铁旨在覆盖首轮建设未惠及地区[14] 成渝中线途经西部科学城/铜梁/大足/安岳/乐至/简州新城等节点[20]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高铁网络已趋成熟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20] 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20] "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完成81.5%[20] - 盈利线路极为有限 全国仅京沪/京津/沪杭/沪宁/宁杭/广深港等少数线路实现持续盈利[23] - 政策导向趋严 2021年起严格控制平行线路建设[23] 新建350公里时速线路需满足年双向客流2500万人次以上标准[23] 未来建设方向 - 聚焦经济效益与人口密度 未来高铁建设将重点考虑客流密度与债务压力[22][23] 武广/沪杭等4条高铁已于2023年启动票价调整[23] - 优先保障超大城市互联 新增线路将集中于超大特大城市间或战略要地[23] 广深第二高铁直接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14][16] - 建设模式转型 行业从大规模建设转向运营维护阶段[23] 12个省将于2024年底实现"市市通高铁"[20]
多条跨城轨交迎来新进展 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8:47
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龙坪区间右线盾构隧道贯通 全线累计完成5853环 完成率超85% [1] - 深莞正推动3条跨市地铁项目: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衔接东莞3号线、6号线支线北延衔接东莞1号线 建成后连通深圳与东莞凤岗/松山湖/滨海湾新区 [1] - 深圳城际轨道规划中11条跨市线路加速建设 包括穗莞深/深大城际等 [1] - 深圳机场东站建设中 将汇集深江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及多条地铁线路 [1] 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 -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1小时交通圈"成型 促进深圳都市圈同城化与融合发展 [1][2] - 交通项目推动城市围绕站点半径1000米范围布局 形成疏密相间城市形态 [2] - 轨道延伸重塑产业逻辑: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贯通后 松山湖承接深圳技术外溢 形成"深圳研发+东莞中试"闭环 [2] - 大科学装置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享实验资源 创新链通过轨道高速流转 [2] 跨市交通便利性提升 - 临深片区交通接驳改善使"双城生活"更便捷 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受深圳投资者关注 [2] -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辐射范围通过轨道向周边城市延伸 [2]
广东“双子星”,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7:01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系 [1] - 线路起于深圳机场东站,经东莞中心区、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形成深圳北向新通道 [1] - 南延线将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途经宝安、前海、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具体走向和站点尚未明确 [1] - 项目2018年已纳入规划,旨在满足广深中心城区高速直达需求,设计通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较当前节省超50%) [2][6] - 将实现广州白云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提升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效率 [6] 轨道交通数据 - 2025年7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146.8公里,客运量29.2亿人次(环比+8.6%,同比+1.7%) [16] - 北京、上海、广州运营里程居前三,分别为879公里、871.6公里、743.8公里 [18] - 深圳运营里程595.1公里,客运强度1.6万人次每公里日,为全国最高 [18] - 天津新增地铁4号线北段19.9公里,广州核减海珠有轨电车0.7公里 [17]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投用,总投资超20亿元,提供8000P算力,已上架服务器4000P以上 [7] - 无锡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将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数字空域图 [8]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在北京开放,提供销售、配件、售后等全链条服务 [9] - 广州支持广期所研究电力期货,探索新能源期货品种 [10] 企业经营与政策 - 包头市召开晶硅光伏产业恳谈会,通威、晶澳等10家企业参与,强调科技创新与绿电应用 [12][13] - 福建推出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多子女家庭住房优惠、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及托育企业优惠贷款 [11]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4.6%),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4.1%) [1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占企业总量40.2%,文化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14][15]
城市24小时 | 广东“双子星” 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0:40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进一步密切香港与内地联系[1] - 广深第二高铁起于深圳机场东站 经东莞中心区 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 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 形成深圳北向和至西南地区高铁新通道[1] - 南延线由机场东站往南引出 途经宝安 前海 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 明日大屿都会区 目前暂未明确具体走向和站点布局[1] - 广深第二高铁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 广东省将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线路起自广州北站 经白云机场 鱼珠站 东莞南城蛤地 引入深圳机场站[5] - 现有广深港高铁 广深铁路及穗莞深城际难以满足需求 广深第二高铁可使中心城区通勤缩短至半小时 较当前节省超一半时间[5] - 线路将实现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资源共享 提升世界级机场群竞争力[6] 苏州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正式投用 总投资超20亿元 位于吴中太湖新城能源中心[7] - 算力中心建成后可提供8000P算力 规划总机架数约260个 已上架高性能算力服务器4000P以上[7] 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 - 无锡市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为江苏省首部相关地方法规[8] - 条例明确由市政府牵头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 通过智能网联系统开放共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化发展[8]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在北京亮相 提供销售 零配件供应 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服务[9] - 与汽车4S店不同 该店为多品牌机器人聚合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面向公众开放[9] 广州期货交易所品种创新 - 广州市支持广期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 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及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10] 福建省生育支持政策 - 福建省加大税收 金融 住房支持力度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11] -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和租房提取额度 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11] -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 对三孩家庭探索实施保障房优先选择 支持金融机构对母婴护理 托育服务企业发放优惠贷款[11] 包头市晶硅光伏产业 - 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 市委书记陈之常与10家企业负责人座谈[12] -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深化新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合作 发挥绿电优势 加大绿色生产工艺应用[13] - 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一企一策"破解融资难题 保障用水 用电 用地及园区配套设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3] 全国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14]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14] - 第三产业新设经营主体1171.2万户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14] -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成为消费增长亮点[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7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运营里程11146.8公里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16]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 增长8.6% 同比增加0.5亿人次 增长1.7% 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16] - 新增运营里程19.9公里 新增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 核减广州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部分区段0.7公里[16] - 上海运营里程871.6公里 客运量32627.3万人次 北京运营里程879.0公里 客运量32500万人次[17]
城市24小时 | 广东“双子星”,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0:11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系 [1] - 线路起于深圳机场东站 经东莞中心区 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 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 形成深圳北向和至西南地区高铁新通道 [1] - 南延线由机场东站往南引出 途经宝安 前海 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 明日大屿都会区 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 [1] - 项目2018年已提升日程 2019年广州规划草案提及串联深圳宝安机场与白云机场 2021年列入国家规划 2023年线路细节披露 [2][5] - 现有广深港高铁 广深铁路及穗莞深城际难以满足需求 新高铁可将广深中心城区通勤缩短至半小时 较当前节省超一半时间 [6] - 实现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资源共享 提升世界级机场群竞争力 [6]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正式投用 总投资超20亿元 提供8000P算力 规划总机架数约260个 已上架高性能算力服务器4000P以上 [7] 低空经济政策法规 - 无锡市出台省内首部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明确市政府牵头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 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化发展 [8] 金融创新与期货品种 - 广州市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 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及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 [10] 生育支持政策 - 福建省加大税收 金融 住房支持力度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11] - 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 三孩家庭探索保障房优先选择 支持金融机构对母婴护理 托育服务企业发放优惠贷款 [11] 晶硅光伏产业发展 - 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 美科股份 大全新能源 通威等10家企业参与 政企共谋高质量发展 [12] - 市委书记强调坚定发展信心 加强产业趋势分析 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深化新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拓展 发挥绿电优势 加大绿色生产工艺应用 [13] - 拓展装备制造产业合作 加大金融支持 推动政银企对接 强化用水用电用地等要素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13] 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4]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4] - 第一产业新设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截至6月底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高达17.5% [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7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运营里程11146.8公里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进站量17.4亿人次 [16]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 增长8.6% 同比增加0.5亿人次 增长1.7% [16] - 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 环比增长3.4% 同比降低5.7% [16][17] - 新增运营里程19.9公里 新增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 核减运营里程0.7公里(广州海珠有轨电车部分区段) [17] - 北京上海运营里程超870公里 客运量超3.2亿人次 深圳客运强度1.6万人次每公里日居首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