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座舱中控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大明电子近25%收入来自长安汽车,披露行业数据时效存疑
第一财经· 2025-08-11 20:28
上市进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正在冲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 - 实际控制人周明明之弟周招会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以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入股,2021年底入股价格远低于同期其他股东 [2] - 副董事长张晓明曾长期在长安汽车体系任职,增资后持股比例为8.25% [7] 客户集中度与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近四分之一收入来自长安汽车,贡献收入超过6.5亿元,占比24.06% [4][8] - 2023年长安汽车收入占比曾超过30%,2022年为31.42% [4][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5.42%降至2024年的58.24% [8] - 产品配套车型占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量比例均超过70% [6]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变化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亿元、21.47亿元、27.27亿元 [4] - 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96亿元、2.79亿元 [4] - 2021-2023年综合毛利率从23.74%降至20.65% [10]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回升至21.08%,其中座舱中控系统毛利率最高达28.15% [11] - 驾驶辅助系统毛利率从2020年的29.28%降至2024年的24.89% [11][12]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产品覆盖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光电系统、座舱中控系统等整车电子电器控制核心领域 [4] - 已进入长安UNI系列、吉利博系、一汽红旗、长安奔奔、AITO问界等热门车型供应链 [5] - 实现了长安汽车部分车型座舱系统的"全车定制" [6] 行业地位与信息披露 - 公司处于汽车产业链中游,具有全产品种类研发经验和反向技术输出能力 [13] - 招股书未更新2024年《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数据 [14]
大明电子近25%收入来自长安汽车,披露行业数据时效存疑
第一财经· 2025-08-11 18:28
公司业务与客户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光电系统、座舱中控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和座椅调节系统等,覆盖整车电子电器控制核心领域 [2] - 公司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比亚迪、赛力斯、吉利汽车等国内主要自主品牌整车厂商,以及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安马自达、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合资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功进入福特汽车、丰田汽车、斯堪尼亚等知名外资品牌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2] - 2024年长安汽车贡献收入超过6.5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24%以上,2023年这一比例曾超过30%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亿元、21.47亿元、27.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96亿元、2.79亿元 [2]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1.08%,2023年为20.62%,2022年为20.57% [6]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分别为23.74%、20.91%、20.65% [5] 产品与市场 - 公司驾驶辅助系统主要配套长安汽车、长安马自达、一汽集团、比亚迪等下游整车厂商的多款车型 [3] - 产品配套车型覆盖长安汽车旗下热门品牌车型,配套车型产量、销量占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量、销量比例均超过70% [3] - 公司已基本实现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产品类型的全方位覆盖,建立了整车全套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定制化集成设计与生产能力 [3]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 - 公司副董事长张晓明曾在长安汽车体系内长期任职,1985年7月至1991年10月担任重庆长安机器厂技术员,1991年10月至2009年10月担任重庆长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副厂长 [4] - 张晓明以货币形式出资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009.62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为8.25% [4] - 实际控制人周明明之弟周招会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以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入股,尤其是2021年底的入股价格远低于同期其他股东 [1] 行业地位与信息披露 -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2024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日本、美国、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榜数分居前三 [11] - 2025年6月23日《美国汽车新闻》已发布2024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但保荐人国泰海通在2025年7月18日发布的招股书中未更新上述最新的行业数据 [12] - 公司招股书仍沿用《美国汽车新闻》2023年度的行业数据,未更新发行人2024年的行业排名 [1]
证监会同意大明电子上交所IPO注册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8:44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据悉,大明电子拟在上交所上市,国泰海 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4亿元。 | 索 引 号 | bm56000001/2025-00009479 | 分 | 美 | | --- | --- | --- | --- |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 | QI 称 | 关于同意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 | | | 文 름 | 证监许可〔2025〕1643号 | 主题词 | | 招股书显示,大明电子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 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由于适用下游车型各异,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性 能指标要求不同,发行人产品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 ...
大明电子IPO提交注册:正、副董事长家族控制100%股权,占据董事会一半席位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04
公司IPO进展 - 大明电子沪主板IPO提交注册,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吴博、王佳颖,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2]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提供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亿元、21.47亿元、27.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1%[2]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05亿元、2.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7%[2] - 2024年资产总额27.16亿元,同比增长2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6亿元,同比增长36.3%[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54%,基本每股收益0.78元[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6.65%),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55%)[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周明明家族(周明明、吴贤微、周远)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3.5%股份,其中通过大明科技控制37.75%股份[4] - 张晓明家族(张晓明、张霓)控制16.5%股份[4] 公司治理 - 董事会11名成员中,周氏家族和张晓明家族占据6席(周明明、张晓明、周招会、吴贤微、周远、张霓)[7][8][9] - 2025年6月新增董事张小平和张军,董事会任期至2028年6月[7][9]
大明电子上交所IPO提交注册 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20:44
公司IPO进展 - 大明电子申请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国泰海通证券为保荐机构,拟募资4亿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提供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 [1] - 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产品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 [1] - 公司长期同步参与整车厂商配套零部件开发,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主要自主品牌整车厂商及长安马自达、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北京奔驰、捷豹路虎等合资整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1] - 公司已进入福特汽车、丰田汽车、斯堪尼亚等知名外资品牌供应链体系 [1] 新能源汽车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仰望、王朝和海洋系列、上汽荣威、一汽红旗、AITO问界、深蓝、阿维塔等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 [2] - 公司持续开展行业前沿技术调研,顺应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功能操控性和驾乘舒适性 [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二期)(投资总额30,006.59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合计40,006.59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亿元、21.47亿元、27.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05亿元、2.82亿元 [3] - 2024年度资产总额271,580.0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569.06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60.76% [4] - 2024年度净利润28,209.5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928.23万元 [4]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78元,稀释每股收益0.7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54% [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60.0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3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