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icon
搜索文档
无视中国禁令,美国买通“两个内鬼”,4个月偷运中国4000吨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8-15 23:20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及美国应对 - 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企业F-35生产线每天损失2.3亿美元,五角大楼稀土库存仅够维持60天 [1]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进口氧化锑达到3834吨,比前三年总和还多,这些稀土源头来自中国 [3] - 泰国曼谷港和林查班港成为稀土"洗白"中转站,2025年上半年从中国进口锑氧化物数量激增27倍 [5] - 墨西哥利用美墨边境地理优势和自贸协定漏洞,将中国稀土包装成"墨西哥制造"输往美国 [7] 稀土走私手法 - 走私者将稀土氧化物混进铁砂、瓷砖胶,装进饮料瓶或藏在塑料模特里,用铅板包裹防X光检查 [9] - 青岛海关2025年第一季度截获127批虚假申报稀土货物,包括申报为"化肥"的铁砂中掺杂稀土氧化物 [9] - 广西一家金属化工企业的泰国子公司半年内向美国输送3366吨锑产品 [11] - 南宁海关破获案件涉及17家中企和海外空壳公司,形成从矿山到美国军工的完整走私链 [11] 稀土对美国军工和科技行业的重要性 - 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制造耐高温合金机身和航电系统永磁体 [13] - 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消耗4吨稀土 [13] - 加入稀土的半导体芯片运算速度可提升40%以上 [15] -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永磁电机完全依赖中国的钕铁硼磁体 [15] - 中国掌握全球92%的稀土精炼技术,美国虽有稀土矿但加工技术落后 [15] 中国反制措施 - 2025年5月启动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伪报品名、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 [19] - 海关对泰国、墨西哥航线货物启用伽马射线扫描设备,对可疑货物实行100%开箱查验 [21] - 新《矿产资源法》将稀土走私最高刑期提至10年,并处非法所得5倍罚金,案值超500万元者可判死刑 [21] - 区块链溯源系统为每公斤稀土赋予"数字身份证",稀土同位素"指纹"鉴定技术精度达99% [23] - 公安部门逮捕63名涉案人员,37家企业被列入永久禁运黑名单 [23] 国际稀土供应链动态 - 美国以三倍溢价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稀土 [17] - 美国推进"印太稀土联盟"试图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 [17] - 日本表面响应美国号召但背地增加从中国进口稀土磁体 [19] - 印度拒绝与美国共享重稀土矿样品数据 [19] - 澳大利亚因依赖中国加工技术反向要求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补贴 [19]
焦点还是稀土,美财长放话了,等特朗普拍板,中国早已准备好大招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17
稀土出口激增与中美博弈 - 中国6月对美稀土出口激增至353吨 环比增长近7倍 成为贸易谈判关键筹码 [1] - 美国军事产业稀土库存仅能支撑3个月 F-35战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1] - 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全球61%产量和90%市场份额 拥有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7]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与应对 - 福特芝加哥工厂因缺钕铁硼磁体停产 特斯拉生产线濒临瘫痪 [3] - 美国防部注资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优先股 苹果预付2亿美元预订磁铁产品 [3] - 美国政府设定关键稀土元素保底价110美元/公斤 为国际市场价两倍 [3] - MP Materials 2023年亏损超6500万美元 美国稀土精矿仍需中国提纯加工 [3] 中美贸易谈判动态 - 美方撤销12项对华制裁 特朗普表示"只等中国签署协议" [4] - 中国严格限制稀土出口并要求许可证 后适度放宽管制并给予6个月过渡期 [6] - 中国要求出口美国稀土必须标明"民用"用途 禁止军事用途 [6] 中国稀土战略布局 - 中国修订《矿产资源法》 战略性矿产目录扩展至36种 [6] - 中国通过精准出口管控保持对美压力 同时避免激发美国全力发展替代产业 [9] - 中国工程师已研发下一代永磁材料 技术优势需数十年积累 [10]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稀土已成为现代科技产业命脉 涉及战斗机、风电、电动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 [10] - 美国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需5-10年 成本将高达数万亿美元 [7] -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正被中国稀土战略悄然重塑 [10]
美海军上将警告:除非美国加倍造舰,否则将无法向澳大利亚出售任何核潜艇
环球网· 2025-07-28 17:37
美国海军造船能力与AUKUS协议执行挑战 - 美国海军当前"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年产量为1.13艘,但满足自用需求需达到2艘/年,若向澳大利亚出售则需提升至2.33艘/年 [3] - 美国潜艇舰队数量比目标值低约25%,且当前生产速度仅略超自用需求速度的50% [3] - 海军上将考德尔指出需将舰艇生产速度提升100%(非10%或20%)才能履行AUKUS协议义务 [3] 澳大利亚潜艇采购困境 - 澳大利亚已支付16亿澳元(约10.4亿美元)支持美国造船业,但效果有限 [3] - 前总理特恩布尔评估澳大利亚获得"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概率"非常非常高"地低 [4] - 澳大利亚可能在未来10-20年面临潜艇能力真空,因现役"柯林斯"级退役且英国设计的新潜艇可能延期 [4] AUKUS协议争议与地区影响 - 2021年协议因澳大利亚单方面取消法国潜艇订单引发争议,并加剧核扩散与地区阵营对抗风险 [5] - 美国国防部于2024年6月启动对AUKUS协议的重新审查,引发澳英两国焦虑 [5] - 中国外交部多次反对该协议,认为其制造阵营对抗并增加核扩散与军备竞赛风险 [6]
美媒炒作:美军向太平洋舰队派遣第二艘核潜艇以应对中国
环球网· 2025-07-25 10:32
军事部署动态 - 美国本月将第二艘核潜艇"印第安纳"号从美国东海岸部署至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 [1][3] - 此前"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托莱多"号已于7月12日完成母港变更并抵达夏威夷 [1] - "印第安纳"号成为美军第七潜艇中队下属的第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3] 潜艇装备能力 - "印第安纳"号配备两个大型有效载荷发射管 每个可发射6枚射程达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 [4] - 该潜艇是美军第16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2018年服役 [4] - 珍珠港基地目前支持七艘快速攻击潜艇 包括三艘"弗吉尼亚"级和四艘"洛杉矶级"核潜艇 [3] 战略背景分析 - 美媒称此次部署是为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力 [1][4] - 五角大楼近期加强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 [4] - 中方回应指出美方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是两军交往障碍 强调和平共处是共同利益 [4]
中美稀土博弈:临时许可背后的战略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6-22 10:27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向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发放稀土临时出口许可,有效期最长为半年 [1] - 美国军工和高端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斗机需400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以上稀土 [1]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0%的镝铁合金依赖中国赣州供应,F-35生产线面临瘫痪风险 [1]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量产计划因稀土短缺被迫推迟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全球每年近20万吨高性能稀土磁体中90%来自中国 [2] - 新能源汽车电机、导弹制导系统、雷达设备等高端工业领域依赖中国稀土资源 [2] - 中国推出稀土追踪系统,严格管控稀土流向,杜绝灰色渠道 [2] 美国应对措施及挑战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在五角大楼建立冶炼厂,考虑从俄罗斯购买矿产或开采本土矿山 [4] - 美国从矿山开采到量产高性能磁体需至少十年,技术壁垒由中国垄断 [4] - 美国汽车厂库存仅能支撑三个月,军火商备用资源即将耗尽 [4] 中国战略意图 - 稀土临时许可是战略试探,商务部强调管制符合国家安全利益但考虑民用需求 [5] - 中国要求美国撤销对中国芯片产业打压、C919发动机禁运、留学生签证限制等作为稀土供应条件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稀土博弈反映中美力量对比变化,中国通过管制扭转贸易谈判主动权 [9] - 中国可能将反制手段扩展至钛、镁、轻稀土等其他关键材料领域 [9] - 电动汽车、无人机、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正转化为战略筹码 [9] - 关键材料供应链掌控权将决定未来国际博弈主动权 [10]
中美谈了两天,美国想要的就是稀土,中国能放开稀土管控吗?
搜狐财经· 2025-06-15 13:36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军事装备如导弹制导系统、隐形战机和激光武器等领域 [1] - 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加强管控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消耗 [7]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全球地位 - 中国稀土储量约44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近40%,居世界第一 [3]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高达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 [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最先进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掌握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 [3] - 其他国家即便有稀土资源,也依赖中国的技术和加工能力,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3]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 早期中国因技术落后,只能低价出口初级混合稀土产品,再高价进口高纯度稀土产品,导致资源廉价外流和环境代价 [4] - 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技术大幅提高了稀土提纯纯度和降低成本,使中国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从依赖进口到主导全球市场的逆袭 [4] - 近年来中国加强稀土管控,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深加工领域升级 [4] 稀土在中美博弈中的角色 - 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事装备对稀土需求巨大,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加强管控后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4] - 美国F-35战斗机87%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单架战机需消耗900磅稀土材料,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需求量分别达5200磅和9200磅 [6] - 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MP材料公司开采的原料仍需运往中国进行精炼加工 [6] - 美国希望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以满足其国内产业发展需求,但中国基于资源保护、产业升级和国家安全考虑不会轻易松口 [6] 稀土与军事及外交博弈 - 稀土在军事领域至关重要,若中国放开管控可能让美国在军事装备制造上进一步拉大差距,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9] - 稀土已成为中国在国际外交博弈中的重要筹码,面对美国的不合理限制时是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手段 [9] - 如果美国能在其他方面做出实质性让步,中国在稀土政策上可能会有一定灵活性,但调整将基于国家整体利益的综合考量 [9] 稀土问题的全球影响 - 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博弈影响着全球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的布局 [10]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中国维持其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军事优势,中国则旨在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10] - 稀土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反映两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态势 [10]
遭美国质疑 澳英美核潜艇合作生变数
新华网· 2025-06-12 19:12
澳英美核潜艇合作评估 - 美国国防部已正式开始重新评估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AUKUS),以确保与"美国优先"议程保持一致[1] - 评估由五角大楼政策顾问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牵头,他曾公开质疑澳美英核潜艇合作[2] - 评估主要审视美国自身能力,研判在未达到生产目标情况下是否还有能力对外出售核潜艇[2] 核潜艇采购计划 - 澳大利亚计划从美国购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并与英国联合建造新型核潜艇[2] - 澳大利亚已支付首笔5亿美元,2025年需再支付20亿美元以帮助美国扩大产能[3] - 澳大利亚计划在30年内斥资3680亿澳元(约2393亿美元)购买和建造核潜艇[6]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生产情况 - 美国海军从1998财年开始采购"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计划到2024财年累计采购40艘,但目前只有24艘交付[5] - 2011-2024财年采购速度为每年两艘,但实际年产量达不到两艘[5] - 生产滞后原因包括设计变更、供应链挑战和熟练工人不足[5] 各方反应 - 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表示美国重新评估协定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影响澳采购核潜艇[6] - 澳前总理特恩布尔指出澳大利亚是风险最大的一方,却没有进行重新评估[8] - 英国政府表示理解美国做法,将继续与美澳密切合作使协定利益最大化[8] 英国核力量发展 - 英国宣布将投资150亿英镑用于保障未来数十年的核威慑力量[8] - 计划打造12艘新的核动力攻击潜艇以替代现役的7艘潜艇[8] - 英国急于"重新武装"部分原因是担心美国不再为欧洲盟友提供安全保障[8]
稀土的力量
投资界· 2025-06-11 11:06
稀土供应链主导地位 - 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60% 加工控制占全球产量的92% 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几乎拥有垄断性控制权 [13][14] - 2020年至2023年 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2023年美国超过9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 较2013年的70%大幅上升 [13][22] - 中国尤其控制着稀土加工环节 供应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 欧美对中国稀土精炼能力依赖严重 [21] 稀土价格与供应紧张 - 欧洲氧化镝均价较4月初上涨167.8% 中国离岸均价相差超460美元 氧化铽欧洲到岸均价两月内上涨近两倍 中国离岸均价差价达1500美元 [15] - 中重稀土用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 近年来处于供应相对紧张状态 [11] - 福特芝加哥工厂因稀土紧缺暂时关闭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发布预警"停工停产" [7][16] 稀土在工业中的应用 - 稀土磁铁磁力是传统铁磁铁的15倍 用于电动汽车、燃油车、机器人、无人机、海上风力涡轮机、导弹、战斗机等产品 [12] - 每生产一台马斯克人形机器人"擎天柱"需要3.5公斤以上稀土 [19] - 生产一架F-35战斗机需0.4吨稀土 建设一艘宙斯盾级驱逐舰需2.4吨稀土 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20] 美国稀土供应链困境 - 仅持续90天的稀土供应链中断 可能迫使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关闭生产线 [21] - 美国本土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投入100亿至150亿美元 才能建成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 [44] - MP材料计划在得克萨斯州的工厂生产稀土磁铁 满负荷运转一年的产量只相当于中国一天的产量 [35] 中国稀土政策与历史 - 4月4日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对海外市场震撼极大 [10] - 2010年中日领土争端期间 中国对日本实施两个月稀土禁运 2009年至2013年间禁运政策间歇性实施 [25] - 中国逐步加强对钢铁行业与稀土行业的监控 许多小型钢厂和冶炼厂关闭 取而代之的是数量更少、规模更大且受国家监管更严格的工厂 [27] 国际替代方案尝试 - 日本住友集团投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莱纳斯 满足日本稀土的六成需求 [34] - 美国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及欧盟"稀土韧性计划"展开合作 推动稀土来源多元化 [38] - 美国能源部耗资5000万美元启动ReElement计划 旨在到2025年从电动汽车电池中回收90%的稀土元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