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意07
搜索文档
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一汽奔腾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6 23:42
增资项目完成情况 - 一汽奔腾增资项目于9月5日完成,共募集资金85.5亿元 [2] - 主要投资方包括: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中国电信投资5亿元,南京地平线投资1亿元,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 [2] - 增资后股权结构变更:中国一汽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悦达汽车持股比例从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分别持股0.6044%、6.0443%和3.0222% [2] 资金用途与战略转型 - 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以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2] - 公司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和完成股份制改革(2024年3月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来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3][4]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一汽奔腾在独立后因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销量承压并处于亏损状态 [3] - 随着战略调整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公司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大关,2024年销量达到15.1万辆 [3] - 2024年1月至8月,公司累计销量达11.8万辆,同比增长47.5%,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为10.1万辆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但正加速布局 [4] - 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作为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已于2023年5月投产,首款车型为微型纯电动车奔腾小马,规划至2025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5万辆 [4] - 2024年3月,公司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并已发布悦意03和悦意07等车型,计划陆续投放6款全新车型,覆盖A0级到B级市场,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多种动力形式 [4]
一汽奔腾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为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9-06 22:42
增资概况与股权结构变化 - 一汽奔腾完成增资项目,共募集资金85.5亿元,其中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增资52.4亿元,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南京地平线分别投资10亿元、5亿元和1亿元 [1] - 增资后股权结构改变,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悦达汽车持股比例从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分别持股0.6044%、6.0443%和3.0222% [1] - 此次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以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1] 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一汽奔腾混改始于2023年,当年9月悦达汽车增资1.6632亿元,为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被视为转型新能源的新尝试 [2] - 2024年3月28日,公司正式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由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 [2] - 2024年8月,悦达汽车与一汽奔腾签约,双方将在股权投资、研发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 [2]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一汽奔腾在独立后因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销量承压并处于亏损状态 [2] - 随着战略调整和混改推进,公司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大关,2024年销量达到15.1万辆 [2] - 2024年1至8月,公司累计销量达11.8万辆,同比增长47.5%,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为10.1万辆 [3] 新能源转型战略与产能布局 - 相较于其他自主品牌,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正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和股份制改革加速转型 [2] - 2023年5月,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投产,首款微型纯电动车奔腾小马量产下线,该基地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年年底产能突破15万辆 [3] - 2024年3月,公司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首发车型悦意03同步推出,随后推出电混车型悦意07,该序列计划陆续投放6款全新车型,覆盖A0级到B级市场,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多种动力形式 [3]
一汽奔腾增资项目落地:募集资金85.5亿元,引入地平线等投资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14:44
增资项目概况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增资项目 共募集资金85.5亿元[1][2] - 增资项目成交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项目编号为G62025BJ1000027[2] 投资方及持股结构 -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1亿元 持股比例10.3358%[2][4] -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 持股比例6.0443%[2][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 持股比例3.0222%[2][4] - 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 持股比例0.6044%[2][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52.4亿元 持股比例31.6723%[2][4] - 增资完成后中国一汽通过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持股79.0394% 悦达集团持股11.2897%[4] 战略合作延伸 - 悦达集团继2023年投资1.6632亿元获得1.9741%股权后再次增资 成为首个外部投资者[4] - 一汽奔腾与悦达集团于今年8月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涵盖股权投资、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研发技术及销售服务多维度合作[5] - 地平线作为智驾芯片与解决方案提供商首次投资 助力打通"芯片-算法-整车"技术链路[5] 销量表现与目标 - 中国一汽2030年目标为自主品牌销量超过200万辆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0万辆[6] - 一汽奔腾2024年整车销量15.1万辆 新能源产品销量8.3万辆且同比增长214%[6] - 2025年1-8月整车销量11.8万辆且同比增长47.5% 新能源销量10.1万辆且同比增长233.9%[6] 新能源战略布局 - 奔腾新能源序列悦意计划投放6款全新车型 覆盖A0级到B级市场 包含纯电、混动、增程多种动力形式[8]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8]
一汽奔腾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地平线等参投
经济观察网· 2025-09-06 13:58
增资概况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85.5亿元增资 其中外部投资方合计出资33.1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1][2] - 四家外部投资方具体出资额为:江苏悦达汽车集团17.1亿元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10亿元 中国电信5亿元 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1亿元[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后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持股从1.9741%增至10.3358%[2] - 新进投资方持股比例为:农银金融6.0443% 中国电信3.0222% 南京地平线0.6044%[2]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2] - 计划通过"地方国资+头部央企+科技先锋"组合实现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2] - 将与农银金融探索"汽车金融+出行服务"新业态 与中国电信合作5G/云计算/大数据技术 与地平线深化智能驾驶芯片合作[3] 产能与销售表现 - 长春和盐城工厂年产能合计40万辆 其中盐城基地15万辆产能目前已满产运行[3] - 8月销量15,900辆同比增长49.5% 新能源车型销量14,528辆同比增长122.4%[3] - 1-8月累计销量118,337辆同比增长47.5% 新能源车型销量100,989辆同比增长233.9%[3] 产品规划 - 奔腾悦意品牌将推出6款全新车型 覆盖A0级到B级市场[4] - 产品矩阵包括E/P/R三大系列 涵盖纯电 混动 增程多种动力形式[4]
从传统车企到入列主流新能源玩家,一汽奔腾突围背后的行业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7-24 23:38
行业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占据车市半壁江山,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迁阶段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筑高壁垒,新进入者生存空间收窄 [1] - 多数品牌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每年都有新能源品牌退出赛道 [1] 公司表现 - 一汽奔腾上半年整车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43%,新能源销量7.3万辆,同比激增近3倍 [1] - 新能源渗透率达83%,6月纯电车型交付1.68万辆,首次进入纯电销量前十 [1] - 2023年全年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9.4%,2024年销量突破15万辆创十年最佳 [3] 转型策略 - 通过增资引战引入江苏悦达1.6632亿元投资,一汽系增资50亿元,持股比例超98% [2] - 完成股份制改革,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决策效率显著提升 [2] - "混改+机制优化"模式为国企转型提供可借鉴路径 [4] 产品战略 - 聚焦家庭用户核心痛点(空间/品质/安全),差异化布局细分市场 [6] - 首款新能源车型奔腾小马上市首年交付突破10万辆,成为微型纯电爆款 [8] - 悦意系列两年规划6款车型,覆盖A0至B级市场,其中03/07上市三个月交付1.6万辆 [8] 技术布局 - 构建"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技术集群,实现底层能力系统化 [10] - 装甲电池通过超国标安全测试,热扩散与防撞防护达行业领先 [10] - 关键技术平权至不同价位车型,与宁德时代/华为合作提升技术完整性 [10] 用户运营 - 推出Joy Pai服务品牌,涵盖Joy Zone/Joy Time/Joy Life三大场景 [12] - 以社区运营思路构建用户生态,提升黏性/残值/复购率 [13] 行业影响 - 打破"国企转型必慢"认知,证明治理创新可形成系统性竞争力 [15] - 推动行业从新势力主导转向多元平衡竞争格局 [15] - 提供可复制的国企转型样本,预示行业"常态化转型"趋势 [16]
悦意双子星销量超16000辆,一汽奔腾交出新能源转型新答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4 14:33
销量里程碑与增长表现 - 公司旗下奔腾悦意双子星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6万辆 实现万台交付里程碑 [1]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43% 纯电产品6月交付量达1.58万辆 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3] - 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一年内新增用户13.6万 其中纯电小车奔腾小马首年交付超10万辆 [3] 产品与技术亮点 - 悦意03主打长轴距(2750毫米)与长续航(445公里) 配套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 [5] - 悦意07以综合续航1555公里 零百加速6.9秒为差异化卖点 [5] - 双子星车型上市3个月即实现超1.6万辆交付量 [5] 用户服务与品牌活动 - 发布用户服务品牌"Joy Pai" 构建三大核心互动阵地(共聊场、共玩局、共生圈) [7] - 353家悦意中心覆盖241个城市 80%城市用户可便捷享受"三终身、两计划、一个家"服务体系 [7] - 开展"奔腾粉丝纳凉节" 提供免费检测 清凉福利及抽奖活动 7月27日将举办包岛狂欢派对强化用户粘性 [7] 市场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累计用户突破200万 新能源渗透率达83% 反映品牌转型成功 [3] - 纯电产品交付量进入行业前十 显示新能源领域竞争力提升 [3]
官方称“考上了211”,奔腾新能源转型成色几许
经济观察网· 2025-07-13 06:28
公司业绩与转型 - 公司在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举办交车活动,为悦意03和悦意07"双子星"第16001—16006位车主交付车钥匙 [2] - 公司累计用户突破200万,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超13.6万辆,纯电车型6月交付1.58万辆,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8.7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7.25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新能源渗透率达83%,创下"半年销量历史新高、新能源增速新高、新能源渗透率新高"的成绩 [2] - 公司表示已从燃油车品牌成功转型为新能源品牌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3月末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首款车型悦意03同步上市,5月底推出插混车型悦意07 [3] - 悦意03创下业内多个唯一:7万级唯一2750mm长轴距、445km续航、无门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 [3] - 悦意07 CLTC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555km,零百加速6.9秒 [3] - 6月纯电车型交付1.58万辆中,奔腾小马占10982辆,奔腾NAT销售833辆,悦意03销量3358辆,插混车型悦意07仅销售462辆 [3]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公司已建成353家Joy Feel悦意中心,覆盖全国241个城市,计划2025年内建设400+悦意中心 [4] - 部分渠道与一汽集团旗下红旗等品牌共用,或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且一二线城市4S店较偏远 [4] - 公司构建基于Joy Feel、Joy-Service和Joy Pai的用户型品牌生态,Joy Feel覆盖全国80%城市,Joy-Service提供30公里随叫随到、7×24小时直联服务 [4] - 公司开启"悦意一夏·奔腾粉丝纳凉节"活动,为车主提供免费全车健康检测、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限时8.8折等福利 [4] 用户服务与品牌建设 - 公司发布用户服务品牌"Joy Pai",以Joy Zone"共聊场"、Joy Time"共玩局"、Joy Life"共生圈"为核心,打造用户社区 [5] - 公司开启Joy Pai首期共创计划,征集车友圈专属徽章设计 [5] - 悦意03推出售价14.79万元的商务版,拓展政府采购需求,暂无网约车市场供应倾向 [5]
高管现场喝“皮子水”!悦意07上市背后,一汽奔腾的“背水一战”
华夏时报· 2025-05-28 16:36
产品发布与营销策略 - 一汽奔腾悦意07上市,产品CEO徐明在发布会上直接饮用浸泡过座椅皮子的水,以证明内饰采用的灵芝皮环保健康[2] - 悦意07是奔腾悦意序列的第二款产品,采用中国一汽逐日动力BMP超级电混系统,搭载30 9kWh装甲级安全电池,CLTC综合续航超1500km,最高可达2000km[3] - 悦意07的装甲级安全电池安全标准超新国标50%,快充20分钟可补能30%-80%[3] 技术升级与安全标准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修订内容包括热扩散测试、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4] - 悦意07通过中汽中心基于新国标开展的底部撞击测试和热扩散测试,成为行业首批完成超新国标高难度挑战的车型[5] - BMP超级电混系统集成高效能、高性能、超电感、高安全四大维度,发动机热效率达45 21%,混动电机功率168kW[5] 产品规划与市场布局 - 奔腾悦意计划两年内推出6款全新车型,构建E、P、R三个产品矩阵,覆盖纯电、电混、增程等动力形式[5] - 截至5月底,一汽奔腾已建成352家悦意中心和1000家悦意门店,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计划2025年累计打造超400家悦意中心和1500家悦意门店[8] 销量表现与业绩压力 - 悦意03上市首月销量459辆,4月销量小幅提升至749辆,对同级产品尚未构成规模化威胁[6] - 奔腾小马上市7个月累计销售57863辆,占一汽奔腾2024年总销量的38%,但作为微型车利润空间有限[6] - 2022-2024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20 97亿元、-29 58亿元、-43 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7] 资本运作与战略转型 - 一汽奔腾计划进行新一轮增资,原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52 4亿元,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73 5%[7] - 2023年一汽奔腾引入悦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目前股权结构为一汽股份86 16%、一汽股权投资11 87%、江苏悦达汽车集团1 97%[8]
一汽奔腾新能源序列丨悦意07上市 悦意03月销量不足千辆
财经网· 2025-05-27 09:58
悦意07上市情况 - 悦意07于5月26日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为9 98万元—13 99万元 [1] - 定位中型SUV 面临宋Pro DM-i 银河星舰7 EM-i 深蓝S07混动等竞品竞争 [1] - 宋Pro DM-i去年年销量24万辆 今年4月销量14263辆 [1] 悦意品牌表现 - 悦意是一汽奔腾3月发布的全新新能源序列 首款车型悦意03定位紧凑型纯电SUV [3] - 悦意03上市首月销量459辆 4月销量小幅提升至749辆 [3] - 竞品比亚迪元PLUS 吉利银河E5 深蓝S05 4月销量分别为12286辆 13597辆 7549辆 [3] 一汽奔腾销量结构 - 2024年累计销量150777辆 同比增长25% 其中新能源销量82872辆 同比增长214% 新能源渗透率55% [3] - 奔腾小马全年累计销售57863辆 占公司销量38 4% [3] - 奔腾小马今年1月销量5316辆 环比下滑57 67% 毛利率不足5% [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 97亿元 -29 58亿元 -43 47亿元 [4] - 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8 60亿元 -37 58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近180亿元 [5] - 2023年9月获悦达汽车集团增资1 6632亿元 持股1 9741% 一汽股份及关联方共同增资50亿元 [5] - 2024年4月启动新一轮增资 拟募资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6 5% [4] 新能源转型规划 - 未来2年将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 构建E P R三个产品矩阵 [6] - E系定位全球精品车 P系为超级电混产品 R系为科技旗舰车型 [6] - 产品覆盖A0—B级 包含纯电 电混 增程等多种能源形式 [6]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 全速迈进智电转型“新征程”
财经网· 2025-05-09 20:52
增资引战与战略转型 - 公司正式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1] - 此次增资是公司加速向智能电动化赛道转型的关键一步,将通过战略资本赋能、技术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布局实现转型升级[1] - 公司此前已引入悦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完成股份制改革,治理结构更加清晰,资本机制逐步完善[3] 销量表现与改革成效 - 2023年公司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同比激增59.4%,2024年销量达15.1万辆,创十年最佳纪录[3] - 2024年一季度销量38939辆,同比增长47.4%,改革红利直接转化为市场动能[3]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销量28441辆,渗透率达73%,印证战略布局有效性[11] 技术投入与产品布局 - 过去三年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打造"悦意"序列,构建覆盖平台、动力、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完整技术架构[7] - 已推出城市纯电SUV悦意03、混动新锐悦意07和双能旗舰轿车悦意08,覆盖纯电、混动、增程多品类产品矩阵[7][9] - 未来2年计划投放6款产品,构建E/P/R三大产品矩阵,满足全场景需求[9] 生态合作与服务革新 - 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共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和动力电池技术[7] - 推出行业首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2.0"政策,承诺三年内不限里程、不限过户、无捆绑前提的终身质保[9] - 通过股权合作绑定产业链上下游及战略合作方,将合作全面升级到战略层面[10] 集团战略与产能布局 - 中国一汽将公司定位为"自主销量的重要贡献者、新能源转型的先行突破者、改革创新的积极践行者"[6] - 依托长春、盐城双基地形成年产能40万+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集群,推动"两国四地"全球化研发布局[11] - 集团提出"全力做大奔腾"战略目标,通过资源倾斜支持公司在新能源体系的扩张[10][11]